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挖掘整合教材的策略与方法(共76张)

上传人:lizhe****0001 文档编号:55547249 上传时间:2018-10-01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1.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挖掘整合教材的策略与方法(共76张)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挖掘整合教材的策略与方法(共76张)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挖掘整合教材的策略与方法(共76张)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挖掘整合教材的策略与方法(共76张)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挖掘整合教材的策略与方法(共76张)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挖掘整合教材的策略与方法(共76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挖掘整合教材的策略与方法(共76张)(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与教材对话 挖掘整合教材的策略与方法,1,一、为什么要挖掘、整合教材? 二、怎样挖掘、整合教材?,导学,2,有关讲授内容的材料,如书籍、讲义、图片、讲授提纲等。(引自现代汉语词典),3,一、为什么要挖掘、整合教材?,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性资源 【引自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2011版)】,4,一、为什么要挖掘、整合教材?,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新课程理念的主要体现,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引自解读),5,一、为什么要挖掘、整合教材?,教材是课堂上能够利用的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科书与一般出版物最大的不同是,基础教育教材必须体现国家意志,这是不可动摇的。【引自光明日报( 2

2、015年04月13日 09版)】,6,一、为什么要挖掘、整合教材?,(就教材与教师、学生的关系而言)教材是其“脚手架”,提供最为基础的支撑和尽可能开放的空间。【引自义务教育教科书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2016年7月第1版)】,7,“今天的中小学教师 ,如果离开了教学参考书,至少有%的教师写不好教案、上不好课 ;离开了课堂同步练习,至少有%的教师出不好练习题 ;离开了标准化试题 ,至少有%的教师命不好考试题 ;要是离开了统编教材 ,至少有%的教师不知道怎样给学生上课。”(引自年0月日教育时报),一、为什么要挖掘、整合教材?,8,当下,在“模式旋风”的推动和“模式神话”的诱惑下,课堂

3、教学改革的重心明显地转移到了课堂模式的“复制”上,给人的感觉似乎只要按照那样的程序来组织教学,教学效果就会自然地好起来,于是很多教师弱化了对教材的研究:不少教师对教材的解读很不到位,依托教材在课堂上实施的导学、导思、合作、探究,形式主义严重教师对教材都深入不进去,所引导的学生又能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呢?,一、为什么要挖掘、整合教材?,9,走向教材 : 揣摩、阅读和理解 走近教材 : 钻研、分析和挖掘 走入教材 : 激活、对比和优化 走出教材 : 开发、拓展和创造,(一)与教材对话四步曲,二、怎样挖掘、整合教材?,10,走向教材:揣摩、阅读和理解,例一: 中 学 序 曲 ,义务教育教科书 道德与

4、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框,11,道德知识(主要融于“探究与分享” 等活动设计中) 关于道德的知识(正文及“相关链接” 、 “方法与技能” 等栏目) 有助于道德的知识(主要通过“相关链接”呈现),第一层次:知识归类,走向教材:揣摩、阅读和理解,12,是什么 为什么 程序性知识 怎么做 策略性知识,第二层次:把知识逻辑转化为学科教学逻辑,走向教材:揣摩、阅读和理解,陈述性知识,13,中学序曲的主题是什么?,走近教材:钻研、分析和挖掘,第一层次:,14,中学序曲围绕“主题”的知识(主干知识和非主干知识)是什么?,第二层次:,走近教材:钻研、分析和挖掘,15,中学序曲主干知识和非主干知识如何

5、构建? 告知(接受式学习还是发现学习) 阅读文本(符号式学习) 活动:体验、观察(活动性学习、观察式学习),第三层次:,走近教材:钻研、分析和挖掘,16,教教材:一般意义的导入 + 观点1新的起点:“新名字”+“别样天地”+“具独特价值和意义的新阶段”+观点2成长的礼物:提供机会+激发潜能,激励自我超越+重新塑造自我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板书 + 我的收获之类的总结,走入教材:激活、对比和优化,17,第一层次:激活其功能,用教材教: “运用你的经验” 观点1新的起点:“新名字”+“别样天地”+“具独特价值和意义的新阶段(奠定重要基础+见证生命进阶) ”是什么 观点2成长的礼物:提供机会+

6、激发潜能,激励自我超越+重新塑造自我 为什么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怎么做,走入教材:激活、对比和优化,第一层次:激活其功能,18,课程资源:“运用你的经验”(P3-4)+“我经历的新鲜事”(P4上)+“分享我的感受”( p3 下)+“正文” 教学环节:听一听+写一写(念一念)+说一说 过程与方法:阅读+倾听+列举+归纳+比较 思维方法与能力:综合+比较(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比较、具体化、系统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体味+珍惜,走入教材:激活、对比和优化,19,第二层次:对比与优化,观点怎么形成:以“新的起点”为例 关键词:新+起点 教学方法:比较法、归纳法 新名字”+“别样天地”+“具

7、独特价值和意义的新阶段(奠定重要基础+见证生命进阶) ” 新的起点,走入教材:激活、对比和优化,20,第三层次:对比与优化,走出教材 :开发、拓展和创造,21,例二: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思想品德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二框,导学,22,教学流程示意图,23,三个教学环节引起学生三个层面的情感体验,24,教材重视在经验、活动中体验、生成素养提高所需要的知识、情感。 我们尽量别从系统知识的角度来理解教材,要从培养过程的角度来看待教材。,教学内容的组织方式,25,什么样的课堂是学生学科知识构建的课堂,26,什么样的课堂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课堂,27,1.将学习目标“问题”

8、化,学生找到问题的答案(甚至是在教科书上划出、捧着教科书念出、把教科书誊写到学案上、教师在课前出示在黑板上或投影出)就当作目标达成,学生思维含量很少、层次很浅。,28,2.为机械地记忆知识、生硬地勾画知识体系,以知识记忆的数量结果代替理解、掌握和运用三个学习量级结果,人为淡化甚至放弃了能力、素养的培养与提升。,29,3.学习者的自我监控与反思性学习(自主探究学习)变成了满堂问、满堂看、满堂找、满堂跑、满堂写的任务(非目标)型教学 表现为为了让学生“主动”(实为完成教师教的任务),就兜圈子提问、就进行小组讨论、就开展许多活动,课堂成了问题课、比赛课、举牌课、举卡课、评分课、板演课、课件展示课等等

9、“折腾”学生筋骨的课堂。,30,4.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不重实效;合作目的不明确,为“活动”而“活动”;合作无序;合作问题过于简单,没有讨论的必要; 学生没有经过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就开始合作;教师不能有效指导帮助,一味放手让学生合作;教师为赶教学进度,草草收场;学生的主动合作意识不强,合作参与不足;合作过于频繁;合作没有结果等。,31,5.学习的物理情境即在真实的学习任务中具有目的性、关联性、实效性、选择性的学习资源和多样的、情境性的信息与有效的建构工具,被课件(多媒体)所替代 表现为课文内容移植到课件、看课件代替阅读、展示课件代替思考、课件出示结论代替学生的学习结果。,32,知识构建的课堂,是

10、包括活动性学习、观察性学习和符号性学习的课堂; 是以活动和过程为达成学习目标基本途径的课堂(淡化知识点的讲授、关注并强调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是否获得体验);,33,知识构建的课堂,是“重新发现”知识的课堂; 是遵循从语言形式(口头或文字的)到概念或命题,又从少量而且一般的概念或命题含义过渡到较深刻、较丰富多样的概念或命题含义的一般规律的课堂; 是按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顺序构建知识的课堂,34,是以思维为最核心工具的课堂 是学生经历包括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能动飞跃和从认识到实践的能动飞跃的课堂 是学生勇于实践,深入探究,占有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

11、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加工制作过程,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课堂。,思维发展的课堂,35,思维发展的课堂,是学生在研究问题阶段运用归纳法为主演绎法为辅、在说明问题阶段运用演绎法为主归纳法为辅思维规律的课堂,更是由抽象思维上升到具体思维作为重要思维法则的课堂 是以批判性思维为内在品质的课堂。,36,1.依据课程标准进行挖掘与整合。 【课标要求】课程标准第一部分“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我”“自尊自强”部分: 1.4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1.6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 2.7养成自强自立的生活态度,(二)具体策略与方法,37,列举

12、、比较分析自己学习环境的变化,归纳出中学生活的意义,悦纳初中生活这份生命馈赠给我们的成长礼物;通过对他人实现少年梦想故事的赏析,追求乐观、积极、坚定地面对变化的、富有挑战的新生活的态度,尝试制定人生发展规划塑造全新的自我并提升自己观察事物及比较、分析与归纳的能力。,学习目标示例,(二)具体策略与方法,38,2.教材内容具体化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类问题。 3.在分析和研究问题时尽可能使用归纳法和演绎法这两种最基本的方法。遵循 “研究问题阶段以归纳法为主、演绎法为辅”、“阐述问题阶段以演绎法为主、归纳法为辅”的基本规律。,(二)具体策略与方法,39,4.利用目录,了解和研究教材的整体布局 目

13、录作为一册教材的“眼睛”,是贯穿整册教材内容的“链”,是联系全册教材内容的“纲”。 利用目录纵观教材内容、教材基本结构, 做到“纲举目张” 。 利用目录了解教材的课、框结构或单元知识结构,通过目录揭示课与框之间的关系。 利用目录把握整个课文的编排思路和知识体系,建构知识网络。,(二)具体策略与方法,40,5.利用单元引言和课题引言,把握整课的知识体系 是对教学内容“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的总括,起提纲挈领的作用,41,(二)具体策略与方法,6.理解教材栏目设置意图,把握栏目间的内在联系,把握教材的基本线索及其教学意义。,42,(二)具体策略与方法,7.分析正文挖掘正文间的关系,整理教学内容

14、要点,归纳框题、课、单元、全书的“核心概念”,抓住重要关键词,确定主干知识及其主题,挖掘课文隐含的思维方法,揣摩、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分析学科(活动)内容所蕴含的德育要素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契合点。,43,(二)具体策略与方法,活动一: 请以新编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框题“中学序曲” 为例,完成下列任务: 1、 教材P5-7 “成长的礼物”一目下有四段“正文”,理 清这四段正文的关系。 2、整理第一目题“新的起点”的教学要点。 3、整理第二目题“成长的礼物”的教学要点。 4、归纳出本框题的“核心概念”是什么。 5、 第一目题“新的起点”有一个关键词值得关注,把它

15、找出来。说一说应该首选什么样的教学方法突破这一关键词?,44,熟读教材、读透教材,1、教材P5-7 “成长的礼物”一目下有四段“正文”,理 清这四段正文的关系。 (1)P5&P6上、P5&P6下、P5&P7 论点论据 (2)P7&P6上、P7&P6下 因果关系(P7为果),45,熟读教材、读透教材,2、整理第一目题“新的起点”的教学要点。 (1)中学生活让我有了一个新的名字; (2)中学生活把我带进一个别样的天地; (3)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 。,46,熟读教材、读透教材,3、整理第二目题“成长的礼物”的教学要点。 第一种: (1)为我们的人生长卷打上更加丰富而厚实的底色; (2)提供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 (3)激发我们的潜能、激励我们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4)重新塑造一个“我”。,第二种: (1)为我们的人生长卷打上更加丰富而厚实的底色; (2)提供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重新塑造一个“我” ; (3)激发我们的潜能、激励我们不断实现自我超越。,47,熟读教材、读透教材,4、归纳出本框题的“核心概念”是什么。,成功的教学是围绕核心概念的教学,这样的教学符合我们认知发展的特点,是我们有效认识世界的途径。对核心概念的准确挖掘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有利于提出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