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硬化闭塞症课件_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572343 上传时间:2018-10-02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4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脉硬化闭塞症课件_1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动脉硬化闭塞症课件_1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动脉硬化闭塞症课件_1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动脉硬化闭塞症课件_1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动脉硬化闭塞症课件_1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脉硬化闭塞症课件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脉硬化闭塞症课件_1(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护理,晨间教学,概况,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退行性病变,是大、中动脉的基本病理过程,主要是细胞纤维基质、脂质和组织碎片的异常沉积,在动脉内膜或中层发生增生过程中复杂的病理变化。在周围血管疾患中,动脉的狭窄、闭塞性或动脉瘤性病变,几乎大部分都是由动脉硬化所引起。动脉硬化性病变一般是全身性疾患,好发于某些大、中型动脉,如腹主动脉下段、髂动脉、股动脉和腘动脉等处,上肢动脉很少累及。病变动脉增厚、变硬伴有粥样斑块和钙化并可继发血栓形成致使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肢体出现缺血症状。,病因,1、脂类代谢紊乱 2、血栓生成 3、动脉壁血供改变 4、动脉壁异常负载 5、遗传因素 6、感染,病

2、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理复杂,是多种因素长期综合性作用的过程。动脉壁内皮细胞受损、功能改变、渗透性增高,血液中的单核细胞粘附、侵润、进入内皮下,吞噬脂质成为泡沫细胞,形成脂肪斑,血小板聚集也在局部粘附、活化,吞噬细胞、内皮细胞及粘附于内皮细胞损伤处的血小板释放生长因子刺激平滑肌细胞进入内膜并增殖,脂肪斑变成纤维斑块,最终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现病史,患者,女,徐桂娟,患者三月前因为“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在我院先后于局麻下行 “右下肢股动脉切开内膜剥脱成型+右股浅动脉球囊扩张术”“左下肢股动脉切开内膜剥脱取栓+左股浅动脉球囊扩张术”,术后对症治疗,病情平稳

3、后回家。规律服药治疗。六月初,患者右下肢再次出现疼痛,以小腿为重,皮肤发凉,足趾麻木,乏力,感觉异常等症状,行走后显著。并于逐渐静息状态下疼痛,夜间难以入睡。,既往史,“高血压病”30年,“2型糖尿病”5年,自行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效果尚可。,个人史,生于辽宁省,无吸烟史,无饮酒史,无疫区居住史。,临床表现,一期(局部缺血期):有慢性肢体缺血表现,以间歇性跛行为主,有发凉、麻木、胀痛、抗寒能力减退。何谓 “间歇性跛行“行走一段路程后下肢肌肉出现疼痛、酸胀无力,继续行走因症状加重而被迫止步,休息片刻后疼痛缓解课继续行走,同样条件下上述症状反复出现。,二期(营养障碍期):肢体缺血表现加重,同时有皮

4、肤粗糙,汗毛脱落,趾(指)甲增厚及脂肪垫萎缩,肌肉萎缩,间歇性跛行,有静息痛。何谓 “静息痛“严重的血管病变,在静息状态下仍持续性疼痛称为“静息痛”。,三期(坏死期):除具有慢性肢体缺血表现,间歇性跛行,静息痛外,发生肢体坏疽,根据坏死范围又分为三级。一级坏死:局限于足趾或手指。 二级坏死:扩延至足背或足底,超过趾跖关节。 三级坏死:扩延至踝关节或小腿。,处理原则,非手术治疗 1、严禁吸烟、进低脂、低胆固醇饮食,控制高血压和高血脂症,保暖患肢,防止受冷、受潮和外伤。疼痛严重者,可用止痛或镇痛剂,慎用易成瘾药物。 2、血管扩张剂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右旋前列腺素E,低分子右旋糖酐等。 3、抗生

5、素 4、溶纤及去纤疗法: 选用尿激酶、克栓酶一种,采用静脉滴注或选择性动脉插管,在病变区经微量输液泵连续灌注。 5、功能锻炼:锻炼患肢,促进侧肢循环建立.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症:出现间歇性跛行并经动脉造影证实动脉严重狭窄。 手术禁忌症:近期有重要器官严重者病变者,如心绞痛、脑血管意外等。 手术方法 1、动脉旁路手术:应用人工血管或自体大隐静脉,在闭塞动脉的近、远端,左桥式端-侧吻合,以重建血流。 2、动脉内膜剥脱术 3、静脉动脉化手术 4、骨髓干细胞移植手术,辅助检查,一、1 血脂检查 2 血糖、尿糖、血常规检查二、心电图检查可了解病人有无伴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三、 1 多普勒超声先进的多

6、功能多普勒超声检查可显示动脉的病变部位及病变程度2 动脉造影它可在术前了解动脉阻塞部位、范围、输出道及侧支血管情况,对制定合适的手术方案至关重要。3 CTA或 MRA,护理措施,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由于肢端疼痛和坏死使病人产生痛苦和抑郁心理,医护人员应关心体贴病人,讲解疾病有关知识,改变病人认知,使其情绪稳定,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2、患肢护理:主要原则是改变下肢血液循环。注意肢体保暖,勿使肢体暴露于寒冷环境,以免血管收缩。但应避免使用热水袋或热水给患肢直接加温。取合适体位,病人睡觉或休息时取头高脚低位,使血液容易灌注至下肢。告知病人不要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不变,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坐时应避免

7、将一条腿搁在另一条腿的膝盖上,防止动静脉受压。保持足底清洁干燥,每天用温水洗脚,应用手试水温。 3、疼痛护理:早期轻症者可用血管扩张剂药、中医中药治疗。中晚期者使用麻醉性镇痛剂。 4、功能锻炼:鼓励病人每天行走,促进侧支循环建立。 5、术前准备:告知病人绝对戒烟及其危害性。,术后护理 1、取相应体位,患肢自然平放,避免关节过屈使人工血管扭曲。动脉血管重建术后应卧床制动2周。 2、观察切口渗血情况:出血是术后早期常见的并发症,观察腹股沟及耻骨上区是否肿胀、瘀斑、疼痛、发热。 3、观察术后肢体肿胀情况:慢性缺血的.肢体在血运重建后,常出现肿胀。主要原因是组织间液增多及淋巴回流受阻。术后抬高患肢及给

8、病人穿中等压力的弹力袜。 4、观察患肢远端皮肤温度、色泽、感觉和脉搏强度以判断血管通畅度。 5、麻醉清醒后进食低脂饮食,多进食新鲜蔬菜水果富含纤维素食物,防止便秘。 6、卧床制动病人,鼓励其在床上作足背伸屈活动,以利小腿深静脉血液回流。,、,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1、出血: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原因:止血不彻底,抗凝后未结扎的小动静脉断面出血,做血管隧道时操作粗暴,损伤皮下小血管;全身肝素化过度等。 2、远端栓塞:由于血管内动脉硬化残渣、血栓、内膜碎片等脱落导致远端组织栓塞。 3、人工血管过长扭曲:人工血管过长易发生扭曲,影响血流,甚至引起血栓形成。术后密切观察患肢远端皮肤的温度、色泽等。

9、4、腹部手术并发症:主髂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主要是经腹和经腹膜后两途径进行,术后易发生肠粘连、肠梗阻、腹膜后血肿等,观察患者有无腹痛、腹胀、呕吐及排便排气停止等症状。 5、感染:多伴有血肿、淋巴管瘘、皮肤坏死或移植血管污染等。观察伤口局部有无红肿热痛等表现,严重者表现为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应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出院教育,1、行为指导:适当患肢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保证充足睡眠,保持心情舒畅。 2、饮食指导:食用高蛋白营养食品 3、平稳血糖:阿卡波糖片100mg口服3/日 (优70/30)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8单位、10单位、10单位皮下注射三餐前30分钟 4、平稳血压: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口服1/日,厄贝沙坦片015g口服1/日。 5、用药指导:遵医嘱正确服用抗凝药,用抗凝药期间观察大便颜色、皮肤黏膜情况,每一到两周重复检查一次凝血时间。 6、复查指导:出院一到三月到门诊复查,了解血管通畅情况及原发疾病发展情况。,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