会计课堂教学中的协作学习模式

上传人:luoxia****01809 文档编号:56169629 上传时间:2018-10-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课堂教学中的协作学习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会计课堂教学中的协作学习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会计课堂教学中的协作学习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课堂教学中的协作学习模式(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会计课堂教学中的协作学习模式协作是综合素质中的一种重要因素,受到企业等用人单位的青睐。长期以来,传统的 会计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主动作用的发挥,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协作意识和能力。在这种 背景下,我们应该把“分组协作学习”引到会计教学课堂,进行多角度的探索、尝试,对于 提高教学效果是有益的。一、协作学习模式协作学习模式是指将教学对象总体按个体的实际情况由个体自己组合成若干单元, 各单元个体共同学习、探讨问题、应对困难和完成任务,教师通过实时监控程序得到的信 息,及时给予启发、指导和修正的以个体互助协作学习为主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一种结 合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探索问题的兴趣,学生通过相

2、互协作,分析和讨 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达到掌握基本理论,加强基本技能,优化协作思维,使每一个学 生都能够充分参与,得到合理发展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主体颠倒,教师代替了学生,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作用没 有得到发挥,没有有意识的去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学生没有得到全面的发展,没有关注 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过程。在会计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相互制约的一个整体, 都各有自己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因此,在会计课堂教学中都十分强调要让学生自主学习, 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几乎所有的教学过程都发生在学生团体里个体互动的环境之中,因 此强调个体与团体的相互作用,实施学生间的协作学习,让团体中的每一位

3、学生适应于接 受一个共同目标,并朝着这个目标去工作;善于与他人相处,敢于实现自我价值,并能虚 心向他人学习;能够处理个人与团体之间的利益,合理分工,有序工作;懂得自立,有目 的地协作尤为重要。二、协作学习模式的目标教育有四大目标: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其中学会共处就是 要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当代教育应该突出学生自主、民主、主导的特征。因此,必须在 课堂上引进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协作是指学习主体为了同一目的在 同一空间学习、思考、工作并完成某项特定任务的过程。协作学习是指学习主体在自主成 立的组织中参与或主导学习活动,并以他们的团体表现为依据获取成绩或认可的课

4、堂教学 策略。学习是在每个学习主体不同的知识世界里,通过自身的内化、重组和交流中进行构 建的过程,这就确立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应当贯彻“以学生为 中心”的精神,让学生主动参加课堂教学活动,促使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人的认知活动总 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因此协作学习活动具有社会性,学生通过小组互助学习更加全 面、深刻地理解知识和技能。在整个活动中,教师的角色真正是一个指导者、组织者、参 与者和激发者。激发学习的最有效手段是在课堂教学中建立一种“利益共同体”。协作学习 模式就是创设了这样一种情形,这种情形导致小组各成员应尽可能做出自己的最大贡献.充 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

5、性和积极性。协作也是实现课堂管理促进功能的必要条件。协 作学习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学会怎样学习,调整学习方 法,作用明显;协作学习能够发挥学生的潜能,增强集体凝聚力。形成欢乐和谐的课堂氛 围;协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使其形成正确的竞争观、合作观。协作学习为学 生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使他们能够进行有效地交流,以及实施体现社会生活特色的劳动 分工。因此重视学生个体与学生群体的相互作用,引进和实施学生间的协作学习就是一个 很有意义的问题。三、协作学习模式的运用组建协作学习小组。协作学习中,教师要根据学习主体的性别、性格特点、综合能 力、心理素质和学习特长等对其进行

6、综合分析,然后把学习主体搭配成若干异质协作学习小组,一般 46 人为一组。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遵照自愿的原则,由学习小组民主推荐 一名有管理能力、业务素质高的学生担任小组长,以小组协作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通 过组内的探究和互学互助活动共同完成目标任务。确立协作学习的目标。/协作学习要通过学习主体之间的互动,来达到优势互补的目 的,促进学习主体知识体系的建构,充分唤起学习的主体意识,确立探究性的个性化的主 体学习方式,培养学习主体的创新能力。协作学习要使学习主体在开放的情景下,进行积 极的交流互动,排除思想杂念,增强自信心,提供亲手动手的机会,培养竞争精神、团体 观念和合作意识,使协作小组中的

7、每一个成员都得到相应的提高。实施协作学习的过程:协作学习的过程大致可分为:明确学习任务合作探究 交流学习反馈结果。1.明确任务。在协作学习之前,教师应该向学生说明本次学习的内容、目标、评价 的标准、协作的必要性,适时引导学生,使学生明白怎样才能达到学习目标。2.协作探究。确定目标任务之后,协作小组要通过分析目标,确定研究方向以及需 要解决的问题,结合组内成员的不同特点,科学分工,探索研究。在各个协作小组探究期 间教师要进行不间断的巡查,对协作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障碍进行及时疏导。3.交流互动。小组成员通过探究,确立各自论点,对不确定的地方进行集体讨论, 再在全体会议上宣讲自己小组的探究成果。对

8、小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可以提出来请其他 小组帮助解决。4.结果评价。通过协作小组间的讨论,教师指导学生逐步分析问题,找到症结所在, 得出结论,并对各协作小组和组内成员的任务完成情况给予综合评价。四、协作学习模式中教师的地位为了使协作学习模式顺利实施,教师必须改变原有观念,转换角色,提高协作学习 课堂的掌控与应变能力。首先,协作学习使教师的备课变得多样和多变,教师必须具备丰 富的综合知和高超的教学艺术,方能厚积薄发;其次,教师要确定自己的位置,不缺位不 顶位,学习方式的转变是通过教师的角色变化来实现的,教师一定要成为协作学习活动的 参与者,而不是裁判和讨论结果的操纵者,师生活动应平等、尊重、民主,既要体现教师 的严格,又要能使学生在更加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协作学习活动;第三,凡事预则立,不 预则废。课前准备的是否充分直接决定教学效果的好坏。如何处理好教材内容的局限性与 协作学习中知识的广泛性这一矛盾,需要教师去拓展和升华教学内容,努力寻找组织协作 学习的结合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