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试题及部分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640307 上传时间:2018-10-03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29.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试题及部分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试题及部分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试题及部分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试题及部分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试题及部分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试题及部分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试题及部分解析(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期末考试题型及分值期末考试题型及分值一、计算题一、计算题 4 4 个,个,2424 分;分;二、单选题二、单选题 1010 个,个,1010 分;分;三、辨析题三、辨析题 4 4 个,个,1212 分;分;四、简答题四、简答题 3 3 个,个,2424 分;分;五、论述题五、论述题 1 1 个,个,1515 分;分;六、案例题六、案例题 1 1 个,个,1515 分。分。马工程马工程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 (宏观部分)习题(宏观部分)习题第九章第九章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 1.国内生产总值是( )的市场价值总和。 A.一定时期内一国(

2、地区)境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与服务 B.一定时期内一国(地区)境内交换的所有最终产品与服务 C.一定时期内一国(地区)境内生产的所有产品与服务 D.一定时期内一国(地区)境内交换的所有产品与服务 2.名义 GDP 与实际 GDP 的主要区别是( ) 。 A.名义 GDP 按价格变化做了调整,而实际 GDP 则没有 B.实际 GDP 按价格变化做了调整,而名义 GDP 则没有 C.名义 GDP 更适合比较若干年的产出 D.实际 GDP 在通货膨胀时增长更多 3.如果一国(或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小于国内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 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 )外国公民从本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 B.小于 C

3、.等于 D.可能大于也可能大于 4.在一个四部门经济中,GDP 等于( ) 。 A.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净进口 B.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总出口2C.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 D.工资+地租+利息+利润+折旧 5.政府向公务员支付的工资属于( ) A.消费 B.投资 C.政府购买 D.转移支付 6.个人收入 3000 元,个人所得税 150 元,个人消费 2000 元,个人储蓄 850 元。则个人可支配收入() A.3000 元 B.2850 元 C.2000 元 D.1000 元 7.下列关于 GDP 平减指数与消费价格指数 CPI,说法正确的是( ) A.企业或政府购买的产品价格

4、上升将反映在 CPI 上 B.在美国销售的中国制造的电视机价格上升会影响美国的 GDP 平减指数 C.CPI 衡量一国生产的所有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而 GDP 平减指数只衡量消 费者购买的产品与服务的价 D.GDP 平减指数和 CPI 都可以作为衡量经济中价格水平变化的指标 8.假设 2017 年为当年,CPI 为 120,上一年即 2016 年的 CPI 为 100,则 2017 年的通货膨胀率为( ) A.12% B.16.7 % C.20 % D.26.7 % 9.失业率是指( ) A.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 B.失业人数占整个国家人口数的百分比 C.失业人数占就业人口数的百分比 D

5、.失业人数占劳动力资源的百分比 二、多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 1.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有( ) A.是市场价值的概念 B.测度的是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 C.是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与服务的价值 D.是一定时期内实际销售的最终产品与服务的价值 E.计算的是流量而不是存量 2.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包括的总量指标有( ) A.国内生产总值 B.国民生产总值 C.国民生产净值 D.国民收入 E.个人收入 3.国民收入核算方法有( ) A.生产法 B.收入法 C.部门法 D.支出法 E.增值法 4.衡量价格水平的主要指标有( ) A.GDP 平减指数 B.GNP 平减指数 C.宏观经济指数 D.消费价格指数

6、 E.国民收入指数 5.按照西方经济学的传统分类,失业分为( )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季节性失业 3D.周期性失业 E.区域性失业三、问答题三、问答题 1.下列各项是否计入 GDP?为什么? (1)政府转移支付;(2)购买一辆旧车;(3)购买普通股票;(4) 政府公债利息;(5)公司债券利息 答案要点: (1)不计入。没有相应的商品或劳务的交换发生。 (2)不计入。旧车不是当期生产的。 (3)不计入。购买股票不是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行为不属于投资。 (4)不计入。政府借债往往用于弥补财政赤字,政府公债利息利用从纳 税人身上所取得的收入来加以支付的,是转移支付。 (5)计入。购买

7、公司债券实际上是借钱给公司用,公司债券利息可看作 资本要素报酬。 2.论述 GDP、GNP、NI、PI 的含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答案要点:(1)GDP,即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国(或地区)境内生产 的所有最终产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2)GNP,即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国或地区的国民在一定时期内运用 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GDP 的计算依据是国土原 则,GNP 的计算依据是国民原则。GNP = GDP+本国公民在国外的要素收入额 国外公民在本国的要素收入额。 (3)NI,即国民收入,是指一国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提供服务所 获得的报酬的总和,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

8、总和。NI=NNP-企业间接税 。 (4)PI,指所有个人得到的收入。PI=NI-公司利润-社会保险税-净利息 +股息+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付+个人利息收入。 3.西方经济学如何对失业进行分类? 答案要点:失业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按照西方劳动经济学的传统 分类,失业分为四种类型: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季节性失业和周期性 失业。 (1)摩擦性失业是指由于正常的劳动力周转所造成的失业。在现实经济 中,人们不停地流入和流出劳动力市场以及市场中的工作机会不断的被创造 和消失,使得不断的有人需要寻找工作,有企业需要招聘员工。 (2)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技术或经济结构变化导致工作所需技能或工作 地域变化

9、所带来的失业。 (3)季节性失业是指由于季节性的气候变化所导致的失业。冬季时增加, 春夏时减少。4(4)周期性失业又称需求不足性失业,是指一个经济周期内随经济衰退 而上升,随经济扩张而下降的波动性失业。当一个经济体中的总需求下降, 进而引起劳动力需求下降时,周期性失业就出现了。 4.GDP 包含的意义有哪些? 答案要点: (1)GDP 定义 (2)从六个方面对 GDP 概念的理解: -GDP 是个市场价值概念; -GDP 只计算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而不计算中间产品(和服务)价 值; -GDP 是指一个国家国土内所生产的产品价值,是一个地域概念,而不管 这种生产的生产要素的归属关系; -GD

10、P 仅仅是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价值,故包含时间因素,是个流量; -GDP 仅指一个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而不是一定时间内所售出的最终产 品。 (是个生产概念) -GDP 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 5.简述用支出法核算 GDP 的主要内容。 答案要点:支出法核算 GDP 的基本依据是:对于整个经济体来说,收入 必定等于支出。具体说来,该方法将一国经济从对产品和服务需求的角度划 分为了四个部门,即家庭部门、企业部门、政府部门和国际部门。对家庭部 门而言,其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支出称为消费支出,用字母 C 表示;对企业 部门而言,其支出称为投资支出,用字母 I 表示;对政府部门而言,将各级 政府购买产品和

11、服务的支出定义为政府购买,用字母 G 表示;对于国际部门, 引入净出口 NX 来衡量其支出,净出口被定义为出口额与进口额的差额。将上 述四部门支出项目加总,用 Y 表示 GDP,则支出法核算 GDP 的国民收入核算恒 等式为: Y=C+I+G+NX。 6.假定一国有如下的国民收入统计资料(单位:亿元) 。国内生产净值 5000,总投资 1000,净投资 700,消费 3000,净出口 500,政府预算盈余 300。求: (1)国内生产总值;(2)政府购买支出;(3)个人可支配收入; (4)个人储蓄。 解:(1)折旧=总投资-净投资=1000-700=300 亿元 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折

12、旧=5000+300=5300 亿元 (2)根据支出法,政府购买支出=国内生产总值-消费-总投资-净出口 =5300-3000-1000-500=800 亿元 (3)根据政府预算盈余=政府税收-政府转移支付-政府购买=净税收-政5府购买, 净税收=政府预算盈余+政府购买=300+800=1100 亿元 个人可支配收入=国内生产净值-净税收=5000-1100=3900 亿元 (4)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3900-3000=900 亿元 7.假设一国某年只发生了以下经济活动: 一果园支付 8 万元工资果农,生产出 5 万千克水果。其中,1 万千克卖给 消费者,售价 4 万元;其余卖给水

13、果加工厂,售价 12 万元。水果加工厂支付 3 万元租金、2 万元利息和 9 万元工资,加工生产出水果罐头卖给消费者,售 价 35 万元。问: (1)该国最终产品有哪些?用增值法计算 GDP; (2)该国这些活动中赚的工资、利润分别多少?用收入法计算 GDP。 解: (1)4 万元的水果和 3 万元的水果罐头为最终产品。GDP=4+35=39 万元 (2)工资=8+9=17 万元,利润=(4+12-8)+(35-12-3-2-9)=8+9=17 万 元 按收入法,GDP=工资+租金+利息+利润=17+3+2+17=39 万元 8.依据一组年份的名义 GDP 及相应的价格指数,计算实际 GDP。

14、 解:GDP 折算指数=(名义 GDP/实际 GDP)*100. 年份 名义 GDP(10 亿$) GDP 折算指数(2006 年=100) 实际 GDP(10 亿$)1968527.422.192376.75 1978911.526.293467.10 19882295.948.224761.30 19984742.580.225911.87 20088790.2103.228515.99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A B B C C 6-9 B D C 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E 2.ABCDE 3.BDE 4.AD 5.ABCD第十章第十章 短期经济波动模型:产品

15、市场的均衡短期经济波动模型:产品市场的均衡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61. 凯恩斯主义关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原理是( ) 。 A. 总供给水平决定均衡国民收入水平 B. 总需求水平决定均衡国民收入水平 C. 消费水平决定均衡国民收入水平 D. 总供给水平和总收入水平同时决定均衡国民收入水平 2. 在两部门经济中,实现均衡产出或均衡国民收入的条件是( ) 。 A. 总支出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 B. 实际消费加实际投资等于产出值 C. 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 D. 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 3. 一个家庭当其收入为零时,消费支出为 2 000 元,而当其收入为 6 000 元时,其消费支出为 6 000 元。在图形中,消费和收入之间成一条直线, 则其边际消费倾向为( ) 。 A. 2/3 B. 3/4 C. 4/5 D. 1 4. 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之间的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