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公自莒反于齐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55795842 上传时间:2018-10-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桓公自莒反于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桓公自莒反于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桓公自莒反于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桓公自莒反于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桓公自莒反于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桓公自莒反于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桓公自莒反于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9 年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1 题。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牙为宰,鲍叔辞曰:“臣,君之庸臣也,君有加惠于其臣, 使臣不冻饥,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则非臣之所能也,其唯管夷吾乎!臣之所不如 管夷吾者五:宽惠爱民,臣不如也;治国家不失秉,臣不如也;忠信可结于诸侯,臣不如 也;制礼义可法于四方,臣不如也;介胄执枹,立于军门,使百姓皆加勇,臣不如也。夫 管仲,民之父母也。将欲治其子,不可弃其父母。 ”曰:“管夷吾亲射寡人,中钩,殆于死, 今乃用之,可乎?”鲍叔曰:“彼为其君动也,君若宥而反之,其为君亦犹是也。 ”公曰: “然则为之奈何?”鲍叔曰:“君使人请之鲁。 ”公曰:“施伯,

2、鲁之谋臣也。彼知吾将用 之,必不吾予也。 ”鲍叔曰:“君诏使者曰:寡人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国,愿请之以戮群 臣。 鲁君必诺。且施伯之知夷吾之才,必将致鲁之政。夷吾受之,则鲁能弱齐矣。夷吾 不受,彼知其将反于齐,必杀之。 ”公曰:“然则夷吾受乎?”鲍叔曰:“不受也,夷吾事 君无二心。 ”公曰:“其于寡人犹如是乎?”对曰:“非为君也,为先君与社稷之故,君若 欲定宗庙,则亟请之。不然,无及也。 ”公乃使鲍叔行成。曰:“公子纠,亲也,请君讨之。 ”鲁人为杀公子纠。又曰:“管仲, 雠同“仇”也,请受而甘心焉。 ”鲁君许诺。施伯谓鲁侯曰:“勿予。非戮之也,将用其 政也。管仲者,天下之贤人也,大器也。在楚则楚

3、得意于天下,在晋则晋得意于天下,在 狄则狄得意于天下,今齐求而得之,则必长为鲁国忧。君何不杀而授之其尸?”鲁君曰: “诺。 ”将杀管仲。鲍叔进曰:“杀之齐,是戮齐也;杀之鲁,是戮鲁也。弊邑寡君愿生得 之,以徇于国,为群臣戮。若不生得,是君与寡君之贼比也。非弊邑之君所谓也,使臣不 能受命。 ”于是鲁君乃不杀,遂生東缚而柙 xi,木笼以予齐。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君有加惠于其臣 加:增加 B治国不失秉 秉:同“柄” ,权柄 C君若宥而反之 宥:宽恕 D是君与寡君之贼比也 比:并列 答案 A 解析 A 项中的加有“增加”的意思,但是考生可以根据语境加以推断, “

4、增加”的含义 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加,而在语境中没有原来的标准,所以可以推测“加”的其他动词的 含义,可以解释为:施加。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今乃用之,可乎 B. 其为君亦犹是也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C 彼知其将反于齐 赵尝五战于秦 D. 君何不杀而授之其尸 卒廷见相加,毕礼而归之 答案 D 解析 A 项中“乃”的含义分别是“竟然”和“才”的意思,同样是作副词,但是可以透 过语境推测出不同的含义;B 项中的“其” ,第一个其用作句首,做主语,应为代词,他, 指代管仲,第二句中的“其”也是代词,表示物主,他的;C 项中的“于”均做

5、介词,前 者表示动作的方向,可解释为“到” ,后一个可解释为“和” ;D 项中的“而”均做连词, 表示承接关系,可以解释为“然后” “接着” “再”等义。 10.下列各项中每句话都体现管仲是治国之能臣的一组是 ( )夫管仲,民之父母也。 将欲治其子,不可弃其父母。 夷吾受之,则鲁能弱齐矣。 夷吾事君吾二心。 君若欲定宗庙,则亟请之。 在楚则楚得意于天下,在晋则晋得意于天下。A. B. C. D. 答案 A 解析 是将任用管仲的依据,是执政的方法;不是表现管仲是治国之能 臣,而是表现他是国家的忠臣。 1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鲍叔牙深知管仲才能出众,劝说齐桓公予以

6、任用,并设巧计使管仲回到齐国。 B.鲁国的施伯识破了齐国的计谋,劝鲁候杀掉管仲,以绝后患,说明施伯很有远见。 C.鲍叔牙认为,如果齐桓公不及时迎回管仲,管仲必将为鲁国所重用,会削弱齐国的力量。D.本文表现了鲍叔牙知人能让、举贤荐能的品德,同时也反映了齐桓公重视人才、善于纳 谏。 答案 C解析 C 项中的信息“管仲必将为鲁国所重用,会削弱齐国的力量”在原文中的表述是 “夷吾受之,则鲁能弱齐矣” ,意思是说“如果管仲接受鲁国的任用,就会是齐国的力量削 弱”是假设的情况,而不是“必将”被鲁国任用。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若必治国家,则非臣之所能也,其唯管夷吾乎!译文

7、: (2)彼知吾将用之,必不吾予也。译文: (3)于是鲁君乃不杀,遂生来缚而柙以予齐。译文: 答案 (1)如果一定要使国家治理得好,那不是我所能做到的,大概只有管夷吾才行吧!(2)他知道我们将要任用管仲,一定不会(把管仲)交给我们。(3)在这种情况下鲁国国君就没有杀(管仲),于是(把他)活着捆绑起来用木笼装着交 给齐国。解析 (1) “治”的意思是“治理、管理” ,在这里就要译成“如果一定要治理国家”那么 和后文不连贯,且不合常理,因为管仲未到任时齐国也在管理国家,所以要主要到效果 “管理得好” 。这个意思是从与“乱”相对的词义上来理解,所以应该是使动用法“使 治”解释成“使治理得好” 。 “

8、则非臣之所能也”注意是判断句式,要翻译出来。 “其 唯”是两个词,其,语气副词,表揣测语气,译为大概、恐怕;唯,只有。(2) “必不吾予也”是一个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的句式现象,正常的语序应该是 “必不予吾” ,还要注意省略现象,就是“予”的对象管仲。(3) “于是”是个古今异义词,翻译的时候要注意分解成两个词“于”和“是” ,解释成 “在这种情况下” 。 “生来”也是古今异义词, “生”这里是修饰动词“来” ,解释成“活着” ; 而“来”在这里应该为使动用法, “使来” ,可译成“交来、送来” 。 “柙”文中有注释 柙 xi,木笼,在句中作动词,用木笼装着。 “以予齐”中的“以”是目的

9、连词,可以 为“来给齐国” 。齐桓公从莒回到齐国以后,任命鲍叔牙当宰相。鲍叔辞谢说:“我是您的 庸臣。国君要加惠于我,使我不至于挨饿受冻,就算恩赐了。如果一定要治理国家,则非 我之所能,那只有管夷吾才可以当此重任。我有五个方面不如管夷吾;宽惠爱民,我不如 他;治国不失权柄,我不如他;忠信以交好诸侯,我不如他;制定礼仪可以示范于四方, 我不如他;披甲击鼓,立于军门,使百姓勇气倍增,我不如他。管仲,好比人民的父母, 将欲治理儿子,就不可不用他们父母。 ”桓公说:“管夷吾亲自射我,射中了带钩,几乎使我 丧命,现在竟要起用他,可以吗?”鲍叔说:“他也是为了自己的君主这样做的。您只要赦 罪而让他回国,他

10、将同样为您效力。 ”桓公说:“那么应该怎么办呢?”鲍叔说:“您可派人到 鲁国去要回他。 ”桓公说:“施伯是鲁国的谋臣。他知道我将起用管仲,一定不肯放回给我。 ” 鲍叔说:“您教使者这样说:我君有一个不忠之臣在贵国,需要引渡回来在群臣面前处死。 鲁国的国君必然应允。不过,施伯知道夷吾的才干,一定设法让他在鲁国执政。夷吾如果 接受,鲁国就能削弱齐国。夷吾不接受,他估计管仲将要回齐,一定要杀死他。 ”桓公说: “那么你估计管夷吾会接受么?”鲍叔说:“不会,夷吾事君,是没有二心的。 ”桓公说:“他 对我也能这样么?”回答说:“不是为了您,而是为了先君和国家的原故。您若想安定国家, 就赶快去要回他,否则

11、,就来不及了。 ” 桓公派遣鲍叔去鲁国议和,对鲁国说:“公子纠, 是亲人,请您们替我国杀掉。 ”鲁国便替齐国杀了公子纠。又说:“管仲是我们的仇人,请交 我国自己处理才甘心。 ”鲁君答应了。施伯对鲁侯说:“不要交回。齐国不是要杀他,而是要 用他为政。管仲是天下的贤人,是大材。楚国用他则楚国得志于天下,晋国用他则晋国得 志于天下,狄国用他则狄国得志于天下。现在齐国要是得到他。将来必为鲁国之患,您何 不把他杀掉而还之以尸体呢。 ”鲁君说;“好。 ”将要杀管仲,鲍叔进言说:“在齐国杀,是杀 齐国的犯人;在鲁国杀,是杀鲁国的犯人。我们国君要得到活的,把他处死在齐国,是为 教育群臣而行杀;若是得不到活的,

12、就等于您和我们国君的叛贼站在二起了,这不是我们 国君所要求的。使臣我不敢从命。 ”于是鲁君不杀管仲,把管仲活着捆起来押送回齐。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为宰,辞曰:“臣,君之庸臣也,君加惠于臣,使不冻 馁,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者,则非臣之所能也;若必治国家者,则其管夷吾乎。 臣之所不若夷吾者五:宽惠柔民,弗若也;治国家不失其柄,弗若也;忠信可结于 百姓,弗若也;制礼义可法于四方,弗若也;执枹鼓立于军门,使百姓皆加勇焉,弗若也。 ”桓公曰:“夫管夷吾射寡人中钩,是以滨于死。 ”鲍叔对曰:“夫为其君动也; 君若宥而反之,夫犹是也。 ”桓公曰:“若何?”鲍子对曰:“请诸鲁。 ”桓公曰:“施伯 21,

13、鲁君之谋臣也,夫知吾将用之,必不予我矣,若之何 22?”鲍子对曰:“使人请诸鲁, 曰:寡君有不令之臣 23 在君之国,欲以戮之于群臣 24,故请之。 则予我矣。 ”; 4 Z! S- 0 6 E/ n1 I桓公使请诸鲁,如鲍叔之言。庄公以问施伯,施伯对曰:“此非欲戮之也,欲用其政 25 也。 夫 26 管子,天下之才 27 也,所在之国则必得志于天下 28,令彼在齐,则必长为鲁国忧 29 矣。 ”庄公曰:“若何?”施伯对曰:“杀而以其尸授之。 ”庄公将杀管仲,齐使者请曰:“寡君欲 亲以为戮 30,若不生得以戮于群臣,犹未得请也 31,请生之 32。 ”于是庄公使束缚以予 齐使 33 ,齐使受之

14、而退。(国语齐语 )2 s n9 E8 e+ H0 l注释: 本文选自国语齐语 。齐桓公,姓姜,名小白,前 685前 643 在位,春秋五霸之一。 管仲(前 723-前 645 年),字夷吾,今安徽颍上县人,春秋时有名的政治家,辅助齐桓公成霸 业。 # n. k8 F8 c- t# K 自莒(j)反于齐从莒回到齐国。这句话的背景是,齐襄公(桓公之兄)做国君时期,国 内混乱,鲍叔辅佐小白逃到莒国(在现在山东省南部)。后来襄公被公孙无知杀了,公孙无 知作了国君。不久公孙无知也被杀,小白和公子纠争作齐君。管仲辅佐公子纠,曾带兵截 击小白,射中小白的带钩。小白逃回齐国,作了国君。 使鲍叔为宰让鲍叔做太宰。鲍叔(前 725 年-前 644 年),姓鲍,名叔牙,安徽颍上县人。 宰,太宰,相当于宰相。 辞谢绝。这里省去主语“鲍叔”。 庸平庸,无才能。 加惠给予恩惠。 % L7 B C7 P$ G7 H3 “ k 馁(ni)饥饿。 6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科普读物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