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之化学科备考复习意见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55418655 上传时间:2018-09-29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3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之化学科备考复习意见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之化学科备考复习意见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之化学科备考复习意见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之化学科备考复习意见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之化学科备考复习意见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之化学科备考复习意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之化学科备考复习意见(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之化学科备考复习意见,一、2010年高考对教学和复习的启示,1.命题的风格、难度变化有趋势性,选考试题的难度有轮动性,知识的呈现方式有创新性,命题与考试说明的吻合程度值得研究和重视。 2.部分考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理解不到位,基础知识不牢固,造成思路不清。反映出考生的认识观点缺乏辩证性和变通性。 3.不能从题目的实际环境出发,对过程变量、条件控制分析不透,基本理论不能灵活运用,解决实验性、探究性问题的能力差仍是个突出的问题。,4. 不少考生的审题角度不活,缺乏推理能力、思维转换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5. 从本次考试中还发现相当一部分考生在在审题和答题中存在若干思维惯性,不能

2、从具体物质具体情况出发,灵活运用概念原理,不能提纲携领。 6. 考生对考试说明的重视不够。教师在复习中要紧扣考试说明加强综合能力训练,形成届体策略。,二、深入研究 科学备考 高效复习,(一)复习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正确处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2.正确处理必考与选考的关系3.正确处理教学投入与教学效益的关系 4.加强综合实验教学,培养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5.还是要关注与化学科知识有密切联系的科技知识发展动态,关注自然、生态、环境、生产生活和社会热点问题,(二)把握考试说明给出的信息,命题知识范围 试卷基本结构 考试能力要求,化学科命题知识范围,1必考内容:,化学1、 化学

3、2 、 化学反应原理,2选考内容:化学与技术、有机化学基础、物质结构与性质,必考内容: 一、化学科学的特点共三项4点:均为了解。“绿色化学” “低碳经济” 二、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共四项31点:10点了解,有3点认识,有2点理解,3点掌握,4点能进行计算,3点能书写,4点运用。1点综合应用,4点做到(化学实验)。 三、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共6项57点:其中42点了解,7点理解,2点掌握, 5点能进行(能进行解释、能进行说明、能进行计算),1点综合应用。,四、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共三项5点:全部为了解,要求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五、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共8点:7点为了解,1点综合应用。,强调五点

4、掌握,1.掌握常用化学计量方法。 2.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3.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 4.掌握元素周期率的实质 5.掌握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1.理解物质的量的含义 2.理解化学实验的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3.理解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金属非金属概念理 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 5.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 6.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7.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8.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原因、危害与防腐措施 9.理解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 10.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重视十点理解,掌握12项简单计算,选考内容: 一、化学与技术

5、 12点全部为了解。 二、物质结构与性质 共3项21点:13点了解,2点理解(离子键、金属键)、2点说明,2点解释,1描述、1推测 三、有机化学基础 共4项19点, 15点了解,4点举例说明。,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理综试卷满分为240分( 化学78分,占32.5%)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化学占48.75分钟) 化学必做题共70分(10道题),化学选做题1道,8分,三、关于高三复习程序及时间安排的建议,要求仍采用三轮复习的模式,2011届高三复习摸底考试及模拟考试计划,第一轮复习 :2010年9月 2011年2月中旬。第一阶段:学科单元内综合,归纳总结,是主要的复习形式。基本按照课本的知识序列

6、,分单元进行全面复习。重点是锤炼知识,夯实基础,循环提高。这一阶段是对学科基础知识的复习和整理,使之系统化和深化,引导学生把握学科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内在联系。单元过关是搞好一轮复习的关键。,第二轮复习:2011年2月底4月20日,第二阶以专题复习为主,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着重进行学科内知识的适当综合,建构知识框架和认知序列系统,课堂上要特别注重“知识整理网络构建问题解决”,要求学生能运用学科内的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在认知能力、学科素质上产生一个大的飞跃。适当进行学科知识与社会实际的联系点及现实背景的研究探索,认真应对全市高考摸底模拟考试,搞好分析、讲评,查缺补漏,抓好矫正教学,进一步提高。

7、,第三轮复习:2011年4月底6月初。,主要是模拟训练,是学生认真检查自己在本学科复习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力求尽快完善,稳中求进。训练的内容仍以学科内知识的综合为主,但跨学科知识的综合题目还是要有适当地体现。同时,要有针对性地研究各类题型的解题规律、解题技巧,并进行分类训练。注意加强分类指导个别辅导,使学生学科知识融会贯通,联系实际的综合知识触类旁通。并养成良好的答卷习惯、技巧和应考心理,以提高学生参加考试的实战能力。,关于高三教学工作的几点要求,1.认真分析研究考试说明的要求,联系09、10年理综高考试题,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明确复习方向,寻求突破。 2.坚持三轮复习的总体思想. 做到:思

8、路明确,目标准确,方案具体,加强评价,注重效率,紧中有序. 3.转变复习理念,注重高考立意的改革,借鉴以往的成功做法,在复习中认真学习、研究、贯彻高中化学“3MHET”高效教学策略,科学设计教学计划和合理运作教学程序,这是提高高考复习效率和教学质量的基础。创设学生全员参与互动、师生研究讨论、生动活泼的活动式课堂教学模式,创造性地开展复习工作。,4.精心选题,高度重视高考题的研究。 避免简单机械的进行大量重复练习,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 平时练习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中档题为主,合理穿插对高考题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灵活运用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解决学生的审题不仔细、表达不完整不准确

9、、化学用语不规范、答题不合要求等问题。 5.狠抓课堂教学效率、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重视课堂教学手段的研究,在细节上多投入,研究每个教学环节的规范、规矩,研究教学策略的选择和使用,重视课堂教学反馈的研究,在能力方法的高效培养上下功夫。,6.注意研究学生的学习习惯、认知心理和能力发展趋向。 加强分类指导,分层推进,突出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独立创新意识和实践意识。加强集体备课,广泛交流信息,优化教学方案,在统一认识、统一步调的基础上,发挥每个教师独具的教学个性和艺术魅力 ,提高课堂效率。,7.摒弃落后低效的复习方式(1)避免太多地依靠拼时间,学生厌倦、老师疲劳,使得备考工作走进了误区。(2)避免超强度的机械训练和重复练习,使得本来应该是一种循序渐进能力提升过程变成了一种技能机械训练的熟练过程,在教学质量方面出现了“高原期”。,(3)刻板的重复会逐步磨灭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可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降低,变通能力、迁移能力、实践能力,变成了纸上谈兵。,(4)教师与教师之间缺少交流和相互学习的机会,使得教育资源分散,缺乏激发集体智慧的机制,集体研究的气氛淡漠,不能发挥群体优势,使得高考备考教学得不到升华和提高。,(5)教学方法单一,基本上就是讲授练习考试-讲评。使得教学过程单调枯燥,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心理定势思维疲劳,产生消极情绪。,The end2010.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