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16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十 区域资源开发及区域经济发展(1)课件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5521901 上传时间:2018-10-01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4.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16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十 区域资源开发及区域经济发展(1)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通用版)16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十 区域资源开发及区域经济发展(1)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通用版)16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十 区域资源开发及区域经济发展(1)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通用版)16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十 区域资源开发及区域经济发展(1)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通用版)16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十 区域资源开发及区域经济发展(1)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用版)16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十 区域资源开发及区域经济发展(1)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16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十 区域资源开发及区域经济发展(1)课件(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高考导航,专题十 区域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体系构建,命题揭秘 1.纵观近五年高考全国卷命题情况可以看出: 本专题五年内只有一次命题;区域农业发展,2014年课标卷,36题36分。虽然命题较少,也要引起一定的重视, 2016年可能围绕分析某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措施,或区域工业化、城市化推进的条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对某一区域自然资源条件和状况及其区域发展方向进行考查。难度系数0.6左右,分值8分左右。 2.考查形式上,多以区域图、表格、文字材料等方式呈现信 息,选择题、综合题并重。,专题十 区域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案1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专题十 区域资源开发与区域

2、经济发展,最新考纲 1.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考点一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分析方法,1分析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等区位因素 通过开发条件评价,分析开发利用规模和方向。,2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实施的各项整治措施是针对区域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的。,(2)鲁尔区是以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为基础形成的工业区典范,其发展变化具有突出的代表性,历经“繁荣衰落振兴”三个阶段。,鲁尔区整治振兴之路为其他类似工业区提供了良好的指导和借鉴。在我国,以辽中南重工业基地表现最明显,因而在分析其衰落

3、的原因和改造的措施时,可以运用鲁尔区的知识,这就是知识迁移能力,同样对其他重工业也是适合的,但是在迁移知识时应当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合适则用,不合适则不用。,(2014高考浙江卷改编)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1)北海是世界重要的油气产地。评价北海油气田的开采条件。 (2)荷兰有“风车王国”之称,请分析荷兰风能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 审题专练 1读文字材料,抓住核心词语 第(1)题中的核心词语有:“北海”“油气_”“评价”、“开采_”等。 第(2)题中的核心词语有:“分析”“有利条件”等。,产地,条件,2审图像材料,把握关键信息,消费市场,西风,风力,标准答案 (

4、1)有利条件:油气资源储量丰富;位于大陆架浅海,便于开采;接近能源消费市场;运输便利。不利条件:位于西风 带,终年风浪大;多阴雨天气,不利于海上油气开采作业;开采成本高。 (2)荷兰处于西风带内,常年受西风影响;西临广阔洋面,沿海无山脉阻挡,风力强劲;荷兰常规能源缺乏,对电能需求量大,消费市场广阔;荷兰科技发达,对风能开发利用历史悠久,水平高;风能为清洁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有利于保护荷兰环境。,视角 区域能源资源开发 (2015高考北京卷)北京与河北张家口相邻,地域联系密切。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为了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张家口市积极推进能源生产结构调整。 举例说明张家口市能源生产结构调整的方向

5、和地理条件。 解析:能源生产结构的调整主要是向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方向发展。其地理条件主要是考虑张家口的自然环境,如张家口市降水量相对较少,太阳能资源丰富。位于我国北方地区,风力资源较为丰富以及农业生产较为发达,生物质能较丰富等。 答案:推进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如风速较大,开发风能;日照较充足,开发太阳能;生物质能资源较丰富,开发生物能。,命题方向 本考点在高考中通常揭示区域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要求考生剖析其产生的原因、带来的危害,提出合理的解决措 施,或要求考生探讨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试题难度一般不大。,押题1 安徽省颍上县在煤矿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6、。读图回答(1)(2)题。,图甲,图乙,(1)读该县某煤矿生产流程图(图甲),下列对其叙述不正确的 是( ) A综合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B充分利用废弃物 C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 DE为建材工业,F为电力工业 (2)图乙是该煤矿塌陷区所采取的“深挖高筑”治理方式示意图,这种治理可以( ) A抬高水位,缓解雨季洪涝 B浪费水资源 C提高树木的存活率 D浪费土地资源,D,C,解析:(1)该产业链主要是对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减轻了污染,保护了环境,A、B、C对;煤炭资源主要用于开发电能,建材厂可以利用火电厂的粉煤灰等制水 泥、砖、瓦等建筑材料,故E为电力工业,F为建材工业。选D

7、。(2)根据图示可知“深挖高筑”是将低洼地的积水抽干,并进行开挖,不断加深,同时将挖掘出来的泥土用于筑高周边地势,并在洼地边缘地带种植树木,加强绿化,通过对洼地的开挖可以降低水位,缓解雨季洪涝问题,同时也储备了一部分水资源,挖出的泥土可以增加可利用的土地资源,提高树木的成活率。选C。,押题2 图甲表示我国五个省区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比重,图乙表示某种能源在全国的开采状 况。读图完成(1)(2)题。,图甲,图乙,(1)图乙代表的能源是图甲中的( ) A B C D无法判断 (2)下列关于省区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加强原煤的生产和输出 优化产业

8、结构,延长煤炭的生产链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结合当地资源状况,发展能源消耗量大的炼铝工业 A B C D,B,D,解析:(1)读图乙可知该能源生产集中在黑龙江、新疆等省 区,结合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状况可知该图表示的是石油的开采状况。读图甲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四川省天然气储量较高,内蒙古的煤炭储量较为丰富,故可判定、表示的能源分别是天然气、石油、煤炭。选B。(2)图甲表明省 区煤炭储量最大,应为山西省,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 构是该省产生生态问题的根源。因此,应进行产业结构调 整,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结合当地铝土矿丰富的优势,发展动力导向型的炼铝工

9、业。选D。,1流域综合开发的分析思路 首先要确定河流的_ (气候、地形、植被、资 源);其次分析流域内的_ (城市和工农业);再 次判断流域开发过程中_;最后针对问题和流域的优势提出_;在分析时偏重水能开发条件、航运条件和治理措施。,考点二 流域的综合开发,自然地理背景,社会经济状况,存在的问题,治理和发展措施,2流域综合开发的核心 流域综合开发的核心是河流的_。利用的是“优势条件”,治理的是“_”,且治理是_的前提和保障。如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过程中通过修建水库实现河流梯级开发,使流域内的生态环境问题和产业发展得到协调,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利用与治理,流域问题,开发利用,3河流治理

10、对河流治理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修建水利工程:效益从防洪、发电、航运、供水、水产养殖方面说明,其中前两方面易于理解,而对航运的有利影响是通过水利工程使上游水深增加,_且_来实现的。流域内水土保持工作:可减少河流含沙量,提高防洪能力。流域内污染治理工作:保护水质、安全供水。,水流变平缓,季节流量变化变小,(2014高考广东卷改编)珠江是西江、北江、东江和珠江三角洲诸多河流的总称。西江、北江、东江等河流在珠江三角洲形成“三江汇集、八口入海”的水系特征。位于珠江干流西江沿岸的梧州市,是广西承接区外产业转移的重要地区。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材料 珠江流域示意图。,(1)西江流域

11、的水电站分布有何特点?试分析该流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2)说出图示地区的地势特点,并指出判断理由。 (3)过度开发西江的水电,会对珠江下游带来哪些不利影响?,审题专练 1读文字材料,抓住核心词语 第(1)题中的核心词语有:“水电站_特点”“分析” “水能资源_的原因”等。 第(2)题中的核心词语有:“说出”“地势特点”“判断理由”等。 第(3)题中的核心词语有:“_开发西江水电”“珠江下游”“不利影响”等。,分布,丰富,过度,2审图像材料,把握关键信息,呈梯级状,减少,咸潮,地下水,标准答案 (1)梯级分布。 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落差大,水流急。 (2)地势由西、北、东向南倾斜。 河流

12、从西面、北面、东面向南流。 (3)下游入海水量减少;珠江口会发生咸潮;破坏珠江口生态环境;珠江口两岸地下水水质变差。,解题秘笈 流域综合开发的答题规范 (1)河流的水能开发条件,(2)河流的航运条件,视角 流域的综合开发 (2014高考北京卷)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世纪50年代以来,针对海河流域频发的旱涝灾害,在流域西部、北部修建了大量水库,在东部新开了多条入海河道。 结合流域气候和地形特点,分析修建水库和新开入海河道的自然原因。,解析:海河流域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7、8月份,受季风不稳定性的影响,降水的年内和年际变化比较大,旱涝灾害多发。图示中海河流域西部多山

13、,处于黄土高原向华北平原过渡地带,地势高,水流速度快,少雨季节径流量小,暴雨时洪峰流量大,修建水库蓄水调节,可缓解旱涝灾害。流域内东部是平原,地势低平,水流较缓,排水不畅,加之各支流在天津附近集中汇集于海河,易发生洪涝,故应在下游开挖人工河道,用于排水泄洪。,答案:流域内降水量偏少且集中于夏季,季节和年际变化 大。中上游地区以山地、高原为主,平时地表径流量少,暴雨时洪峰流量大,修建水库蓄水调节,可缓解旱涝灾害。下游地区以平原为主,排水不畅,支流集中汇聚于海河,易发生洪涝,开挖人工河道,主要用于排水泄洪。,命题方向 以某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为背景材料,或以某河流流域内发生的自然灾害为背景,考查流域开

14、发利用的条件、开发与治理的基本措施、流域的综合开发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等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主要特点。预计2016年的高考仍然会延续这种命题趋势。,押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塔里木河位于新疆南部,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上游段常年有水,不仅水量大,而且水质好,补给量大于排泄量。中游段跑水缺口多,洪水期注入沙丘洼地的积水,几乎全部耗散于蒸发,直接转化为地下水的甚少。下游段因地表水急剧减少,补给更少,所以地下水出现区域性持续下降的趋势。,材料二 下图为塔里木河流域水系示意图。,(1)简要分析塔里木河流域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2)从自然角度分析塔里木河流域开发的有利条件。 (3)塔里木河流

15、域的地下水资源开发潜力很大,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有什么意义? (4)结合塔里木河流域的实际情况,为该流域综合开发提出合理化建议。,解析:(1)塔里木河位于西北干旱地区,主要面临着水资源短缺与土地荒漠化的生态环境问题.(2)塔里木河流域气候干旱,但光照充足,有利于种植长绒棉与水果;油气资源丰富。(3)解决生产与生活用水的部分需要,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浪费。(4)内流河普遍存在不合理用水导致下游断水的现象,因此需要全流域统一调配、合理利用水资源,节约用水;再结合材料中上、中、下游的情况分别进行分析。,答案:(1)水资源短缺,河流断流;林木死亡,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荒漠化,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2)光照充足,有利于发展特色农业;有丰富的石油等矿产资源。 (3)可以解决由于地表水年内分配不均而使农业生产存在严重缺水的问题;可以降低灌区地下水水位,减少水资源无效蒸发。 (4)实施全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和管理,节约用水,依法治水;上游实施老灌区节水防渗改造;中游修建堤防,减少浪费;下游跨流域调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矿业工程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