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地貌的发育》复习学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618601 上传时间:2018-10-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流地貌的发育》复习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河流地貌的发育》复习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河流地貌的发育》复习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河流地貌的发育》复习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河流地貌的发育》复习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流地貌的发育》复习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流地貌的发育》复习学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修刚毅之品,修刚毅之品, 做笃实之人做笃实之人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学案 第 1 页 共 5 页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堂学案 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 【学习目标】: 1、掌握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河谷的形成过、掌握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河谷的形成过 程程 2、认识河流堆积地貌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认识河流堆积地貌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3、运用图文资料分析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运用图文资料分析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考点一 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教师引导) 三种侵蚀类型三种侵蚀类型1河谷是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它由沟谷发育而成。其形成过程如下:2流

2、水侵蚀地貌的形成及不同河段表现 最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是河谷,是由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共同作用形成的, 在不同河段其表现不同。图文表示如下:【对点训练对点训练 1】: (2013 潮州模拟)图为河谷发育阶段示意图。按河谷发育程度由先到后的顺 序,正确的排序是( ) A B C D【方法技巧】作用形式作用形式侵蚀方向侵蚀方向对河谷的影响对河谷的影响向河流源头方向的侵蚀使河谷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垂直于地面的侵蚀使河床加深,河流向纵深方 向发展垂直于两侧河岸的侵蚀使谷底展宽,谷坡后退,河 流向横向发展修刚毅之品,修刚毅之品, 做笃实之人做笃实之人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学案 第 2 页 共 5 页1区分河流侵蚀

3、的三种形式的方法区分河流侵蚀的三种形式的方法 河流侵蚀的三种形式主要是在侵蚀方向上存在明显差别。溯源侵蚀是指向河 流源头方向的侵蚀,其侵蚀方向为水平方向,指向河流上游;下蚀是指垂直于地 面的侵蚀,其侵蚀方向为垂直方向;侧蚀是指垂直于两侧河岸的侵蚀,其侵蚀方 向为水平方向,与河流流向大致垂直。 2瀑布是河流侵蚀作用的强烈表现之一瀑布是河流侵蚀作用的强烈表现之一 瀑布主要是河流对硬度不同的岩石产生的差异侵蚀而形成的。瀑布发育的地 区,上部较坚硬的岩石,不容易遭受侵蚀,下部较松软的岩石容易遭受侵蚀,在 河流下蚀作用下,瀑布逐渐形成,瀑布形成后,由于溯源侵蚀,瀑布逐渐向河流 源头退缩,由于侧蚀,瀑布逐

4、渐加宽。 考点二考点二 典型的河流堆积地貌(教师引导)典型的河流堆积地貌(教师引导)列表比较河流冲积平原三个组成部分的特征典型的河流堆积地貌为冲积平原,包括洪积平原,河漫滩平原及三角洲,它们分布于不同的位置,其特点及成因具体如下表所示:组成部分分布形成地貌特点山前水流流出山口,地势趋于平缓,水道变宽,水流速度放慢,河流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形成洪积扇。多个洪积扇连接形成洪积平原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堆积物颗粒由粗变细河流中下游河流下蚀作用较弱,侧蚀作用较强。河流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如果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多个被废弃

5、的河漫滩连接在一起,形成河漫滩平原地势平坦、宽广河流入海口的海滨地区河流到达海洋入海口时,流速 ,河流携带的泥沙便会堆积在河口前方,加上 顶托,形成三角洲地势平坦,河网稠密,河道由分汊顶点向海洋呈放射状【对点训练对点训练 2】: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河流横断面、与 a、b、c 对 应正确的是(双选)( ) Aa Bb Cc Dd (2)若此图所示的区域位于 20N 附近,河 流两岸的地质条件相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双选)( ) A河口三角洲更容易和 e 岸相连 Ba、b、c 三处适合兴建水电站的是 c 处 Ca 河段沉积物的颗粒直径一般大于 b 河段 Dc 河段以搬运作用为主 考点

6、三考点三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自主学习)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自主学习) 【思维拓展】 河流与聚落的形成河流为人类提供充足的水源和便利的交通条件,河流流域内有众多的聚落分布。聚落多形成于河流的河口三角洲地区,如上海等城市;两河流的交汇处,如武汉、重庆等城市;河运的起止点,如赣州等城市。修刚毅之品,修刚毅之品, 做笃实之人做笃实之人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学案 第 3 页 共 5 页【对点训练 3】 下表为我国陕西省三大地区村落情况对比表。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下表为我国陕西省三大地区村落情况对比表。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写出地形区的名称:甲写出地形区的名称:甲_;乙;乙_;丙;丙_。甲地区聚

7、落形态以团状为主,其主要影响因素是甲地区聚落形态以团状为主,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平坦地形平坦 B河流宽广河流宽广C农业发达农业发达 D矿产丰富矿产丰富乙地区聚落形态以乙地区聚落形态以_为主,其原因是为主,其原因是【变式训练】若该聚落形态受河流影响,则图中最有可能是支流的 是( ) A甲乙 B乙丙 C乙丁 D甲乙丙 【高考链接】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悠悠。 ”读唐朝诗人胡玢的诗,结合图和所学知识,回读唐朝诗人胡玢的诗,结合

8、图和所学知识,回答答 910 题。题。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曲流的东岸是侵蚀岸曲流的东岸是侵蚀岸 B. “数家新住处数家新住处”应位于乙地应位于乙地 C. 诗中叙述的情境一般发生在河流的上游诗中叙述的情境一般发生在河流的上游D. 河流流向为自南向北河流流向为自南向北【问题探究问题探究】 (合作学习):1峡谷、急流、瀑布为什么一般分布在河流的上游?2想一想:冲积扇和洪积扇的形成有何不同?3议一议:黄河在入海口形成三角洲,其重要条件有哪些?地形 区聚落分布原因聚落形状高原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 地势低、气候较温暖,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山区 地势平坦,地下水或 地表水资源较丰富, 有肥

9、沃的土壤平原聚落分布最为密集, 有的沿 发展,形成 沿河聚落带;有的沿 发展,形成沿海聚落 带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水资源丰富,河网密 布,有便捷的河运和 海运地区地区村落密度村落密度(个个/平方千米平方千米)村落平均人口村落平均人口(人人/个个)甲甲0.80300400乙乙0.53100丙丙0.20100200修刚毅之品,修刚毅之品, 做笃实之人做笃实之人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学案 第 4 页 共 5 页4讨论:河流自上游至下游,堆积物颗粒总是由粗到细吗?【课后巩固】一、选择题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河的横剖面呈“V”字型 B该河的横剖面呈槽形C该河段的侵蚀作用以侧蚀为主 D该河段的侵蚀作用以

10、溯源侵蚀为主读下图,完成 24 题。2图中河流 a、b、c 三处主要的流水作用是( )A侵蚀、搬运、堆积 B搬运、侵蚀、堆积C侵蚀、堆积、搬运 D堆积、搬运、侵蚀3图中 d 农业区和 c 城区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地貌的名称是( )A瀑布、河漫滩平原 B冲积扇、三角洲平原C三角洲平原、冲积平原 D河漫滩平原、冲积扇4下列关于图中铁路、农业区、城区的布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d 处位于山前地带,土层厚、水源丰,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Bb 处附近处于河流沿岸低地,地势平坦,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Cc 处位于河流下游入海口附近,交通条件得天独厚,利于城市的发展壮大D与公路建设相比,铁路投资少技术要求低,故

11、图示区域的交通方式以铁路运输为主下图为我国一个小区域的平面图及其地形剖面图。据此完成 56 题。5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A由北向南流 B由南向北流 C由东向西流 D由西向东流6图中河曲(河流弯曲状况)发育的最主要原因是( )A地转偏向力 B河谷地势平坦 C泥沙淤积 D地质作用结合下图回答 7-8 题。7材料中说:“在河流的发育过程中,瀑布是一种暂时性的特征,它最终会消失。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地壳运动 B变质作用 修刚毅之品,修刚毅之品, 做笃实之人做笃实之人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学案 第 5 页 共 5 页C侵蚀作用 D全球气候变暖8有利于图中瀑布发育的地质条件是 ( )组成河床底部的

12、岩石软硬程度不一致 断层构造带 河流径流季节变化 褶皱起伏A B C D9下图标注的北半球某河流两岸六地中,在自然状态下侵蚀较重的是( )A B C D下图表示某一河流的部分河段。据此回答1011 题。10该河流流出山口处常形成的地貌是 ( )A冲积平原 B山麓冲积扇 C沙洲 D三角洲11该河流的丰水期一般在 ( )A夏秋两季 B春夏两季 C秋冬两季 D冬春两季二、综合题12读河流平面、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下图中能正确反映上图中 A 河段河谷判面的是_,该河段主要的河流侵蚀作用是_和_。(6 分)(2)上图中,河岸 D、E 最有可能形成浅滩的是_岸,原因是_。(4 分)(3)若河流 A 段的纵剖面如上右图所示,则形成的地理景观最有可能是(2 分)( )AU 型谷 B喀斯特溶洞 C河流瀑布 D河口三角洲(4)A、B、C 三点中,最适宜形成聚落的是_。(2 分)(5)若图示河流位于北半球,河口的沙洲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大,最终与河流的哪岸相连?为什么?(4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