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互保之余波_朝臣与督抚关于辛丑乡试展期的论争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5644280 上传时间:2018-10-03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4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南互保之余波_朝臣与督抚关于辛丑乡试展期的论争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东南互保之余波_朝臣与督抚关于辛丑乡试展期的论争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东南互保之余波_朝臣与督抚关于辛丑乡试展期的论争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东南互保之余波_朝臣与督抚关于辛丑乡试展期的论争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东南互保之余波_朝臣与督抚关于辛丑乡试展期的论争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南互保之余波_朝臣与督抚关于辛丑乡试展期的论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南互保之余波_朝臣与督抚关于辛丑乡试展期的论争(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 年第 2 期专题论文东南互保之余波: 朝臣与督抚 关于辛丑乡试展期的论争*韩策内容提要庚子事变后, 辛丑乡试开科问题曾是朝野关注的热点之一。慈禧太后和朝臣为固结士心并提振权威, 希望举行乡试。而正在酝酿改科举的东南督抚刘坤一和张之洞鉴于科举新章来不及在辛丑乡试中实施, 担心再考八股旧科举, 不仅会拖延落实作为新政首务的科举改章, 甚至会影响兴学堂等新政次第展开, 故奏请辛丑乡试展期一年。尽管张百熙在王文韶、 孙家鼐、 瞿鸿禨等朝臣支持下, 激烈奏驳东南督抚, 力主辛丑乡试不可再展, 但刘坤一、 张之洞既向清廷重申己见, 又对各省串联施压, 仍坚持乡试展期。经过多回合明争暗斗, 最终西

2、南、 西北等省按期举行乡试, 东南各省展期一年, 引发士绅舆论颇多争议。此次论争既反映了庚子乱后当局协调稳定与变革的两难处境, 又显示了新政伊始主张渐改与急改的不同趋向, 同时说明清廷决策受到东南督抚严重限制, 刘坤一、 张之洞的举动实为东南互保的延续。关键词科举改制东南互保刘坤一张之洞张百熙庚子事变深刻影响了近代中国的发展历程, 表现之一就是加速了科举制度变革。辛丑年( 1901) 围绕是否再展乡试, 朝臣与东南督抚分歧巨大, 经历了多回合明争暗斗。这既反映了庚子乱后当局协调稳定与变革的两难处境, 又显示了新政伊始主张渐改与急改的不同趋向, 更是清廷与东南督抚权力关系的微妙体现, 值得认真梳

3、理。关于辛丑乡试展期问题, 目前尚无专题研究。本文利用档案、 日记、 书信、 报刊等材料, 紧扣朝臣与东南督抚的论争及士绅舆论的反应, 详论展期之争的来龙去脉, 并尝试从庚子西狩、 东南互保的权力格局中探讨展期之争所反映的历史内涵。001*本文是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 “最后的进士: 癸卯、 甲辰进士群体研究” ( 2016M590178) 的阶段性成果。感谢匿名审稿专家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 对本文的改善大有助益。在文章修改过程中, 承蒙崔志海研究员悉心指点, 谨致谢忱!关晓红曾有所论述, 意在说明当局未能把握住借暂停科举以发展学堂的建议和契机, 对改科举不无遗憾。( 关晓红 科举停废

4、与近代中国社会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3 年版, 第 4958 页) 唯因侧重不同, 加以资料限制和解读偶偏, 尚有继续探讨的较大空间。本文侧重于朝臣与东南督抚就展期问题的明争暗斗及士绅舆论的反应, 试图说明展期之争及其结局可视为庚子东南互保的某种延续。*韩策 / 东南互保之余波: 朝臣与督抚关于辛丑乡试展期的论争一、问题的缘起: 奏展乡试朝臣督抚起分歧清朝科举时代, 除非发生大规模战争等极端情况, 作为抡才大典的乡试、 会试一般按期举行, 不可动摇。清代导致乡试停科、 展期、 补考的重大变故共有三次, 分别是康熙平三藩、 咸同时期的战乱和庚子事变。如果说前两次纯粹由于战事影响, 那么

5、庚子事变后的开科问题无疑夹杂着新的时代难题。此时政治格局和内外形势复杂微妙: 两宫尚在西巡, 北京正在议和, 刘坤一、 张之洞等因东南互保 “有功” 而权势凸显; 清政府准备开启新政以挽救危局, 朝野上下正在为新政建言献策, 而改科举、 兴学堂摆在新政首位。因此, 乡试展期之争实与科举改章、 启动新政相互缠绕, 关系众多士人与官员的切身利益, 成为朝野关注的一个热点。本来, 庚子年( 1900) 为光绪帝三十正寿, 故开恩科乡试, 次年辛丑年举行恩科会试, 庚子、 辛丑的正科乡试、 会试则递推至辛丑、 壬寅( 1902) 举行。然而庚子年五月二十五日中外宣战, 清廷遂将恩科乡试、 会试分别展期

6、至辛丑年三月初八日和八月初八日, 正科乡试、 会试则向后顺延, 并命已经简放的乡试考官折回。七月北京城破, 两宫西逃。但乡试、 会试开科既是朝廷仍须面对的未了之务, 也是众多士人关心的功名大事。九月十五日, 留京办事大臣崑冈领衔具奏, 以“明春三月乡试” , 困难重重, 故请“俟和议就绪,再行请旨举办” 。奉旨允准。一个多月后, 沿江督抚刘坤一、 张之洞、 奎俊等奏请将三江、 两湖、 四川庚子恩科乡试展至辛丑年八月初八日, 并照同治时先例, 将正科乡试归并举行, 再于壬寅年春归并会试。奉旨允行。袁世凯经刘坤一通报后, 亦奏准归并山东乡试。十二月, 清廷索性电令各省庚子恩科乡试 “一律展缓归并”

7、 。于是恩科乡试因庚子兵燹再次展期。 辛丑年三月, 又届题请简放乡试考官之期, 各方遂展开新一轮因应。如果说前两次因军务正紧, 展缓乡试尚少异议, 那么此时和局将定, 清廷急需借科举考试以稳定人心。结果, 围绕是否再次展缓乡试, 朝内重臣与东南督抚分歧巨大。当日中央政府分行在和留京两支。行在当局的立场是按期举行恩、 正并科乡试, 以固结士心。大乱初平迅速开科, 也正是清廷和朝官熟悉的历史经验。所以, 当三月初三日陕甘总督崧蕃电询本年乡试 “是否准行” 时, 军机处次日即给出肯定答复。与此同时, 留京办事大臣崑冈等建议京师礼部与行在礼部分别将北京、 西安两地应开列人员名单咨送军机处 , “由军机

8、处酌定省分先后, 程限远近, 随时开单请旨简放” 。随后奉旨依议。西安行在中对科举事宜最有发言权的大臣, 当属礼部尚书、 翰林院掌院学士孙家鼐与军机大臣王文韶。三月初九日, 孙家鼐专程找王文韶商议“本年101参见商衍鎏著、 商志校注 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及有关著作 ,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4 年版, 第 122124 页; 王立新 咸同年间文闱停科问题考订 , 近代史研究 2016 年第 5 期。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 : 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 第 26 册,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年版, 第 187 页。 大学士崑冈等奏请俟议和就绪再行举办乡试折 ( 光绪二十六年九月十五日 ) 、 两江总

9、督刘坤一等奏请将恩正两科乡会试归并举行折 ( 光绪二十六年十月十八日) ,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 : 光绪朝朱批奏折 第 105 辑, 中华书局 1996 年版, 第 103104、 105 页。恩正两科乡会试请归并举行片 ( 光绪二十六年十一月十九日) , 骆宝善、 刘路生主编 : 袁世凯全集 第 8 卷,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3 年版, 第 91 页。电谕 ( 庚子十二月初五日) ,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 : 清代军机处电报档汇编 第 2 册,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第 307 页。崧蕃来电 ( 辛丑三月初三日) ,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 : 清代军机处电报档汇编 第 2

10、1 册,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第 421 页 ; 致崧蕃电 ( 辛丑三月初四日 ) , 清代军机处电报档汇编 第 2 册, 第 396 页。 崑冈等奏变通简放试差折 ( 光绪二十七年三月初三日 ) , 光绪朝朱批奏折 第 105 辑, 第 116117 页。2017 年第 2 期乡试应行变通事宜” 。同日, 军机处电令崑冈尽快查明应放试差的京官名单, 咨送该处。显然,中枢与行在礼部准备照崑冈的建议简放考官, 按期乡试。不过, 正在酝酿改科举等新政的两江总督刘坤一却有不同意见。三月初五日, 刘坤一向湖广总督张之洞探询再次展缓乡试的可能性。张之洞迟疑数日后主张再展一年, 但建议先与

11、军机处商妥, 再电奏。刘坤一自然赞同, 且更进一步希望由领班军机大臣荣禄面奏请展, 因为“外间已奏展两次, 此次能由内发, 较为得体” 。督抚接连奏展乡试、 会试, 既不免有挑战中央权威之嫌, 也会得罪众多京官与士子。刘坤一虽然权势煊赫且素来敢言, 也不得不有所斟酌。张之洞之所以建议先与军机处商妥, 也是预料到朝中必有反对之声。三月初十日, 刘坤一吸纳张之洞的建议后致电军机处, 商请军机大臣面奏请旨, 将乡试、 会试再展一年。其理由如下: ( 1) 大局未定, 回銮尚难定期; ( 2) 京师贡院被焚, 本年顺天乡试势不能开科; ( 3) 长江一带匪徒未靖, 骤聚数万人举行乡试, 隐忧很大; (

12、 4) 陕西、 山西奇荒, 直隶近畿兵燹, 流亡的士民尚未复业; ( 5) 和议条款规定暂停滋事地方科举考试, 但究竟需停何处, 尚未议定。刘坤一所举情形虽存在, 但为了增强说服力, 显然不无夸大渲染之处。荣禄虽与刘坤一关系密切, 但对科举的看法却未必一致, 其更尊重进士出身的王文韶、 孙家鼐的意见。军机处如奏请再展一年, 无疑推翻了前几日给崧蕃、 崑冈的答复, 既不成政体, 也有违既定方针。且各省情形不同, 一律奏展既过于草率, 也将得罪众多士子和官员。此外, 乡试、 会试一再展期, 也会产生局势失控、 朝廷苟且的不良印象, 这是清廷极力要避免的。因此, 刘坤一乡试、 会试一律再展一年的提议

13、被否决。三天后, 清廷特下旨云 : “各直省乡试,前已降旨将恩、 正两科归并于今年秋间举行。现在和局将定, 各士子观光志切, 自应仍遵前旨一律举行。著该督抚各就地方情形, 详细体察有无窒碍之处, 迅即据实电奏。 ”如此既维护了先前谕旨的权威性, 又摆出嘉惠士林的高姿态, 同时也检测各督抚的意见, 以便作进一步决定。督抚们对此上谕反应不一。江西巡抚李兴锐愿意开科, 立即“以江西教案将次办竣, 民情安静, 电请代奏届期举行” 。刘坤一、 张之洞却决定奏请展期。十四日, 刘电告张, 拟约江苏巡抚聂缉椝、 安徽巡抚王之春会奏请展一年, 并询问张的意思。袁世凯亦致电刘、 张, 询问复奏方略。瑏瑠201瑏

14、瑠袁英光、 胡逢祥整理 : 王文韶日记 下, 光绪二十七年三月初九日, 中华书局 1989 年版, 第 1022 页。 拟致崑冈等电信 ( 辛丑三月初九日 ) , 清代军机处电报档汇编 第 2 册, 第 399 页。江宁刘制台来电 ( 辛丑三月初五日午刻发、 酉刻到 ) , 张之洞档 第 86 册, 虞和平主编 : 近代史所藏清代名人稿本抄本 第 2 辑( 以下 张之洞档 各册均载此辑, 不再注出) , 大象出版社 2014 年版, 第 323 页。 致江宁刘制台 ( 光绪二十七年三月十一日巳刻发) , 苑书义等主编 : 张之洞全集 第 10 册,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版, 第 855

15、6 页。江宁刘制台来电 ( 辛丑三月十一日酉刻发、 戌刻到 ) , 张之洞档 第 86 册, 第 399 页。寄行在军机处 ( 光绪二十七年三月初十日) , 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主编 : 刘坤一遗集 第 6 册, 中华书局 1958年版, 第 2620 页。电谕 ( 辛丑三月十三日 ) , 清代军机处电报档汇编 第 2 册, 第 404405 页。关晓红说 : “这道上谕, 一方面表明政府对士子应试心切的理解和体恤, 另一方面则将是否照前议开科的权力下放给督抚, 让各地就实际情况自行决定是否举办。 ” 甚是。但接着又说刘坤一 “从清廷前后矛盾的几道谕旨窥破当道的心思, 既不想举行当年科考

16、, 又不愿担当停科的罪名, 以免失去士心” , 却值得推敲。首先, 时间逻辑有误。关晓红先论述时间在后的几道谕旨、 电奏, 然后说这是 “一道新的电寄上谕” , 以致刘坤一可以 “从清廷前后矛盾的几道谕旨窥破当道的心思” , 其实该电谕系因刘坤一前日致电军机处而发, 此时尚无前后矛盾的几道谕旨。更重要的是,谓清廷当道不愿担当停科罪名则可, 谓其此时不想举行当年科考, 恐与史实不符。参见关晓红 科举停废与近代中国社会 , 第53 页。 李兴锐电 ( 辛丑三月廿一日缮递 ) , 清代军机处电报档汇编 第 21 册, 第 515 页。江宁刘制台来电 ( 辛丑三月十四日申刻发、 戌刻到 ) , 张之洞档 第 86 册, 第 485486 页。致两江总督刘坤一、 湖广总督张之洞电 ( 光绪二十七年三月十四日) , 骆宝善、 刘路生主编 : 袁世凯全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