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计算机学院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5695307 上传时间:2018-10-04 格式:PDF 页数:86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计算机学院本科专业培养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2015年计算机学院本科专业培养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2015年计算机学院本科专业培养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2015年计算机学院本科专业培养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2015年计算机学院本科专业培养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计算机学院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计算机学院本科专业培养方案(8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计算机计算机学院学院 20152015 年年本科专业培养方案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计算机计算机学院学院 编印编印 教教 务务 处处 2015 年年 5 月月 目 录 一、北京邮电大学关于修订 2012 年版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 1 二、北京邮电大学 2015 年本科专业设置一览表 13 三、北京邮电大学关于 2015 年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中编码设置的说明 14 四、各专业培养方案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16 2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27 3信息安全专业培养方案 38 4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48 五、北京邮电大学 2015 年素质教育选修课一览表 58 六、北京学院路共同体

2、成员校课程一览表 65 七、创新实践与课外活动安排及有关说明 1北京邮电大学创新实践与课外活动学分认定实施细则(试行) 70 2北京邮电大学创新实践与课外活动学分认定标准(2014 修订版) 72 3语言文字能力测试基本要求 76 4大学英语听力口语测试基本要求 77 5课外选读书目 78 6读书报告、科研(实验)报告格式 83 北京邮电大学北京邮电大学 关于修订关于修订 20122012 年版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年版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 培养方案是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实施方案,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过程的重要依据,是学生完成学业的指导性文件。为主动适应国家战略需求,满足经

3、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和我校实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信息科技特色突出,工管文理协调发展的世界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的要求,以及我校关于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应定期修订的管理规定,学校决定对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修订,以推进教育创新,提高本科教育质量。 本次修订的培养方案从 2012 级开始实施。 一、指导思想一、指导思想 (一)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有关法律法规,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以学生为本,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二)围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 和我校“十二五

4、”教育发展规划,优化本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类型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修订培养方案既要借鉴国内外大学在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改革经验,又要秉承我校的办学理念,传承我校优良的教育传统与特色,适应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改革的趋势。 (四)坚持“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重视实践,培养能力,激励创新,发展个性,讲究综合,提高素质”的教学改革原则,深化教学改革,致力于培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坚实的知识基础、 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二、基本原则二、基本原则 修订专业培养方案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使

5、学生通过学习构建社会发展变化所要求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具备与终身教育相适应的综合素质。 (一)遵循教育规律,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一)遵循教育规律,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在重视知识传授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数学、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教1 学,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探索培养模式,突出我校各专业的培养特色(二)探索培养模式,突出我校各专业的培养特色 各专业培养方案要科学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在大类培养的基础上,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

6、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探索学术研究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等多样化的培养模式与培养机制,同时体现我校鲜明的办学特色和各专业的培养特色。 (三)坚持知行统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三)坚持知行统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统一。开发实践课程,增强学生实验、 实习和实训的成效。 充分利用优质科研资源, 构建教学与科研的互动机制;利用校外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各种课外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倡导学思结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四)倡导学思结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明确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内

7、容,通过整合课程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减少总学分。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法,营造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创造条件,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注重因材施教(五)注重因材施教,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 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 推进分级教学、 学分制、导师制、辅修专业等教学管理机制改革。探索优秀学生培养方式,在转专业、开放选修课程、提前参加毕业设计答辩、推荐免试研究生等方面给予支持。制定叶培大学院光子实验班和网络实验班的培养方案,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六)推进

8、开放办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六)推进开放办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加强我校与国内外其他大学以及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探索中外合作联合培养的多种方式,推进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开展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之间的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学位互授。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探索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课程体系三、课程体系 各专业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两部分,课内教学包含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其中理论教学包括公共课程、平台课程以及专业课程三部分。课程体系的框架见下表。 2 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课程类别课程类别 内内 容容 学分学分 课内教学 理论 教

9、学 公共课程 思想政治理论课、外语、体育、军事 理论、心理健康、素质教育课程等 40 平台课程 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课程 29 学科基础课程(含计算机基础课程) 28 专业课程 专业基础和专业方向课程 34 实践 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军训、各专业的实验、实 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40 课外实践 学生参与创新实践与课外活动等 4 合计 175 注:上表中课程体系以通信工程专业为例,其他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学分比例可作适当调整, 公共课程、平台课程、专业课程的比例亦可作相应调整。 (一)(一) 公共课程公共课程 公共课程由思想政治理论课、外语、体育、军事理论、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素质

10、教育课程组成,着重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特别是为学生了解历史、理解社会、认识世界提供多种思维方式和广阔的视野,促进学生形成均衡的知识结构。 1 1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理论课:落实中宣部、教育部印发的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 (教社政20055 号文)精神,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方法,切实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针对学生关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加强实践教学,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把实践教学与社会实践、志愿

11、服务、专业实习等结合起来,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 思想政治理论课 14 学分,其中 12 学分理论教学,2 学分实践教学。 “形势与政策”课程分 5 个学期安排,计 2 学分。二年级春季学期文科类专业开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选修课。 2 2外语课程:外语课程:大力推进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调整教学内容,加强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增设提高学生英语交流能力的选修课程,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按照学生英语水平实行分级教学。 大学英语课程设 14 学分,包括 12 学分

12、必修课和 2 学分选修课。大学英语 1-4 级为必修课程 12 学分,其中 4 学分为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实践课程。大学英语选修课 2 学分。其它语种参照执行。 3 3 3体育基础系列课程体育基础系列课程: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精神,积极推进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 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通过体育教学过程传授体育技能和健康知识,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的习惯和体育欣赏的能力,树立终身体育思想。体育基础课程和专项课程共设 128 学时,计 4 学分,分别安排在一至四学期。三四年级安排体育类选修课,鼓励学生采取多种形式积

13、极参加课外体育锻炼。 4.4.军事理论课程:军事理论课程:为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国家安全意识,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设置军事理论课程,1.5 学分,24 学时,第一学期开设必修课。 5.5.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为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增强学生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设置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0.5 学分,8 学时,第一学期开设必修课。 6 6素质教育课程:素质教育课程:分为人文社科类、工科类、理科类、艺术类、体育类五类,学生至少需要在除与自己专业授予学士学位类型相同的课程类别以外的四类课程中最低选修 6 学分。例

14、如,通信工程专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学生须在人文社科类、理科类各选修 2 学分,艺术类或体育类选修 2 学分。各专业学生选修素质教育课程的基本要求详见附件 1。 公共课程设置的指导性意见详见附件 2。 (二)(二) 平台课程平台课程 基础平台课程原则上应体现相应学科门类下各专业的知识基础。按大类培养的学生应按照相应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修读学科基础课程。 1 1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课程 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等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理科基础和科学素养。不同专业具体学分要求可有所不同。 根据学生专业学习的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实行分级教学。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