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课应知应会个人学习达标总结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010391 上传时间:2018-10-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好课应知应会个人学习达标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上好课应知应会个人学习达标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上好课应知应会个人学习达标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上好课应知应会个人学习达标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上好课应知应会个人学习达标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好课应知应会个人学习达标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好课应知应会个人学习达标总结(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好课应知应会个人学习达标总结上好课应知应会个人学习达标总结篇一:上好课应知应会学习心得上好课应知应会学习心得谌业芳课堂教学是落实教育内容、落实教育思想、落实教育目标的主阵地。既要“落实” ,就不能做“虚功” 。今天,课堂教学要坚持改革的方向,要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但是,课堂教学的“实”不能丢。怎样使课堂教学有实效,怎样的课堂教学能使广大教师都能实施呢?暑假期间我读了上好课应知应会这本书,我觉得教学要做到“三实”:1、课堂教学要做到真实课堂教学是育人的重要过程,由教育本质所决定,教学必须遵循真实性原则。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信息源(教材、教辅、音像、补充案例等)的真实,教学过程的真实,检测考评的真

2、实。教师要真实地了解班情、学情,教师备课既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备自己,使教学符合教学规律,符合学生学习实际,这样才能真实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有些课堂教学,特别是公开课、展示课、竞赛课,只是为了使教学“好看” ,上课成为了一种“表演” ,这就失去了教学的真正意义,容易产生对教师的误导。我听过一些特别“精彩” ,特别“顺利”的课,课后,一些教师就提出质疑,这个班的学生怎么这么聪明?” 。教育要强化真实,只有真实,才有真知。教师要用自己的真知灼见,去启迪学生的真情实感。这样才能做到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2、课堂教学要做到朴实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和基本形式

3、,是广大教师和学生必须长期坚持的双边活动。课堂教学的朴实,更能体现教学的规律和教学的真实;更能被广大师生所接受;更能体现教学的实效。我不提倡上“豪华”课。 “豪华”课多半只能“看” ,不能“用” 。特别是在公开课、竞赛课上。一是多种现代化手段都用上,如录像、录音、课件演示、图片道具、师生表演等等,课堂教学使人眼花瞭乱(当然,必要的、能够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现代技术手段,要恰到好处地用) ,这样的教学反而给人“哗”而不实的感觉。另外,这样的教学成本过高,不利于推广,学校教师也只能是个别课点缀一下。二是在展示课、竞赛课中,教师往往将一课书(一节内容)的最精彩部分都集中在 40 分钟里拿出来,这样的课平

4、时常规教学不能复制,同样给人不实的感觉。难怪许多教师在观摩学习课后感叹, “课上得很精彩,但我们上不起,学不了。 ” 因此,我认为,课堂教学以实效为根本,还是朴实为好。我们要倡导课堂教学现代化手段的运用,但不要“画蛇添足” ;我们要倡导课堂教学的不断创新,但不要“买椟还珠” 。3、课堂教学要做到扎实课堂教学的目的,是要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掌握学习方法,激发思维活力,提高认知感悟水平,形成再学习的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教学,来不得半点虚、空。课堂教学强调全部教学内容,所有教学过程,面向全体学生的“落实” ,因此,教学既要以“扎实”为出发点,又要以“扎实”为收获点。我们发现,

5、有的教师课讲得很好, “有看头” , “有听头” ,但学生最后学习成绩不好(当然这里面还有应试的原因) ;有的教师上公开课、竞赛课(转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 草 范文网:上好课应知应会个人学习达标总结)“花样”很多,但落实知识、技能、方法不够,课上完后,教师还要给学生重讲一次。这种做法,有违教学规律,容易贻误学生。我们要坚持课堂教学的“扎实” ,这种扎实不是死记硬背,不是照搬照抄,不是单纯的复制知识。这种“扎实”应该体现课程改革的精神,要有知识技能学习的扎实,要有过程方法训练的扎实,更要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育的扎实。扎实课堂教学,能使学生不断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

6、暗花明又一村” 。扎实课堂,必能真正获得教学的实效。教育管理者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要倡立“三实”导向,注重课堂教学实效。上好课应知应会 学习心得体会马官镇中心学校:谌业芳XX 年 12 月 20 日篇二:上好课应知应会总结永宁镇中心小学 上好课应知应会学习总结 姓名:刘金鑫 时间:XX 年 3 月 14 日上好课应知应会学习总结 上好课是每一位教师永远的追求, 通过学习了 上好课应知应会 后,我受到了很深的启发,从中我学到课许多,现将总结如下: 一、精心钻研教材 教师要在认真备教材的基础上,认真备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 需求,重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设计和选题中既要满足中等以上 学生, 也要体

7、现出对学困生的层次性要求。 做到上课有备而来, 重点、 难点突出。 二、努力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师生之间应是互相尊 重、平等互助的关系。教师要让学生喜欢老师;教师要创设轻松和谐 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情感状态,主动而愉快地学习; 三、关注每一个学生 “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课堂教学活动不 仅是教师行为, 更是学生的行为; 不仅是好成绩学生的行为, 也是“学 困生”的行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 励他们在语言学习中大胆尝试,特别要关注性格内向学生和学困生, 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善待他们的错误,

8、保护他们 的自尊,培养他们乐于模仿、敢于开口、积极参与、主动请教的学习 习惯,让他们在教师的启发、引导、点拨下互帮互学,体验集体荣誉 感和个人成就感。 四、提倡小组合作学习形式 交互式教学方法倡导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和彼此交流, 交互式英语 教学中的小组学习, 将传统教学的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 生和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这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帮助学 生掌握了有效的学习策略; 也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 自我监控的能力, 提高了学习效率,并促进了学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当 一个学生对一个话题感兴趣而又没有机会表达观点时,他会很沮丧, 经常如此无疑会打击他的课堂参与积极性。而在大

9、班教学中,让多数 学生都在课堂上发言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要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他们的积极性,小组讨论是一个很有效的办法。这不仅可以让学 生在这一范围内自由表达自己的看法,还可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提 高他们的听说能力。 五、优化课堂活动 教师要在遵循学生语言学习规律和不同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需 求和特点的前提下,依据所学知识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实际语言水 平,精心设计每一个活动,使活动形式与内容相关,为目标服务,使 活动形式多而不乱,并有语言知识作支撑,使活动活而有序,具有可 操作性,使活动真实,体现开放性。同时还应考虑活动的实践性、交 际性、自主性、探究性和延伸性等多种因素,使每个活动在目

10、标下有 机地联系起来,并引导学生在参与活动中达成教学目标,从而有效提 高课堂教学效率。 六、课后认真反思、查漏补缺,推动有效课堂教学的发展。 每一位教师都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常教学行为,并根据实际 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丰富教学内容,改正教学手段,完善教学措 施, 优化教学过程。 有效借鉴同行教师的教学经验, 开阔反思的视野, 从而努力提升教学的合理性,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要上好一节课,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尤其是教师,更 应负起这重担,要不断地加强基本功训练,不断地探索,尝试,找到 适合所教班级情况的方式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十二五”教师继续教育 上好课应知应会 学 习 总 结

11、 余官小学 骆克猛篇三:上好课应知应会学习心得上好课应知应会 (新知识)心得体会通过学习,让我进一步认识了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提高能力,形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渠道,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教学的质量和人才培养的实际价值。课堂教学的基本品性体现在四个方面:科学性、效率性、发展性、艺术性。其中,科学性意指课堂教学要遵循教育规律,充分认识课程与教学的关系以及教学的本质,它是教学的最根本品性;效率性意指课堂教学要在有效的基础上关注教学实践的投入、学生学习精力的投入与学生最终获得的学习收益之间的比例;发展性指课堂教学中要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其中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

12、和谐和可持续发展;艺术性指课堂教学在教学对象、教学手段、教学功能等方面体现艺术的特点和品质。以上四个方面的课堂教学时间品性是相互联系与促进的关系。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往往存在一些有悖于课堂教学实践品性的现象,如为了追求教学的短期效益,忽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影响或阻碍学生的发展;由于教师素质的缺失,致使课堂教学出现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现象,教学的艺术性更是无从谈起。为了改善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多元化的课程目标价值取向。要真正做到从知识论向发展论转化。二是对课堂教学科学化如干内在联系的理性思考。当然,课堂教学中还要处理好群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关系,指导与非指导的关系,继承传统与超越创新的关系等等。当前课堂教学的改革,改什么?如何改?这需要我们进行理性的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