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化学性质》说课稿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55982566 上传时间:2018-10-08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6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酸化学性质》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酸化学性质》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酸化学性质》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酸化学性质》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酸化学性质》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酸化学性质》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酸化学性质》说课稿(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育红中学 雷硕,酸的化学性质 说课稿,酸和碱、常见的盐的教学是初中化学的重点。这部分的学习对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一定的技能和能力均将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关系到今后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因此,结合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把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科学素养放在首要的位置”的精神内涵和化学学科的特点。在“酸、碱、盐”的教学中采用“实验探究教学”模式。 在进行教学时,首先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在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安排上,都应充分考虑如何让所有学生都能动脑动手,保证他们有足够的思维空间。其次是对整个教学内容的安排要体现出层次性,要面对全体学生,充分挖掘每

2、个学生的潜能,注重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一、设计理念:,(一)教材内容:初中化学教材(上教版)下册第七章第二节常见的酸和碱,完成本节课内容需要45课时,本节课主要介绍盐酸、硫酸等常见的酸的相关性质。 (二)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在本册课程的学习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学内容包括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及酸的化学性质几个部分,是在学习了氧气、碳及其化合物、金属等简单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学习。课程以同类物质中典型物质盐酸、硫酸为例,用实验进行探究,最后从特殊到一般,得出酸的通性。,二、说教材:,通过对酸的学习,可以为碱盐的学习打下基础,完善无机物之间的关系网络。同时探究酸的学习方法,可

3、以为碱的学习提供知识基础和学法帮助。本节课十分鲜明的体现的新教材的特点,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获得感性认识,代替了枯燥的概念性的叙述文字,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创新能力。常见的酸与日常生活、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学生今后参加社会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盐酸、硫酸的性质和用途,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酸溶液和碱溶液。 教学难点:认识溶液具有酸碱性的原因。有关酸的性质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四)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酸的性质,培养学生动手、观察、思考、归纳等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有关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盐酸、硫酸性

4、质的探究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学会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酸的性质探究,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同时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原理的学习态度。,二、说教法:,1、实验探究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能给学生带来直观的认识。为了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本节课采用实验探究法,发挥实验对学生认知、情感、意志、以及态度、方法的激励和引导作用,最终做到实验引导和启迪思维相统一。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实验,讨论,观察,归纳,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

5、习方式。 2、多媒体辅助法 用投影仪显示有关演示实验,用课件显示要点强化感受。,四、说学法:,让学生主动的体验探究过程,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设计实验 让学生根据疑问创设试验,例如浓硫酸的稀释能像一般溶液的稀释那样直接加入蒸馏水吗?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激发调动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的思维方式。 2、实验验证 通过推测、实验、观察、记录、归纳总结,获取知识,例如:酸溶液能和金属氧化物进行反应吗?反应会有什么现象?据此进行探究。并进一步了解化学探究的方法,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方法。,3、温故知新梳理旧知并及时联系生活,例如:在已学习过的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的基

6、础上思考生活中的应用。在学生理解的知识层面上促进知识向应用层面的转化。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合作交流,思考深刻。学习成为一种才艺展示和心理愉悦的享受。 4、反思评价 归纳总结所得的结论,并在讨论交流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五、说教学设计:(四个环节),实验准备 学生分组:每张实验桌上摆放试管若干、滴管、稀盐酸、稀硫酸、稀醋酸、NaCl溶液、Na2SO4溶液、石蕊溶液、酚酞溶液、洁净紫甘蓝叶片、剪刀、镁、锌、铁、铜、生锈严重的铁钉、粗铜丝、试管夹、酒精灯。,【鉴别引入】 环节一:慧眼识酸 教师:实验桌上有未贴标签的稀盐酸和NaCl溶液,请同学们通过实验验证后给它们贴上标签,注意实验安全。 学

7、生:(探究活动1)滴加石蕊溶液;将紫甘蓝剪成细丝浸泡;放入洁净小铁钉观察实验现象。 教师:我们按“安全、科学、简便、明显”的原则,来评价同学们的方案。 方案最优,方案次之,方案第三。,学生:(对教师提问)能否用酚酞溶液来区别? 教师:(将矛盾交给其他同学)哪些同学能解答这一问题? 学生:不能!酚酞溶液遇酸和中性的NaCl溶液都不变色。 教师:我今天还准备了其他一些新鲜蔬菜、鲜花等含指示剂的材料,请同学们自己设计各种实验,进一步探究“认识酸的方法”。 学生:(探究活动2:设计几种实验,并在表格内容填写实验报告),教师:同学们的创造力都很强,如果我们要检验某种物质是否是酸,手头又没有石蕊溶液的情况

8、下,就可以用上述方法。,教师:结合探究活动1和探究活动2的体会,思考稀盐酸中的什么成分使石蕊溶液变红? 学生:石蕊溶液本身含有水,因此不是水的作用;NaCl溶液中有Cl-,而NaCl溶液不能使石蕊溶液变红,那么也不是Cl-的作用;应该是酸中的H+使石蕊溶液变红。 教师:(教师从知识的角度及时提升方法)同学们分析正确,而且我们做出这些结论时用到的就是推理方法。请同学们再用我们已经探索出来的方法去认识我们所知道的其他酸是否也具有这些性质。 学生:(学生探究活动3)用稀醋酸、稀硫酸酸做正面证明;用Na2SO4溶液等非酸溶液做反面证明。 老师前面就有两种常见的酸浓盐酸和浓硫酸,请各小组同学认真观察并完

9、成教材186页的表格(浓硫酸、浓盐酸属于危险品所以没有直接给学生)总结浓酸的物理性质,环节二:猜它是谁 教师:(设置游戏场景,有四个金属王国的“潜水运动员”要比赛潜水时间)学生分别装稀盐酸、稀硫酸设置“游泳池”。学生用肢体语言、表情、声音等表现比赛的过程,同组学生在纸上写出“运动员姓名”(金属名称)和潜水时的变化(化学方程式)。 学生:(此时游戏化)各组学生用桌上的药品做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后讨论结论,并商量“表演方法”。 各组学生的表演形式不一样。现举一组学生表演例子:,如果没时间表演可以用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如上表),排名次的理由是:镁反应最快,在酸中呆的时间最短,名次最后;铜不反应,应

10、得冠军。 教师:请同学们总结酸的这一条化学性质,还要小结原因。 学生:(用文字表达式和化学方程式快速描述出酸与活泼金属反应的性质,后分析原因)原因:酸只能与金属活动顺序表中H以前的金属反应;是酸中的H+与活泼金属发生了反应,放出氢气,另一种生成物的阳离子是相应的金属离子,阴离子是酸的阴离子。 教师:通过学习酸的这一条性质,能不能将它提升成为我们的技能(日常生活中注意些什么)? 学生:(讨论,形成多种答案,一组学生代表发言)不可将醋放在锅中长时间烹调,不可用铝制品调拌要放醋的凉菜。,环节三:除锈专家 教师:同学们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除铁锈的方法,用到过哪些除锈的方法? 学生:小瓦片磨铁锅;砂纸打磨

11、生锈的部位等。 教师:这都是物理方法除锈。在化工生产中人们用什么化学原理除锈?(教师演示实验,用稀盐酸除铁锈,量掌握合适,请学生描述实验现象、找生锈严重的铁钉铁的成分少) 学生:观察到铁锈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慢慢变成黄色。 教师:我还要请同学们帮助我分析其中的原理。(教师强调用文字表达式和化学方程式来说明) 学生:(一组学生展示自己小结的表格内容),教师: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做一次实验。 学生:(学生分组实验,由于没能掌握好酸的用量,出现了多种实验现象。开始时观察到铁锈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慢慢变成黄色,当铁锈消失以后,铁钉表面会冒出气泡,溶液颜色变淡,最后由黄色变成浅绿色。学生之间发言出现多种内容

12、,一种与老师实验现象相同,另一种是如实描述实验现象) 教师:(强调应当实事求是地汇报实验现象,即使实验失败,也可以从失败的实验中得到教训) 学生:(学生通过争论一致赞同第二种意见),教师:原因是什么? 学生:取用的稀盐酸或稀硫酸的量不同造成实验现象不一样。我们认为:当酸不足或适量时,铁锈与酸反应;当酸过量时,与铁锈反应剩余的酸就会继续与铁反应。 教师:同学们从自己实验、观察、汇报及大家的讨论中得到什么启示? 学生1:酸也能和铁发生反应,所以清除铁锈时不能把铁制品长时间浸在酸中。 学生2:反应产物氯化铁与氯化亚铁颜色不同。 学生3: 做实验一定要有科学的态度,要实事求是地描述所发生的现象。,教师

13、:为了进一步证明酸是“除锈专家”,请你们利用桌上的仪器和药品,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酸能否除掉铜表面的氧化铜)。,环节四:盘点收获 教师: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掌握了什么学习方法?明确了哪些道理? 学生:知识类:酸的三条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是由它的H+体现出来的。 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遇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酸与金属活动顺序表中H以前的金属反应,越靠前的金属与酸反应越剧烈。,酸能与一些金属氧化物反应。我们可以利用这一性质除锈。 方法类: 类比迁移方法盐酸、硫酸使石蕊溶液变红,则硝酸、醋酸、苹果汁、桔子汁都能使石蕊溶液变红;酸能除铁锈,也能除掉铜表面的氧化铜等。 归纳推理方法已知:2HCl+CaCO3=CaCl2+H2O+CO2、 2HCl+Na2CO3=2NaCl+H2O+CO2则可归纳推理出:含有CO32-的化合物能与酸反应生成H2O、CO2与另一种化合物。 实验对比鉴定方法应用酸的化学性质鉴别稀盐酸和NaCl溶液等。,六、说板书设计:,第二节 常见的酸和碱 一、常见的酸 浓硫酸和浓盐酸的物理性质 稀硫酸和稀盐酸的化学性质 (1)与指示剂反应 (2)活动性较强的金属+稀硫酸(盐酸)盐+氢气 (3)某些金属氧化物+稀硫酸(盐酸)盐+水 (4)碳酸盐+稀硫酸(盐酸)盐+水+二氧化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