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相关习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168649 上传时间:2018-10-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5.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朝花夕拾》相关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朝花夕拾》相关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朝花夕拾》相关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朝花夕拾》相关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朝花夕拾》相关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朝花夕拾》相关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朝花夕拾》相关习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九九 IIII 部名著导读部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朝花夕拾备课:2012-11-8 主备:杨敏 审核:九 II 语文备课组 九( )班 姓名: 1.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惟一一部回忆散文集,最初总题目是什么?十篇文章可以分为哪 两个阶段?主要写了哪些内容?请举例说明。 明确:明确:最初的题目是旧事重提 。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 狗猫鼠 阿长与 二十四孝图 五猖会 无常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父亲的病七篇,为回忆 童年生活,让读者看到鲁迅先生故乡的民俗风情,也见到当时人心世道。 琐记 藤野先生 范爱农乃人生怀念文字,叙述了自己外出求学的缘由和经历,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 怀念之情。 2.小引

2、写当时作者心境的句子有哪些,试摘录两句。对于写旧事,写记忆的原因,作者有 两个极好的比喻,请摘录。3.把丰富多彩的百草园生活与三味书屋读书生活用一篇文章描绘出来,作者的目的是什么?结 合自己的生活说一说,你是如何看待今天的无拘无束的闲散生活和紧张的学习生活的? 明确:明确:作者写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主要是为了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 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4.狗猫鼠回忆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为什么他不喜欢猫? 明确:明确:核心内容表现了鲁迅对猫的厌恶和仇视。他不喜欢猫,有四点原因:第一,猫对自己捉 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

3、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时而一副媚态;第三,老 在交配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 5. 狗猫鼠开头是如何交代写作的缘由的?为什么作者宁愿喜欢鼠,也不喜欢猫,有什 么深意? 明确:明确:有人说我是仇猫的,狗是仇猫的,因此要打“落水狗”不合逻辑,很可笑!媚态的猫实 际上是以物喻人,不仅指现代评论派的资产阶级文人,也勾勒了一切反动黑暗势力的共同特征。 小隐鼠很可爱,很弱小,很怕人,还能解我寂寞,作者其实也是以物喻人,表明他对有缺点的 小人物的同情和关怀。 6.鲁迅先生散文中也有他杂文中惯用的“借题发挥”的手法,请从文章中,找出一个句子,分 析一下。 明确:

4、明确:如文章开头写道:“万一不谨甚而至于得罪了名人或名教授,或者更甚而至于得罪了 负有指导青年责任的前辈之流,可就危险已极。 ”这句话字面上的意思是自己写文章担心得 罪人,但是引用了徐志摩负有指导青年责任的前辈这句话,就很有些讽刺调侃的意味,表 达了自己的不屑。 7.阿长与一文中,阿长是谁?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明确:长妈妈是作者的保姆,她善良、朴实而又粗鲁、唠叨、迷信、 “满肚子都是麻烦的礼节” 。8.文章回忆了阿长的哪些事?这些事之间有什么关系,本文写作主要目的是什么? 明确:明确:本文回忆了阿长长得不好看,喜欢背地里说人长短,夏天睡觉摆成“大”字,挤得我没 有余地翻身,过年时要我说

5、恭喜,吃福橘,教给我很多麻烦的“礼节” ,讲长毛的故事,谋害了 我的隐鼠,送给我渴望得到的山海经 。本文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明贬实褒,表达了对这2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9.作者写作二十四孝图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明确:作者诅咒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是因为小时候自己迫切地希望看到有插图的适宜儿童阅 读的书籍,即使是自己有强烈反感的二十四孝图等宣传迷信、封建思想的书籍,也是很高 兴的。这正说明,中国需要考虑儿童的阅读需要。 10在朝花夕拾中,作者在回忆自己阅读二十四孝图时, “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反感的” 是哪两个故事,为什么? 明确:明确:作者最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揭露

6、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揭示了旧中国儿童的可怜的悲惨处境。 11.请从五猖会前四自然段中摘录关于迎神赛会的一些文字,想一想,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明确:明确:摘录略。作者写这些内容主要是反应作者要到东关看五猖会的快乐急迫心情。 12.五猖会写父亲强迫“我”背诵鉴略是什么原因,写这些内容与题目有什么关系? 明确:明确:表现父亲强烈的封建威严以及望子成龙的思想。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 与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形成强烈的对比,反映了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 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13.五猖会一文中,作者描写了东关五猖会的盛况吗?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内容?作者印象深 刻的是什么? 明

7、确:明确:没有,主要描写了父亲强迫我背诵鉴略 ,印象最深刻的也是这件事。 14.请你简要介绍无常中回忆了哪些内容。 明确:明确:从迎神赛会和玉历钞传上无常的样子说起,交代了人民对他的喜爱亲近的态度。 “模范县”的人们与我故乡的下等人,对于“人生目的地”不同态度,一个享受现世的生活, 一个向往阴间的公正。无常对所有人的审判都是公正而有情理的。戏中、迎赛会上,人们 对无常的期盼。 15.在朝花夕拾中摘录人们对于无常的态度,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写? 明确:明确:至于我们我相信:我和许多人所最愿看的,却在活无常。他不但活泼而诙谐, 单是那浑身雪白这一点,在红红绿绿中就有“鹤立鸡群”之概。人民之对于鬼物

8、,惟独与他最 为熟稔,也最为亲密,平时也可以常常遇见他。通过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对比, 说明了人间还不如阴间有公理,某些“人格”还不如“鬼格” 。 16. 狗猫鼠中作者仇猫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明确:猫的性情和别的猛兽不同,总是尽情折磨猎物才吃下去;与狮虎同族,却一副媚态;到 处嗷叫,闹得别人心烦;以为它吃了自己饲养的可爱的隐鼠;伤害了兔的儿女们。 17.范爱农中作者在东京与范爱农发生的最大冲突是什么? 明确:明确:范爱农的老师徐锡麟因刺杀安徽巡抚恩铭被杀后,范爱农因为对鲁迅有偏见,故意反对 鲁迅要求主张发电的人拟电稿。鲁迅主张“这一篇悲壮的文章必须深知烈士生平的人来作” ,要 求范

9、爱农写,两人因此而发生冲突。 18.请列举出从百草到三味书屋中写到的百草园里的植物和动物,有什么稀奇的吗?想一想, 为什么要这么写? 明确:明确:没什么稀奇的动植物,关键在于写出孩子对世界的好奇和快乐。 19.从百草到三味书屋把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有机地融合为一体。请从文章中摘录运用3以上四种表达方式的句子,至少各一句,分析其作用。 明确:明确:记叙:第 1 自然段文字,叙述了百草园的一些情况。简洁而紧扣主题。描写:第 2 自然 段文字,绘声绘色,令人神往。抒情:“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 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抒发对百草园生活的留恋。议论:“我才知道做

10、学生是不 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乃是不愿 意说。 ”议论的句子反映儿童对周围人和事的最初的有趣的认识。 20.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百草园生活和三味书屋生活。 明确:明确:百草园生活:园中美丽的景色和我无拘无束的生活,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冬天捕鸟 的故事。三味书屋生活:拜师,向先生问“怪哉”虫的故事,躲在三味书屋后面园中玩,大声 读书的情景,偷偷描小说的画像。 21父亲的病一文主要回忆了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明确:父亲的病讲述了鲁迅的父亲因为庸医误人而病故的故事,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 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

11、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 实质,通过这一事件来对社会进行了批斗。 22.父亲的病一文中多处写到了“药引” ,请列举几个,作者详细地写出这些内容,目的是 什么? 明确:明确:生姜、去尖的竹叶、芦根、经霜三年的甘蔗、梧桐叶蟋蟀一对、平地木、败鼓皮丸等等, 这些药引愈写愈荒谬,可笑,表现了作者对庸医从相信到怀疑到厌恶的心理历程。 23.琐记回忆了自己离家求学的经历,请简要概括。 明确:明确:因为流言而离家,南京雷电学堂的生活,矿路学堂的生活,到日本去的原因。 24.藤野先生中主要人物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与作者有什么关系,写出关于这个人物的相关 情节,作者写本文有什么目的? 明确:明确:

12、藤野先生是作者的老师,是一个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日本人。情节: 穿衣服太模糊,被疑为扒手;帮我修改讲义;送照片给我,与我惜别等。通过几个片段的 记叙,既表现了老师高尚的师德,又流露出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令人感动、钦佩。 25.请摘录描写“清国留学生”的句子,这些句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明确:句子(略),这些句子用夸张或者褒词贬用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否定与厌恶。 26.范爱农一文中回忆了范爱农哪些事,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明确:恩师被杀,他却违逆众人,反对发电报。他与作者在回国后结成好朋友,共同办学;由 于苦闷困顿,最终悲惨的死去。他是一个生性耿直而总是落落寡

13、合,清高而又妥协、懦弱、命 运坎坷的人。 27.范爱农一文通过写范爱农的遭遇,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和感情? 明确:明确:文章通过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 揭露了的不彻底性,表现了作者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 情和悼念。 28.作者作后记的原因是什么?这与他在哪篇文章中的观点是一致的,这观点是什么? 明确:明确:作者本来“只想寻几张旧画像来做插图,不料目的不达,便变成一面比较,剪贴,一面 乱发议论了” 。这与二十四孝图一文中的观点是一致的,就是要为可怜的中国儿童写一些东 西。 29.读完朝花夕拾 ,请你简要概括鲁迅先生从戊戌政变和前后

14、的人生经历,想一想,4涉及哪些方面,有什么目的? 明确:明确:朝花夕拾回忆了作者童年到青年时代的生活,真实地书写了戊戌政变和前 后作者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中国到日本生活经历。每一篇都生动地反映了那个时 代社会生活的一角:家庭、农村、庙会、书塾、南京、日本、绍兴等,没有真正引起 中国社会的变革。 30.鲁迅先生写作文散文,常摄取生活中的小细节,以小见大,写人则写出人物的神韵,写事则 写出事件的本质。请各举一例说明。 明确:明确:细节写出人物神韵:藤野先生穿衣服忘记带领结,这样的小事,来表现他的与正直 朴实学者气质。细节写出事件的本质:无常中,从无常也有老婆和孩子的事实中,作者既 写出了

15、无常富于人情味的特点,又巧妙地讽刺了生活中那些虚伪的知识分子,入门三分。 31.父母的形象在朝花夕拾中出现在哪些文章里,作者对父亲的印象是什么? 明确:明确:父亲是个严厉、慈爱的人。他曾让童年鲁迅困惑,因为在兴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会时, 勒令背书。但是,鲁迅从来没有指责过自己的父亲,他忏悔的是自己没有让父亲安静地死去, 这样他的心灵永远不安,永远痛苦。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鲁迅先生对父亲强烈的爱。 32.鲁迅与范爱农相识于日本,但起初鲁迅对范爱农的印象并不好,为什么? 明确:明确:范爱农去日本留学,遇见了来接他们的鲁迅,海关关吏检查范爱农等人的行李时翻出给 师母带的绣花的弓鞋,鲁迅看到后嗤之以鼻,摇

16、了摇头,被范爱农看到了,范爱农从此对鲁迅 不满。范爱农等人在火车上互相让座,鲁迅又看不过去,摇了摇头。后来范爱农的老师徐锡麟 被杀,鲁迅等人主张发电报回国,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范爱农和鲁迅对着干,表示反对,鲁 迅认为范爱农是一个非常冷漠,十分胆小,对师长无情,与人背道而驰的人。 33.范爱农是怎样一个人?鲁迅为什么对范爱农是失足落水还是投水自杀表示怀疑? 明确:明确:范爱农是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他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后又备 受打击迫害,生性孤僻耿直,爱憎分明,为人正直,落落寡欢,最后穷困潦倒,溺水而死。鲁 迅对范爱农之死的怀疑实质上是鲁迅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控诉,揭露了的不彻底性。朝花夕拾优美的句子: 明确: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