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1.内环境稳态分析)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55382560 上传时间:2018-09-28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4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三(1.内环境稳态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必修三(1.内环境稳态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必修三(1.内环境稳态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必修三(1.内环境稳态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必修三(1.内环境稳态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三(1.内环境稳态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三(1.内环境稳态分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血浆,组织液,淋巴等,内环境,组织细胞,生活的环境,血细胞,毛细血管壁细胞,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组织液,淋巴,血浆,细胞名称,各类细胞生存的具体环境,2、组织液、血浆、淋巴之间的关系,毛细淋巴管,毛细血管,血浆,组织液,细 胞 内液,淋巴,双向渗透,透过毛细血管,淋 巴 循 环,单 向 渗 透,透过 毛细 淋巴 管,O2和营养物质,CO2和代谢废物,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2、组织液、血浆、淋巴之间的关系,二.细胞外液的成分,血浆的化学组成 水:在血浆中占90-92%. 无机离子:Na+.K+.Cl-的量较多. 气体:以O2和CO2最为重要。 有

2、机化合物:蛋白质.脂类.氨基酸.葡萄糖.核苷酸. 维生素等. 调节生命活动的各种激素. 细胞代谢废物:除CO2外,还有尿素.尿酸等.,血浆与组织液相互交换,组织液形成淋巴,思考:组织液与血浆成分是否完全相同? 淋巴与组织液成他是否完全相同?,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概括地说,细胞外液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生命起源于海洋。,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1)概念: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2、渗透压,(37时约770KPa),(3)影响渗透压大小的因素: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

3、含量有关.,(2)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透压越高;反之, 溶液渗透压越低;,1、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3、酸碱度(PH值),血液中含有许多对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缓冲物质,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盐组成的,如H2CO3/NaHCO3 ,NaH2PO4/Na2HPO4,( 7.357.45 ),1、当酸性物质增加时(如乳酸HL过多时) HL + NaHCO3NaL +H2CO3 H2CO3H2O+CO2 2、当碱性物质增多时(如Na2CO3) Na2CO3 + HCO32NaHCO3,呼吸运动排出

4、,肾脏排出,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一般能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稳态,稳态的维持是在神经系统和体液共同调节下,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的结果。,外界环境中的物质,食物 O2 CO2 废物,循环系统,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皮肤,四.内环境的生理意义,呼吸系统,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是人体实现物质交换密切相关的四大系统。,例1下列各项中,能视为物质进入内环境的实例的是( ) A、精子进入输卵管中 B、牛奶被引入胃中 C、氧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中 D、胰岛素被注射入皮下组织中,D,例2.下列不属于哺乳动物和人体“内环境”的是

5、( )(多选) A、肺泡腔内的气体 B、小肠腔内的消化液 C、心室腔内的血浆 D、膀胱腔内的尿液,A B D,注意: 1. (1)准确把握细胞外液的内涵与外延: “细胞外液”属于多细胞动物的一个概念,单细胞生物无所谓“细胞外液”; 细胞外液即内环境,二者内涵与外延相同,只是侧重点不同细胞外液相对于生物细胞的生活环境,而内环境相对于外界环境。 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泪腺等有孔道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应算作人体外部环境,如尿液、原尿、消化液等不是细胞外液。 (2)内环境的成分: 水;蛋白质;无机盐;血液运送的各种营养物质,如脂质、氨基酸、维生素、葡萄糖、核苷酸等;血液运送的各种代谢废物,如尿素、尿酸、氨等;血液运送的气体、激素,如O2、CO2、胰岛素等;其他如维生素、神经递质等。 (3)不存在于内环境中的物质一般指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和分泌到消化道中的物质,可分为三类: 细胞内合成的蛋白质:如载体;胞内酶:如呼吸酶、RNA聚合酶、解旋酶等;消化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