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一年级历史优质课件精选------《高一历史期末总复习》

上传人:高远 文档编号:55547261 上传时间:2018-10-01 格式:PPT 页数:115 大小:6.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一年级历史优质课件精选------《高一历史期末总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15页
高中一年级历史优质课件精选------《高一历史期末总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15页
高中一年级历史优质课件精选------《高一历史期末总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15页
高中一年级历史优质课件精选------《高一历史期末总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15页
高中一年级历史优质课件精选------《高一历史期末总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一年级历史优质课件精选------《高一历史期末总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一年级历史优质课件精选------《高一历史期末总复习》(1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历史期末总复习,分封对象:,王族(姬姓贵族)(鲁、燕);功臣(齐);先代贵族等(宋),分封制的目的:巩固政权,有效统治(维护了政治的稳定),必修一 政治史,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分封制,影响:,维护了政治稳定,但后来随着实力的变化,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天子权威削弱。,周天子诸侯 卿大夫士贫民 奴隶,西周宗法制示意图,2、宗法制宗法制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它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进行分封。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有双重关系,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 实质: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

2、治联系(也是特点)。 特点:最主要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主要等级:周天子-诸候-卿大夫-士(各等级之间形成大、小宗从属关系) 影响:(家谱、祭祖),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结合下列材料和史实,归纳中国早期政治制度有哪些主要特点?,神权和王权的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的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1、秦的统一:,过程,灭六国(春秋战国以来的割据混战局面,宣告结束),南方: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江水系;岭南归入中央王朝管辖的开端)秦代,西南:云贵高原和川西成为中原政权版图的开始)秦代,建立,2、地方郡县制,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了郡县制。郡设守、尉

3、、监御史等,分掌行政、兵事、监察职责。,特点,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最主要区别是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长官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建立,3、中央制度,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中央官制包括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丞相是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太尉主管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系统。,特点,皇权至高无上。,君权与相权(汉、唐、宋、明的演变),监察制度(秦、汉、以后历代的演变),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不断加强,选官制度(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行省的设置(秦、汉、唐宋、元),1、君权与相权,设“中朝”(职能是决策)抑制以丞相为首的“外

4、朝”的权力。,中央设置三省六部制度。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最高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设置中书门下和参知政事、三司使(财政权)枢密使(军事)分化相权。,废丞相,权归六部,六部直属皇帝。又设内阁,相权由于不断分散而削弱直至消亡,君权不断加强,2、中国古代监察制度,1.秦:御史大夫中央 2.汉武帝时:设十三州部刺史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秦朝,汉朝,唐朝,宋朝,元朝,郡,道,行省,州,州,县,县,县,州,郡,县,路,3.古代地方管理制度的 演变及趋势,注意:汉初的地方行政区划是郡国并行制。元代中书省直辖“腹里”;宣政院管辖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西藏成为我国政府版

5、图是在元朝。演变趋势:不断削弱地方的权力,以加强中央的权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1、明朝内阁制度的建立明太祖鉴于历史上的宰相“专权乱政”废除丞相,权归六部,六部直属皇帝。历史上的丞相制度彻底被废弃了。明成祖(永乐帝朱棣)正式设立内阁制,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后来担心内阁威胁皇权,以司礼监的太监予以牵制。,2、军机处,设置时间和原因:雍正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性质: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机大臣秉承皇帝旨意办事。,隆宗门内军机处,影响:军机处提高了行政效率,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其实质是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说明封建制度走向衰落。,总结:,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6、、主要表现及影响。,特点: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和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表现:明朝废除丞相,权归六部,设立内阁制,使君主权利大大加强。清朝设立军机处,推行密折制,进一步加强君主权利,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秦朝(形成),两汉(巩固),隋唐(完善),元(新发展),宋(加强),明清(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过程,丘逢甲,以上人物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的哪些历史事件?,张自忠,邓世昌,两条主线,列强侵略,中国军民维护主权的斗争,一个主题,捍卫国家主权与争取民族完全独立,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国门洞开,瓜分狂潮,列强入侵,(军事侵略),(政治侵略),认识:列强侵略是近代中国民族危机

7、出现的根本原因,民族危机,1、1840年至1900年间列强的主要侵华战争,1840-1842年:鸦片战争,中国签订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 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化程度。 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强迫中国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鸦片战争的背景,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急需开辟更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根本原因)(这也是英国发动战争的根本意图) 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内部

8、危机严重,处于发生巨变的前夜。 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直接原因) 注: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腐朽的封建制度不能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危害,领土主权,关税主权,贸易主权,赔 款,3、重要的不平等条约,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割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 增开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阻碍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内 容,危 害,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中国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严禁中国人民反帝 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内

9、 容,危 害,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政府官兵英勇对抗,人民大众自发组织,认识: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第一次自发的抵抗、外国 侵略的斗争(鸦片期间),邓 世 昌 等 壮 烈 牺 牲,邱逢 甲徐 骧的 义军 刘永 福领 导的 黑旗 军,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共发表八一宣言。 1935年瓦窑堡会议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一二九运动掀起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1936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标志着

10、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七七事变次日,中共发表通电,呼吁两党合作抗日.八一三事变次日,国民政府发表了自卫声明.根据国共协议,中共的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序列.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这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也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实现.,伟大的抗日战争,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枣宜会战,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百团大战,少数民族抗日武装的壮大,武汉会战,反扫荡斗争,两个战场协同作战,正面战场(国民党),敌后战场(共产党),打破了日本3个月中国的计划,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张自忠将军壮烈殉国,

11、1937年8月洛川会议后,1940年下半年发动,指挥中枢和总后方,成立陕甘宁边区,各种形式的游击战,蒙古抗日游击队,回民支队,平型关,台儿庄,开辟,2、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1937-1945),陈嘉庚,朱德,张自忠,华侨的支援,中国共产党的 中流砥柱作用,国民党的 英勇抗战,世界反法西 斯 同盟的支持,3、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中共倡导、推动并坚持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全民族一致抗日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国共两党两个战场的相互配合、协同作战。 海外华侨的支援。 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的支持和配合;美国的原子弹、苏联的出兵加速了日本的投降。,4、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12、,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的完全胜利;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1949,专题三,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概述,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反帝反封建,革命目标:建立独立、民主和富强的新中国,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导语,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专题总括:,近代中国民的主革命,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农民阶级,资产阶级,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国民革命,农村包围城市,人民解放战争,无产阶级,1840-1919,1919

13、-1949,辛亥革命,1、同盟会的成立和武昌起义的爆发1905年,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主要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不久全国各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而独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2、中华民国的成立和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1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2、关于国民权利的规定,3、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选举临时大总统和弹劾大总统权利,临时大总统和国务委员行使行政权,实行责任内阁制,法院独立形式司法权,主权在民,根本上 否定了君主

14、专制,体现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原则,限制袁世凯权利防 止专制独裁,确立 民主共和政体。,意义: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质)。它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和民主共和政体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甲:共和体制确立,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乙:封建传统仍有影响。丙:他们既崇拜孔孟,又崇拜孙中山和华盛顿,说明当时的社会正处于新旧交替之中。,3、辛亥革命的意义,近代中国第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的性质,注意:辛亥革命没有结束封建制度。,革命的功绩,政治: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15、,结束了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思想: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该图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爆发直接原因是怎样的?有什么意义?,五四运动。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它是一次伟大的反 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无产 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并发挥领导作用)。,嘉兴南湖上的游船,该图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中共一大召开。党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

16、运动。 中共二大:党的最高和最低纲领;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1、该图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该运动的斗争对象和兴起标志分别是什么? 北伐战争(国民革命)。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2、该运动有何意义?失败原因是怎样的?有何教训?前所未有的反帝反封建人民大革命,动摇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国民党右派的叛变中共的右倾错误。掌握领导权和武装。,A,上图是红军长征的行走路线,红军为什么要长征?其中A点是中国共产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A地点是( ),红军中央中A点做了什么事情,扭转了整个长征的形势?有什么样的意义?红军长征结束的标志是? 王明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遵义。召开了遵义会议。是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解决方针问题)。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于甘肃会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