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流动(ppt110页)

上传人:八婆 文档编号:555088 上传时间:2017-03-29 格式:PPT 页数:110 大小:5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流动(ppt110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10页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流动(ppt110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10页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流动(ppt110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10页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流动(ppt110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10页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流动(ppt110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流动(ppt110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流动(ppt110页)(1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来自 公 共 部 门 人 力 资 源 管 理 第 六 章 来自 第 六 章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流动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人力资源流动的客观必然性;理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的类型及方式;掌握我国人力资源流动机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解决我国人力资源流动问题的基本对策建议。 来自 第一节 人力资源流动的客观必然性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的 含义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的 动因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的 意义 来自 一、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的含义 含义 :人力资源在组织内部、组织之间、地区甚至国家之间的工作状态的变换。 类型 1流动范围:内部、之间、公向非 2流动原因:工作需要、个人意愿 3

2、流动方向:向上、向下、水平 来自 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的动因 (一)内在动因 物质生活环境需求 社会关系需求 发展需求 (二)外在要求 生产力发展 公共部门改革 法律法规要求 来自 三、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的意义 提高公职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优化公共部门人才队伍结构 促进用人与治事的统一 改善组织的人际关系 解决生活实际困难。 来自 第 二 节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的基本方式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 流动的原则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 交流的形式 来自 一、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的原则 用人所长:扬长避短 人事相宜:优化组合 依法流动:条件与程序 个人自主与服从组织相结合 来自 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交流的

3、形式 调任:机关的调入与调出 转任:机关内部转换任职 挂职锻炼:有计划选派到机关或企事业单位 来自 第三节 人力资源市场 人力资源流动与人力资源市场 人力资源市场的功能与作用 政府在人力资源市场建设中的作用 来自 一、人力资源流动与人力资源市场 人才交流市场 是生产要素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人力买卖双方从事交易活动的场所,使按照市场对人力资源进行配置和调节的一种机制。 人力资源市场构成人力资源流动基本渠道 人力资源市场改变人力资源流动方式 人力资源市场扩大人力资源流动的范围 人力资源市场提高人力资源流动的效益 来自 二、人力资源市场的功能与作用 (一)功能 1调配功能 2信息储存和反馈功能 3

4、教育培训功能 4管理功能 (二)作用 1有利于人尽其才 2有利于人力资源素质不断提高 3有利于优化人力资源结构 来自 三、政府在人力资源市场建设中的作用 完善人力资源市场法律体系 实行有效宏观调控 加强对人力资源市场服务功能 维护人力资源市场秩序 来自 第 四 节 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的障碍与对策 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的障碍 促进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的对策 来自 一、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的障碍 人力资源市场主体地位未完全确立 市场法规和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户籍制度改革滞后 官本位思想影响 来自 二、促进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的 对策 明确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的市场主体地位 完

5、善市场法规和社会保障制度 改革户籍制度 破除官本位观念 来自 案例分析 案例: 94名干部被选派赴东北任职 ( P: 151) 案例思考题: 明中组部为什么要选派 94名公务员到东北三省任职。 何加强对转任何挂职锻炼干部的管理? 来自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第 七 章 来自 第 七 章 公共部门工作分析与职位分类 教学目的与要求 :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工作分析的概念及其思想渊源和实践发展、我国公共部门的人员分类制度;理解公共部门工作分析的作用、品位分类管理与职位分类管理的特点与区别、把握公共部门人员分类制度的发展趋势;掌握工作分析的程序与方法、公共部门工作评估的方法。 来自 第一节 工作分析

6、概述 工作分析的概念 工作分析的思想渊源和实践发展 公共部门工作分析的作用 来自 一、工作分析的概念 (一)工作分析的专业术语 工作要素 :工作中不能再继续分解的最小动作。 任务 :为达到某一特定目的所进行的一项活动。 职责 :由员工所担负的一项或多项任务。 职位 :员工个体完成的一项或多项职责。 职业 :从事相似活动的一系列工作的总称。 工作族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工作所组成。 职业生涯 :在工作生活中所经历的一系列职位、工作或职业。 来自 (二)工作分析含义 获取有关工作的全面信息的常规性 工具 。 通过收集和分析公关组织中某职务或工作的目的、职责、隶属关系、工作环境以及任职资格等相关信息

7、,对该职务或工作的性质以及完成该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经验等资格条件作出明确规定的 过程 。 结果是 形成职位说明书和职位规范书 。 来自 二、工作分析的思想渊源和实践发展 来源于以 泰勒 为代表的 科学管理理论 : 工厂管理 、 科学管理原理 1920年 美国人事管理协会规定,工作分析应作为“提取要素和人员任职条件情报”的方式之一。以后推广,1930年 39%企业用, 1940达 75%。 二战后 日趋成熟, 20世纪 70年代 被西方发达国家视为人力资源管理现代化的标志之一。 来自 三、公共部门工作分析的作用 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 规划的基础 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 甄选与录用 提供客观标准 3

8、指导公共部门员工 培训与开发 4提供 绩效评价 客观依据 5有助于 薪酬制度设计 的科学性 6有利于公共部门 员工的动态调配与安置 7有助于 劳动安全 8有助于公共部门的 工作设计 来自 第二节 工作分析的程序与方法 一、工作分析的程序 二、工作分析的方法 三、公共部门工作说明书和工作规范书 来自 一、工作分析的程序 1合理 确定 工作分析信息的 目的 2科学 确定 工作分析的 执行者 3 选择 有 代表性 的工作进行分析 4 搜集 工作分析 信息 5让工作相关者审查和 认可 所搜集到的 信息 6 编写 工作 说明书 和工作 规范书 来自 二、工作分析的方法 (一) 访谈法 :个人、群体、主管

9、。 (二) 问卷法 :管理职位描述问卷、职位分析问卷、体能分析问卷。 (三) 直接观察法 :工作现场观察。 (四) 工作实践法 :参与法。 (五) 工作日志法 :每天记录活动。 (六) 功能性工作分析法 :工作功能定量分析。 来自 三、公共部门工作说明书和工作规范书 (一)工作说明书和工作规范书 内容 工作说明书 :工作标识、工作目的、工作职责、工作权限、绩效标准、工作环境。 工作规范书 :生理要求、知识和技能、心理要求。 (二)说明书编写准则 清楚 准确 专门化 来自 第三节 公共部门工作评估的方法 工作评估是通过评价组织中的工作的相对价值,确定工作的等级。 排序法 分类法 因素比较法 点数

10、法 来自 一、排序法 将组织内的工作按其相对价值或对组织重要程度从高到低排列 ,并据此确定薪酬水平等级。 操作简单、速度快、花费少;依赖主观判断能力,适于较小组织 。 来自 二、分类法 将工作性质、内容、职责和技能要求 划分不同类别 ,然后将每一类别的工作依据其相对价值从高到低进行 等级排列 ,综合权衡后 确定各级的薪酬 比率。 略微复杂, 较准确、客观 ;但比较 时带一定主观性 。 来自 三、因素比较法 排序法基础上改良,量化。比较准确,但较复杂,并带一定主观性。 选择评价因素。 选择标杆工作。 按不同工作评估因素对标杆进行比较,并作出等级排列( P: 166)。 确定标杆工作薪资率,再确定

11、各因素薪资率。 将其他工作与标杆工作比较,赋值。 将同一工作在不同评价因素上分值相加,得出工作整体工作总额。 来自 四、点数法 也称评分法、计分法。评价更加客观,操作过程复杂、成本高 常用方法。 选择因素 给因素赋予权重 确定和界定评价因素等级 确定等级的分值 编写工作评估手册 实施评价 来自 第四节 公共部门人员分类管理 一、品位分类管理 二、职位分类管理 三、品位分类与职位分类的区别与发展趋势 四、公务员职位分类的标准 五、公务员职位分类的程序 六、我国公共部门人员分类制度 来自 一、品位分类管理 品位 :官员等级 品位分类 :以国家公务员所具有的资格条件为主要依据,并以其地位高低来分类和确定待遇。 优点 :级别随人走而稳定,偏通才而适于高级公务员(领导),行政权威强而任务指派容易 缺点 :因人设岗,随意性大,偏重学历、资历、身份。 来自 二、职位分类管理 做法 :以职位为对象,以职位的工作性质、难易程度、责任大小及所需资格条件为评价因素,把职位划分成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人力资源管理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