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三分钟”活动小结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645276 上传时间:2018-10-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前三分钟”活动小结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课前三分钟”活动小结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课前三分钟”活动小结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课前三分钟”活动小结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课前三分钟”活动小结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前三分钟”活动小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前三分钟”活动小结(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课前三分钟”活动小结 本学期班上开展了“课前三分钟”活动,现对此活动开展情况进行阶段总结。 一、从效果中受益。 每天的语文课铃声一响,班上便有一位同学在欢快的掌声和期待的目光中走上讲台,随着一声 亲切的问候“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所有的心都走进了浩瀚的知识,深邃的思想,高 贵的灵魂讲到高潮处,班上静悄悄的,同学们的感情燃烧起来,思想飞翔起来,心灵活跃起来, 在又一片热烈的掌声中,演讲者回到座位,老师、同学开始讲评这就是我班的课前三分钟演讲。 我也不清楚从什么时候起,我的学生已经喜欢不,应该说是迷恋上了课前三分钟演讲。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课前三分钟演讲取得了始料不及的效果。孩子们旁征

2、博引,从古到今, 从现实到理想,从国内到国际,从国事到家事乃至到自己的小事,无不透露了他们心灵的回音,实 现了演讲的体验和人生价值的追求。演讲形式越来越新颖、内容越来越丰富,语言越来越精彩,当 然台下学生观看的兴致也越来越高。更令人高兴的是,参加点评的同学也越来越踊跃,现在课前三 分钟,已经成了放飞学生理想的时刻,三尺讲台已经成了展示学生风采的舞台。同学们反映说以往 不知道语文还有这么多东西可学,以为看看课本就行了。现在可忙了,要搜集信息,要查找资料, 要落实到文字,要认真背诵,为课前三分钟演讲作准备,生活丰富多了,也充实多了。 二、从思想上重视。 演讲不会浪费上课时间吗?很多老师会有这样的疑

3、问。其实,短短的三分钟小演讲,不但不会 浪费上课时间,反而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一般来说,一节课的头尾三分钟,学生的学习效率是 比较低的。尤其是开头三分钟,学生或因课间休息,放松了十分钟,兴奋的心情还未能平伏,或因 刚上完另一科的课,思路一时还未能转过来,因而注意力也就不可能迅速集中而进入正常的学习状 态,这时如果老师匆忙开始讲课,学生的学习效果肯定是不理想的。这样就有必要开展课前三分钟 演讲,即每节课前用三到五分钟时间,通过演讲的形式让学生们谈社会,谈理想,讲名人,讲历史, 说新闻,说笑话,从而启发了心智,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也提高了语文素养。在三分钟后 的上课时间,通常气氛活跃,同学

4、们对老师的问题是积极思考畅所欲言,课堂上师生的双边活动大 大地加强。在平时和孩子们聊天的时候,有些同学说:“假如我课前精神不佳,想睡觉,或情绪不 好,欲走神,经过三分钟的演讲热身,好似打了一针兴奋剂,情绪马上振奋,使我能认认真真 地上完这节语文课。”看来孩子们对课前三分钟演讲是尤为喜爱的。 不仅如此,课前三分钟演讲还可以在听、说、读、写间架起桥梁,将“大语文”融入“小课堂” 。 听:叶圣陶先生曾说:“听就是读,是用耳朵来读。”上面学生讲,下面同学听,从听中,可 以训练学生听音和辨音的能力;从听中,可以训练学生注意、想象、联想、记忆的能力;从听中可 以训练学生快速敏捷的概括、判断、推理等思维能力

5、。学生听同学的演讲,从中抓要点,长知识, 扩视野,学会了用自己的听觉收集信息,并且养成良好的听话习惯。同时,从别的同学的演讲中, 还可学到更多的演讲技巧和形式。 说:学生通过演讲,训练发音吐字,训练语调、语气、语速、停顿,训练态势语言。使学生可 以读准声、韵、调,同时注意口型,发音器官到位,做到吐字发音准确清晰,换气自如。提高语言 的表达技巧,克服“想说的不敢说,敢说的却又不能说,能说的却又不会说”的毛病。使学生通过 不同的语气,不同的发音效果表达不同的感情色彩,说话时情动于衷,感情饱满;使学生能恰当地 运用面部表情、眼神、姿态和手势,取得口头表达和表情动作完美和谐的统一;使学生的语言具有 形

6、象、生动、风趣、幽默等特点。 读:学生为了作好演讲,得有提前准备。他们从图书、报刊、电影、电视、网络以及本地区的 自然、人文、社会中搜集信息和资料。通过阅读大量的健康有益的书籍,对他们的修养学识有较大 的教育价值,能对他们起到净化思想、陶冶情操、感化心灵、改善情感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教 育作用。从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受到熏陶并在情感体验的潜移默化中促进他们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2价值观的形成;从科技读物中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情感;从哲理类文章中提高对事物的认识和思 辨力;从社科类媒体中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了解风俗、人情、自然风光以及世界 各地种种有趣的习俗和许多的风景名胜;从新闻载体

7、中了解我国与世界的重要政治事件 写:学生在演讲的准备过程中,都要做好充分准备,把搜集到的材料进行归纳、整理,组织好 语言,理清思路,并写成文字,有的还请老师作指导。为了演讲,有好些同学养成了作摘抄、写随 笔、诵美文的好习惯。学生有了大量的语言储备,又怎么能建造不好语言能力的大厦呢? 三、从方法上指导。 (一)演讲顺序初始时按学号进行,到后来随机点名上台。 按学号进行便于学生掌握自己的出场时间,一方面有利于演讲正常而有序开展,另一方面也有 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便于学生的准备。后来的随机点名上台形式富有挑战性,即由前一位演讲 者随机选出下一位演讲者,那么第二天就由选中的同学演讲,这样既避免了乏味

8、单调,又有利于培 养学生短时间内成文背诵的能力。 (二)演讲内容要收放自如,形式要大胆创新。 1、所谓“收”,指的是演讲的内容根据教学需要命题演讲。在课前演讲活动开展过程中,有 一项话题是不变的,即紧扣近期语文课堂教学内容,讲些与课文有关的东西。这类内容的演讲,把 口语训练和课堂教学紧密联系起来,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比如有的课文涉及的内容离学生生活比较遥远,给学生理解课文带来了困难。因此,我有意识 地提前安排当天演讲的同学介绍作者情况以及与课文相关的人物、事件、背景资料,把演讲和课堂 教学联系起来,既使学生得到口语训练,也方便了课堂教学,收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 再比如语文教学讲究“空白艺

9、术”,也就是说,教师不要把内容讲得过透、过细,而要留些东 西给学生自己思考、探究,以此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和探究意识。而课前演讲,为学生展示自 主学习和探究的成果提供了一个阵地,使学生能在此时间交流学习所得,畅谈学习感受。这样,也 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某些课文在学完后,我会布置一些研究题。比如,让学生展开想象续 写课文,或写点课文赏析,或让学生写写读后感等。有时学生将之用于课前演讲,引起学生对课文 内容的再次探讨,从而进一步理解课文的主旨、写作特点。学生纷纷在课前演讲活动中展示自己的 作品,通过交流讨论,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当童心因爱而沟通时,就共同构筑起美好的天堂。 2、所谓“放”,即让

10、演讲者自由选题,让其发挥自己的优势,尽情展现风采。 3、所谓“半收半放”,即对演讲内容不做太多限制,让演讲者在备选的几个话题中自由选择。 我个人认为,这种演讲形式更适合小学阶段的孩子。几星期下来,我提供给孩子们的话题有很多, 比如: 自我介绍。 学生刚进校,或者老师刚接班,彼此之间都很陌生,需要进行相互了解,作个自我介绍是很有 必要的。学生在自我介绍时,老师要提前告诉他们介绍的内容,方法,并要求他们尽量做到形式新 颖,内容丰富,有特点,有个性,要富有吸引力,在你的介绍后让大家都能记住你,切忌人云亦云。说说自己喜爱的名言警句。 名言警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对人们的生活起着鼓励、警

11、示和鞭策作用。 我要求学生讲名言警句,讲他们最喜欢的,或是他们感受最深的。除了要讲出句子外,还要他们结 合生活实例,谈认识、谈感受、谈启迪。学生为了作好演讲,选择很多的句子,进行思考、重组, 从中受到不少教益,积累了知识,丰富了语言,听讲的同学也获益匪浅。 讲典故或成语故事。 典故是指那些常被后人使用的、来自古书中的词语或历史事实。成语来自古代寓言、历史故事, 它经过实践的千锤百炼,可以言简意赅而又往往形象生动地表达特定的复杂意义。学生通过收集典 故或成语故事,并把他们讲给大家听,并说出成语的应用和在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可以丰富学生3的成语知识,使听的人和讲的人都有不少的收获。这样既丰富了语言

12、,又会得知许多典故和成语的 来历,从而加深对它们的理解,运用起来也就自如了。 精彩片断赏析。 在读好课内书的基础上,课外的书也要学生广泛阅读,首先可从童年书架上所选的著名作 家的作品读起,如,朱自清的散文,鲁迅的杂文、散文,冰心、巴金、老舍、莫泊桑、高尔基等人 作品,同时还可以广泛涉猎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和当代文学、科技期刊,如读书、随笔、 读者、青年文摘、散文、世界博览、奥秘、科学画报等。鲁迅先生曾说: “大可以看各样的书”这样正“象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密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 非常有限,枯燥了。”把在平常阅读中最喜欢的精彩片断或文章背诵出来和大家一起欣赏,并进行 一些必要的分析,以

13、加深大家对文章的理解。学生精心选择的文章,有的能深深地打动学生们的心 灵,从中受到启示,激起学生们做一个高尚的人的愿望,感觉到社会的美好,人类心灵的美好。这 样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了阅读面,提高了阅读量,听的 学生也受益匪浅。人人心中有美文,能写不好作文吗? 此外还有推荐一本好书或一部好电影。结合时事谈感受。与单元文化主题一致的文章。 自己的得意作品。等等。 等我们班学生到了六年级,我还打算给学生提供更加新颖、更具挑战性的演讲主题,比如即兴 演讲。我在上课前 5 分钟告诉学生演讲主题,让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调动起积极的思维,使所有的 精力和心思都高度集中在演讲

14、的题目或中心上,迅速组织好演讲的内容,提高学生即兴思维、综合 运用语言的能力。比如即兴辩论。我在一上课抛出一个话题,请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展开辩论。训 练他们的快速反应能力,用已有的知识储备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再比如电视台播放的“百家讲坛” 让我着迷,我准备将“小小百家讲坛”讲述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国历史故事、水浒传 等内容引入下学期的课前三分钟演讲,看看我的学生能讲成什么样,我非常期待。 四、在讲评中促进。 演讲后的评论是必不可少的,这样可以起到辨明事理、画龙点睛、给演讲者以鼓励、给未演讲 者以指导等作用。小学生自尊心强、渴望得到鼓励,所以在讲评时一定以鼓励为主。发现学生演讲 中的闪光点,如一个别

15、致新颖的题目、一段引人人胜的开头、一段发人深思的结尾、一件自制的小 道具、配乐演讲、双人合作等等。这样既可以使演讲者受到鼓舞,又可以使听者深受启发,在以后 的演讲中把这些闪光点发扬光大。 但是,如果单单是几个人评议优点缺点、教师小结的话,就把活动范围限制在少数几个人中, 班上的其他同学是否得到相应的训练无从知道。长此以往,听讲的同学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调动 他们的积极性。因此,课前演讲不应只是演讲者自我展现的时机,也要使其他学生得到锻炼,从演 讲中受益。因此,我注意指导学生把演讲和听记训练相结合。在别人演讲的时候,听的同学要弄清 几个问题:(用三言两语归纳)对方讲了什么?表现了什么主题?对方讲

16、得怎么样?有什么优 点?有什么缺点?摘录你认为有价值的材料。这样,带着问题听,有目的地听,使听演讲的同学 不仅仅是一个听众,也成了每次演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认真听,认真记,一边听,一边想,耳、 脑、手等多种感官并用,争取从别人的演讲中获得最大量的信息。4备战高考语文课前三分钟的几点尝试 高三的最后一段时间,各科都已进入备战高考的总复习阶段:科科都在专题复习,节节都在强 化训练。平时的语文课前三分钟,对于语文学科来说就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就更不必说它在备战 高考阶段的神奇力量了。如何利用好这个特殊时期仅有的课前三分钟呢? 一、指导思想 这个指导思想是:活跃课堂气氛,缓减学习压力,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让每节语文课的课 前三分钟成为一种期待,一种愉悦,一种满足。在轻松愉快中给备战高考中的语文画上圆满的句号。二、几点尝试 1.理念引领行动用高三标语激励学生。如,在复习字音字形板块的时候,可以让一个学生 早早地在黑板两旁大大地写上这样一副高三标语左边:做一题,会一题,一题决定命运;右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