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_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419414 上传时间:2018-09-29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92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章_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第八章_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第八章_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第八章_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第八章_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八章_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_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6章 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 与剩余价值的生产,第二篇 资本主义经济,第一节 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 及其本质特征(略),一、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P117)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产生的必要条件2、原始积累 加快资本主义形成的过程3、工业革命 最终使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确立 所谓原始积累(实质)只不过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 对直接生产者特别是农民的剥夺,是整个过程的基础。货币财富在少数人手中积累并转变为资本。 (P118119),二、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P120)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特征是雇佣劳动制度。,矛盾的表现,既要等价交换,又要价值增殖

2、。,GWG,一、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一)资本总公式同价值规律形式上的矛盾,第二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 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二)资本总公式矛盾的解决,1、剩余价值能不能从流通领域中产生?,2、剩余价值能不能离开流通过程而产生?,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中产生,但也不能离开流通领域。这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3、价值增殖究竟是从哪里产生的?,GWG,(1)会不会发生在GW阶段的G上(2)会不会发生在WG阶段上,(3)必然是发生在GW阶段的W上,劳动力成为商品 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二)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劳动者具有人身自由,劳动者没有生产资料、消费资料(除了劳动力一无所有),二、劳动力的买和卖

3、,(一)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三),决定,=,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含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维护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养活劳动者家属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劳动者的教育训练费用,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四)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劳动力商品,一般商品,苹果,使用价值 ,价值也 ;,布,使用价值 ,价值 .,这就是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消失,消失,消失,转移到衣服上,不仅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其差额就是剩余价值。,一、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一)一般商品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4、一般商品生产过程,劳动过程:,价值形成过程:,创造新的使用价值,商品价值的形成,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第三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商品价值的形成过程,工 人 劳 动,进入生产过程,3元 6小时,生产资料,15元,具体劳动: 抽象劳动:,转移生产资料价值12元, 创造了新的使用价值,6小时,创造新价值3元,劳动力价值,12元,布2米 10元,辅料1套 2元,价值 15元,(二)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1、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 (1)劳动者在资本家的监督和支配下劳动; (2)劳动者的劳动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2、价值形成过程转化为价值增殖过程,工 人 劳 动,进入生产

5、过程,3元 12小时,生产资料,27元,具体劳动: 抽象劳动:,转移生产资料价值24元,创造了新的使用价值,12小时,创造新价值6元,劳动力价值,24元,布4米 20元,辅料2套 4元,价值形成过程转化为价值增殖过程,商品价值 30元 =,24,+ 3,+ 3,工 作 日(12小时),0,6,12,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剩余价值就是雇佣劳动者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新价值。,价值增殖过程,就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新价值的形成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二重性一方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

6、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具体劳动的作用是( ) A、生产出新的使用价值 B、形成新价值 C、创造剩余价值 D、转移劳动力的价值 E、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答案:A E,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根据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或价值增殖过程中所起作用的不同,可以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叫做不变资本(c)。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即发生了价值增殖,叫做可变资本(v)。,划分意义,剩余价值,可变资本,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为确定剥削程度提供了

7、科学依据,公式:,三、剩余价值率 m =,1、剩余价值率 两种表示方法: m 剩余价值可变资本 m / v m 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2、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的两条途径如果用M代表剩余价值量,则:M m v v m v两条途径: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增加可变资本总量,考虑资本周转年剩余价值量、年剩余价值率 年剩余价值率 m n n为资本的年周转次数 年剩余价值率: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年剩余价值量)同一年内预付的可变资本的比率,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率的影响 假定甲乙两个企业预付的可变资本都是10 000元,剩余价值率都是100,甲企业的可变资本一年周转一次,乙企业的可变资本一年周转五

8、次。 甲企业的年剩余价值率 =? 乙企业的年剩余价值率 = ?,第四节 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一、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m,=,4小时,=,100%,4小时,0,4,8,必要劳动时间2,剩余劳动时间6,2,工作日(8小时),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缩短必要劳动时间,降低劳动力的价值,降低生活资料价值,提高生活资料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整个

9、社会的劳动生产率,生产资料,个别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是通过个别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来实现的,商品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差额,个别资本家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只是暂时的,提高劳动生产率,超额剩余价值消失,相对剩余价值产生,个别资本家,整个社会资本家,思考: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的关系,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联系和区别 (教材 P129)联系:从资本家对雇佣劳动的剥削来看,这两种方法是一致的,都是延长了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增加了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量。 区别: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以工作日已经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为基础的,由此来进一步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两种提高剥削程度的方法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上起着不同的作用。,三、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规律1、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剩余价值规律 (P130)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是不断扩大和加强对雇佣劳动的剥削。2、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生产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剩余价值规律还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及其历史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