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663867 上传时间:2018-10-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81.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九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测试卷(时间:120 分钟 总分:120 分)题号一二三总分合分人复分人得分一、读书(11 分)1.书法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请欣赏下面的书法作品,并用楷体把它正确、美观、规范地写在田字格内。(2 分)2.默写。(9 分)(1)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关雎) (2)蒹葭采采,白露未已。(蒹葭) (3)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4)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卖炭翁白居易) (5)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其一)李白 (6)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杜甫) (7)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2、(8)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二、读思(39 分)(一)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C)(3 分)A.妖娆(ro) 嘶哑(s) 汹涌(xing) 坟墓(fn) B.冠冕(min) 娉婷(png) 鲜妍(yn) 飘逸(y) C.忧戚(q) 摇曳(y) 凝望(nng) 丰润(rn) D.折腰(zh) 流盼(pn) 枉然(wng) 呢喃(n) (解析:C.“戚”应读作“q” 。)4.读语段,找出说法有误的一项(B)(3 分)时值深秋,霜色微寒,漫布山谷的,是山林深深浅浅的金与浓淡各异的红。一入沟内,交错闪过的是峡谷两侧金黄的红杉、艳红的槭树、鹅黄的山杨与墨绿

3、的冷云杉交织的巨大色块。人在车中,车行谷中,巨幅色块像挂在天地之间飞动的彩衣,又似阔大舞台正在滑动的暮布。待舞台开启,甫一定睛,远处雪山隐现,近前青山兀立,一丛丛经霜的灌木夹杂在浓淡不一的绿色里,弱小却醒目。高大的松柏间,挂满金黄色果实的沙棘树,一派娇俏诱人,溪流蜿蜒、行云如黛、松涛阵阵,木栈道上游人似彩点,恍若画中游。A.语段中画线句是单句。B.“霜色微寒” “溪流蜿蜒” “行云如黛”都属于并列短语。 C.“滑动的暮布”中“暮”应写作“幕” 。 D.这段文字有许多色彩描写,还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解析:B 项三个词语都是主谓短语。)5.下面对艾青诗选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4、3 分)A.礁石中“含着微笑,看着海洋”的礁石,象征着坚韧不拔、高傲自负的人们。 B.从“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可以体会到诗人对革命的崇高热情、不懈努力, 以及为革命奉献生命的伟大思想感情。C.“在死亡没有来临,把能量发挥干净”这两句可以看出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 的赞叹、赞赏,以及奉献自己、贡献力量的伟大情怀。D.“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 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解析:A.应该是象征着坚韧不拔、乐观自信的人们。) (二) 阅读艾青的我的思念是圆的 ,完成第 67 题。 我的思念是圆的艾 青八月中秋的月亮也是最亮最圆的无论山多

5、高,海多宽天涯海角都能看见它在这样的夜晚会想起什么?我的思念是圆的西瓜,苹果都是圆的团聚的人家是欢乐的骨肉被分割是痛苦的思念亲人的人望着空中的明月谁能把月饼咽下?6.请写一句与本诗感情有关的诗句。(2 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7.结合诗歌内容,自选角度,写一段赏析性文字。(10 分)诗人睿智的光芒闪烁在看似不经意的比喻和联想上。 “八月中秋的月亮/也是最亮最圆 的” ,诗人由“思念是圆的”而想到“最亮最圆的”中秋的月亮,好像是信手拈来。把无形 的思念说成是有形的,生动形象,蕴含着丰富的内容。 (三)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C)(3 分)A.滕子京谪(zh)守巴陵郡(jn)。(

6、岳阳楼记范仲淹) B.望之蔚(wi)然而深秀者,琅(lng)琊也。(醉翁亭记欧阳修) C.余拏(n)一小舟,拥毳(chu)衣炉火。(湖心亭看雪张岱) D.停杯投箸(zh)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mng)然。行路难(其一)李白 (解析:C.“毳”应读作“cu” 。)9.下面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B)(3 分)A.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气象:景象。(岳阳楼记范仲淹) B.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意思。(醉翁亭记欧阳修) C.湖中人鸟声俱绝。 俱:全,都。(湖心亭看雪张岱) D.直挂云帆济沧海。 济:渡。行路难(其一)李白 (解析:B.“意”的意思是“情趣,意趣” 。)10.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

7、是(A)(3 分)A.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范仲淹)这种人很少,我同谁一道呢?B.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欧阳修)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山水之间。C.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湖心亭看雪张岱)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D.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水调歌头苏轼)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宫殿里,现在是什么年代了。 (解析:A.“微”的意思是“如果没有” ,这句话应该译为: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 一道呢?)11.下列古诗文赏析有误的一项是(B)(3 分)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了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 B.“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

8、阴”使人恍如看到夏、秋时节漫山遍地的野花竞相开 放的景象。C.“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化用典故,表现了作者对人生前途自信乐观 的情怀,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婵娟”本意指妇女容颜美好的样子,这里指月亮。(解析:B.“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写的是春、夏季节的景色,而且既写了花 又写了树。)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一年归来,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

9、,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度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节选自乐羊子妻) 【注】捐:丢弃,舍弃。“跪”:古人席地而坐,跪时腰伸直,示敬之意。杼, 机上的梭子。捐失:即失去,这是两个近义词组成的双音词。捐,也有“失”义。稽: 迟延。懿(y):美好(多指德行)。 12.查阅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 “斯”的释义有如下四项。文中“今若断斯织也”中“斯”的意思是(B)(3 分)A.劈开 B.此,这 C.就,则 D.斯文13.下列哪一项启示我们不能从文中得来(B)(3 分)A.路上捡到东西不能据为己有。 B.喝水要喝山泉水

10、。 C.要端正自己的品行。 D.做事情不能半途而废。 附参考译文:乐羊子在路上行走时,曾经捡到一块别人丢失的金子,拿回家把金子给了妻子。妻子说:“我听说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廉洁方正的人不接受他人傲慢侮辱地施舍的食物,何况是捡拾别人的失物、谋求私利来玷污自己的品德呢!”羊子听后十分惭愧,就把金子扔弃到野外,然后远远地出外拜师求学去了。一年后乐羊子回到家中,妻子跪起身问他回来的缘故。羊子说:“出行在外久了,心中想念家人,没有别的特殊的事情。 ”妻子听后,就拿起刀来快步走到织机前说道:“这些丝织品都是从蚕茧中生出,又在织机上织成。一根丝一根丝地积累起来,才达到一寸长,一寸一寸地积累,才能成丈匹。

11、现在如果割断这些正在织着的丝织品,那就会丢弃成功的机会,迟延荒废时光。您要积累学问,就应当每天都学到自己不懂的东西 ,用来成就自己的美德;如果中途就回来了,那同切断这丝织品又有什么不同呢?”羊子被他妻子的话感动了,又回去修完了自己的学业。三、读写(70 分)14.市图书馆“朗读亭”内,一位老奶奶想朗诵一首乡愁 ,可是她看不懂操作指南,请用准确、简洁的语言帮她讲述操作流程。(不超过 150 字)(6 分)【操作指南】【示例】奶奶,您先打开微信,扫描屏幕二维码登录。然后您可以点击【话筒图标】 选择自己准备的乡愁自由录制,也可以点击【推荐文稿】找到乡愁进行录制。接 下来点击【开始朗读】 ,系统将会自

12、动录音。朗读结束后点击【保存上传】 ,就可以在微信 公众号查看或分享朗读内容了。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第 15 题。(15 分)舌尖上的乡愁无论怎样的匆忙,不管聚散与悲欢,纯粹的美食伴随着每天三次舌尖上的提醒,总会让我们停下脚步,围坐一起,味不分咸淡,菜不分南北,在酣畅火热或孑然一身中,孜孜不倦地追寻每一口美食。这一场场别具风味的盛宴不停流转在每个不同的角落,即使用化学式分析分解食物的构成,想看出其中的端倪,也无法参透真正的美味。我们只能用舌尖体会,感受着生命中的最新鲜味道。美食对于中国人,似乎总是凝结了精神和肉体上的二重享受古朴的食材承载着血亲之间的取舍关联。它承载的不仅是味蕾上的感官刺激,更

13、是灵魂深处的涤荡和牵引。虽然地域的辽阔造就了各地饮食的差异。但即便差异再大,饮食中也有一种味道是相似的。乡音跟味觉,就代表故乡的味道,总是熟悉而顽固。我是抵挡不住这种味道的诱惑的,抑或是“好吃不懒做,能吃不体宽”的缘故,这种熟悉而顽固的味道,让我对家中美食的喜好更是欲罢不能。工作在外,不能常伴父母身边,最本真的感受即是思亲、念家,就会常想起家里的一碗饭一桌菜,泛起的乡愁,在舌尖酝酿。这些感受与体验,在作家那里写成了文字,在诗人那里吟成了诗,在妈妈那里变成了唠叨,煮成了饭,炒成了菜。父母朝五晚九,餐风饮露,为的不过是一家人能吃饱穿暖,能好吃好喝一顿,能安逸舒适睡上一觉。跳跃于我舌尖上的记忆,莫过

14、于妈妈一手焖炖的清汤排骨。去菜场买来最好的肋排,配以笋片、墨鱼、花生,清泉洗之,烈油烹之,文火炖之,巧搭成一锅营养均衡、鲜嫩爽口的佳肴。尝一口,齿颊留香,是青丝换了华发都不会忘却的记忆。吞没口中的涎,脑海里开始一帧帧闪现,仿佛一切都是那样的清晰,让我清楚地看见妈妈系上围裙,忙碌的身影,还有那一碗鲫鱼汤。几尾野生的鲫鱼,撒上几滴鲜奶,几片豆腐,文火慢炖,就可以熬成一锅靓汤。抛些提神的香菜,翠泽的葱花,肉质细嫩,汁液浓郁。而所有的美食,都是时间沉淀下来的火候和手感。越是弥足珍贵的美味,外表看上去往往越是平淡无奇。妈妈懂得美味需要耐心的等待,也感谢大自然给予的恩赐。只有妈妈最明白自家胃口,她所挑拣的

15、新鲜香菇肉质肥厚,伞盖匀称,剪去蒂,洗净放置竹篮里,借助阳光和风,肥美的香菇慢慢散失水分,鲜美的味道一点点凝聚。这便是最好的增味品,跟其他海鲜和菜肴搭配,提鲜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持食材的本味。眼见妈妈辛苦劳作奉献精彩的烹饪过程,我会迫不及待地第一个品尝着来自妈妈创造的美味。不懂得人生厚味的人,只会喜欢舌尖上的厚味。我那时虽然不懂什么叫人生厚味,却知晓了家中美味。等一切的辛劳换来一顿喷香的饭菜,家人围坐一起的时候,沉甸甸的爱融聚在一锅美味之中。朴素,而有力量的幸福,是回荡在舌尖的福报。滚烫而粗糙的甜蜜,储存在心底的思念和期盼,简简单单的美食,纯纯粹粹的世间真情。美味之所以值得回味,只是因了那一饭

16、一粥皆由满满的温情和爱意慢慢熬煮煨炖,用一生的时光盛好等待。最珍贵的等待,也许就是餐桌上另一副碗筷的归属吧。(本文略有删改) 15.阅读课上,小宇同学为大家推荐了舌尖上的乡愁 ,赢得大家的赞许。(1)第段中的“这些感受与体验”在本段具体指代什么?(5 分)指思亲、念家的感觉,想念家里的一碗饭一桌菜。思念是从身体感官先开始,味蕾、 嗅觉统统感知出家庭便饭的香,内心便愈发思念家乡。(2)结合文章内容,从标题作用的角度,赏析标题“舌尖上的乡愁” 。(10 分)标题设置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交代文章的内容(线索),全文以“舌尖上的 乡愁”为切入点来组织材料,巧妙地揭示了美味和乡愁之间的关系;点明了文章主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