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_湘教版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5421281 上传时间:2018-09-29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14.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_湘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_湘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_湘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_湘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_湘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_湘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_湘教版(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 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第四章 中国的区域差异,1、西北地区的 地理位置及特点。,2、邻国: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接壤。,3、西北地区的范围,长城、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北,4、行政区范围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甘肃、 宁夏回族自治区,二、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阿尔泰山,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吐鲁番盆地,请回答各数字代表的地形名称:1-5是山脉;6-10是高原或平原;11-13盆地或河流.,干旱,探究一:形成干旱的原因?,400,200,50,植被分布

2、成因:本区植被自西向东大体依次为: 荒漠荒漠草原典型草原森林草原,三、人文特征,1、面积和人口: 全区面积约占全国30,人口只占 全国4,属于地广人稀之区。 2、民族:以汉族为主,占到23,内蒙古、宁夏、新疆分别是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的聚居区,新疆北部有哈萨克族居住。,维吾尔舞蹈,蒙古族摔跤,你能迅速说出哪张图片不是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吗?,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的广大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本区出产的肉、奶、毛、皮及其制造品,不仅供给当地人民生活和生产的需要,还大量输送到其他省市,并出口到国外,成为本区重要的经济支柱。,畜牧业,新疆风干葡萄干,内蒙古风干牛肉干,探究二:干旱气候对其他

3、自然景观的影响,2、制约西北农业发展的因素是 ,西北地区的农业以 为主,除此之外还适宜发展 农业?,1、从东到西,西北地区自然景观大致上呈现出由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想一想,为什么?,3、新疆瓜果特别甜的原因是?,西北地区的植被,东部,西部,草原,荒漠草原,荒漠,我国重要的牧业基地:,西北地区的农业,内蒙古草原、河西走廊、天山牧场,天山牧场,草原牧场,克拉玛依,玉门,南疆,霍林河,伊敏河,石嘴山,白云鄂博,金昌,本区矿产资源甚为丰富,比如白云鄂博的稀土矿、金昌的镍矿、石嘴山和石炭井的优质煤、克拉玛依和南疆的石油、伊敏河和霍林河的褐煤,都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矿产资源,西起新疆塔里木的轮南

4、气田,往东直通南京、上海,成为横贯中国的能源大动脉。,西气东输工程,一是发展节水农业,注意节约用水;二要防止土地荒漠化,保护生态环境,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呢,练一练,1、小明从乘车从呼和浩特出发到乌鲁木齐,他在途中见到的自然景观依次是( ) A、草原-荒漠-荒漠草原 B、森林-草原-荒漠 C、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D、荒漠-草原-森林 2、西北地区干旱的主要原因是( ) 深居内陆,距海远 山脉的阻挡 终年积雪 冰川广 A、 B、 C、 D、 3、我国西北地区在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是( ) A、土地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乱占耕地 D、滥发森林,C,B,A,练一练,4、被

5、称作“沙漠之舟”的动物是( )A、牦牛 B、骆驼 C、三河马 D、三河牛 5、制约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A、水源条件 B、劳动力条件 C、光照条件 D、科技条件 6、西北地区的主要地形( )A、平原、丘陵 B、高原、盆地 C、高原、平原 D、盆地、平原,B,A,B,风蚀城堡状地貌,“魔鬼城”,“雅丹”地貌,干旱地貌,干旱地貌,风蚀城堡,风蚀蘑菇,青藏地区,青藏地区,青藏地区的位置,青藏地区有哪些山脉?,找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找出位于青藏地区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和行政中心,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云南省,青藏地区的省区,地广人稀的地区,思考,两幅景观图哪

6、个表现了青藏高原地区的景观特点?哪个表现了长江中下游的景观特点?,为什么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和青藏高原景观相差如此之大?,A,B,青藏地区与长江中下游的景观差异,我国地势分为哪几级阶梯?,青藏地区位于哪个阶梯上?,青藏地区的海拔大致多少?,世界屋脊,夏季,不同海拔的气温差异,青藏地区与长江中下游地区气温差异,冬寒夏凉 太阳辐射强 降水少,高寒气候,有利条件 日照强 温差大 晴天多 大气洁净,不利条件 气温低 降水少,思考,青藏地区发展农牧业的有利及不利条件分别是什么?,高原农牧业耐寒,温暖,温凉,寒冷,寒冻,3000m,4000m,4500m,5000m,青稞、冬小麦,青稞、春小麦,青稞,喜温凉

7、农作物: 青稞、小麦、豌豆、油菜,无,高原种植业,湟水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东南的察隅有“西藏江南”之称(原因?),思考: 重要农业区分布在谷地的原因?,重要农业区,藏牦牛,藏绵羊,藏山羊,三大牲畜,高寒牧区,高原之舟牦牛,青藏地区种植的青稞和小麦等作物穗大粒饱。议一议,本区和小麦等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比较高的自然原因是什么?,1、光照时间较其他地区长,有利于作物光合作用,产生更多的干物质,起到增产效果。 2、内陆中纬度高原气候,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能量物质的储存积累,是青藏地区青稞、小麦等农作物单产较高的重要原因。,布达拉宫位于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西北郊区约两千米处的一座小山上。

8、在当地信仰藏传佛教的人民心中,这坐小山犹如观音菩萨居住的普陀山,因而用藏语称此为布达拉(普陀之意)。 布达拉宫重重叠叠,迂回曲折,同山体融合在一起,高高耸立,壮观巍峨。宫墙红白相间,宫顶金碧辉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它是拉萨城的标志,也是西藏人民巨大创造力的象征,是西藏建筑艺术的珍贵财富,也是独一无二的雪城高原上的人类文化遗产,布 达 拉 宫,青藏地区的交通分布,“聚宝盆”柴达木盆地的矿产分布图,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太阳能:拉萨有“日光城”之称(原因是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地热能: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羊八井); 水能: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横

9、断山区各河 、黄河上游(龙羊峡、羊卓雍湖); 煤、石油:鱼卡的煤,冷湖的石油(柴达木盆地); 铅锌矿、盐(等):柴达木盆地。察尔汗有最大的钾肥厂.,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羌塘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三江源地区生太环境恶化严重:干旱气候增加,过渡放牧,滥挖药材,植被破坏,土地沙漠化剧烈发展;境内湖泊萎缩,湿地退化,径流量减少;盗猎野生动物,乱采滥挖虫草,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种类和数量锐减;严重影响了三江源地区和中下游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你认为国家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原因是什么?,背景材料:三江指黄河、长江和澜沧江,2000年 8月19日,由国家主席江泽民亲笔题写碑名的“三

10、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通天河畔正式揭碑,标志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正式成立。,保护世界屋脊区湖泊湿地、原始森林、高寒灌丛、草甸草原、珍稀动植物以及“世界第三极”景观都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和各种生态系统)促进三江源头和中下游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意义是什么?,背景材料:三江指黄河、长江和澜沧江,2000年 8月19日,由国家主席江泽民亲笔题写碑名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通天河畔正式揭碑,标志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正式成立。,青藏高原世界巅,雪山冰川大 高原湖泊如棋布,湖边草肥湖水咸。 日照强、温差大,高原之上干且寒

11、。 农业区在“三谷地”,小麦青稞最盛产。 牦牛号称“高原舟”,负重能越云中山。,公路:1951年起,建了川藏、滇藏、新藏、青藏等公路。 航空:1956年试航拉萨成功,现有拉萨至北京、成 都、西安、广州的定期航班。 铁路:1987年,建成青藏铁路北段(西宁格尔木) 。 格尔木拉萨段于2005年10月15日已全线贯通。,交通运输变化,1.青藏铁路的起点及终点分别是:A.西宁 格尔木 B.格尔木 拉萨 C.西宁 拉萨 D.兰州 拉萨 2.关于青藏铁路及所处地区,错误的说法是: A.生态脆弱、多年冻土、高寒缺氧是修路必须面对的难题 B.该地区修建铁路最主要的技术难题是冻土问题 C.青藏铁路经过了三江源

12、自然保护区 D.该地区的河流主要为内流河,C,D,材料一:从勘测设计到开工建设,经历了半个世纪,被称之为钢铁天路,倍受世人瞩目的青藏铁路于2005年10月15日已全线贯通。,经国务院批准并授权,国家测绘局局长陈邦柱10月日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正式宣布,珠峰岩石面海拔高程为.米, 测量精度为米。,珠峰高度为什么“变矮”了?,6.此次公布的珠穆朗玛峰新高程减少了3.7米,这是因为 A.珠穆朗玛峰海拔的确变低了 B.现代测量手段和技术更接近真实高度C.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了3.7米 D.山顶的冰雪融化了3.7米 7.我国公布珠峰新高程的时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尼罗河正值一年中水位上升时期 B.南极大陆的绝大部分处于极昼期 C.墨累达令盆地的小麦即将收割 D.地中海气候区干旱少雨,B,C,材料三:2005年5月22日我国成功进行珠峰登顶测量,这次测量除采用1975年的传统测量方法外,还采用了GPS测量系统,可以说是“双保险”。回答8-9题。 8GPS测量功能在于 A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 B为用户提供飞机遥感影像C为用户提供卫星遥感影像 D供用户随时查阅有关地理信息 9攀登珠峰的时期选在5月,主要是因为此时 A高山冰雪未能融化,不容易发生雪崩 B高山上风速最小,几乎不降雪C台风少发季节 D风速最大,冰雪难以“立足”,雪量最少,A,B,青稞,高原冰川,中国最大的湖青海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