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课件似蚓蛔线虫(蛔虫)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751561 上传时间:2018-10-05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课件似蚓蛔线虫(蛔虫)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医学课件似蚓蛔线虫(蛔虫)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医学课件似蚓蛔线虫(蛔虫)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医学课件似蚓蛔线虫(蛔虫)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医学课件似蚓蛔线虫(蛔虫)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课件似蚓蛔线虫(蛔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课件似蚓蛔线虫(蛔虫)(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似蚓蛔线虫(蛔虫),Ascaris lumbricoides,第二节,吾拉木马木提,蛔虫寄生于小肠,引起蛔虫病,是人体最常见的寄生虫之一。 世界性分布,全球13亿人感染。 我国是流行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其感染率农村高于城市,儿童高于成人。,概况,一、形态,Morphology,1.成虫,长圆柱形,形似蚯蚓,活时呈粉红色,体表有细横纹和2条侧线。 虫体前端顶部有三个唇瓣片,品字形排列于口孔周围,唇瓣内缘有锯齿状细齿。 大小:长20-35cm, 长15-30cm。,Morphology of adult,锯齿状细齿,雌性生殖器官为双管型雄性生殖器官为单管型,雌性尾部尖直; 雄性尾部向腹面卷曲,有镰

2、刀状交合刺1对。,2.虫卵,(1)受精卵 宽椭圆形 大小:45-7535-50m 颜色:棕黄色 卵壳:较厚,壳外有一层凹凸 不平的蛋白膜 内含物:卵细胞一个。,Morphology of egg,(2)未受精卵 外形:长椭圆形 大小:88-9439-40m 颜色:棕黄色 卵壳和蛋白膜均较受精卵薄 内含物:大小不等的屈光颗粒,二、生活史,Life Cycle,蛔虫生活史属直接发育型。 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以宿主小肠内半消化食物和乳糜液为营养。雌雄交配后雌性产卵(24万个卵/每日/每条雌虫),虫卵随宿主粪便排出体外。,成虫在小肠 虫产卵,外界土壤 卵 含幼卵 感染期卵排出 发育2W 再过1周蜕皮,

3、人误食 虫卵,小肠内 孵出幼虫,Life Cycle of Ascaris lumbricoides,受精卵2-3周发育为感染期卵。,人误食感染期卵而受到感染。,寄生部位: 感染阶段: 感染方式: 致病阶段: 成虫寿命:,生活史小结,小肠,感染期虫卵,经口,约1年,主要是成虫,三、致病机制与临床表现,Pathogenesis and symptomatology,蛔虫的幼虫、成虫均可致病,成虫是主要致病阶段 主要表现:夺取营养机械性损伤变态反应。,1.幼虫的致病,蛔幼性肺炎幼虫在肺泡中,代谢产物、蜕皮物等,可引起肺炎。 临床表现:发热、咳嗽、咯痰、哮喘等,血中IgE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幼虫移

4、行经过肝时可导致轻微的炎症性病灶。,2.成虫的致病,(1)损伤肠粘膜和掠夺营养:,不但夺取宿主营养,而且损伤肠粘膜,影响宿主对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吸收,引起营养不良,严重感染时可造成儿童发育障碍。我国台湾一名男童曾有手术取出1806条蛔虫的记录。,(2)毒素作用与变态反应,患者可出现荨麻疹、皮肤瘙痒、结膜炎、血管神经性水中水肿及夜间磨牙等神经症状,可能是由于蛔虫变应原被人体吸收后,引起IgE介导的超敏反应和分泌的毒性物质刺激所致。,胆道蛔虫症肠梗阻肠穿孔阑尾炎,(3)并发症:由于蛔虫具有钻孔的习性,有时可钻入其它管道。,常见并发症有,肠穿孔,蛔虫性肠梗阻,引起并发症的常见诱发

5、以素: 宿主机体不适(如发热、胃肠道疾病等) 大量食入辛辣食物 服用驱虫药物剂量不当等,1. 粪便检查虫卵,直接涂片法(首选) 饱和盐水浮聚法,四、实验诊断(Laboratorial diagnosis),2、虫体鉴定,粪便排出、吐出、其它部位检获的虫体,根据形态特点进行鉴定。,1.分布,世界性分布,亚洲发展中国家最为严重,农村高于城市,儿童高于成人。 农村5-9岁儿童感染率最高。 我国人群感染率12.72%,感染人数8593万(据2001-2004年调查报告)。,五、流行:,Epidemiology,2.流行因素,产卵量大 生活史简单。 虫卵抵抗力强 传播途径广泛:粪便处理和管理不当,卫生习惯不良,六、防治原则,(Treatment and prevention),治疗病人和带虫者杜绝传染源:驱虫药有阿苯达唑,甲苯达唑,左旋咪唑 加强粪便管理,切断传播途径 加强卫生教育,注意个人饮食卫生,3. 蛔虫病的确诊应采取哪些措施?各有何优缺点?,1.蛔虫病的常见并发症有哪些?这由蛔虫的什么习性引起的?,2.为什么蛔虫病在国内广泛传播?怎么预防蛔虫感染?,Discussion,4. 前一段时间网上流行吃蛔虫卵减肥的信息,你认为可信吗?为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