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教教育心理学ppt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719393 上传时间:2018-10-05 格式:PPT 页数:208 大小:2.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招教教育心理学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08页
招教教育心理学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08页
招教教育心理学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08页
招教教育心理学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08页
招教教育心理学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0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招教教育心理学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招教教育心理学ppt课件(20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年河南教师招聘考试 教育心理学,主讲:贠芸,教育心理学目录,4,学习心理,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客观题),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涵(概念、性质、 研究内容)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发展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原则,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涵 一、研究对象(客观题) 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学科性质:-应用心理学;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但教育心理学不是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中的简单应用。,二、研究内容 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一)要素(客观题),(二)过程,学习过程(核心),评价/反思过程,教学过程,三.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选择 了解

2、),描述、解释、预测、控制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教育研究,8,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一、初创(20世纪20年代以前)1903桑代克教育心理学 标志:教育心理学这一学科的出现1913-1914教育心理学大纲“教育心理学之父”二、发展(20年代50年代末)三、成熟(60年代70年代末)标志: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形成四、完善(80年代后)布鲁纳主动性;反思性;合作性;社会文化国内教育心理学的发展1924廖世承教育心理学,9,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理解:区别概念)1、实验法:改变或控制条件 2、观察法:直接看或

3、通过仪器观察 3、调查法 4、个案法:对某个人 5、测验法:用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或量表来测验 6、教育经验总结法 7、产品分析法:学生的活动产品(作业、作文等),10,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选择)1.客观性原则 2.教育性原则(促进被试良性发展) 3.发展性原则(动态、变化) 4.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5.系统性原则,第一节 心理发展概述(含义、特征、阶段划分、理论)第二节 学生的个别差异(智力、性格、认知方式差异),第二章 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异(客观题),第一节 心理发展概述,一、个体的心理发展 (一)心理发展及人的全程发展1.含义: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

4、理变化。(名词、填空),2.心理发展8个阶段(单选、填空)乳儿期(0岁1岁)、 婴儿期(1岁3岁)、 幼儿期或学龄前期(3岁6、7岁)、 童年期或学龄初期(6、7岁11、12岁)、 少年期或学龄中期(11、12岁14、15岁)、 青年期(14、15岁25岁)、 成年期(25岁65岁)、 老年期(65岁以后),(二)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多选、填空、简答) 1.连续性与阶段性 2.定向性和顺序性 3.不平衡性(关键期) 4.差异性关键期:个体发展过程中受环境影响最大的时期,又叫敏感期。在关键期中,个体对某些刺激特别敏感,通过适宜环境的影响,某种行为习得比较容易,心理发展速度也比较快。过了这个时期,

5、同样的刺激对个体影响变得很小或没有。,(三)、中小学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1.童年期 (小学期)四年级(1011岁):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2.少年期(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初中阶段) 特点:半成熟、半幼稚 思维:抽象逻辑思维(经验型)占主导 3.青年初期(高中生) 特点 :向成人接近 思维: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二、 心理发展的理论,(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的阶段论(简答)重点 1.感知运动阶段(0岁2岁)感觉和动作的分化2.前运算阶段 (27岁)自我中心性,思维不可逆性,不守恒 3.具体运算阶段( 711岁) 去自我中心性,思维可逆,守恒 4.形式思维运算阶段(1115)儿

6、童思维发展趋于成熟,图式:主体动作的认知结构,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本模式 同化:将外界刺激有效整合到自己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中(照搬原有认知结构去套) 顺应:主体改造自己的已有图式以适应新的环境。 平衡:由同化和顺应过程均衡所导致的主体结构同客体结构之间的某种相对稳定的适应状态。同化和顺应都属于适应,认知发展阶段论对教育教学的启示,(1)认知发展阶段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2)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学生)认知发展,教学,制约,促进,(二)关于最近发展区(单选、名词) 20世纪30年代初,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 含义: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

7、所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对教学的启示:良好的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 为促进教学发展,维果斯基认为教师可采用支架,进行支架式教学。,(三)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选择)人格:综合心理特征,决定外显行为与内隐行为与他人有稳定区别,基本观点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 每一阶段有其特定的冲突和矛盾、发展任务、关键人 顺利解决矛盾;不能顺利解决矛盾。启示 助于教师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 初高中学生的良好人格发展的具体措施,第二节 学生的个别差异,一、学生的智力差异(判断) 1.智力类型差异 2.智力发展水平差异研究表明,智力水平呈正态分布(70, 100, 130) 3.智力表现早晚差异 4.智力的性别差异

8、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大致相等,但男性分布的离散程度比女性大;男女的智力结构存在差异,各自具有自己的优势领域,二、学生的认知方式差异(选择、判断)认知方式含义:认知活动独特稳定风格(一). 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 场独立型:内部参照,认知独立,抽象分析 场依存型:外部参照,认知依赖,社会信息,(二) 冲动型沉思型沉思型:认知过程中倾向于深思熟虑,而错误较少。冲动型:认知过程中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反应速度较快,但容易发生错误。 (三)具体型与抽象型 (四)发散型与辐合型 辐合型: 发散型 认知方式无好坏之分(判断),三、学生的性格差异(选择)概念:态度行为方式 (一)特征差异: 1.性格的态度特征、

9、2.性格的理智特征 3.性格的情绪特征 4.性格的意志特征 (二)类型差异:内向外向;独立顺从,1.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关键期,它反映的个体自心发展的规律是(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个别差异性 D.不平衡性2.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指的是( )A.青年期 B.少年期 C.幼儿期 D.成年期3.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违背了人身心发展的(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个别差异性 D.不平衡性,3.人的不同素质都有其发展的关键期最佳期,这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 )A.不平衡性 B.顺序性和阶段性 C.个别差异性 D.稳定性和可变性 4.711岁左右的儿

10、童逐渐掌握了守恒的概念,可以开始进行一些运用符号的逻辑思考活动,可以形成一系列的行动心理表象,这一阶段被称作儿童认知发展的( )A.感觉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5.问一名4岁儿童:“你有兄弟吗?”他回答:“有。”“兄弟叫什么名字?”他回答:“吉姆。”但反过来问:“吉姆有兄弟吗?”他回答:“没有”。这说明儿童思维具有( )。A.单维性 B.不可逆性 C.自我中心性 D.抽象逻辑性 6.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守恒观念的形成,这一特征是儿童认知发展水平达到哪个阶段的重要标志(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7.提出最近发展

11、区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维果斯基 B.布鲁纳 C.加涅 D.桑代克 8.只能进行自我中心思维的儿童,其认知发展处于( )。A.前运算阶级 B.感知运动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9.如果儿童处于27岁年龄阶段,那么它属于皮亚杰儿童智力发展阶段中的(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10.少年期是指年龄在( )阶段的儿童。A.611、12岁 B.1l、1214、15岁C.14、1517、18岁 D.36、7岁 11.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个体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的认知方式被称为( )。A.冲动型 B.沉思型 C.

12、场独立型 D.场依存型 12.目前研究男女智力的性别差异的基本结论之一是( )。A.男优于女 B.男女总体水平大致相等C.女优于男 D.男女总体水平有的相等,有的则不相等,13.( )是指最易学会和掌握某种知识技能、行动动作的特定年龄时期。A.最近发展区 B.学习准备 C.关键期 D.印刻 14.最近发展区是指( )。A.最新获得的能力 B.超出目前水平的能力C.儿童在现有发展水平与可能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D.需要在不发展阶段掌握的能力 15.当人们对客观事物作出判断时,如果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和干扰,这种人属于(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沉思型 D.幅合型,

13、16.维果茨基提出“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的含义是( )。A.提前讲授下一阶段才能掌握的内容B.教学可以不考虑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C.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创造最近发展区D.根据学生现有的水平进行教学 17.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称为( )。A.心理发展 B.关键期 C.自我成长 D.意识 18.俗话说“跳一跳,摘桃子”是指( )A.先行组织者 B.最近发展区 C.教育与教学 D.解决问题,儿童已经具有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性,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推演,克服了思维的自我中心,思维活动仍局限于具体事物,缺乏抽象性。这在皮亚杰的儿童发展阶段中属于()A.感知运动阶段 B

14、.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本章知识点汇总,一、心理发展的含义 二、心理发展8个阶段 三、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四、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五、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六、最近发展区 七、认知方式的概念和分类,第三章 学习理论 (客观题),本章内容提要,第一节 学习概述 第二节 一般学习理论,第一节 学习概述,一、学习的实质(判断) 广义的学习: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和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学习不是本能活动,是后天习得的活动,是经验或实践引起的。 狭义的学习:学生的学习 二、学习的分类(多选)我国学者一般把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行为规

15、范的学习。,一般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派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巴甫洛夫 经典性条件作用,桑代克 联结-试误说,斯金纳 操作性条件作用,班杜拉 社会学习理论,格式塔学派 完型-顿悟说,布鲁纳 认知-发现说,奥苏贝尔 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加涅 信息加工学习理论,托尔曼 符号学习理论,第二节 一般学习理论(选择),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联结学习理论) 基本观点:条件作用,S-R联结;强化;习惯。 (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基本规律1. 保持、消退与恢复2.刺激泛化与分化,(二)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1.基本观点 学习即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学习过程是尝试错误过程 2.基本规律 效果律 练习律 准备律,(三)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行为分为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1.强化 正强化(实施奖励) 负强化(撤销惩罚)2.惩罚:凡是能够减弱行为或者 降低反应频率的刺激或事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