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15~18世纪)第29讲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课件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473879 上传时间:2018-09-30 格式:PPT 页数:97 大小:6.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15~18世纪)第29讲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课件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15~18世纪)第29讲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课件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15~18世纪)第29讲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课件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15~18世纪)第29讲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课件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15~18世纪)第29讲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课件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15~18世纪)第29讲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课件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15~18世纪)第29讲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课件新人教版(9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9讲 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第十二单元 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1518世纪),世界古代 近代史,阶段特征,从新航路开辟到工业革命前(14世纪末15世纪初18世纪60年代)是资本主义兴起阶段。它主要包括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美国共和制的确立表明欧美资产阶级开始按照自己的要求改造世界。 政治上:英、美等国逐渐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 经济上: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随着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得到拓展;人类文明开始向工业文明迈进。,思想上:文艺复兴、宗教

2、改革及启蒙运动相继发生,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 科技上:欧洲的近代自然科学萌发;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提出,标志着近代科学正式形成,并为启蒙运动提供了理论武器。,第29讲,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落实主干知识,研析考情考向,突破核心考点,课时作业,内容索引,落实主干知识,一、新航路的开辟 1.背景 (1)经济根源: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商品经济发展,出现 。 (2)社会根源 人们对黄金、白银的渴望日趋强烈。 诱导人们到东方“寻金”。 (3)商业危机:15世纪中叶, 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 (4)思想动力:教会鼓励人们去遥远的东方传播 。,资本主义萌芽,马可波罗

3、行纪,奥斯曼土耳其,天主教,2.条件 (1)主观条件:葡萄牙、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2)客观条件:航海和造船技术发展,地理知识的丰富。 3.过程,西班牙,哥伦布,4.影响 (1)对欧洲 西班牙、葡萄牙成为欧洲最富有的国家。 荷、英、法等国家加入了海外探险的行列。 引发“ ”。贸易规模扩大;商品种类增多;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引发了“ ”。由于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造成物价上涨,封建地主地位下降,资产阶级实力上升。 加速了西欧 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商业革命,价格革命,封建制度,(2)对世界 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文明会合交融,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4、。 地区性的贸易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以 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西欧,概念辨析 商业危机、商业革命与价格革命 (1)商业危机是指旧商路被奥斯曼帝国阻断,造成欧洲市场上的亚洲商品奇缺,物价上涨。 (2)商业革命是指新航路开辟后,开始建立全球的商业联系;商贸中心转移,各国商业地位变化。 (3)价格革命是指由于美洲大量金银流入欧洲,使欧洲金银货币剧增,形成“通货膨胀”。它促进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而收取固定货币地租的封建地主财富相对贬值,走向衰落。,二、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1.荷兰的殖民扩张 (1)条件 地理优势:荷兰濒临大西洋,手工业发达,商业活动频繁。 政治前提:1581年,摆脱

5、 的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独立。 制度优势:17世纪时,荷兰已经成为欧洲 。 (2)表现 成立殖民机构:政府特许成立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贸易公司。 参与殖民掠夺:在非洲、亚洲和美洲夺取大量的殖民地。 (3)结果:建立了遍布世界的 。,西班牙,资本主义国家,商业殖民帝国,2.英国的殖民扩张 (1)条件 地理条件:大西洋航运日趋繁忙,英国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政治条件:英国在17世纪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开始掌握政权。 物质基础:以手工业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日益繁荣。 武力保障:大力发展海军力量。,(2)表现 1588年,英国击溃西班牙“ ”,开始确立海上霸权地位。 17世纪初,成立 等垄断性贸易

6、公司。 17世纪中期,经过三次英荷战争,夺取新阿姆斯特丹,改名为纽约。 18世纪中期,英国打败法国,在北美和印度扩大了殖民势力。 (3)结果:英国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建立起“ ”殖民帝国。,无敌舰队,东印度公司,日不落,特别提示 早期殖民战争的性质 英国对西班牙的胜利,实质上体现出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的胜利;英国对法国的胜利,实质上是先进制度对落后制度的胜利;英国对荷兰的胜利,实质上是工业资本对商业资本的胜利,英国的工场手工业发达,而荷兰过分注重商业发展。,3.世界市场的拓展 (1)途径 海外贸易:抢劫和欺诈是惯用手法。 殖民掠夺:奴役殖民地人民,抢夺殖民地财富。 种族灭绝:屠杀印第安人。 贩

7、卖黑奴:将大批黑人掳掠到美洲卖为奴隶。 (2)影响 对殖民地:给殖民地人民带来灾难。 对西欧: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资本 。 对世界市场: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原始积累,图示总结 资本主义萌芽、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活动的关系,突破核心考点,考点一 “世界历史”的真正开端新航路开辟,历史解释,1.从地域角度看待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对世界 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和经济体系开始形成。 人类开始从分散孤立走向整体世界。 (2)对欧洲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欧开始崛起。 欧洲的主要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英、法、荷等国走上殖民扩张道路。,(3)对亚非拉 对美洲:美洲的传统社会

8、遭到灭顶之灾。 对非洲:成为猎获黑人奴隶的场所,给非洲的传统社会带来沉重灾难。 对亚洲:大量白银流入,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2.不同史观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认识的差异,史料实证,1.论从史出 新航路开辟引起价格革命 史料 16世纪以前,西欧的物价在数百年内一直是比较稳定的。只有当战争、歉收、瘟疫时才会发生暂时波动。但在16世纪欧洲各国流通的贵金属重量增加了3倍,相应地从16世纪30年代起,物价一直迅速上涨。到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比16世纪初平均上涨了4.2倍,法国物价指数比16世纪初高2.2倍,英国高2.6倍,荷兰的主要城市高3倍,阿尔萨斯、意大利和瑞典高将近2倍。萧国亮、隋福民著世界经济

9、史,结论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从非洲和美洲掠夺了大量的黄金和白银,导致欧洲贵金属大量增加。这一现象从长远看,导致封建地主势力衰落,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推动了欧洲社会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2.史由证来 分析史料,论证问题:“商业革命”只是发生在西方吗?中国的“商业革命”与西方有何不同? 相对应于1618世纪的欧洲商业革命,一些学者认为1618世纪的中国也发生了一场商业革命。其主要表现为全国五大经济区域的形成以及以十大商帮为贸易主体的大宗商品远距离贸易的发展。而我们如果从全球经济发展的角度上来看,这一时期也恰恰是欧洲人因美洲白银的获得和日本人因本国银矿的开采而对中国产品需求急剧增加

10、的时期。海外白银的大量流入促进了明清社会的白银货币化,明万历年间的“一条鞭法”和清雍正年间的“摊丁入亩”就是白银货币化的具体体现。凭借着白银,中国的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被紧密地联系了起来。但其发展同样受到强大的阻碍,最终难以长成一支独立的力量。 摘自张丽第一次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提示:主要依据史料信息,结合明清经济和新航路开辟的相关知识。 论证:_ _ _ _ _ _ _,答案,从材料观点看,商业革命不仅发生在西方,1618世纪的中国也发生了一场商业革命。 西方的商业革命指:贸易范围的扩大,世界各地的商品在欧洲都能买到,贸易中心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中国的商业革命指:全国五大经济区域的形成

11、,十大商帮为贸易主体,大宗商品的长途贩运,中国市场与国际市场联系起来。欧洲商业革命的起因是新航路的开辟,中国商业革命的主因是白银成为主要流通的货币。,考点二 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早期殖民扩张,时空观念,1.西欧国家早期殖民扩张的特点及原因 (1)特点:以掠夺财富为主要目的,以海外贸易、海盗式掠夺、欺诈性贸易和贩卖黑人奴隶为主要方式,是一种公开的、野蛮的强盗行径;殖民国家以西、葡、荷、英、法等西欧国家为主,主要占据非洲、美洲等地区。 (2)原因:资本主义刚刚在欧洲兴起,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比较低,需要积累资本,发展资本主义。,历史解释,2.唯物史观多方面分析西欧国家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 (1)对世界市场

12、:早期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得到拓展,越来越多的国家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促进了世界的一体化。 (2)对殖民国家: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财富,转化为资本,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3)对殖民地:殖民主义是灾难和祸害,造成了亚、非、拉美地区的落后;殖民扩张客观上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有利于殖民地的发展和进步。 (4)对国际关系: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引起殖民争霸战争。,3.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对中国的影响 (1)美洲的外来高产农作物传入,改变中国的饮食结构和经济结构;对中国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13、。 (2)西方传教士来华和科技传入中国,开始了西学东渐的历程。 (3)西欧开始对华进行殖民侵略;中国实施闭关锁国政策,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史料实证,分析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兴衰历程的有关信息,指出其主要商业活动的内容。 史料 荷兰东印度公司大事年表: 1602年,荷兰14家公司合并为一家联合公司东印度公司。议会授权公司在东起好望角,西至美洲南端麦哲伦海峡之间具有贸易垄断权。 1611年,一些股东在阿姆斯特丹交易东印度公司的股票,形成了世界第一个股票市场。 1621年,因班达岛居民将豆蔻(一种香料)卖给了非荷兰籍商人,东印度公司将岛上居民杀戮殆尽。,1624年,入侵我国台湾,并开始垄断马尼拉与中国

14、间的贸易。公司转运贸易包括荷兰的金属、巴达维亚的香料、中国的丝织品。 1669年,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私人公司,拥有超过150艘商船、40艘战舰。公司为股东带来了高达40%的投资收益率。 1670年,公司开始将亚洲的棉布卖到美洲,换取当地的贵金属。 1690年,公司在亚洲的财务开始转盈为亏,这一情况从此再也没有改变过。 1799年,公司解散。 主要信息:_ _,答案,(1)垄断贸易(东起好望角,西至麦哲伦海峡;班达岛香料;马尼拉与中国间的金属、丝织品等);(2)创办股票市场;(3)组建庞大的海上运输船队;(4)经营亚洲棉布与美洲贵金属的交换。,直通高考 教你做非选择题 (2017课标全国,40,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以后,荷兰人曾先后进攻澳门、台湾,遭到明朝官民的坚决抵抗而失败。1608年,荷兰东印度公司董事会发出指示:“我们必须用一切可能来增进对华贸易,首要目的是取得生丝,因为生丝利润优厚。”1621年,荷兰人得知西班牙人也计划占领台湾,遂于次年再次侵占澎湖,并于1624年侵占台湾南部。1642年,其势力扩张到台湾北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