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课件 第五章 意识与注意.ppt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553609 上传时间:2018-10-01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5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课件 第五章 意识与注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心理学课件 第五章 意识与注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心理学课件 第五章 意识与注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心理学课件 第五章 意识与注意.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心理学课件 第五章 意识与注意.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学课件 第五章 意识与注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课件 第五章 意识与注意.ppt(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意识与注 意,主 要 内 容: 一、意识与无意识 二、注意的概述 三、注意的种类 四、青少年注意特点及注意品质培养,第一节 什么是意识(Consciousness) 与无意识,一.什么是意识? “即人的心理,是个人运用感知、记忆、思维等对自己身心状态和外在人、物变化的综合觉察与认识”(可从心理状态、心理内容、行为水平、哲学水平来理解) 1、意识是一种觉知(Awareness)。它是指觉知到外部某事或内部状态;例如,现在我看到什么;我感到很饿;我觉得我正在思考问题等。 2、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官能,它对行为具有能动性整合与调节作用。例如,它能决定个人注意什么和不注意什么;决定个体选择活动

2、的方式、方法。,3、意识是高级心理状态,它分为不同的层次。例如,觉醒、迷糊、睡眠。(意识是清醒、警觉、注意集中等心理状态); 4.哲学角度看:意识是与物质、客观存在相对立的精神现象包括社会意识(思想观念体系)、个体意识(含思想、幻想、梦等) 5.意识的不同层面(张兴春173P):,焦点意识(focal conscious)清楚明确的意识经验; 边意识(marginal conscious)模糊不清的边缘意识; 半意识或下意识(subconscious)不注意或略注意所得的意识(鸡尾酒会现象); 无意识(nonconscious)个人无知、无感的情形(心跳或超感官感应范围); 潜意识(uncon

3、scious)潜隐在意识层面之下的感情、欲望、恐惧等复杂的经验; 前意识(preconscious)弗氏的解释;认知心理学解释(长时记忆的信息。,二.研究意识的历史 1. 19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冯特研究意识的内容、 结构、元素(包括感觉、思想、感情、意志). 2. 行为主义不重视意识的研究; 3. 精神分析研究下意识; 4. 完形心理学涉及意识问题; 5. 意识课题受重视是60年代认知与人本心理学兴起以后开始的5、60年代快速眼动睡眠不同意识状态的生理机制;6、70年代割裂脑研究发现独立的意识系统;80年代末发现无意识或内隐的(implicit)知识即盲视现象;疾病感失认症。,三.无意识是个体

4、不曾觉察的心理活动和过程。人的许多心理活动常常是无意识的;1、无意识行为:如无条件反射、本能、技能、熟练与习惯行为(如边交谈,边骑自行车);2、对刺激的无意识:如阈下刺激,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等(人在活动过程中,并没有意识到对自己心理、行为起作用的刺激)。3、盲视: 一些实验表明:视觉中枢(17区)损伤后,其视野的绝大部分成了大黑点,觉察不到刺激,但人仍能看见或区分某些事物,进行一定程度的信息加工。无意识影响到人的行为.,四.意识的特性与功能 .特性:1.目的(预见)性;2.清晰性;3.第二信号系统(概括)性;4.主观能动性;5.社会性;6.局限性:感观的特性决定意识范围的有限性;同一时间意识的

5、有限性。 .功能: 1.监视: 监视自我和环境;类似于时刻不停的摄像机,潜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2.控制:控制思维和行为; 控制开始和终止;类似于工厂的质量检察员;3.两功能交织,有效利用心理资源。,五、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 (一)可控制的意识状态 人的意识最清晰、最能集中注意,能够有 意识地完成某项活动。 意识的第一状态。后面注意再集中介绍。,(二)睡眠(Sleep)与梦(Dream)测查睡眠者的脑电,记录其身体各项功能的变化,以这些指标的变化作为睡眠研究的主要信息源。 波和波大脑清醒和警觉状态时,波。 波波幅较低,频率较高。清醒、安静和休息状态时,出现波。波幅稍大,频率较低。,第一阶段:脑电波

6、是频率和波幅都较低的脑电波。 10分钟 第二阶段:频率更低的波,偶尔出现“睡眠锭”的脑电波。20分钟。 第三阶段:频率继续降低,波幅变大,出现波,40分钟。 第四阶段:波. 这个阶段被称为深度睡眠。身体各项指标都变慢,梦呓、梦游、尿床等大多数发生在这个阶段。身体的各项功能性指标变慢,很难唤醒。问题?梦出现在睡眠的那个阶段?睡眠时有多长时间在做梦?,快速动眼(rapid eye movement, REM)睡眠:(睡眠的第五阶段快速动眼(rapid eye movement, REM)睡眠:(睡眠的第五阶段人为什么要睡觉 解释一: 使工作了一天的大脑和身体得到休息、休整和恢复。 解释二:用生物进

7、化有关的生态学理论解释。冬眠现象、候鸟 解释三:睡眠的益处还有:节省精力与保持能量;剥夺睡眠回导致易怒,注意分散,削弱免疫系统;睡眠加强学习与记忆。睡眠异常应对:睡眠窒息(减轻体重、避免酒精和减缓呼吸的镇静剂、注意睡眠与睡眠姿势)、嗜睡症(保持兴奋、抗抑制药物)、梦呓、梦游、梦魔、梦惊,梦梦是睡眠期中某一阶段的意识状态下所产生的自发的想像活动。人人做梦;梦的内容千奇百怪。 1、精神分析的观点梦是潜意识过程的显现,是被压抑的潜意识冲动或愿望以改变的形式出现在意识中,主要是人的性本能和攻击本能的反映。清醒状态受到压抑;在睡眠状态下,意识的警惕性放松,冲动和愿望改头换面,在梦中表现出来。梦就是一种被

8、压抑愿望的表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本能的欲望。,2、生理学的观点(physiological view)梦是个体对脑的随机神经活动的主观体验。通常情况下,一定数量的刺激对维持脑与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是必要的。睡眠情况下,刺激减少,神经系统产生一些随机活动,梦就是认知系统对这些随机神经活动进行解释并赋予一定意义的过程。,3、认知的观点梦有一定的认知功能。睡眠中认知系统依然对储存的知识进行加工,这些活动一部分会进入意识,成为梦境。 4.条件反射的观点大脑皮层抑制不均恒的表现。,(三)催眠(Hypnosis) 1 什么是催眠催眠是由催眠师诱导而出现的一种类似睡眠又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催眠状态下,

9、脑电记录与清醒状态时一样。2.催眠术(张春兴196-197页)催眠是在一定的特殊情境下,由催眠师诱导而形成的。由催眠师所设计的特殊情境,与其采用的诱导方法合称为催眠术。,催眠时一般让被催眠者处于安静舒适的状态,将外界干扰减少到最小,然后 催眠师用平和的语言引导和暗示被催眠者的感受和体验,使他顺从和接受催眠者的指示,并相信催眠师的描述。,4 怎样解释催眠? (1)、角色扮演的观点催眠反映了催眠师和被催眠者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关系(类似于导演和演员的关系)。被催眠者扮演着一个特殊的社会角色被催眠的人,他要无条件的接受催眠师的指挥。 (2)、意识功能分离的观点人的意识有两种基本功能:执行和监督,一般情况

10、下,这两种功能连在一起。催眠时,两种基本的功能分离,执行功能正常,但监督功能不起作用。,(3)、催眠弱化了意识对行为的监控催眠不一定使意识分离,它只是弱化了意识对行为的监控。这样意识的执行功能超过了意识的其它方面,执行功能自动地执行了催眠师的指示。 4.催眠的作用与应用 医学方面:控制疼痛、安慰剂效应 犯罪侦破方面: 美国很多州立法,禁止用催眠来获得法庭证据。 四.白日梦与幻想,第二节、 注意的概述,注意的基本概念 注意的生理机制 注意的外部表现 选择性注意学说,一、注意的基本概念,1 什么是注意(attention)(1)定义-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2)基本特性:指向

11、性: 集中性:心理活动在某个方向上活动的强度和紧张度。人们在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时,注意的指向范围缩小,集中性与指向性密不可分。心理活动的组织性,2.基本功能: 选择功能; 整合功能; 维持功能; 调节和监控的功能; 启动与负启动现象,3.注意和意识的关系(1)一方面,注意不等同于意识。注意是心理活动或“心理动作”,是一种过程;而意识更多的是指心理内容或体验。人脑比喻为电视机,注意是对节目的选择过程,意识是屏幕上的内容。注意决定什么将进入意识,“注意是意识之门”。(2)另一方面,注意和意识密不可分。处于注意状态时,意识水平较高,意识内容比较清晰。注意指向的内容一般处于意识的活动中心。(3)注意可

12、能是有意识的过程,也可能是无意识的过程。如人们有时意识不到为什么就注意那些事物了。,二. 注意的生理机制与外部行为表现 (一)注意的生理机制 1.定向反射最初机制巴甫洛夫认为,注意就其产生方式来说,是有机体的一种定向反射。所谓定向反射,是指每当新异刺激出现时,有机体便将感受器朝向新异刺激的方向,以便更好地感受这一刺激。定向反射可分为:朝向反射探究反射是什么反射等三个阶段 .,2.相互诱导与优势兴奋中心-注意重要机制; 3. 网状结构(特异通路与非特异通路的作用)的激活作用 ; 4.边缘系统调节大脑皮层的紧张性;对新旧刺激进行选择的“注意神经元”;海马与注意有密切关系 5.丘脑的作用是刺激信息的

13、重要中间转换站; 6.大脑皮层是最高级的中枢对皮下组织控制调节;主动调节行动;对信息进行选择。特别是大脑额叶有新异探测器和定势期待细胞,这是重要的注意细胞.,(二)注意的外部行为表现 1.适应性运感官朝向某个对象。出现某些表情动作。如拖住下颌,目光呆滞在某处等。 2.无关动作停止。身体的肌肉处于紧张状态,多余的动作消失。 3.呼吸运动的变化 4.提醒: (1)注意的外部行为表现可以作为人的注意状态的重要指标;(2)注意作为一种内部心理状态,它和外部行为并不总是一致的。,三、选择性注意的几种学说 关于选择性注意,有人提出了一些以信息加工为基础的模型。主要理论有: (一)过滤器学说 彻里(.,)在

14、一项实验(给被试的两耳同时呈现两种不同的材料,让被试大声追随从一个耳朵听到的材料,并检查从非追随耳所获得的信息)中发现,被试对追随耳加工注意,得到信息多,从非追随耳得到信息很少。 年英国心理学家布罗德本特(Broadbent)根据这一发现及自己的研究,在其知觉和交往一书中提出了用过滤器理论解释注意的选择作用。 该学说认为注意是一个类似狭长瓶颈口的过滤器。每只耳朵是一个通道,过滤器只允许一个通道的信息单独通过。 “过滤器”是按“全或无”的加工原则,使信息通过或者不能通过的选择机制。,(二)衰减器学说 格雷(.,)在双耳实验中(左耳呈现:ob;右耳呈现:),无论哪个作追随耳,其报告的结果是,这一结

15、果表明,非追随耳仍被注意,其信息受到加工。 于是,特瑞斯曼(Treisman,1964)提出了衰减器学说。该学说是一种双(多)通道理论。这一学说则认为被拒绝的信息并不是完全被阻断,只是次要的信息被衰减,而重要的东西则能通过并反映在人的意识中。,(三)主动加工模型说 洛尔曼(.,)在他人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主动加工理论。该模型认为,所有的选择注意都发生在信息加工的晚期,过滤器位于知觉和工作记忆之间。注意的选择依知觉的强度和意义为转移。这种理论强调:所有输入的信息都在知觉水平上受到充分的分析之后,才进入过滤器或衰减器的;个体是用已有的经验(记忆中存储的信息)来检验从外界直接输入的信息;选择又集中表现

16、在反应阶段。于是加工模型的“主动整合器”构成了一个关于环境的内部表象,由感觉活动所获得的全部信息都要适合于这个模型。,(四)认知资源限制和双加工理论。 认知资源理论把注意看作资源的应用,认为对输入进行操作的认知资源在数量上是有限的。如果一个任务没有用尽所有的认知资源,那么注意就可以指向另外的任务。注意的有限性不是过滤器作用的结果,而是从事操作的认知资源的有限数量所决定的。 谢夫林等(ShiffrinSchneider,1977)自动化和意识控制双加工理论。他们认为人类有两种认知加工: 自动化加工和意识控制双加工。前者是自动化进行的,不受认知资源限制;后者是在意识控制下的加工,受认知资源的限制。这一理论能够较好地解释注意的分配与长时间集中注意现象。,第三节 注意的种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