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病与自身抗体的检测 推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614893 上传时间:2018-10-03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身免疫病与自身抗体的检测 推荐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自身免疫病与自身抗体的检测 推荐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自身免疫病与自身抗体的检测 推荐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自身免疫病与自身抗体的检测 推荐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自身免疫病与自身抗体的检测 推荐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身免疫病与自身抗体的检测 推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身免疫病与自身抗体的检测 推荐(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身免疫病与自身抗体的检测,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基本概念,免疫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也就是机体免疫系统对抗原刺激所产生的以排除抗原为目的的生理过程。体液免疫- 产生抗体细胞免疫-致敏淋巴细胞,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基本概念,隐蔽抗原:机体有些组织成分由于解剖位置的特殊性,正常情况下终生不与免疫系统接触,称为隐蔽抗原。眼晶状体、葡萄膜-交感性眼炎;精子男性不育。,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基本概念,自身免疫: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应答,产生自身抗体和(或)致敏淋巴细胞的现象。,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基本概念,自身免疫病:是指在各种内外因素的作用下,自身免疫反应过强,超过了生理

2、性自身免疫反应的强度且持续相当长时间,造成对正常细胞、器官的功能与结构的破坏,呈现与此损伤相关的临床表现及免疫学异常。,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的原因,机体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发生异常,对正常组织发生免疫应答状态;机体自身组织成分发生改变从而引起的免疫应答状态。,自身免疫病的基本特征,多数自身免疫病的病因不清,有些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和复发似乎与某些外因有关,但大多数自身免疫病是“自发”地发生的,目前未找到肯定的外因。,自身免疫病的基本特征,血液中可检出高滴度的自身抗体和(或)与自身组织成分起反应的致敏淋巴细胞。,自身免疫病的基本特征,组织器官损伤和功能障碍的范围取决于自身抗原分布: 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

3、:桥本氏甲状腺炎, 非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自身免疫病的基本特征,自身免疫病的发生与多因素相关,包括遗传因素、性别差异、年龄大小、气候环境及地理位置等。,自身免疫病的基本特征,遗传因素: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90%为HLA-B27阳性,然而在HLA-B27阳性的人群中发生强直性脊柱炎的可能仅为2%,而第一级HLA-B27阳性的亲属中,发生强直性脊柱炎的危险性达20%。,自身免疫病的基本特征,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家族发病率也较高,在SLE第一代亲属中发病率达3%-5%,同胞姐妹发病率更高,特别是单卵双胎更为常见 。在1980年的调查中35组单卵双胎的患者中,

4、有22组患SLE,共患病率达62.9%,而双卵双胎8组中仅1组患病,为12.5%。,自身免疫病的基本特征,性别差异和年龄大小:强直性脊柱炎(AS)多见于年轻男性,其发病年龄从4-90岁不等,但以15-20岁多见,男女比列为9-10:1,但最近有人调查发现男女比列约为1.5-3:1,只不过女性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起病缓慢,病情较轻,易被误诊。,自身免疫病的基本特征,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之一,发病的男女比列为1:9,在生肓年龄甚至可高达1:30,而且多发生于20-40岁的孕龄妇女。,自身免疫病的基本特征,大多数自身免疫病呈现出发作缓解复发缓解迁延的临床特征,以致成为终身痼

5、疾。,自身免疫病的基本特征,免疫抑制剂(肾上腺皮质激素、环磷酰胺)治疗有一定疗效,但副作用与不良反应严重,停药后常易复发。,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病谱”,器官特异性 非器官特异性 桥本甲状腺炎 类天疱疮 自身免疫性肾小球肾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原发性粘液水肿 恶性贫血 肺肾出血综合征 干燥综合征 甲状腺机能亢进 自身免疫性萎缩性胃炎 绝经过早(少数病例) 类风湿关节炎 Addisino病 自身免疫性肝炎 男性不育(少数病例) 硬皮病 1型糖尿病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溃疡性结肠炎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 重症肌无力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克隆氏病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多发性硬化症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交感

6、性眼炎 系统性血管炎 脱髓鞘疾病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晶状体源性葡萄膜炎 抗磷脂综合征 寻常天疱疮 特发性粒细胞减少症 药物性狼疮自身免疫性疾病有一百多种,发病率占世界人口的10% 自身免疫性疾病几乎遍布临床各科(非手术科) 疑难病症?,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图片资料,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图片资料,类风湿性关节炎(RA),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图片资料,系统性硬化症(PSS),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图片资料,干燥综合症(SS),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图片资料,皮肌炎/多发性肌炎(DM/PM),自身抗体的检测,自身抗体:是指抗自身细胞内,细胞表面和细胞外抗原的免疫球蛋白。,

7、自身抗体的检测,自身抗体是自身免疫病的重要标记, 每种自身免疫病都伴有特征性的自身抗体, 某些自身抗体因对疾病的诊断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已成为诊断某些疾病的血清标记性抗体或特异性抗体, 某些自身抗体与疾病的活动性有相关性,个别的自身抗体被证实参与了组织的免疫病理损伤。,自身抗体的检测,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有助于自身免疫病的早期诊断; 有助于判断疾病的活动性和预后,观察治疗反应,指导临床用药; 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和阐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自身抗体的检测方法,间接荧光染色技术(IIF)实验原理 细胞、组织切片或纯化的、生化性质明确的物质均可作为检测自身抗体或病原体抗体的抗原基质。 如标本为

8、阳性,已稀释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将与包被在固相上的抗原结合。 第二步,已结合的抗体与荧光素标记的抗人抗体结合,然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自身抗体的检测方法,间接荧光染色技术(IIF),自身抗体的检测方法,间接荧光染色技术(IIF) 特异性高:阴阳性结果的信号强度对比明显。每种已结合的抗体在相应抗原的位置产生典型的荧光模型。 基质中抗原谱完整,可检测多种抗体,并且检出率高。 当制备酶免试剂所需要的抗原太困难或复杂时,可选择间接免疫荧光法。,自身抗体的检测方法,核均质型:ds-DNA或抗组蛋白?,自身抗体的检测方法,斑点型(S):抗SSA、抗SSB?,自身抗体的检测方法,着丝点型(ACA):抗着

9、丝点抗体。,自身抗体的检测方法,抗纺锤体抗体,自身抗体的检测方法,ELISA法检测ANA 原理:利用ELISA法,搜集细胞核和细胞浆抗原,如ds-DNA、Histones、Sm、RNP、SSA、SSB、Scl-70、centromere、Jo-1等混合液包被微孔板,检测抗核抗体。,自身抗体的检测方法,ELISA法与IIF法比较,有操作简便,结果判断较客观,无需荧光显微镜等优点,现在一些医院用ELISA法来作检测ANA的筛选方法。,自身抗体的检测方法,颗粒凝集法(PA) 原理:以检测抗脱氧核糖核蛋白体(抗DNP抗体)为例。从小牛胸腺中提取脱氧核糖核蛋白(DNP)抗原,致敏聚苯乙烯乳胶,制成抗DN

10、P抗体乳胶凝集试剂,当血清中存在抗DNP抗体时,便与乳胶颗粒上的DNP抗原结合,使乳胶颗粒相互凝集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颗粒。,自身抗体的检测方法,金标免疫斑点法 原理:斑点反应板上固相纯化抗原与血清中抗体形成复合物,胶体金标记抗人IgG单抗与复合物结合,形成肉眼可见的红色圆斑点。本法用于快速检测血清中抗体。,自身抗体的检测方法,免疫印迹法(IB): 原理:用SO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将抗原按分子量大小予以分离,再将其转移至硝酸纤维薄膜,如果受检血清含有相应抗原的自身抗体,则在相应位置会发生免疫反应,再加酶标抗体,底物,显色液和终止液,在抗原抗体反应的位置出现显色带,与标准带相比较。,自身抗体的

11、检测方法,免疫印迹法(IB):,自身免疫病常规实验室检查,血常规: RA:80%贫血,活动期PLT升高。SLE:WBC,PLT,Hb均可能降底。 免疫血管炎:WBC增高。 对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的监测。,自身免疫病常规实验室检查,尿常规: SLE:尿蛋白及RBC的出现表明肾脏损伤。,自身免疫病常规实验室检查,肝功能:如有异常,应鉴别是何种性质(自身免疫肝病?) 病原感染常规检查 肝炎病毒:HAV、HBV、HCV、HDV、HEV、HGV EBV,TB,自身免疫病常规实验室检查,肾功能:免疫肾病(SLE?血管炎?) 肌酶: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 尿酸:痛风?,自身免疫病常规实验室检查,免疫

12、血清学检查 免疫球蛋白、血清蛋白电泳(高球蛋的血症)。 ESR、CRP(急性期蛋白):对病情活动性的判断。 CH50、C3、C4:SLE活动期均降底。 ASO:链球菌感染,风湿热。,自身免疫病常规实验室检查,抗核抗体谱(ANAs)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s) 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抗体 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抗体 抗磷脂抗体 其它,抗核抗体谱(ANAS)的检测,抗核抗体(ANA)是自身抗体中的一组抗体。ANA的研究,从发现狼疮(LE)细胞算起,迄今40多年来,人们对ANA的认识不断加深,已衍生出具有不同临床意义的二十余种ANA,形成了抗核抗体谱(ANAS)。,抗核抗体谱(ANAS)的检测,抗核抗

13、体: 传统定义:顾名思义是指抗细胞核抗原成分的自身抗体的总称。 现代定义:是指抗细胞内所有抗原成分的自身抗体的总称。,抗核抗体谱(ANAS)的检测,ANA检测IIF法(金标准)1、90%以上实验室使用Hep-2细胞为底物;2、为人来源培养细胞(人喉癌细胞),据有核大、细胞结构清晰特点;3、便于结构观察及荧光染色核型分析;4、 核抗原丰富、特异性强、有完整的ANA抗原谱(细胞核、浆、骨架、周期);5、可预测分析ANA靶抗原范围;6、 经验性强。,IIF法检测ANA阳性常见荧光染色模型 细胞核 细胞浆 细胞骨架 细胞周期 均质型 核糖体型 肌动蛋白型 中心体型 核膜型 线粒体型 波形蛋白型 纺锤体

14、型 斑点型 高尔基体 中间体型 核仁型 溶酶体型 着丝点 颗粒型(粗、细) PCNA型 核(多、少)点型,抗核抗体谱(ANAS)的检测,在实际工作中,不管用何种方法来检测ANA,实际上都是指总抗核抗体检测。若检测结果为阳性,则需进行分型。,抗核抗体谱(ANAS)的检测,抗核抗体(ANA)的阳性率 SLE 95% PSS 70-80% MCTD 95% SS 60-70% PM/DM 50-60% RA 20-30% 自身免疫性肝炎 80-90% 正常人 5-20%,IIF法检测ANA阳性常见荧光染色模型 细胞核 细胞浆 细胞骨架 细胞周期 均质型 核糖体型 肌动蛋白型 中心体型 核膜型 线粒体型 波形蛋白型 纺锤体型 斑点型 高尔基体 中间体型 核仁型 溶酶体型 着丝点 颗粒型(粗、细) PCNA型 核(多、少)点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