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考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完整版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5539145 上传时间:2018-10-01 格式:DOC 页数:465 大小:14.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软考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完整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65页
软考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完整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65页
软考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完整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65页
软考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完整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65页
软考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完整版_第5页
第5页 / 共4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软考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完整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软考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完整版(4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软考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全书目目 录录第 1 章信息化基础知识.17第 2 章信息系统服务管理61第 3 章信息系统集成专业技术知识80第 4 章项目管理一般知识166第 5 章立项管理.207第 6 章项目整体管理.224第 7 章项目范围管理.242第 8 章项目进度管理.255第 9 章项目成本管理.277第 10 章项目质量管理295第 11 章项目人力资源管理.316第 12 章项目沟通管理335第 13 章项目合同管理345第 14 章项目采购管理359第 15 章信息(文档)和配置管理.378第 16 章变更管理.385第 17 章信息系统安全管理.389第 18 章项目风

2、险管理413第 19 章项目收尾管理431第 20 章知识产权管理436第 21 章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442第 22 章职业道德规范452第 23 章案例分析.454第第 1 章信息化基础知识章信息化基础知识1.1信息化基础知识信息化基础知识商业智能、数据仓库、数据挖取。 电子政务 ERP信息化是当代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强大动力,国家信息能力是国家竞 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信息技术不断创新,信息产业持续发展, 信息网络广泛普及,信息化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井逐步向一场全方位的 社会变革演进。进入 21 世纪,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加深刻。广泛

3、应用、高度 渗透的信息技术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 社会财富,被认为是与土地、能源、材料同等重要的战略资源。因特网开辟了无限广阔 的信息空间,成为信息传播和知识扩散的崭新的重要载体,同时也加剧了各种思想文化 的相互激荡。电子政务在提高行政效率、改善政府效能、扩大民主参与等方面的作用日 益显著。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信息化使现代战争形 态发生重大变化,是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核心内容。全球数字鸿沟呈现扩大趋势,发展失 衡现象日趋严重。发达国家信息化发展目标更加清晰,正在出现向信息社会转型的趋向; 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主动迎接信息化发展带

4、来的新机遇,力争跟上时代潮流。全球信 息化正在引发当今世界的深刻变革,重塑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军事发展的新 格局。加快信息化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信息化的迅猛发展震撼全球, 日益成为国际竞争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 1.1-1 信息 1关于信息的基本概念各种文献中有许多对于信息的不同理解和表述,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以下几种。控 制论的创始人维纳( Norbert Wiener)认为:信息就是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这 个论述第一次把信息与物质和能量相提并论。信息论的奠基者香农(Claude EShannon) 认为:信息就是能够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这个论述第一

5、次阐明了信息的功能和用途。比较流行的另一种说法认为:信息是事先不知道的报导。还有,哲学界认为:信息 是事物普遍联系的方式。不难发现,以上这些说法不完全一致。维纳的说法和哲学界的说法是从客观的角度 给出的表述,香农的说法和另一种流行说法是从信息接收者的角度给出的判断。总的来说,信息的概念存在两个基本的层次,即本体论层次和认识论层次。前者是 纯客观的层次,只与客体本身的因素有关,与主体的因素无关:后者则是从主体立场来 考察的信息层次,既与客体因素有关,也与主体因素有关。本体论层次的信息概念因为 它的纯客观性而成为最基本的概念,认识论层次的信息概念则因为考虑了主体因素而成 为最适用的概念。2本体论信

6、息概念事物的本体论信息,就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和状态变化方式的自我表述。按照这个定 义,所谓得到了某个事物的本体论信息,就是知道了这个事物处在什么样的运动状态, 以及这个运动状态会按照什么方式发生变化。这里所说的“事物”既可以是外部世界的物质客体,也可以是主观领域的精神现象; “运动”是泛指一切意义上的变化或过程:“状态”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相对 稳定的形态;“状态变化方式”是指事物运动的动态变化情形。由此可见,哪里有事物和 事物的运动,哪里就必然有本体论信息的存在。世间事物无处不在,本体论信息无处不 有,本体论信息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源泉。3认识论信息概念主体关于某个事物的认识论信息

7、,就是主体对于该事物的运动状态以及状态变化方 式的具体描述,包括对于它的“状态和方式”的形式、含义和价值的描述。由于引入了 主体昀因素,认识论信息的内涵变得比本体论信息更丰富了。按照这个定义,所谓得到 了某个事物的认识论信息,就是不仅知道了这个事物的运动状态和状态变化方式的表现 形式,而且知道了这种“状态和方式”的含义以及它们对主体的价值。因此,如果获得了足够的认识论信息,就可以根据它的形式、含义和价值做出恰当 的判断和决策。反之,没有充分的认识论信息,人们的决策就可能带上盲目性。这就是 认识论信息在认识论意义上的巨大作用。从上面给出的定义可以看出,认识论信息与本体论信息是相通的,它们共同的核

8、心 都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状态变化的方式”。不仅如此,两者之间还可以相互转化。转化 的基本条件就是主体因素:引入主体因素,本体论信息就转化为认识论信息:去除主体 因素,认识论信息就转化为本体论信息。人类认识世界的任务和先决条件之一,就是要 把本体论信息恰如其分地转化为认识论信息,为其后的决策提供依据。 1.1.2 信息化信息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高级进程,它的核心是要通过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 力,在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充分应用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先进社会生产工具,创建信息 时代社会生产力,推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改革,使国家的综合实力、社会的文明素 质和人民的生活质量全面达到现代化水平。信息化的基

9、本内涵启示我们:信息化的主体是全体社会成员,包括政府、企业、事 业、团体和个人;它的时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的空域是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 社会的一切领域:它的手段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先进社会生产工具;它的途径是创建它的手段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先进社会生产工具;它的途径是创建 信息时代的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生产关系及社会上层建筑的改革:它的目标是使国家信息时代的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生产关系及社会上层建筑的改革:它的目标是使国家 的综合实力、社会的文明素质和人民的生活质量全面达到现代化水平。的综合实力、社会的文明素质和人民的生活质量全面达到现代化水平。信息化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

10、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 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1.1.3 国家信息化体系要素国家信息化体系包括信息技术应用、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 化人才、信息化法规政策和标准规范 6 个要素,这 6 个要素按照图 1-1 所示的关系构成 了一个有机的整体。1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应用是指把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信息技术应用是信 息化体系六要素中的龙头,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主阵地,集中体现了国家信息化建设的 需求和效益。信息技术应用工作量大、涉及面广,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整体素质、效益 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信息技术应用向其他 5 十要素提出需求,而其

11、他 5 个要素又反 过来支持信息技术应用。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进程,就是在国民经济各行各业广泛应 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有效利用信息资源,提高管理水平,提供劳动效率,提供 经济效益,提升产业结构和素质,推进国民经济更加迅速、健康的发展,从而加速实现 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信息化信息化 6 要素:要素: 2信息资源信息资源、材料资源和能源共同构成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三大战略姿源信息资源、材料资源和能源共同构成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三大战略姿源。信息 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国家信息化的核心任务,是国家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也是我 国信息化的薄弱环节。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程度是衡照国家信息化水平的一

12、个重要标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程度是衡照国家信息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3信息网络信息网络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是信息传输、交换和共享的 必要手段。只有建设先进的信息网络,才能充分发挥信息化的整体效益。信息网络是现 代化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信息网络在满足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资源分布处理所需的传 输与通信功能的同时,对其他三个要素提出需求。目前,人们通常将信息网络分为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网们通常将信息网络分为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网。这三种网络有各 自的形成过程、服务对象、发展模式。三种网络的功能有所交叉,又互为补充。三种网 络的发展方向是:互相融通,取长补短,逐步实现三网融合

13、逐步实现三网融合。我们必须积极支持电信网、 广播电视网、计算机网的发展,处理好三网之间的关系,促进三网逐步融通和融合,保 证哉国信息化建设的健康发展。4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技术和产业是我国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我国是一个大国,又是发展中国家, 不可能也不应该过多依靠从国外购买信息技术和装备来实现信息化。我国的国家信息化 必须立足于自主发展。为了国家的主权和安全,关键的信息技术和装备必须由我们自己研究、制造、供应。所以,我们必须大力发展自主的信息产业,才能满足信息技术应用、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网络建设的需求。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快速持续的发展和信息化 进程的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信息基础设施、信息产

14、品与软件产品、信息技术和信息服 务的需求急剧增长,这也为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从而带动我国信息 产业的高速发展。5信息化人才信息化人才是国家信息化成功之本,对其他各要素的发展速度和质量有着决定性的 影响,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只有尽快建立结构合理、高素质的研究、开发、生产、应 用和管理队伍,才能适应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信息化体系各要素都需要多门类、多 层次、高水平人才的支持。要充分利用学校教育、继续教育、成人教育、普及教育等多 种途径,以及函授教育、电视教育、网络教育等多种手段,加快各类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增强专业人才的素赝和水平。要长期坚持不懈地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普及信息化知识和

15、提 高信息化意识,加强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化职业培训工作。还要重视建立精干 的信息化管理队伍的工作。6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用于规范和协调信息化体系各要素之间关系,是国家信 息化快速、持续、有序、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必须抓紧对现有的法律法规进行修订, 适应国家信息化发展的需要:抓紧制定和出台各种法规及配套的管理条例,以形成较为 完善的法规体系,通过法律手段,造成一个公平、合理、有序的竞争环境。还要加快建 立健全相关的执法体系及监督体系。标准规范是技术性的法规。特别是我国加入 WTO 之后,标准规范对于我国自主信息产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一定要有计 划

16、地确立国家信息化标准体系和各类标准规范。 1.1.4 国家信息化指导思想、战略方针、战略目标1指导思想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是:毗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 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坚持以改革开放 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大力推进信息化,充分发挥信息化在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 和军事等领域发展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国家信息化水平,走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 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2战略方针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方针是:统筹规划、资源共享,深他应用、务求实效,面向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方针是:统筹规划、资源共享,深他应用、务求实效,面向 市场、立足创新,军民结合、安全可靠。市场、立足创新,军民结合、安全可靠。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改革开放为动力, 努力实现网络、应用、技术和产业的照性互动,促进网络融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信 息共享。要以需求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探索成本低、实 效好的信息化发展模式。要以人为本,惠及全民,创造广大群众用得上、用得起、用得 好的信息化发展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