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课件_2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719510 上传时间:2018-10-05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课件_2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儿童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课件_2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儿童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课件_2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儿童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课件_2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儿童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课件_2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童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课件_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课件_2(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儿童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王淑兰,引言:关注儿童心理健康刻不容缓;家庭教育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最直接、最全面、最持久,一、儿童心理心理健康儿童心理健康 教育1.儿童指处于儿童时期的社会群体2.心理指人在活动中,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3.心理健康指一种良好的心理适应状态(即个体保有基本持续的、积极的、和谐的及与环境协调的心态)。一切心理不健康的现象与倾向称之为心理障碍。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有: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制约心理健康的内部机制:心理压力与心理承受力的相互作用。,4.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一般指由教育者对被教育者的心理进行培养教育的一种社会活动。这种教

2、育要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得以实现,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指教育者根据教育的要求及儿童心理发展变化的特点与规律,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开发儿童的心理潜能,帮助儿童主动积极发展,全面培养儿童优良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并预防和消除各种心理障碍和行为问题的教育。,二、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1.重视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体现,更是社会发展的呼唤重视儿童心理健康是中国社会文明发展的体现重视儿童心理健康是科学发展观体现儿童心理健康关系我国和谐社会建设与未来的国富民强,2.重视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是建设和谐家庭需要和谐家庭之核心是人自身的和谐及由此带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成员与家庭环境的

3、和谐儿童心理健康既关系儿童自身和谐,也关系到家庭人际关系及成员与家庭环境的和谐,3.重视儿童心理健康关系到儿童的成长和人生未成年前儿童各阶段的发展需健康心理的保证心理健康是儿童成年后终生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4.当前我国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忧虑儿童普通存在生理年龄与心理年龄不匹配,出现了明显反差,或陷入心理上的幼稚与成人感的矛盾之中,不同年龄阶段儿童青少年,均有相当比例的人出现异常心理和行为问题如北京师大发展心理研究所2009年中小学生心理素质构建与培养研究,对北京、河南、浙江、重庆、新疆5省市16472名中小学生的研究显示,有20.6%的孩子存在异常心理和严重行为问题。,不同群体儿童均存在一定

4、比例心理健康问题,如有关研究表明:城市贫困青少年自尊心、自我评价水平比一般青少年低。安徽省程少贵调查两所农村学校341名留守儿童,其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非留守儿童,有一种或几种心理症状者留守儿童占32.2%,非留守儿童 为12.7%。,长春市金世明调查4所中小学,显示单亲家庭子女迷思和情绪问题比较严重。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调查显示,近期约11%青少年沉迷网络。 哈尔滨医科大学2007年对城乡中小学生调查,其抑郁的检出率明显不同,城市为19.23%,农村为32.5%。,儿童心理问题发生率有随年龄增长、时间推移愈演愈烈趋势。如:杭州市调查初中生约占14%,高中生约占19%,大学生超过25%长春调查

5、小学低年级学生问题约占10%,高年级则升至20%南京市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调查,近年来儿童心理发展偏异及情绪与行为问题增加明显(约50%)北京市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1984年为8.3%;1993年为12.9%;2003年为18.2%,儿童严重心理与行为问题发生率越来越高,且年龄下移。中国疾控中心2005年对9015名中小学生(10-14岁)研究显示:17.4%孩子曾认真想过自杀;8.2%孩子曾做过自杀计划儿童自杀、病态网络使用、违法犯罪等问题已十分明显较严重和严重心理疾病(神经症、精神病等)发生率也有明显增加趋势。,5.儿童心理和行为异常的原因简析心理压力大而承受力不足儿童心理压力来源:共性压力

6、与特殊压力;成长压力、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压力;外在压力,自我引导压力等儿童心理压力特点:强度大、持续性强、矛盾冲突等儿童心理承受力不足:相关的能力未得到开发和培养,来自环境的负面影响突出社会转型中的种种矛盾媒体的误导病态社会心理的蔓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尚未完全落实心理健康教育未受到应有重视实施措施不到位,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应试教育严重冲击了心理健康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带来了过度压力极易导致“师源性”心理障碍、“同源性”心理障碍和“亲源性”心理障 碍,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或偏差观念缺失或偏差任务缺失或偏差方式缺失或偏差管理缺失或偏差方法缺失或偏差适宜环境缺失或偏差榜样缺失或偏差,三、儿童心理健康的

7、标准与心理健康 教育的任务,1.儿童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儿童年龄不同其心理健康的标准也有所不同,此处的标准为共同的、一般的标准,主要指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智力正常,喜欢并能胜任学习情绪积极、稳定,反应适度,做事有目标,并能坚持 性格乐观、开朗,有责任心,能自律 能较客观评价自己,有自信心,并保持独立性 面向未来,有理想,并经常关心自身以外的事 与他人和睦相处,富于爱心和同情心 行为符合年龄特征和社会规范 与环境有较好的接触 有较强的心理承受力 特别指出:心理健康标准的相对性,2.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培养儿童健全的智力(1)培养儿童学习兴趣,珍惜儿童好奇心(2)引导儿童学习和参与,开发儿童智力

8、潜能,全面提高儿童各类能力(3)预防和消除儿童智力发展和学习中的心理问题,培养儿童健全的情感教儿童学习认识自己的情感教儿童发展积极性情感,并进行自我激励教儿童学习管理自己的情感教儿童理解他人的情感预防和消除儿童易发生的消极情绪,培养儿童健全的意志教儿童做事有明确目标鼓励和教儿童面对困难、挫折、干扰、诱惑及个人某些不合理欲望预防和消除儿童易发生的不良意志品质,培养儿童健全的人格(核心任务)培养儿童健全的性格培养儿童健全的自我意识帮助儿童树立理想和修养利他主义价值观预防和消除儿童易发生的问题人格,教育儿童学习(并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珍惜和强化儿童的乐群性喜群性心理教儿童客观积极地认识他人教儿童以积

9、极的态度对待他人引导儿童参与集体,在集体中成长教儿童交友和善待友谊教给儿童交往技能防止和及时消除儿童人际交往中易出现的问题,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儿童树立规则意识自幼不断养成儿童良好行为习惯预防和消除儿童易发生的各类行为问题,提高儿童适应环境的能力鼓励儿童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种活动引导儿童正确认识环境教儿童了解并实现环境期待教儿童学会寻找、利用环境中积极因素,和儿童一起分析环境中的负面事件和因素防止负面环境对儿童健康心理的污染或伤害增强儿童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儿童的心理承受力增加儿童的阅历帮儿童反思各类自我经验创造一定情境,训练儿童心理耐受力帮儿童分析自己心理承受力状况帮儿童处理各类生

10、活事件,从中增长其适应能力必须重视儿童双重承受力的培养,四、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的基本 原则,发展性教育与保健性教育相结合 全面教育与以人格教育为核心相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与全人教育相结合 渗透性、指导性教育与活动性、操作性教育相结合 家长教育儿童与儿童自我教育相结合,提供心理健康的范本与有效强化相结合 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一般性教育与儿童个性化教育相结合 早期教育与终身教育相结合 教育儿童与教育家长相结合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五、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对策,1.全员树立心理健康的观念健康指整体健康WHO: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疾病,它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心理健康是整

11、体健康的构成、基础和中介走出家庭健康教育的误区,2.学习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技能学习心理学常识学习儿童心理发展的知识学习儿童健康心理品质与健全行为培养的知识技能学习矫正儿童心理问题与行为问题的知识技能,3.了解儿童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的真实状况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状况,判断其发展水平与结构了解和评价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确定其是否存在问题,是那一类问题及严重程度知道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易发生的问题,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易发生的问题不同。当前青少年儿童面临的心理问题主要有5个方面,即:行为问题、情绪问题、学习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和精神疾病能将儿童心理和行为表现与儿童全部生活和发展联系起来进行初步分析判断(包

12、括儿童心理与行为对其学习、人际关系、环境适应、自我观念、成长水平、身体健康等是否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把握了解儿童心理的要领方法科学。家长可采用心理学常用的简单易行的方法,如观察法、谈话法、儿童作品分析法、家教经验总结法、比较法、测验法、儿童文学作品分析法等,关系最佳。即建立最佳亲子关系,达到家长可与子女敞开心扉地交流沟通。 去掉一切主观臆向。即家长一定注意摘掉各种有色眼镜,客观地了解和评价儿童,尤其防止将自己的个性、性别、年龄特点作参照标尺强加于儿童。 动态跟踪。即和孩子一起成长,放下自己的姿态。,4.优化家庭环境(构建和谐家庭)能意识到家庭环境对儿童心理健康的重大影响作用优化家庭的物质环境

13、,做到整洁、美观、宜人优化家庭精神环境,创造良好氛围,和谐各类人际关系,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创造良好教育氛围、实行最佳教育方式、使用科学教育方法、做合格的教育者,并做到父母平等出场 防止和消除家庭环境中各种污染,5.做好生理保健,保证儿童正常发育成长明确生理是心理的基础,脑是心理的器官切实做好儿童生理保健的几件事平衡而充分的营养(防止营养过度、不良或食物污染)符合年龄特点的运动预防和治疗疾病关注儿童的脑保健,6.采用心理学方法帮儿童成长,并为儿童排忧解难家长要采用心理学方法教育帮助儿童认识、超越和改变自己教给儿童简易的方法进行自我调适,从而认识、超越和改变自己特别关注青春期儿童成长中和某些特殊群

14、体儿童面临的烦恼和困惑,帮助其及时走出心理困境,7.帮助儿童寻求专业心理干预寻求专业心理干预的前提:家长采用一般的心理教育疏导或儿童自我调适无效之时家长初步判断儿童的心理问题已经较严重或疑是精神障碍时儿童自愿接受心理咨询和治疗,寻求专业干预的基本要求选择规范的专业机构和合格的咨询治疗人员坦然求助合理期望及时、充分并客观地向咨询人员提供资料完成咨询人员要求的任务鼓励孩子树立认识改变自我的勇气、信心和毅力,8.必须重视维护和增强家长自身的心理健康家长心理健康怎样影响儿童家长心理健康是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源,可直接感染儿童家长心理健康是儿童观察学习的模板家长心理健康状况常决定着家长教育儿童的方式方法家长心理健康还关系到家庭环境建设及其对儿童的作用,家长如何维护和增强自身心理健康重视自身心理健康,为了自身的发展和孩子的成长必须从心理上不断认识和改变自己及时检测和分析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包括压力状况有效处理好来自工作、生活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采用心理学的方法调适自己的心理,保持良好心态 争取社会支持,并在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祝各位朋友心理健康,轻松工作,快乐生活!谢谢!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