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监护与电复律ppt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5473164 上传时间:2018-09-30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9.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电监护与电复律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心电监护与电复律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心电监护与电复律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心电监护与电复律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心电监护与电复律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电监护与电复律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电监护与电复律ppt课件(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电监护与电复律技术,学习目标,知识目标:掌握常见心律失常的识别 技能目标:掌握心电监护技术、非同步电复律技术,心律失常的识别,正常心脏的激动传导顺序,窦房结 结间束 房室结房室束 左、右房室束支 浦氏纤维 心室肌,频率:60-100次/分 节律:规则 P波:在1、2、Avf导联中直立,正常窦性节律,频率:小于60次/分 节律:规则 P波:在1、2、Avf导联中直立,窦性心动过缓,频率:大于100-120次/分 节律:规则 P波:在1、2、Avf导联中直立,窦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律失常,房性早搏心电图诊断标准: P波提前出现; P波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 P-R间期0.12秒; QRS波形态与窦性

2、相似; 代偿间期多不完全。,心房颤动心电图诊断,P波消失,代之大小,形态间距不同的心房纤颤波(f); f波频率350600次/分; 心室律多快而不规则,QRS波形态正常。如心室率60次/分,常伴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房颤伴频发室早,常提示详地黄中毒。房颤伴心室内差异传导,可为洋地黄量不足。,心房扑动的心电图诊断标准,P波消失,以大小,形态相同的锯齿波(F)代替,无等电位线。 F波频率250-350次/分; QRS波形态正常,若伴有室内差异性传导可有相应改变; 心室律一般规则(呈2:1、3:1房室传导)房室传导呈文氏现象时心律可不规则。,室性早搏心电图诊断,提早出现宽大畸形的QRS波; QRS时

3、间0.12秒,其前无相关的异位P波; T波与主波方向相反; 代尝间期多为完全。,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诊断,连续3个以上室性早搏; QRS时间0.12秒; R-R间期通常是规则的或有轻微不等,频率为140200次/分; 一般无P波,如有P也与QRS波无关,若出现心室夺获或室性夺获融合波,可进一步支持室性心动过速诊断,心室扑动及心室颤动心电图诊断,心室朴动和心室纤颤是最严重的心律失常、为猝死的最常见原因,有时心室朴动和心室纤颤同时存在,称不纯性心室朴动。心室扑动心电图特点:出现匀齐,有规则的连续宽大的朴动波;QRS波与T波无法辨认;频率为200250次/分。,心室颤动心电图,QRS-T波完全消

4、失,出现形态不一、大小不同,极不规则的颤动波;频率为200500次/分。,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心房的每次激动都能下传到心室,但传导时间延长。心电图表现P-R间期延长0.20秒。,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二度型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特点:(1)P-R间期逐渐延长,直到P波脱落;(2)心室脱落后的第一个P-R间期最短;(3)R-R间期逐渐缩短,然后突然延长,最长 R-R间期小于前面最短R-R间期2倍。,二度型房室传导阻滞,1、P-R间期可正常或延长,但固定不变; 2、P波周期性不能下传心室,常见房室比值为2:1,3:2等; 3、凡连续2个以上P波发生阻滞不能下传时称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三度房室传导阻滞,1、P

5、波与QRS波无关; 2、P-P间期R-R间期,心室率60次/分; 3、QRS波可正常或宽大畸形。,心肌缺血的心电表现,最常见的变化是缺血型ST段压低和T波低平或倒置,心电监护技术,心电监护定义,心电监护应用综合监护导联,在荧光屏上连续的显示出心电图波形,必要时能应用冻结、记录、储存及自动报警功能,以此及时了解并完整反映心脏的电活动状态和心脏的应激状态。心电监护是监测循环功能的重要方法。,心电监护种类,Holter心电监护仪:也称动态心电图仪 遥控式心电监护仪 多功能床边监护仪,心电监护适应症,各种心血管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肌病 其他脏器疾病导致急性循环衰竭者,如严重创伤、感染、大

6、量失血、电解质紊乱引起急性脏器衰竭 心脏或其他脏器大手术后的病人,心电监护的目的,及早发现心律失常及其先兆 了解心肌供血情况 心律及心肌供血改善的评估指标,心电信号输入: 有线信号输入通过导联线直接将与皮肤接触电极的心电信号引入监护仪内。优点:干扰较小,较可靠缺点:病人需卧床,活动受限制无线将与病人皮肤接触的电极的心电信号通过导联线引入一小型携带式无线电心电信号发射装置盒,再通过无线电波将心电信号传到心电监护仪或中心监护站的接受器,通过解码、放大,还原为心电波。优点:接受信号范围宽,不受病房条件限制。缺点:易受外界干扰。,多功能床边监护仪,监护仪工作原理,心电监护本质上是动态阅读长时间记录的常

7、规体表心电图。为操作简便,通常采用简化的心电图导联来代替体表心电图导联系统。 将四个肢体导联分别移动到胸前壁四个角落,同时,采用粘贴式纽扣电极片代替标准的银-氯化物电极夹,这样既可保证良好的监测质量,又不影响病人床上活动和各种诊疗措施的实施。,心电监护的项目,心电是最基本的监护参数,几乎所有的监护仪都有心电监护。 心电监护最基本的项目有心率显示、心率上下限报警、心电波形的实时显示。 心电监护仪通常还有以下被选功能:心律不齐检测、S-T段分析、回忆波形显示、趋势图分析、电极脱落报警、电源故障处理、数据储存和传送等。可以有多个通道同时记录多个导联。 24小时动态分析的专用监护系统,呼吸监测:采用阻

8、抗法原理。胸部安置的心电监测导联电极在监测心电图的同时获得呼吸活动曲线及呼吸频率。 体温监测:电测温度计监测皮肤或中心温度,在复苏中及危重病人处理时有助于疾病诊断及治疗效果的判断。 无创血压监测:采用袖带充气式血压监测或脉波测压法(用一脉搏指套传感器,实现无创连续测压,对病人休息、睡眠无干扰)。 血氧饱和度监测:根据血红蛋白的光吸收特性设计,传感器为指夹式或耳贴式,在血氧饱和度70%100%范围内测量准确度高,误差在2%以内。,多功能监护仪的操作,安放电极前先做病人皮肤准备 安放电极前先安上弹簧夹或按钮 安装心电监护电极和选择监测导联 确认电源接通,开动和连接监测参数 选择各种监测参数 建立各

9、种预监测条件和质量控制 开启报警功能和选择报警参数,操作步骤,既往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应选择P波明显的导联,如导联、V1导联等。 既往有或疑有心脏器质性损害者,应以全导联(12导联)心电图为基础选择最佳监护导联。 任何导联的QRS波振幅应足以触发心率计数。 为了在需要时便于除颤电极放置,必须留有并暴露病人的心前区。,胸前导联放置需注意,避免干扰造成的伪差,常见为病人活动时可呈现与心室颤动相似的心电图畸形或粗直基线;若电极松脱则显示一条直线。 电极应与皮肤紧密接触,出汗时电极易于脱开,应根据波形图象显示的清晰程度随时更换。 心电监护只是为了监护心率、心律的变化。若需分析ST段异常及更详细的观察心电图

10、变化,应做常规导联心电图。,胸前导联放置需注意,安放心电监护电极及导联连接法,白色(右臂)电极放右锁骨下第二肋间,靠右肩;黑色(左臂)电极放左锁骨下第二肋间,靠左肩;红色(左腿)电极放在左下腹,或左锁骨下第六、第七肋间。,标准3导联位置,标准3导联位置,标准5导联的位置,标准5导联的位置,基线漂移:可能原因为病人活动或电极固定不良。 严重的交流电干扰:可能原因为电极脱落、导线裂开折断及(或)导电糊干涸等。 心电图振幅低:可能正负电极间距离太近或两个电极之一正好放在心肌梗死部位相应的体表。 严重的肌电干扰:为电极放于胸壁肌肉较多的部位时,可以发生肌电干扰。,心电监护仪常见故障,心电监护主要观察指

11、标,定时观察并记录心率和心律 观察是否有p波,p波的形态、高度和宽度如何 观察P-R间期、Q-T间期 观察QRS波形是否正常,有无“漏搏”。 观察T波是否正常 注意有无异常波形出现,电复律技术,电复律是将与心电图上QRS波群同步发放的直流电释放到心脏,用以使房性和室性心律失常转变为窦性心率的方法。本法于1962年发明,是心律失常治疗史上的重大突破。 电除颤即非同步电复律,用于当QRS波和T波分辨不清或不存在时,如室扑和室颤。,电复律的定义,电除颤越早越好,室颤3min除颤, 70%80%可恢复足够灌注心率 心跳骤停后,最常见的初始节律是室颤(粗颤) 室颤的唯一有效治疗方法是电除颤 除颤成功可能

12、性,随时间推移而迅速减低 每延迟1min成功率下降7-10%。1min内除颤,存活达90%,5min下降到50%,7min30%,9-11min10%,超过12min只有2-5%。 数分钟内,室颤有可能转为更恶性的心律失常(细颤、电机械分离、心室停顿),电复律的种类,非同步电复律:适用于心室颤动、心室扑动、快速室性心动过速伴血液动力学紊乱,QRS波 增宽不能与T 波区别者;同步电复律:新近心房颤动、扑动,室上性及室性心动过速,电脉冲发放在R波降支。,电极板位置,前尖位 一个电极放在右前壁锁骨下,靠近但不与胸骨重叠,第二个电极板放在心尖。 前后位 一个电极放在右前壁锁骨下,另一个电极板放在背部左

13、肩胛下。 尖后位 一个电极板放在心尖部,另一个电极板放在病人背后右肩胛角,适用于右胸部装有永久起搏器者。,电极板位置,成人电极伴直径应为1013cm,婴儿45cm,儿童8cm。 手柄压力和部位 两个电极不能相碰10cm,应紧贴在胸表面(25磅 板),以减小胸壁阻抗,增加流过心脏的电流。,电极板大小,电复律能量选择,间接经胸壁除颤能量的选择: 成人(非同步)心室颤动为:200-360J(同步)心房颤动为:100-200J、(同步)室上性心动过速:50-100J(同步)心房扑动和室性心动过速:100J儿童(2.550kg) 首次2J/kg,第二次、第三次为4 J/kg 直接开胸除颤 成人的初始能量

14、调整在5J,可增加到20J。,非同步电复律的步骤,患者平卧位。 迅速开放气道,放置口咽管或气管插管,人工呼吸。 在准备除颤仪的同时,给予持续胸外心脏按压。 将两个电极板涂以导电膏,并分别放置于患者右锁骨中线第二肋下方及心尖部,紧贴皮肤。 将除颤仪设置为非同步状态。 首次充电能量200J(儿童根据体重计算)。 充电完毕时,检查术者及他人确无与患者身体接触后开始放电。 首次除颤后观察并记录即刻心电图。如室颤持续存在,可连续2-3次电击。 转复过程中与转复成功后,均须严密监测并记录心律心率、呼吸、血压、神志等病情变化,电复律的注意事项,安放电极处的皮肤应涂导电糊,也可用盐水纱布(4-5层),是电极板

15、与胸壁紧密接触,又可减少阻力,易于导电,同时防止皮肤电灼伤。 电示波为细颤时不能直接除颤,应先行心脏按压、氧疗、药物等处理后使细颤变粗颤后再电复律 行电击时,所有人离床1米,操作者不能与床接触,不要碰到电极导电糊或盐水纱布。 电极板在无病人的情况下可向机内放电 电复律后电极板要用清洁纱布擦拭干净备用 每周定时给除颤器蓄电池充电24小时,使用后除颤器应立即充电24小时,电复律的并发症,心律失常:有再发室颤的可能 体循环和肺循环栓塞(12%) 低血压:电复律能量较高(300J) 肺水肿 皮肤灼伤 心肌损伤:高能量电击,复律后护理,保护呼吸道畅通; 病人清醒前不要进食进饮; 监测血压和心电图24小时; 记录一幅12导联心电图; 烧伤的皮肤应使用油膏缓解症状; 低血压者,平卧输液。,谢谢倾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