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上海初三语文一模试题课内文言文汇编(15区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574310 上传时间:2018-10-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8.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上海初三语文一模试题课内文言文汇编(15区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上海初三语文一模试题课内文言文汇编(15区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8上海初三语文一模试题课内文言文汇编(15区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8上海初三语文一模试题课内文言文汇编(15区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8上海初三语文一模试题课内文言文汇编(15区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上海初三语文一模试题课内文言文汇编(15区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上海初三语文一模试题课内文言文汇编(15区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宁区长宁区愚公移山(节选)愚公移山(节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A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迁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B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C 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D“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魅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8、愚公移山选自_,作者是_(朝代)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2 分)9、对选文划线句翻译最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北山愚公九十多岁了,面对大

2、山居住。B.(二山挖平后可以使道路)一直通向豫州南部,达到汉水北岸,好吗?C.纷纷地表示赞同。D.凭您的力气,连魁父这样的小山(都)不能削平,(又)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10、多年前,有一场大学生电视辩论赛,辩论的题目是:愚公应该移山还是应该搬家?如果请你参与辩论,你持什么观点?理由是什么?(4 分)_答案答案8、 列子汤问战国 9、D 10 评分标准:观点 1 分,理由 2 分,语言表达 1 分。示例一:愚公应该移山。因为“移山”表现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难、持之以恒、奋斗不息的精神。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愚公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战胜困难,进步发展。示例二:愚公应该搬家。因为“搬

3、家”是一种理性的选择,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准确定位。人与自 然的关系不是征服与被征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自然不属于人,而人属于自然,人与自然应该是相互和谐的存在。徐汇区徐汇区 黔之驴柳宗元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 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 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8请写出一个出自本文的成语 (2 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 分)

4、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 10.下列选项中与本文主旨最接近的语句是( ) (3 分) A.苛政猛于虎也。 B.出淤泥而不染。 C.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D.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答案答案 8 (2 分)庞然大物/黔驴技穷 9 (3 分) (虎)躲在树林间偷看它,渐渐地出来靠近它 10.(3 分)D松江区松江区醉翁亭记醉翁亭记(节选)欧阳修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

5、,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 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B. 欧阳修号“醉翁”“六一居士”。C. 本文出自欧阳文忠公文集。D.卖炭翁也是欧阳修的作品。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 分)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10.上述两段文字主要写了 和 。(4 分) 答案8. D9.阴暗明亮交替变化的,是山中的早晨和傍晚。 (关键词:晦、明、间、之、朝、暮) 10.山中早晚、四季景色的优美 2 分 滁州百姓、太守与

6、宾客们游山的情形 2 分崇明县崇明县(三)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面小题(甲文)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文)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4. 甲乙两文的作者同属于_(朝代) ,两篇文章的内容都与_背景有关。5.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微

7、斯人,吾谁与归?6. 关于两篇文章中的“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 甲文中的“乐”体现出作者崇高博大的理想。B. 乙文中的“乐”体现出作者洒脱豁达的情怀。C. 甲乙两文都精心构思写出了与众不同的“乐”。D. 甲乙两文的作者最终都实现了“乐”的理想。答案答案4. (1). 北宋 (2). 被贬(贬谪) 5. 没有这种人,我同谁在一道呢? 6. D青浦区青浦区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

8、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4. 本文选自_家的经典著作_ 。5.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人恒过,然后能改 6. 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第段用六位贤臣的事例来引出论题B. 第段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C. 第段从反面论述磨难对人生的意义D. 第段的结论既适用于个人,也适用于国家答案答案4. (1). 儒 (2). 孟子 5. 傅说是从泥水匠中被选拔出来的 6. D杨浦区杨浦区(一) 阅读下文,完成第 8-10 题(9 分)桃花源记(节选)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

9、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 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 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8、选文作者是 时期著名诗人 。(2 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 分)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10、选文主要从

10、桃花源的 、物质富足、 等来表现其美好。(4 分)答案答案普陀区普陀区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 8-10 题(9 分)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 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 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8、本文作者是 ,选自短篇文言小说集 (2 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 分)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10、对本文内容与表现形式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用精练的

11、语言十分传神地描写了狼的动作、神态。 B、本段文字详细地表现了屠户由畏惧到拼死自卫的过程。 C、故事启发我们:不论怎样狡诈的恶人终归是要失败的。 D、屠户的表现让我们懂得遇到邪恶势力一定要勇于斗争。 答案答案 8、蒲松龄 聊斋志异 9、一只狼径直离开,另一只狼像狗一样坐在前面。 10、B浦东新区浦东新区 (二) 阅读下文,完成第 8-10 题(9 分)岳阳楼记 (1)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 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 感极而悲者矣。 (2)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

12、鳞游泳;岸芷汀 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3)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 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8、选文作者是 (朝代)的 。(2 分) 9、选文、段凑够听觉角度描写的句子分别是 、 。(3 分) 10、“或异二者之为”中“异”的内涵是 (4 分) 答案答案宝山区宝山区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 8-10 题(9 分) 岳阳

13、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 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8、本文的作者是 (朝代)的范仲淹,他是 家、文学家。(2 分) 9、下列对选段中加点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藤子京主政岳州政绩出色。 B、藤子京重新修建了岳阳楼。 C、藤子京决定扩大岳阳楼建筑规模。 D、唐贤今人的诗赋被刻在岳阳楼上。 10、围绕题目,本段既写了 ,也交代了 。 (4 分)(每空不超过 10 个字) 答案:答案:8、北宋、政治家、北宋、政治家 9、B 10、重修岳阳楼的原因、重修岳阳楼的原因 本文写作原由本文写作原由奉贤区奉贤区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 8-10 题(9 分)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 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 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 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8、本文选自 ,相传作者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