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公开课一等奖)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485544 上传时间:2018-09-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2、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公开课一等奖)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12、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公开课一等奖)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12、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公开课一等奖)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公开课一等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公开课一等奖)(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兴仁县第六中学语文组教学设计方案兴仁县第六中学语文组教学设计方案单单 元元课课 题题纪念白求恩纪念白求恩课课 时时1 1适合年级适合年级七年级七年级主备教师主备教师邹胜益邹胜益知识与技能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文中的生字词;了解文章结构。掌握文中的生字词;了解文章结构。 (知识与技能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2学习对比手法,理解其作用。学习对比手法,理解其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价值观目标3学习白求恩共产主义精神,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学习白求恩共产主义精神,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情感态(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度价值

2、观目标)重点重点学习对比手法,理解其作用。学习对比手法,理解其作用。难点难点学习白求恩共产主义精神,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学习白求恩共产主义精神,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学与教活动设学与教活动设计计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及批注及批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配乐诗歌诵读白求恩纪念歌 ,情感对比自然导入新课! (出示课题:纪念白求恩) 二、二、 (感知全文)(感知全文) (知识与技能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1.请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生字词提问全班解决。 字词检测(ppt) 2 带着问题“为什么要纪念白求恩?”阅读课文,并找出相关语句说明。 明确:因为他身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

3、的精神品质。 (板书) 国际主义精神 共产主义精神白求恩先生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核心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在第一环节中,同学概括出了白求恩身上的三个精神,那么白求恩毫不利己 专门利人的精神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呢?三、深入读文(过程与方法目标)深入读文(过程与方法目标)(第二三段) ,探究作者写作的方法,以及这种写作方法的作用。深入感受 白求恩精神的高尚与可贵。 (精读两段)白求恩白求恩不少的人不少的人对工作对工作极端负责人不负责任、拈轻怕重对同志对同志 对人民对人民极端热忱不是满腔热情、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 麻木不仁对技术对技术精益求精(一班见异思迁的人)鄙薄技术毛泽东主席在表达“

4、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这样的看法时,用了什么写法,同学们能够看出来吗?明确:有对比才有鉴别,有对比才有鉴别,在对比中更能突显白求恩同志的崇高精神。正反对 比表现手法,其效果是:正反对比,鲜明有力的突出了白求恩崇高的共产主效果是:正反对比,鲜明有力的突出了白求恩崇高的共产主 义精神,强调了向白求恩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义精神,强调了向白求恩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所以作者认为:每一个(所以作者认为:每一个 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的共产主义精神。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的共产主义精神。 )本段中在写法中除了运用对比,还运用了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从

5、 而全方位的赞美白求恩同志的伟大精神。 四、背诵一节。背诵一节。在这个环节里,我们要背诵文章最经典的一节,这就是最后一节。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里,别说是一节,就是全文,人人都能背下来啊,我们今天就来背诵最后一个小节。五、拓展延伸五、拓展延伸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都要坚决纠正。 (结合十九大阐述学习白求恩精神的必要性和时代意义,从 而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六、六、写一写,说一说(课堂练习)写一写,说一说(课堂练习)通过学习课文,你觉得白求恩是个怎样的人?请用“白求恩是一个人” 句式说话。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纪念白求恩纪念白求恩毛泽东毛泽东国际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 共产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白求恩先生白求恩先生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核心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核心精神) 共产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毫无自私自利的精神毫无自私自利的精神板课后评价与反思课后评价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