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的显微外科治疗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744624 上传时间:2018-10-05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4.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叉神经痛的显微外科治疗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三叉神经痛的显微外科治疗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三叉神经痛的显微外科治疗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三叉神经痛的显微外科治疗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三叉神经痛的显微外科治疗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叉神经痛的显微外科治疗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叉神经痛的显微外科治疗课件(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叉神经痛的显微外科治疗,三叉神经痛(TN)是指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短暂的、剧烈性疼痛 是最常见的面部神经痛,发病率2.5-5.7/100000,常于40岁后发病,女性多于男性,右侧多于左侧,概念,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原因未明,三叉神经分布区内短暂而反复发作的剧烈疼痛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各种病变侵及三叉神经根、半月神经节及神经干所致三叉神经区域的疼痛,病因,原发性:缺血学说、中枢原说、病毒感染学说、血管或机械压迫学说等继发性:肿瘤、血管异常、蛛网膜炎、颅脑外伤、颅骨畸形等,发病机理,发病年龄性别:多见于中年女性 疼痛部位:三叉神经分布区,以一侧多见,累及一支或多支,其中第二、三支

2、常见 疼痛性质:电击样、刀割样、针刺样、撕裂样、烧灼样疼痛 疼痛特点:突发突止,持续数秒至数十秒,可呈周期性发作,有“扳机点”,临床表现:症状,原发性:痛性抽搐:面肌痉挛、颜面潮红、流泪流涎面部特征:皮肤粗糙、面容憔悴、情绪抑郁发作间期如常人,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继发性:疼痛时间长其他神经受累表现:面听神经、后组颅神经小脑体征,临床表现:体征,中年(40岁以上)女性多见 疼痛区符合三叉神经分布区域 疼痛性质符合三叉神经痛特点,诊断,舌咽神经痛:疼痛部位位于舌根、咽部扳机点位于扁桃体窝、咽部麻醉咽部疼痛缓解 偏头痛:颞动脉波动增强疼痛时间较长缩血管药物有效 牙痛:持续性疼痛,夜间明显,冷热刺激加重

3、疼痛部位深,无放电样疼痛口腔检查可发现牙病,鉴别诊断,药物:卡马西平、苯妥英钠、氯苯氨丁酸、维生素B12 神经阻滞:三叉神经半月节或外周分支 放射治疗:伽马刀 针刺理疗,中药治疗 手术:微血管减压术三叉神经根切断术神经周围支撕脱术经皮穿刺射频热凝术,治疗,已成为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标准方法 解剖基础:临床80%以上为微血管压迫所致解剖学研究发现桥脑胖微血管压迫三叉神经病例中92.5%出现三叉神经痛优点:解除压迫,同时保留三叉神经感觉传到完好,不出现面部感觉丧失,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麻醉:全身麻醉 体位:侧卧(park-bench) 切口:耳后沿发迹5cm切口 暴露:乳突根部 骨窗:2-3cm,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切开硬膜,放脑脊液,牵开小脑,显露三叉神经 找到责任血管,常见的有:小脑上动脉(55%)、小脑下动脉(30%)、基底动脉、小脑后下动脉、变异血管、静脉等,可为一支或多支 剪开蛛网膜,松解蛛网膜条索,游离责任血管,用Tefflon垫片隔开,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并发症(总体来讲并发症少且轻):主要有:听力减退(1%)、面部感觉减退、面瘫其他:脑脊液漏、出血、感染、后组颅神经障碍、手术无效或复发,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