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16年秋八年级上第五单元古墨深情 第25课《杜甫诗三首》第一课时(语文)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549572 上传时间:2018-10-01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2.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2016年秋八年级上第五单元古墨深情 第25课《杜甫诗三首》第一课时(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新人教版)2016年秋八年级上第五单元古墨深情 第25课《杜甫诗三首》第一课时(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新人教版)2016年秋八年级上第五单元古墨深情 第25课《杜甫诗三首》第一课时(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新人教版)2016年秋八年级上第五单元古墨深情 第25课《杜甫诗三首》第一课时(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新人教版)2016年秋八年级上第五单元古墨深情 第25课《杜甫诗三首》第一课时(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2016年秋八年级上第五单元古墨深情 第25课《杜甫诗三首》第一课时(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2016年秋八年级上第五单元古墨深情 第25课《杜甫诗三首》第一课时(语文)(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5课杜甫诗三首 第1课时,八年级语文上 新课标人,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他的诗歌大胆地揭露了当时统治集团的腐朽,广泛而尖锐地反映出人民的苦难和社会矛盾,内容深刻。他的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被称为“诗史”。现在我们来集中学习他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三首诗歌,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思想的发展变化和当时的社会状态。,新 课 导 入,作 者 简 介,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为我们留下了1500多首诗。这些诗像一面镜子,深刻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杜甫生活在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及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

2、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文题解说】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多数通篇是五言句或七言句,也有以五言或七言句为主而杂有长短句的;平仄没有严格的限定,体现自由的抑扬韵律;用韵比较自由,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换韵。从句式方面看,古诗一般四字为二二式,五字为二二一式或二一二式,七字为二二二一式,有时因表意需要而有特殊情况。望岳是一首五言古诗,句式有:“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文 题 背 景,【创作背景】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

3、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文 题 背 景,岱宗夫如何( ) 决眦入归鸟( ) 白头搔更短( ) 浑欲不胜簪( ),读出加点字读音,di,z,so,zn,.,.,.,.,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 / 钟神秀, 阴阳 / 割昏晓。 荡胸 / 生曾云, 决眦 / 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听读录音,把握朗读节奏和语气重读,在课本中标划。,望岳,点击播放 课文诵读,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

4、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岱宗”两句是远望;“造化”两句是近望;“荡胸”两句是仰望;“会当”两句是极望。,整体感知,(1)“岱宗”两句。 “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逐句分析,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显,也更强烈。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无论从北或是从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形容泰山极高极远。,据注释作答,再补充说明:山前为阳,日光先临,故易晓;山后为阴,日光不到,故易昏。,(2)“造化”两句。 “神秀”,指

5、英灵之气,这是古人的说法。试联系前面一句说说这句的意思。,“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泰山如此高远,是天地间英灵之气聚集的结果。,(3)“荡胸”两句。这两句写诗人望岳所见,试作具体描述。 (4)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5)“会当”两句。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全都看到)众山小”,这说明了什么?,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故谓之“层云”;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细望才能见。,向往之至,亟欲一登。,这是诗人神游之所见,故谓之虚景。,赏读春望,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好,去投奔肃宗。途中被叛

6、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1.介绍写作背景。,春望写于次年三月。他乘隙逃离长安,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当时朝廷的所在地凤翔县。这首诗是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写的。,近体诗是指在唐代形成的格律诗。近体诗从句式上说有五言、七言之分;从篇幅上说有律诗、绝句两种。律诗分五律、七律两种。全诗共四联,头两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二、四、六、八句尾要押韵,通常押平声韵。,2.介绍近体诗。,听读录音,标划生字读音和节奏。,春 望 国破 / 山河/在, 城春 / 草木/深。 感时 / 花/溅泪, 恨别 / 鸟/惊心。 烽火 / 连/三月, 家

7、书 / 抵/万金。 白头 / 搔/更短, 浑欲 / 不/胜簪。,点击播放 课文诵读,问题探究,(1)这首诗写于国家危难之时,诗中蕴含了诗人深深的爱国情怀。这首诗最能体现爱国深情的词或句子是什么?为什么?,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个“深”字写尽山河破碎,人民离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因为感时伤怀,加之久别思家之苦,即便是面对鸟语花香的春景,不但无心赏玩,反而落泪心惊。,“溅”“惊”二字,在句中都是使动用法,意思是花使我的泪水飞溅,鸟使我的心灵惊悸。,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连三月”见战祸之长。“抵万金”极言家书难得,足见思家之苦。,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苦痛无法排解,搔头更增哀叹。,

8、(2)诗歌的首联写了哪几个形象?这些形象各有什么特点,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3)颔联写了哪几个形象,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写了国都、山河、城、草木四种形象。国破,山河依旧,城春,草木深。这是一幅沦陷中长安城的破败画面: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使人满目凄然。,烽火连天,兵荒马乱,“家书”承载着亲人的牵挂和眷念。诗人盼望得到一封家书,然而终归是失望,我们仿佛看到诗人满头白发如冰雪,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4)诗中常使用反衬手法,即以甲物之是来衬乙物之非。杜甫的春望开头两句就使用了这一手法,你能说说自己的理解吗?“国”是指都城,即长安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其

9、繁华热闹可以想见。但是,目前的长安,唯有山河存在,这不就意味着过去的繁华都城已被叛军糟蹋殆尽,剩下的只有山山水水了吗?春天来了,城里到处都是“草木深”,不就意味着人烟稀少才让草木丛生吗?,“感时花溅泪”感伤国事,看到美丽的花儿都禁不住落泪。“恨别鸟惊心”伤心离别,听到婉转的鸟鸣都害怕。其实在这里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意思为:由于为国事而感到伤心,为离别而感到遗憾,所以看到美丽的花儿都禁不住落泪,听到婉转的鸟鸣都害怕。,(5)如何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的意思?,前四句抒发了诗人面对国都沦陷、山河破碎而产生的沉痛和忧伤之情,颈联抒发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牵挂之情,尾联总写忧国思家的感情,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叹息衰老,又多了一层悲哀。,(6)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关于诗歌语言的意义美。“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举手搔头,意欲解愁,可是搔头解愁愁更愁,稀疏短发,几不胜簪,顿觉衰老,更增一层悲哀。,(7)名句品评。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好在哪里?,课 堂 小 结,望岳和春望是杜甫在不同时期的作品,风格迥然不同,但在他的诗句的字里行间都流露着一代“诗圣”的超凡之处,课下我们不妨搜集杜甫的其他诗作,做一个全面的调查研究,一睹这位伟大诗人的风采。,1.默写望岳春望。 2.辨析两首诗的风格。,布置作业,板 书 设 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