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诊断及治疗策略

上传人:g**** 文档编号:55607730 上传时间:2018-10-02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4.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诊断及治疗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诊断及治疗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诊断及治疗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诊断及治疗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诊断及治疗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诊断及治疗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诊断及治疗策略(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诊断及治疗策略,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定义,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或称主动脉内膜剥离症):系指各种原因造成的主动脉壁内膜血管破裂并在内膜与中外层之间,由于血液流体力学的压力沿此层面纵行剥离而形成的壁内血肿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因,高血压病. 动脉粥样硬化性. 动脉中层病变(马凡综合症、 ED综合症、大动脉炎). 遗传因素(无症状家族性夹层动脉瘤). 外伤. 其他(先天性因素弓缩窄 、 妊娠).,流行病学,发病率约为5-30/百万 男女比例为2 :15 :1 近侧主动脉夹层发病的高峰年龄在5055 岁 而远侧主动脉夹层在6070 岁 在主动脉夹层的病人中,有62 %78 %的病人有高血压

2、,尤其是近侧主动脉夹层,占70 %,自然预后,该病为心血管疾病中最致命的重症之一。,致死原因,1.主动脉破裂、心包填塞 主动脉夹层致死的首要原因 2.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急性左心衰 近端夹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发生率在 70%90% 3. 重要脏器供血障碍 脏器缺血坏死,造成脏器功能衰竭(脑、 脊髓、腹腔脏器(肝、肾、肠道)、下肢),病理分型,DeBakey分型 型:内膜破口位于升主动脉或弓部,内膜剥离至主动脉弓 和降主动脉,甚至达髂动脉 型:内膜破口位于升主动脉,内膜剥离限于升主动脉和部分弓部 型:内膜破口位于主动脉之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远端 a型:内膜剥离限于胸降主动脉,止于膈肌上 b型:内膜剥离

3、越过膈肌达腹主动脉 Stanford 分型 A型:夹层累及升主动脉,无论远端范围如何 B型:夹层累及左锁骨下动脉开口以远的降主动脉,病理分型图示,夹层动脉瘤分期,急性期起病2周以内 慢性期起病超过2周,夹层动脉瘤症状,急性夹层动脉瘤: (1)突发剧痛,“刀割样”,持续性,烦躁,延伸感 (2)器官血供障碍:神经系统、消化、泌尿系统 (3)心血管系统症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冠脉受累(心衰、心梗症状) (4)夹层破裂症状:猝死、心包填塞症状、胸腔积液,咯血,失血性休克等 慢性夹层动脉瘤: (1)压迫症状(声嘶、吞咽困难) (2)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症状,夹层动脉瘤体征,血压与脉搏:面色苍白,血压增高,右

4、上肢血压低于对侧,下肢血压下降(足背动脉触及不清) 心脏体征:心率快,主动脉瓣听诊区杂音,叩诊心界扩大 胸部体征:双肺湿啰音,气管右移,左肺叩诊浊音 腹部体征:压痛,累及腹腔脏器血管可出现腹部膨隆、叩诊鼓音、肠鸣音消失 神经系统体征:淡漠、嗜睡、偏瘫、昏迷,夹层动脉瘤辅助检查,心电图:大多数正常。累及冠脉者有缺血性心电图改变。 胸片:心影增大,主动脉结扩大、主动脉增宽,左侧胸腔积液。 血液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检查、凝血机制(D-dimer升高明显)、血气分析、血沉,夹层动脉瘤辅助检查,超声心动:对DeBakey,型准确性高,明确主动脉瓣有无受累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有创、准确、

5、全面。腔内治疗必需,但有造影剂致肾功能不全及导致夹层动脉瘤破裂风险,夹层动脉瘤辅助检查,胸主动脉CTA及主动脉MRA 1.明确是否为夹层动脉瘤(由隔膜分隔的真假腔) 2.明确夹层动脉瘤破口位置 3.明确夹层动脉瘤分型 4.明确重要脏器供血是否受累及 5.明确有无心包、胸腔或腹腔积液,MRA图像,CT图像,CT图像,夹层动脉瘤鉴别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特征改变,心肌酶改变 急性肺栓塞:呼吸困难、心电图改变、胸片及放射性核素扫描,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治疗策略,.一般处理: A. 确诊或高度怀疑者均应密切监护 B. 绝对卧床 C. 避免用力 D. 保持大便通畅 E. 镇咳 F. 吸氧 G. 严密监

6、测生命体征,时间加速度,2.药物治疗: A. 镇痛:足剂量止痛剂缓解疼痛 并解除患者焦虑情绪 吗啡、哌替啶 B. 降压、降低心肌收缩力 (治疗要点) HBP可加重夹层血肿的蔓延,维持适度血压尤为重要。 目标血压:110-120mmHg 目标心率:60bpm,治疗原则,DeBakey、型主动脉夹层:急性期或慢性期均采取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DeBakey型主动脉夹层: 1.急性期:采用积极的药物治疗及介入治疗 急诊手术:有主动脉破裂征象 有主动脉破裂倾向者(药物治疗不能控制高血压,疼痛不能缓解,主动脉直径短期内迅速增大) 重要脏器供血障碍 2.慢性期:择期手术主动脉直径不断增大,或有局限隆起,夹层

7、动脉瘤内科治疗,监测心电、血压、卧床 止痛、镇静治疗:吗啡、杜冷丁、多瑞吉 控制血压:收缩压控制在13.3-14.7kPa(100-110mmHg)急性期以输注硝普纳为主。口服药物包括:钙离子拮抗剂、 受体阻滞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通便、营养支持治疗,控制心功能衰竭。,急诊转运中注意事项,吸氧、持续镇痛、镇静 心电、血压监测 严格控制血压 避免剧烈颠簸 向家属交待病情,下病危通知 提前联系好专科医院,保证交接顺利,夹层动脉瘤的外科治疗,根据夹层动脉瘤破口位置及病理分型制定手术方案。 一般原则: DeBakey、型主动脉夹层:外科手术治疗(人工血管置换术)

8、DeBakey型主动脉夹层:外科手术治疗或经皮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经皮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将带支架人工血管通过远端动脉导入主动脉夹层真腔内,利用记忆合金的弹性将人工血管固定于病变两端的正常动脉壁,封闭内膜破口,隔绝进入假腔血流,重建主动脉壁。,经皮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手术指征,慢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绝对适应征 破口位于左锁骨下动脉以远的Stanford A型夹层动脉瘤 破口位于距左锁骨下动脉开口2.5cm 的Stanford B型夹层动脉瘤 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动脉分支起自假腔并双重供血的Stanford B型夹层动脉瘤 内膜破裂造成的主动脉壁内血肿 手术时机从发病起即可采用该术式,不必等到度过急性期,经皮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经皮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经皮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术 前,术后,经皮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疗效,手术成功率高,创伤小,术后恢复快 成功率85-100% 近中期疗效满意,远期尚待随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