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产业经济学》第四章 市场(1)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42.50KB
约21页
文档ID:5544772
《产业经济学》第四章  市场(1)_第1页
1/21

第四章 市场 第一节 市场结构  一、市场结构的含义和基本类型 所谓结构,一般是指构成某一系统的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方式及其特征在产业组织理论中,产业市场结构是指企业市场关系的特征和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市场关系:卖方(企业)之间的关系;买方(企业或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买卖双方的关系;市场内现有的买方、卖方与正在进入或可能进入该市场的买方、卖方之间的关系一)四种基本类型的市场结构 罗宾逊夫人在《不完全竞争经济学》中将市场结构分为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垄断竞争四种基本类型 1.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完全竞争也称为“纯粹竞争”,也就是说市场上不存在任何垄断因素这种市场结构的特点是: (1)产业集中度很低价格是由市场总供给和总需求决定的,对于每个买者或卖者而言,他只能是价格的接受者,而不是影响者 (2)产品同一性很高产品之间具有完全的可替代性,因此如果其中一个企业提高产品价格(无论幅度多大),所有的消费者都会转而购买其他企业的产品,用微观经济学的术语描述就是,该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趋于无穷大 (3)不存在任何进入与退出的壁垒。

(4)完备信息所有的买者和卖者都掌握与交易有关的一切信息2.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 经济学中通常只分析卖方垄断,并且总是假设买方是价格接受者,毫无市场力量,这样做可以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到垄断方的行为上但是在单一买方对单一卖方的双边垄断的情况下,双方均会施展策略,可以用博弈论分析其中的行为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的特点是: (l)产业的绝对集中度为100%,因为市场上只有一个提供产品的企业 (2)没有替代产品完全垄断企业出售的产品没有直接替代产品,所以它的产品的需求交叉弹性为零 (3)进入壁垒非常高3.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 它的主要特点是: (1)产业集中度高 (2)产品基本同质或差别较大 (3)进入和退出壁垒较高一般而言,汽车、钢铁、铝业、石油化工、电子设备和计算机行业都属于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寡头垄断是产业组织理论重点研究的市场结构4.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 垄断竞争是一种比较接近现实经济状况的市场结构,它介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且偏向完全竞争它的主要特点是: (1)产业集中度较低 (2)产品有差别 (3)进入和退出壁垒较低。

二、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 决定市场结构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化、进入和退出壁垒、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市场需求的增长率、短期成本结构 我们将主要讨论前三项因素 (-)市场集中度 1.涵义市场集中度是用于表示在特定产业或市场中,卖者或买者具有怎样的相对的规模结构的指标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主要是卖方集中度2.衡量指标 (1)行业集中度它是指行业内规模最大的前几位企业的有关数值X(可以是产值、产量、销售额、销售量、职工人数、资产总额等)占整个市场或行业的份额计算公式为: (4-1)式中: CRn——产业中规模最大的前n位企业的行业集中度; Xi——产业中第i位企业的产值、产量、销售额、销售量、职工人 数或资产总额等数值; n——产业内规模最大的企业数; N——产业中的企业总数2)洛伦兹曲线(Lorenz curve)洛伦兹曲线是一种相对集中度的指标,它表明市场占有率与市场中由小企业到大企业的累计百分比之间的关系,见图4-1。

100% 市 场 占有率 0 100% (X) ( X为由小到大排列的累计百分比) 图4-1 络伦兹曲线,,,,,,,,,,,,,,,当行业内所有企业的规模都相同时,洛伦兹曲线与图中的对角线重合,因此这条对角线又被称为均等分布线;当企业的规模不完全相同时,洛伦兹曲线是对角线(均等分布线)下方的一条曲线当然,有一种情况洛伦兹曲线反映不出来,那就是当行业中只有极少数几个规模相同的企业时,使用洛伦兹曲线无法反映出这种寡占垄断的市场结构3)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 基尼系数也是一种相对集中度的指标,它建立在洛伦兹曲线的基础上,等于均等分布线(对角线)与洛伦兹曲线之间的面积(图4—l阴影部分的面积)与以均等分布线为斜边、以横轴为直角边构成的三角形面积之比。

  基尼系数的值在O与1之间变动,当基尼系数等于0时,表明洛伦兹曲线与均等分布线重合,即所有企业规模完全相等;当基尼系数趋向1时,表明企业的规模分布越来越不均等基尼系数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第一,当两家各自拥有50%市场占有率的企业组成的市场,会与100家各自拥有1%市场占有率的企业组成的市场具有相同的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都等于0,但是显然,这两种情况下的市场结构的性质是完全不同的; 第二,当两条不同形状的洛伦兹曲线所围成的面积大小相等时,所计算出来的基尼系数的大小也就相等4)赫芬达尔一赫希曼指数 由于以上三个指标都有一些不足和缺陷,产业组织学者又引入了赫芬达尔一赫希曼指数,简称H指数它是某特定行业市场上所有企业的市场份额的平方和,用公式表示为: (4-3)式中: X——产业市场的总规模; Xi——产业中第i位企业的规模; Si——产业中第i位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n——产业内的企业数HHI有明显的优势第一,HHI包含了所有企业的规模信息,能够反映出行业集中度所无法反映的集中度的差别。

第二,由于“平方和”计算的“放大性”,HHI对规模最大的前几个企业的市场份额的变化反映特别敏感,因此HHI能够真实地反映市场中企业之间规模的差距大小 但是,HHI指数的计算,必须收集到该市场上所有企业的市场份额信息,成本是比较高的5)熵指数(Entropy index) 熵指数借用了信息理论中熵的概念,其定义公式为: (4-4)式中: Si——产业中第i位企业的市场份额; n—产业内的企业数二)产品差别化 产品差别化是一种有效的非价格竞争手段 1.产品差异程度和市场结构 产品差别化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对市场结构产生直接的影响: (l)影响市场集中度 (2)形成市场进入壁垒现有企业的产品差异化可以使顾客对该企业的产品形成偏好甚至一定的忠诚度,这对于意图进入市场的新企业而言,无疑构成了一定程度的进入壁垒2.产品差别化的基本度量方法 (1)需求的交叉弹性之所以可以采用需求交叉弹性来测量产品差别程度,是因为产品差别化会导致产品的可替代性降低。

需求交叉弹性的定义公式为: (4-5) 式中: —— i 产品需求量对j产品价格的交叉弹性; —— i 产品的需求变化率; — j 产品的价格变化率2)广告密度为什么可以使用广告的有关数据来衡量产品差异化的程度呢?这是因为广告能够向顾客传递有关产品的价格、质量、功能、服务等多方面的产品特性信息,因此对于顾客感知产品差异、扩大顾客的心理偏好作用很大,尤其是消费品的广告,对顾客的购买决策有很大程度的影响广告密度的计算公式为:  广告密度=AD/SL (4-6)  式中:AD——产品广告费用的绝对金额; SL——产品销售额三)进入和退出壁垒 1.进入壁垒 (1)定义产业组织学中,关于进入壁垒有两个定义 贝恩在《对新竞争者的壁垒》一书中指出,进入壁垒则是“和潜在的进入者相比,市场中现有企业所享有的优势。

这些优势是通过现有企业可以持久地维持高于竞争水平的价格而没有导致新企业的进入反映出来的施蒂格勒在他的著作《进入壁垒、规模经济和厂商规模》中指出进入壁垒是新厂商比老厂商多承担的成本 根据施蒂格勒的定义,规模经济、资本需要量、产品差异化程度等在贝恩看来是进入壁垒的因素不再构成壁垒,而突出了政府管制(进入控制)构成壁垒的作用施蒂格勒把规模经济排除在进入壁垒之外的观点,对70年代发展起来的“可竞争性市场”理论有很大的影响可竞争性市场”的理论家根据施蒂格勒的定义,认为既然新老厂商成本和需求条件相同,或实行“打了就跑”的策略,即以自身的最佳规模生产,如果价格下跌到无利可图甚至亏本的程度,就可以退出,因此问题不在于最佳规模的大小,而在于进退是否方便,即沉没成本的大小本课程所采用的是贝恩所定义的广义的“进入壁垒”的概念 (2)进入壁垒的构成因素 ①绝对成本优势 ②规模经济 ③产品差异化 ④政策法律制度 ⑤阻止进入策略行为2.退出壁垒 (l)定义所谓退出壁垒(Barriers to exit),就是企业在退出某个行业市场时所遇到的阻碍。

(2)退出壁垒的构成因素 ①资产专用性和沉没成本 ②解雇费用 ③政策法律的限制。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