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配餐员中级培训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55447646 上传时间:2018-09-29 格式:PPT 页数:189 大小:3.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营养配餐员中级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189页
营养配餐员中级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189页
营养配餐员中级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189页
营养配餐员中级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189页
营养配餐员中级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1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营养配餐员中级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营养配餐员中级培训(1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营养配餐员培训,营养配膳与制作,第一部分 营养配餐员国家职业标准,职业定义,根据用餐人员的不同特点和要求,运用营养学的基本知识配制适合不同人群合理营养要求的餐饮产品的人员。 申报条件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餐饮职业(如烹调、面点、餐厅服务等)初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从事餐饮相关职业(如烹调、面点、餐厅服务等)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

2、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3)取得高级技工学校或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经本职业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8年以上。 (3)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的高级技工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满2年。,基础知识,一、常用烹饪原料基础知识 (

3、1)蔬菜类。 (2)水产类。 (3)畜禽类。 (4)粮食类。 (5)果品类。 (6)调味品类。,二、饮食营养学知识,1 、 营养素的基本知识。 (1) 人体对热量需要的知识。 (2) 食物中营养素的消化、吸收和代谢的基本知识。 (3) 各类食物营养价值评定知识。 (4)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膳食宝塔。 (5) 平衡膳食基本理论及合理膳食制度。 2 、 食品卫生、安全知识 (1) 食品卫生与食品安全知识。 (2) 个人卫生安全知识。 (3) 环境卫生安全知识。 3 、 成本核算基本知识,4、法律基础知识 (1) 食品卫生法的相关知识。 (2)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知识。 (3) 商标法的相关知识

4、。 (4) 环境保护法的相关知识。 (5) 野生动物保护法的相关知识。,技能操作,第二部分 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一、食物与营养发展的基本状况 (一)我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的成就。 1、食物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 我国粮食的年均生产能力已达到5亿吨的水平,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00公斤左右。在粮食生产稳步增长的同时,肉、蛋、水产品以及水果、蔬菜生产都有了快速的增长,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食物消费质量明显提高。 1990年到2000年,全国居民人均收入从904元增加到1625元(1990年不变价)。人均食物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重逐步降低,恩格尔系数从60.3%下降到4

5、6.0%。食物消费结构得到了显著改善。2000年人均消费口粮206公斤,蔬菜110公斤,食用植物油8.2公斤,食糖7.0公斤,肉类25.3公斤,蛋类11.8公斤,奶类5.5公斤,水产品11.7公斤。与1990年相比,蛋、奶、水产品人均消费量有较大幅度提高。,3、居民营养结构有较大改善。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居民摄入能量比较稳定,摄入的蛋白质总量中动物性蛋白质所占的比重有了一定增长,膳食质量显著改善。通过90年代后期部分地区典型监测表明,居民人均每日摄入能量2387千卡,蛋白质70.5克,脂肪54.7克。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摄入能量2253千卡,蛋白质69.2克,脂肪72克;农村居民人均摄入能

6、量2449千卡,蛋白质71.1克,脂肪46.7克,基本达到了营养素供给量标准。 (二)当前食物与营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食物生产、消费、营养不协调,生产结构不能满足营养结构改善需要。 5、食物质量、安全和卫生存在隐患。,(三)食物与营养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6、食物与营养发展面临新的形势:一是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食物多样化、优质化需求明显增加,对食物安全卫生要求不断提高。二是居民食物消费正处于由小康向更加富裕转型的时期,急需加强对居民食物与营养的指导工作,促进居民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否则,既会造成资源浪费,也可能会影响一代甚至几代人身体素质的提高。三是世界经济和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国际食

7、物与营养产业呈加速发展趋势,必须加快我国食物与营养工作,以跟上世界发展步伐。,二、食物与营养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 (一)食物与营养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7、食物与营养发展的指导思想。适应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营养改善的要求,为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动员和号召全社会力量,加快我国食物与营养的发展。紧紧围绕食物发展的重点领域、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分类指导,全面推进,建设现代食物生产、加工和市场体系,调整引导我国食物结构向营养、卫生、科学、合理方向发展,经过不懈努力,使我国居民的食物消费与营养整体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营养配膳与制作,8、食物与营养发展的基本原则。坚持

8、食物生产与消费协调发展的原则,适应居民营养改善的需要,建立以农业为基础、以食品工业为龙头的现代食物产业体系;坚持食物资源利用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开发利用各种食物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坚持食物质量与安全卫生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对食物质量的监测和管理,全面提高食物质量和安全卫生水平;坚持优化结构与预防疾病相结合的原则,调整优化食物与营养结构,预防营养性疾病,提高全民营养和健康水平;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发扬中华饮食文化的优良传统,全面提高食物发展的科技水平,走有中国特色的食物与营养发展道路。,(二)食物与营养发展的目标。 9、2010年食物与营养发展总体目标 保障合理的营养素摄入量。人

9、均每日摄入能量为2300千卡,其中80%来自植物性食物,20%来自动物性食物;蛋白质77克,其中30%来自动物性食物;脂肪70克,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的25%;钙580毫克,铁23毫克,锌12毫克;维生素B11.2毫克,维生素B21.4毫克,维生素A775微克。 保障合理的食物摄入量。人均每年主要食物摄入量为:口粮155公斤,豆类13公斤,蔬菜147公斤,水果38公斤,食用植物油10公斤,食糖9公斤,肉类28公斤,蛋类15公斤,奶类16公斤,水产品16公斤。,营养配膳与制作,保障充足的食物供给。2010年全国主要食物生产总量的安全保障目标为:粮食5.7亿吨,豆类2300万吨,蔬菜3.7亿吨,水果

10、7300万吨,油料3400万吨,糖料1.3亿吨,肉类7600万吨,蛋类2700万吨,奶类2600万吨,水产品5000万吨。 降低营养不良性疾病发病率。5岁以下儿童低体重发病率降至5%,生长迟缓发病率降至15%。孕妇和儿童贫血患病率分别降至20%和15%。4个月以内婴儿的母乳喂养达到普及,4个月以上的婴儿,应逐步补充各种辅助食品。,10、2010年城乡居民食物与营养发展目标。 城市居民。人均每日摄入能量2250千卡,其中75%来自植物性食物,25%来自动物性食物;蛋白质80克,其中35%来自动物性食物;脂肪80克,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的28%。人均每年主要食物摄入量为:口粮135公斤,豆类12公斤

11、,蔬菜160公斤,水果52公斤,食用植物油10公斤,食糖10公斤,肉类32公斤,蛋类18公斤,奶类32公斤,水产品22公斤。 农村居民。人均每日摄入能量2320千卡,其中84%来自植物性食物,16%来自动物性食物;蛋白质75克,其中27%来自动物性食物;脂肪65克,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的24%。人均每年主要食物摄入量为:口粮165公斤,豆类13公斤,蔬菜140公斤,水果30公斤,食用植物油10公斤,食糖8公斤,肉类26公斤,蛋类13公斤,奶类7公斤,水产品13公斤。,第三部分 基础理论知识,第一章 烹饪原料基础知识,一、食品原料的分类及命名常见的食品原料分类法 1按照食品原料在加工中的作用,分为

12、主料、配料、调辅料; 2按照原料的来源分为动物性原料、植物性原料、矿物性原料、人工合成原料; 3按照原料的加工程度分为鲜活原料、干活原料、复制品原料; 4按照商品的体系分为粮食、蔬菜、果品、肉及肉制品、水产品、野味、干货及干货制品、蛋奶及蛋奶制品、调味品等。,二、食品原料选择的原则 1、充分考虑菜品的质量要求。 2、充分考虑各种原料的性质,发挥原料固有的特点和效用。 如原料的年龄、老嫩、应该选用的部位、产地等。 影响因素包括: 产季。 产地。 食用部位。 贮存。 3、充分考虑原料的营养卫生要求。,第一节 粮 食,一、粮食的分类: (1)谷类:稻、小麦、玉米、小米、大麦、燕麦、高粱、荞麦。 (2

13、)豆类:大豆、蚕豆、豌豆、绿豆、赤豆、扁豆等。 (3)薯类:甘薯、木薯等。,二、粮食的食品运用: (1)是制作主食的重要原料; (2)可以制作各种菜肴,如锅巴肉片、松仁玉米、春芽蚕豆、麻婆豆腐等; (3)可以制作糕点和小吃,如蛋糕、元宵、粽子、红苕饼等; (4)是制作调味品和复制品的重要原料,如酱油、酱、味精等。,三、粮食制品 按照加工原料的不同,粮食制品分为以下三类: 1、谷制品:是以面粉、稻米为原料加工而成的粮食制品。主要品种有挂面面包渣、面筋、澄粉、糯米粉、米凉粉等。 2、豆制品:是以各种豆类为原料加工而成的粮食制品。豆制品的种类很多,一般可以分为三类: (1)豆浆和豆浆制品:用未凝固的

14、豆浆制成,如豆浆、腐衣、腐竹等;,营养配膳与制作,(2)豆脑制品:用点卤凝固后的豆脑制成,如豆花、豆腐脑、豆腐、豆干、百叶等; (3)豆芽制品:成熟的豆粒在适合的条件下发芽形成的芽菜,如黄豆芽、绿豆芽、花生芽等; (4)其他豆制品:指其他的豆制品或用提取的大豆蛋白质人工制成的复制品等,如豆渣、红豆沙、绿豆沙、人造肉等。 3、淀粉制品:是以从粮食中加工提炼出的淀粉为原料,再经加工而成的制品,如粉丝、粉条、粉皮、凉粉、西米等。,第二节 蔬 菜,一、蔬菜在食品中的作用: 1)作为主料,单独成菜。如酸辣白菜、鱼香茄子、麻酱笋尖、蒜泥黄瓜等。 2)含淀粉多的蔬菜,可用于主食、小吃的制作。如南瓜、薯蓣、芋

15、等。 3)作为配料,与动物性原料、粮食类原料等共同制作菜点、汤品等。如干贝秧白、回锅肉、青豆火腿、八宝酿藕、鸡蒙葵菜等。 4)作为调味料,具有去腥、除异、增香的作用。如生姜、葱、大蒜、芫荽、韭菜等。 5)作为雕刻、装饰原料,用于菜点的美化。如萝卜、南瓜、芋、马铃薯、黄瓜、白菜等。 6)用于盐渍、糖渍、发酵、干制等加工,延长食用期,改善原料的口感或风味。如咸菜、糖冬瓜条、泡菜、腌雪里蕻、玉兰片等。,二、食用菌类在食品中的运用特点: 可做菜肴、汤品的主料或配料; 可做面点的馅心或面臊的用料; 可作为提鲜增香的用料; 可作为配色配型的用料; 可加工成干制品、盐渍品、罐制品等。,营养配膳与制作,木耳

16、又称黑木耳、云耳等。在烹制上既可作主料,也可作配料。可与多种原料搭配,适于炒、烩、拌、炖、烧等,并常用来作菜肴的装饰料。 银耳 又称白木耳、雪耳。烹制中,银耳常与冰糖、枸杞等共煮后作滋补饮料;也可采用炒、熘等方法与鸡、鸭、虾仁等配制成佳肴。代表菜式如珍珠银耳、雪塔银耳、银耳虾仁。 香菇 又称香菌、冬菇、香信、香蕈等。可作主料,也可作配料。可炒、炖、煮、烧、拌、作汤、制馅及拼制冷盘,并常用于配色。代表菜式如香菇炖鸡、葱油香菇、香菇菜心。,四、果酱的食品运用: 可作为中西式面点的夹馅或馅心; 可作为馒头、面包的涂抹食品; 可作为炸制品的蘸料; 可作为甜菜或甜酸菜式的淋汁。,第四节 畜类原料,一、家畜 1、猪 肌肉纤维细而柔软,肉质细嫩,肉色较淡,猪瘦肉含蛋白质约20,并富含B族维生素;结缔组织少而柔软;脂肪组织蓄积多,肥膘厚,而且肌间脂肪也较其它畜肉多,猪脂肪熔点较低风味良好,且易消化吸收;猪肉本身无腥膻味,而持水率较高。所以,猪肉适用的烹调范围广,而且烹调后滋味较好,质地细嫩,气味醇香。猪肉是菜肴主料的常用原料。刀工形式多样,可与任何原料搭配成菜,烹调方法多样,可制作众多菜肴、小吃和主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