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人际关系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419420 上传时间:2018-09-29 格式:PPT 页数:110 大小:2.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章人际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110页
第八章人际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110页
第八章人际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110页
第八章人际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110页
第八章人际关系_第5页
第5页 / 共1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八章人际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人际关系(1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 人际关系,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一、人际关系的含义 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是人们在共同活动中彼此为寻求满足各种需要而建立起的相互间的心理关系。 人际关系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1)个体性。(2)直接性、可感性。(3)情感性。,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二、人际关系产生的社会心理学基础(一)亲和需要社会心理学家对影响亲和需要的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其与恐惧、焦虑等密切相关。,在焦虑状态下人们选择与他人在一起,和他人在一起可以起到社会比较的作用,(二)人际关系的报酬人际关系能提供给个体的6种重要报酬:依恋、社会融和、价值确定、可靠的同盟感、得到指导、

2、照顾他人的机会。,依附:指最亲密的人际关系所提供给个体的安全及舒适感。 社会整合:与他人交往,与他人拥有相同的观点,产生团体归属感。 可靠的同盟感:建立良好的关系,自己需要帮助时,他人会援助。 得到指导:从他人那儿获得有价值的指导,比如医生、朋友等处。 受教育机会:与他人交往能够使我们有机会接受来自他人的教育。,(三)摆脱寂寞,定义与分类 寂寞是指当人们的社会关系缺乏某些重要成 分时所引起的一种主观上的不愉快感。 Weiss把寂寞分为情绪性的寂寞和社会性寂寞 情绪性的寂寞:缺乏亲密关系可以依附所引发 社会性寂寞:缺乏社会整合感和归属感,寂寞的影响 婚姻与经济状况 年龄因素:青少年更寂寞 人格因

3、素:内向、害羞、自尊低 社交技巧:如何提高我们的社交技能? 离婚对孩子的影响:年龄中介,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三、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一)人际关系的状态,(二)人际关系的发展与自我暴露,1、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 (一)定向阶段、 (二)情感探索阶段、 (三)稳定交往阶段、 (四)情感交流阶段。,2、自我暴露与自我分层,(1)自我暴露的深度与广度,(2)鲁宾等把自我分为4个层次。 第一层是自我最表层水平, 第二层是我们对事物的看法和态度, 第三层次是自我的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状况。 第四层是自我的最深层次,属于一个人的隐私部分,不会轻易不向别人暴露。,亲密关系是自我概念的延伸?,Aron用自我

4、延伸来理解人们之间的亲密关系: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实质是把他人融入了自我概念。这种自我延伸的证据:归因过程中的行动者与观察者效应、资源分配、亲密关系中的共有关系、Markus的自我图式以及共有记忆。,依恋在亲密关系很重要,人类最初的亲密关系表现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依恋,它是婴儿和父母之间的一种强烈的情绪联系,许多心理学家把依恋看成是人类的本能行为。依恋可分为三种类型: 安全型:满足要求 逃避型:不关注 焦虑/矛盾型 :无法预测会怎样做,亲密关系的层次:友谊关系,表面朋友和深层朋友的区别: 前者主要是因为这种关系的酬赏作用,后者还包括关心。交往的模式也不同:前者随时间越来越少,后者则是一开始见面多

5、,之后慢慢减少。,与他人发展深层次的友谊关系,你会更加幸福!,2.亲密关系,友谊关系中的性别差异存在吗? 方式:女性是肩并肩式的聊天,男性为面对面式的共同活动 情感:女性比男性有更多的情感参与 身体:男性身体接触较少,发展亲密关系的方式自我展露,把你的心扉向他人敞开,你会更健康快乐!,自我展露是指个体把有关自己个人的信息告诉给他人,与他人共享自己内心的感受和信息。 Altman用社会渗透理论来说明自我展露在发展友谊等亲密关系上的作用。,社会渗透理论对自我展露的解释 人们之间亲密关系的发展与人际交往中沟通的水平有关,随着话题由浅入深,人们之间的关系也由一般向亲密转化。社会渗透理论还指出,与他人刚

6、认识时,人们在自我展露的时候遵守相互性规范,即自己的展露水平与他人的展露水平相对应,他人展露水平高时自己的也高,他人展露水平低时自己的也低。,自我展露的差异文化差异:美国人倾向与在一个广阔的社会情境中展示自我,而来自集体主义文化的中国和日本人自我展露的范围则非常有限。,性别差异: 内容:男性讲自己的优势,女性谈自己的弱势 程度:女性自我展露的程度高于男性 结果:女性比男性有更多的亲密朋友,第二节 人际关系的理论,一、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 舒茨(W.C.Schuts,1958)提出了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 1、包容需要(inclusive need)。指个体想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

7、。 2、控制需要(dominant need)。指个体控制他人或被他人控制的需要,亦即个体在权力问题上与他人建立并维持满意关系的需要。 3、情感需要(need for affection)。指个体爱他人或被他人所爱的需要,即个体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建立并维持亲密情绪联系的需要。,第二节 人际关系的理论,二、社会交换理论 根据霍曼斯提出的社会交换理论(social exchange theory),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本质上是一个社会交换过程。这种交换不仅涉及物质的交换,同时还包括非物质品,如情感、信息、服务等方面的交换。 福阿(Foa)确定了人际关系的6种基本回报:爱、金钱、地位、信息、物品和服务。

8、这些回报可被归为两个维度。一是特定性维度,第二个维度是具体程度。,第二节 人际关系的理论,三、公平理论一些研究者指出社会交换理论忽视了关系中一个重要因素公平。公平理论(equity theory)认为,人们并非简单地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利益,他们还要考虑关系中的公平性,即关系双方贡献的成本和得到的回报基本是相同的,公平的关系才是最稳定、最快乐的关系。根据公平理论,过度受益和过度受损的关系中,交往双方都会对这种关系感到不安,且双方都有在关系中重建公平的动机。,第三节 人际吸引,一、人际吸引的基本原则 (一)互惠原则我们喜欢能给予我们酬赏的人 (二)得失原则对成本及利益的评价。 (三)联结原则喜欢与

9、与美好经验联结在一起的人。,二、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一)熟悉性 熟悉性导致喜欢的最常见的现象就是我们在 前面已经谈到的 曝光效应,某个人只要经常出现在你的眼 前,就能增加你对他的喜欢程度。,接近性为什么能引起喜欢呢?首先,接近性能增加熟悉性,而越熟悉,喜欢的可能性越大。其次,接近性也与相似性有关,在有选择的情况下,人们往往选择在某些方面与自己相似的人为邻居;最后,从社会交换的观点看,物理距离上的接近性使得你更易获得来自他人的好处,他人可以随时来帮助你,与这样的人交往你可以用较小的代价换取较多的好处。,(二) 接近性,相似性:人们倾向于喜欢在态度、价值观、兴趣、背景及人格等方面与自己相似的人。

10、相似性来自两方面:一是人口特征的相似性,它包括性别、种族背景、宗教、社会阶层以及年龄。二是态度的相似性。,(三)相似性与互补性,人们有时候喜欢与自己在某些方面相反的人。在异性关系中男性喜欢年轻的女性,而女性却喜欢老一点的男人。Davis(1990)把这种现象叫做相貌换地位:男性喜欢年轻女性是因为她们漂亮,女性喜欢老一点的男性是因为他们成熟且有地位。互补性有时候体现在性格方面。,互补性,(4)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A.个人特征 个人的温暖:温暖是影响我们形成对他人第一印象的主要特质,当人们对其他人有正性态度时便表现出温暖,而温暖的人较受人欢迎。 个人的能力:人们往往比较喜欢有能力的人,能力所涉及的

11、范围很广,比如智力、社交技巧等。 外表吸引力:人们最容易注意到的是他人的外表,漂亮的人更招人喜爱。,美貌比任何一封推荐信都有用。亚里士多德,公元前4世纪 只有肤浅的人才不会以貌取人。Oscar Wilde,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1891 人类的美貌是多么的邪恶啊,将它触碰过的一切都腐蚀殆尽。Orestes,BC408,1.人际吸引,漂亮的辐射效应:与漂亮的人在一起能够提 高自己的大众形象,就像对方的光环笼罩着自己一样。 漂亮的对比效应:外貌一般的人因为另一个刚出现过的异常漂亮者,而被认为较不具有吸引力。 人格魅力?,有魅力的人格特质包括 共享的特质:Sociab

12、le extraverted likableHappy popular welladjusted friendly mature poisedsexually warm and responsive 西方人看重:Strong assertive dominant 东方人看重:sensitive empathic generoushonest trustworthy,人际吸引,思考题:网络如何影响我们的人际交往?以网络为载体的关系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建立的关系到底有什么不同?从计算机屏幕过渡到面对面的交流,这种通过计算机建立起来的关系还能经得起考验吗?,人际吸引,网络交往的问题: 首先,人们在一封

13、电子邮件中很可能对自己进行某些言过其实的描述甚至是某种欺骗性的描述,而收信人并没有什么途径来检验出这种不诚实的行为。,人际吸引,其次,两人之间密集的电子邮件交流会趋向于建立一种高水平的亲密感,但有些时候,这种亲密感的建立未免太快了一些。由于你并没有任何有关这个个体的真实信息,你对这个人很可能就会建立起一个理想化的印象,而这种印象随着你与他她的见面很快就化为乌有了。,人际吸引,第三,言语本身并不能预言吸引力的产生。没有真实的行为,包括非言语的线索,我们就无法确切知晓两个人是否能够气味相投。,人际吸引,爱 情,追求完美的爱情是人类永恒的理想,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引子,哪

14、个少男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 歌德少年维特的烦恼,引子,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元好问摸鱼儿雁邱词,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引子,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 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 而是爱到痴迷,却不能说我爱你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不能说我爱你 而是想你痛彻心脾,却只能深埋心底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不能说我想你 而是彼此相爱,却不能够在一起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彼此相爱却不能够在一起 而是明知道真爱无敌,却装作毫不在意,引子,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15、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 相爱 寂静 欢喜,引子,西施说:爱情是武器 貂蝉说:爱情是计谋 昭君说:爱情是手段 玉环道出千古奇冤:爱情是悔恨,千年扯不断的恨!,第四节 爱情,一、爱情的含义 广义的爱情是指存在于各种亲近关系中的爱,意味着人际关系中的接近、悦纳、共存的需要及持续和深刻的同情,共鸣的亲密感情。狭义的爱情是指心理成熟到一定程度的异性个体之间的强烈的人际吸引。 人类的爱兄弟之爱(Brotherly Love)父母之爱(Parental Love)异性之爱(Eroti

16、c Love)自我之爱(Self-love)神明之爱(Love of God)Erick Fromm。,爱的概念爱情是两个成年异性之间强烈的感情专注,其中至少包括性的欲望和温柔体贴的成分。爱情是一种可以观察的、关于两个异性之间(偶尔是同性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受制于重复了的、模式化了的规范结构,包含了特殊的态度和情感状态。,爱的概念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特定人物所持有的一种态度,他/她以特定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爱慕对象的思想、感情和行为。爱是一种意志,即决意为达到自身的精神成长或另一个人的精神成长的目的而奉献自己。爱,是深深的理解与接受。,(一)爱情与喜欢的区别,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爱情与喜欢有四点不同: (1)爱情有较多的幻想,喜欢则不是由对他人的幻想唤起,而是由对他人的现实评价唤起; (2)喜欢是一种单纯的情感体验且比较平稳、宁静,而爱情则比较狂热、激烈且与许多相互冲突的情绪有联系; (3)爱情往往与性欲有关,而喜欢则不涉及这方面的需要; (4)爱情具有独占性和排他性,而喜欢则不如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