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 治家 二 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知识导航学案 人民版选修4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097817 上传时间:2018-10-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 治家 二 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知识导航学案 人民版选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 治家 二 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知识导航学案 人民版选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 治家 二 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知识导航学案 人民版选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 治家 二 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知识导航学案 人民版选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 治家 二 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知识导航学案 人民版选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 治家 二 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知识导航学案 人民版选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 治家 二 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知识导航学案 人民版选修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二二 盛唐伟业的奠基人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唐太宗思维激活思维激活 观察下图,你知道“玄武门之变”发生的原因及结果是什么吗?提示:提示:原因:唐朝建立后,在继承皇位问题上,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弟弟李元吉发 生了尖锐的矛盾。结果:李世民杀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为其登上最高统治者的宝座,独 揽唐朝大权铺平了道路。自主整理自主整理 一、继位前的重大活动 1.起兵反隋 (1)举兵反隋:617 年,在_的鼓动下,李渊在太原正式举起了起兵 反隋的大旗,锋芒直指隋朝的统治中心关中。 (2)进军长安:在向长安进军途中,李渊、李世民采取种种收揽人心的办法,一面废 除隋朝严酷的法律,开仓济贫;一面收编各地的反隋义

2、军,取得当地士绅的支持。11 月, 开进长安。 (3)618 年,隋朝灭亡后,李渊在_即皇帝位,定国号为唐,李世民 受封为秦王。 2.统一全国 (1)617618 年,李世民率军迎击并战胜了_集团,解除了后顾之忧。(2)接着,李世民率领军队渡过黄河,迎击并打败_,收复太原,解除 了侧面的威胁。 (3)620 年,李世民率军进入中原,消灭了王世充、窦建德两大集团, _、_尽归唐朝所有,取得了统一战争的决定性胜利。 (4)到_年,唐朝完全消灭了各地的农民军和割据的地主武装,统一 全国。 二、登上最高统治地位 1.626 年,经过“_” ,李世民杀死李建成、李元吉。 2.不久,李世民逼迫父亲退位,自

3、己当上了皇帝,年号贞观。 三、唐太宗的统治 1.妥善处理民族关系 (1)进军厥 背景:唐太宗即位后,面对厥的进攻,虽然通过_,使其引兵回 返,但唐太宗认识到必须彻底打败厥,才能稳定北方,巩固自己的统治。 有利条件:唐朝通过训练将士,恢复发展农业生产,奠定了战争的物质基础。而突 厥国内矛盾加剧,灾害流行,势力大大削弱。 概况:629 年,派李靖、李NF16A等率军分四路出击厥;630 年, _首先投降;后来唐朝军队俘获颉利可汗,厥灭亡。2对厥的处理:采用温彦博的建议,采取了缓和厥人反抗并为 _服务的方法,在厥地区设置了六个都督府,封突利可汗为顺州都督, 颉利可汗为右卫大将军。 影响:唐朝对厥战争

4、的胜利,解除了来自北方的严重威胁,巩固了北方的边防, 为_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加速了汉族和突厥族经济文化的联系,促进了 突厥族社会经济的发展。 (2)进军西域 概况:635 年,派李靖等率军深入吐谷浑腹地,吐谷浑主帅兵败自杀,其子投降。 642 年,天山南路的所有小国都摆脱了西突厥的控制,和唐朝结好通商。西突厥最后也被 唐军灭掉。 影响:唐太宗进军西域的胜利,巩固了西北边疆,扩大了疆域,使中西交通迅速发 展起来,唐朝国威也远播到地中海沿岸,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唐太宗由于 在对待边疆各民族问题上的平等态度和开放胸襟,被各族首领尊称为“_” 。(3)修好同吐蕃的关系 措施:派遣文成公

5、主入藏,与_成婚。 影响:唐朝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源源不断地传入吐蕃,有力地促进了吐蕃社会经 济的发展。 2.“贞观之治” (1)出现原因 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具有极强的反思能力和自我批判精神,重用 _等人,虚心纳谏、善于用人,在纳谏、用贤、克制个人生活欲望等方面作 出了表率。 唐太宗提倡发展农业生产,减轻_。 (2)表现:唐太宗统治的贞观时代,封建政治比较开明、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秩 序比较安定,_日趋繁荣,中国封建社会出现了空前的繁盛局面。高手笔记高手笔记 本课内容讲述了李世民完成统一、攫取最高统治权、妥善处理民族关系、实施开明政 治统治的基本情况。在学习时,要通过唐朝完成统一的过

6、程,体会李世民杰出的军事才能; 通过唐太宗对民族关系的处理,体会李世民杰出的政治才能;通过“贞观之治”局面的出 现,体会杰出政治家的必备素质。在学习本课内容的基础上,要总结李世民作为杰出政治 家的表现,会对其进行总体评价。 名师解惑名师解惑 1.唐太宗李世民的作战特点 剖析:剖析:唐太宗的统一战争包括三部分,一是平定薛举父子,二是击溃刘武周,三是打 败王世充和窦建德。本问题概括了李世民在这些作战过程中体现出的作战特点,把握本问 题,能够进一步深化对李世民军事才能的认识。 (1)坚壁挫锐。当敌强我弱的时候,李世民善于打“持久战” ,坚壁对垒,拖住敌军, 磨耗其兵锋和粮饷,竭力改变双方的力量对比,

7、然后捕捉反攻制胜的战机。 (2)乘胜追穷寇。在反攻中具有连续作战的精神,不停顿地打击敌军,不给敌军以喘 息的机会。 (3)骑兵阵后反击战术。李世民不仅善于骑射,而且深得运用骑兵之妙。当敌我双方 处于“对垒”相持阶段,他督军“坚壁不动” ,分遣精骑抄掠敌人或切断粮道,使自己由弱3转强。一旦主力决战来临,他又亲自率精骑兵出其不意地冲入敌阵,或者迂回敌后,给敌 人以致命打击。在敌人溃退时,他运用精骑的高速度,穷追猛打,力求全歼敌人。 (4)亲自侦察,部署作战计划。李世民每次作战都要亲自到前沿侦察,深入到敌营附 近,获得真实的情报。和窦建德决战时所使用的牧马之计,便是在实地侦察之后部署的计 划。 (5

8、)身先士卒。李世民作战时身先士卒,与将士同甘共苦,起到了鼓舞士气的作用, 对于战役的胜利至关重要。 2.关于唐太宗的和亲观 剖析:剖析:和亲在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但许多和亲是在中原王朝国势衰弱的情况下对周 边少数民族政权采取的不得已的联姻行动,以求得一时偏安。然而,唐初的和亲却有别于 以往,它是在国势强盛的情况下进行的平等的、双方满意的政治联姻。 (1)产生及动机:唐太宗认识到战争毕竟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即使取得胜利,本身也 会有大的损失,从而通过联姻的方式,怀化对方,平息战争,取得休养生息、发展生产、 增强国力的有利时机。 (2)实施:唐太宗时期,周边少数民族的首领屡屡派使者向唐廷求婚,唐王朝

9、往往量 情给予答复。比较著名的和亲有与吐谷浑王诺曷钵、吐蕃松赞干布的和亲,特别是唐蕃和 亲名留千古。 (3)影响:与少数民族的联姻,结成了皇室与少数民族首领之间的血缘集团,客观 上对民族团结、和睦及融合都有裨益,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加强了民族之间的经济 文化交流,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如随着文成公主入藏,汉族先进的农业和手工业 技术在吐蕃传播和发展开来,对该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讲练互动讲练互动 【例题 1】 “玄武门之变”对唐朝产生的影响是( ) A.为唐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B.加剧了唐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C.为李世民控制唐政权扫清了道路 D.加速了唐政权的

10、灭亡 解析:解析:解答本题,要明确“玄武门之变”实质上是唐朝统治阶级内部对政权的争夺。 答案:答案:C 黑色陷阱黑色陷阱 虽然“玄武门之变”是统治阶级内部争夺政权的斗争,但其后即出现了“贞 观之治”的盛世局面,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并未因此激化。 变式训练变式训练 1.唐朝建立后,为建立一个统一的封建政权,李世民铲除的第一股势力是( ) A.薛举集团 B.刘武周集团 C.王世充集团 D.窦建德集团 答案:答案:A 2.唐朝通过对厥的战争( ) 解除了来自北方的严重威胁 巩固了北方的边防 加速了汉族与突厥族经济文化的联系 限制了突厥族社会经济的发展A. B.4C. D. 答案:答案:A 【例题 2】

11、 下列关于“贞观之治”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百姓富足安康,是封建时代有名的“治世” B.唐太宗个人作用是这一局面出现的决定性因素 C.唐太宗知人善任、虚怀纳谏是这一局面出现的重要因素 D.隋末农民战争迫使唐高祖吸取教训、调整政策导致了该局面的出现 解析:解析:在封建“治世”时期,老百姓仅有一些剩余产品,得以从事再生产,不会富足 安康,故 A 项错误。唐太宗个人的作用只是一个重要因素,不是决定因素,故 B 项错误。 D 项的史实错误。 答案:答案:C 绿色通道绿色通道 杰出人物的活动只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就会对历史发展产生极大的推动 作用。 变式训练变式训练 3.唐太

12、宗善于用人和纳谏的根本目的是( ) A.当贤明君主 B.减少决策失误 C.笼络人才 D.维护封建统治 答案:答案:D 4.(经典回放) “告诉我,历史有什么用?”古往今来人们已作出各种思考,其中 唐太宗的回答是( ) A.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B.考古以证今,规时而达用 C.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D.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答案:答案:C 问题探究问题探究 【问题问题】 有的史学家认为,唐太宗是中等人才,其文韬武略不及梁武帝,之所以出 现盛世, “皆时会(形势)为之,非尽由于人力也” 。试从“时会”与“人力”两方面分析 “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导思导思: :形势方面,应从隋末农民起义和

13、隋亡的教训都给唐初统治者以借鉴等方面进行思 考;人力方面,应从唐太宗个人的政治素养和政策等方面进行思考。 探究探究: :隋末农民起义为唐初社会的发展扫除了障碍,隋朝的灭亡为唐初统治者提供了深 刻的教训,为“贞观之治”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唐太宗顺应形势,调整政策,任用贤能, 从谏如流,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 教材链接教材链接 1.教材第 11 页“学习思考” 提示: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在中国古代,皇位继承往往采用的是嫡长子继承制,皇位 只有嫡长子才能继承,从而把宗法制度运用到皇帝制度中。但这一原则常常遭到破坏,因 而宫廷政变经常发生,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里的一个常见的政治现象。 “玄武门之变”就是一

14、 场争权夺利的宫廷政变。 2.教材第 14 页“学习思考”5提示:用贤和纳谏是唐太宗为后世称道的两大优点,两者互为表里。唐太宗唯才是举, 不避亲仇。这种用人之道,无疑可使大量的人才聚集到他的周围。纳谏,是唐太宗从另一 方面笼络人才的手段。皇帝纳谏,是对臣下的尊重,也有利于王朝的巩固和社会的发展。 用人和纳谏,反映了唐太宗所具有的杰出政治家的素质和可贵的自我反思精神,对于推动 “贞观之治”的出现起了很大的作用。 3.教材第 14 页“材料阅读与思考” 提示:周武王、成王、康王以及汉高祖、孝文帝。文中赞扬唐太宗以武力统一全国, 其才略要高于汉高祖,但功略规模则有所不及。文中认为唐太宗能推行仁政,符合儒家的 传统规范,认为其获得的功业是十分难得的。尽管范祖禹对唐太宗的评价有些脱离隋末唐 初的历史条件与阶级关系,但他的一些见地是符合历史实际的。需要注意的是,引文从封 建伦理标准出发,仅着眼于唐太宗的个人品质而孤立地进行评价,带有唯心史观的色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