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九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课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500151 上传时间:2018-09-30 格式:PPT 页数:94 大小:2.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九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九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九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九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九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九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九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课件(9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十九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高考历史 (课标专用),1.(2018课标,31,4分)下图为1956年的一幅漫画两把尺(画中字:“奶奶的尺量布做新 衣。阿姨的尺测量祖国,建设社会主义。”)。该漫画反映了 ( )A.社会主义建设以工业化为中心 B.女性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 C.人民公社化运动蓬勃开展 D.城乡差别发生根本性改变,五年高考,考点一共产党宣言和巴黎公社,A组 统一命题课标卷题组,答案 B 漫画中“奶奶”“阿姨”都在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贡献,这说明女性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故B项正确。漫画并未反映出工业化建设的信息,故A项错误。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于1958年,故C项错误。由漫

2、画信息无法看出城乡差别,并且当时城乡差别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故D项错误。,方法归纳 解答漫画类选择题 需要读透漫画的情景,把握漫画的主题。首先,漫画多有寓意,要重视“导语”并能从中领悟立 意;其次要仔细观察漫画中有几个要素(人物等),并加以筛选,区分出主次,谨防遗漏或走偏;再 次,要理清要素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结合漫画标题的提示及试题题干的指向,明确它们之间的内 在联系,进而把握漫画本身的寓意并深入体会其对我们的启示。,2.(2016课标,31,4分)“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 ( ) 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B

3、.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答案 A 据题干材料可知,“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的投资比重减少,其他非生产性 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说明当时我国集中一切财力、物力优先发展重工业,致力于奠定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故A项正确。B项不符合史实;材料信息仅涉及基本建设内部投资比 重的变化,未涉及基本建设的投资规模,故C项错误;D项与题干材料无关。,名师指导 解答历史选择题抓住题干材料中的题眼非常重要。本题中的题眼是“非生产性建设投资”,和它相对的是“生产性建设投资”。这一时期非生产性建设投资减少,说明我国在为工业化建设奠定基础。,3.(20

4、14课标,31,4分,0.560)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 ( ) 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 C.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 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答案 C 粮食的统购统销政策是当时我国国民经济不发达、粮食生产短缺的产物。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后,农民生产的粮食由国家统一收购、统一销售,这样农民的经济生活就被纳入了国家计划体制,故选C项。1952年底,我国农村经济已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故A项与史实不符;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属于经

5、济政策,与农村政权建设无关,排除B项;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后,形成了城乡二元体制,农村并不能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排除D项。,知识拓展 1953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所谓“计划收购”被简称为“统购”,“计划供应”被简称为“统销”。当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又作出关于在全国实行计划收购油料的决定,后来国家又对棉花、纱布和食油实行了计划收购和供应。这一政策取消了原有的农业产品自由市场,初期有稳定粮价和保障供应的作用,后来变得僵化,严重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该项政策被取消。,4.(2018课标,31,4分)下图是1953年的一幅漫

6、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 )A.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 B.开始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 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D.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答案 D 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经济建设。从漫画信息可知,1953年,资源勘 探队员来到深山叩开了“锰”“铜”“钨”“石油”“煤”“铁”等矿产资源开采的大门, 这说明当时中国重工业得以发展,反映了当时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故选D项。1957年 “一五”计划的完成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局面,排除A项;在古代中国已经开始了对矿 产资源的开采,排除B项;1965年,我国国民经济

7、调整任务基本完成,排除C项。,规律总结 “反映”类试题的答案不是表面的,而是深层次的,不是现象而是本质。解答此类题目要透过现象去寻找本质。,5.(2015课标,31,4分,0.329)下图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可以推知 ( )A.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 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 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D.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答案 A 由图中信息可知,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钢、生铁和发电量的年均增长速度远远超过美、英两国,这是由于中国原有工业基础薄弱,迫切需要改变工业落后面貌而优先发展重工业,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信息无法说明中国重

8、工业发展急躁冒进,排除C项;B、D两项与史实不符。,误区警示 本题易错选C项。错误原因在于考生审题时没有注意时间限定“第一个五年计划期 间”。,6.(2014课标,31,4分,0.496)“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 ( ) 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 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 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答案 B 粮食计划供应制度是我国国民经济不发达、粮食相对短缺时期的产物。实行该制度可以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

9、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可以集中有限的粮食以保障工业化战略实施,故选B项。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与粮食计划供应无必然联系,排除A项;此时国家并未出现“灾害”,排除C项;1952年底,我国国民经济已基本恢复,排除D项。,7.(2017课标,41,10分)(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雍正时期,各地奏请开矿,清廷经常以“开矿聚集亡命,为地方隐忧”为由,下达“严 行封禁”“永远封禁”等命令;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 1872年,李鸿章在一份奏折中指出,上海各工

10、厂“日需外洋煤铁”极多,“可忧孰甚”。他建议 清政府“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 系”。清政府采纳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 摘编自戴逸主编简明清史等 材料二 新中国“一五”计划指出:“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它的勘探进度,资源供应的保证程度, 是合理地分布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正确地规定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为此,国 家要求“有计划地展开全国矿产的普查工作”,“加强对某些从前没有发现或者很少发现的 和目前特别缺乏的资源(例如石油)以及在地区上不平衡的资源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 据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

11、识,说明与清代矿业政策相比,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 特点,并简析其意义。(10分),答案 (2)特点:列入国家发展计划;服务于国家工业化建设;独立自主开发;特别重视当时缺乏 的矿产资源的勘探。 意义:奠定了新中国矿业发展的初步基础;促进“一五”计划顺利完成;有利于国家工业体系 的建立;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解析 (2)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二“有计划地展开全国矿产的普查工作”可得出列入国家发展计划;由“是合理地分布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正确地规定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可得出服务于国家工业化建设;由“加强对某些从前没有发现或者很少发现的和目前特别缺乏的资源(例如石油)普查工作

12、和勘探工作”可得出特别重视当时缺乏的矿产资源的勘探;结合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可得出新中国独立自主开发。第二小问意义,依据新中国矿业政策的特点,结合“一五”计划的实施及其意义,可得出奠定了新中国矿业发展的初步基础;促进“一五”计划顺利完成;有利于国家工业体系的建立;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知识链接 洋务运动推动经济近代化: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尤其是民用企业,引进了西方的先进生产方式,培养了科技人才,开启了近代中国工业文明的先河,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及管理经验。,B组 自主命题省(区、市)卷题组 1.(2018江苏单科,11,3分)20世纪50年代后期,北京市向知识

13、分子发放“高脑油”(高级脑力劳动者补助油)。关于发放的时间和定量,有以下记述:,据此可知,关于“高脑油”的发放 ( ) A.展览的文字介绍真实可靠 B.两部经济著作的记述完全一致 C.馆藏的原始文件更为可信 D.现有史料无法证明其是否实行,答案 C 从表格信息看,“北京市档案馆藏北京市食油供应办法文件”为原始史料,即第一手史料;北京市档案馆票证展览中的文字介绍和北京粮食工作中国商业四十年两部经济著作均为后人撰述,为第二手史料。第一手史料比第二手史料更为可信,故C项正确。展览中的文字介绍为后人整理加工,有主观色彩,A项错误;从表格信息看,两部经济著作的记述并不完全一致,B项错误;真实可靠的原始史

14、料是可以证明历史真相的,D项错误。,知识拓展 史料的分类 (1)按照史料的表现形式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实物史料是历史的见证和历史知识的可靠来源。 (2)按照史料产生时期、出处的不同,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第一手史料可以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较为可信、可靠。,2.(2016江苏单科,13,3分)右图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为配 合大规模建设而绘制的宣传海 报。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 A.远处的工厂寓意工业化基本实现 B.图下的文字宣传了绿色环保观念 C.往来的船只说明交通运输业基础良好 D.工作的场景展现工人投身建设的热情,答案 D 1953年,国家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

15、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图中的工厂、船只及工人的工作场景都与之相关。“一五”计划的完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A项错在“基本实现”;B项错在“绿色环保观念”,此观念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图中工人热情洋溢的表情展现了其投身建设的热情,故D项正确。,3.(2015广东文综,16,4分)1961年,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的一份报告指出:现在部分干部和农民对集体生产信心不足,以致发展到变相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式家庭作业。这则材料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 ) A.当时土地所有制发生改变 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历史背景 C.当时国民经济调整成效显著 D.家庭联产

16、承包责任制的起源,答案 D 1961年处于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土地集体所有制性质没有改变,故可排除A、B两项;题干材料“部分干部和农民对集体生产信心不足,以致发展到变相恢复单干”说明当时国民经济调整并没有取得显著成效,排除C项;“变相恢复单干”与后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一定联系,故本题正确选项为D项。,评析 人民公社化运动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0世纪60年代初期农民单干的家庭生产方式是对人民公社化运动弊端的具体反抗,也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起源。启示:生产关系的变革要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4.(2014安徽文综,17,4分)一位农民在日记中写道:“由于单家独户的经营经不起天灾人祸的袭击,有的贫农家底薄,缺资金,仍不能大翻身,困难不少,出现了卖地卖牲口、出卖劳动力的现象。政府号召组织起来,在搭工帮工的基础上成立互助组。我是青年团员,还是乡上的人民代表,我能落后吗?”其描述反映的是 ( ) A.农业合作化 B.“三年经济困难”时期 C.人民公社化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