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护理指导原则

上传人:g**** 文档编号:55718804 上传时间:2018-10-05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3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级护理指导原则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分级护理指导原则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分级护理指导原则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分级护理指导原则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分级护理指导原则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分级护理指导原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级护理指导原则(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安康市人民医院 2011.4,2,分级护理指导原则实施意义,着眼于我国现行法律法规要求着眼于患者对护理需求的增长着眼于我国临床护理实践现状着眼于我国与国际护理的差异,3,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明确了分级护理制定标准规范了各级护理工作内涵强调了落实患者安全措施 提出了患者健康教育要求,4,我国分级护理制度创建背景,创立于解放初期张开秀、黎秀芳于1954年根据病人病情分轻、重、危“三级护理” 1956年在全国得到推广 1957年引起国外护理界学者的重视。,5,我国分级护理制度创建背景,1982年,卫生部颁布的全国医院工作制度与人员岗位职责中,将分级护理制度作为一项基本

2、的医院管理制度,并提出了明确的规定。 根据分级护理制度,按照病人病情轻重缓急,护理级别分为特级和一、二、三级,特级护理要求最高,三级护理要求最低 不同护理等级对应护士应当执行的护理措施,以明确工作重点,分清主次缓急,6,我国分级护理制度创建背景,2009年5月卫生部印发了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文件,2009年7月1日施行。 与1982年全国医院工作制度与人员岗位职责中规定的分级护理制度相比较,仍然延续了将病人护理级别分为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三级护理四个级别,但在护理级别确定的原则、依据、护理要点等方面进行了较大改动。,7,分级护理制度的贡献,差错事故明显减少 护理质量得到提

3、高 人力利用趋向合理 工作秩序有条不紊,8,分为两种:原型分类方法、因素分类方法。 原型分类方法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病人的护理依赖程度等特征,将病人分为若干类别。 因素分类方法利用客观的测量工具,将病人需要的所有护理项目按照其占用护理时间的多少、技术难度等要素进行量化,评估并计算出病人的护理点数,护理点数越高者需要的直接护理越多。新颁布的分级护理指导采用了原型分类方法把护理级别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病人分类方法,9,对病人进行分类的目的,科学分配护理资源满足病人的需要 保证重危病人能够得到重点护理 科学配备护理人力,10,确定护理级别原则,新颁布的 指导原则(试行)明确规定:“确定患者

4、的护理级别,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为依据,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变化进行动态调整。”,11,分级护理工作要点,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正确实施治疗、给药及护理措施,并观察、了解患者的反应 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提供照顾和帮助 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12,特级护理依据,第八条 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特级 护理 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 重症监护患者。 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 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 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其他有生命危

5、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患者。,13,特级护理护理工作要点,第十三条 对特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包括以下要点 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 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 实施床旁交接班,14,一级护理依据,第九条 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 一级护理 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15,一级护理工作要点,第十四条 对一级护理

6、患者的护理包括以下要点 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16,二级护理依据,第十条 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二级护理 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 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17,二级护理护理要点,第十五条 对二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包括以下要点 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 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18,

7、三级护理依据,第十一条 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 以确定为三级护理 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 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19,三级护理工作要点,第十六条 对三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包括以下要点 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20,概念解析,“严密监护病情”与 “严密监护生命体征” 监护病情”:包括生命体征、呼吸状态、循环功能、神经功能、体液和电解质、酸碱状态、生化指标等的监测, “监护生命体征”:仅仅是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监测,他们是属、分关系,应用时不可混淆。,21,概念解析,“病情不稳定”

8、:指病情反复、时好时坏、生命体征波动不定,如急性左心衰竭病人; “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 指虽然目前病情稳定,但随时可能发生快速变化,常伴有生命体征的改变,有时可能在几分钟内死亡,如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实际工作中需要注意区别。,22,新旧分级护理制度比较,时间要求不同: 原分级护理制度:一级护理15 min30 min/次,二级护理1 h2 h/次,三级护理每日/两次 。 新指导原则要求:一级护理1h/次;二级护理2h/次;三级护理3h/次。,23,关于对巡视时间频率的理解,观察病情是护士工作的重要内容 关键点:不拘泥时间规定巡视患者要有效 对患者病情应有充分的了解,24,新旧分级护理制度比较,

9、护理级别的确定: 原分级护理制度医生根据病情轻重决定护理级别。 新指导原则医护人员根据病人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为依据来确定病人的护理级别,并根据病人的情况变化进行动态调整。,强调了患者安全措施 护理差错的预防 患者跌倒的预防 患者压疮的预防 中心管路滑脱的预防 意外、突发事件的应对 规范护士操作,新旧分级护理制度比较,26,强调了安全管理措施,新旧分级护理制度比较,27,提出了患者健康教育要求 患者健康教育包括:入院教育住院教育出院教育,新旧分级护理制度比较,28,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护理改革进一步深化的指南 整体理念融入临床实际指南 护理团队核心能力拓展指南 护患关系和谐与稳定的指南,29,新颁布的护理指导原则(试行)规定,医院应当根据本指导原则,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细化分级护理的规章制度、护理规范和工作标准,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便于落实,以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注意点:,30,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