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学导师制的历程、现状与问题分析(北京所常雪亮、陈建俏)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377061 上传时间:2018-09-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9.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中学导师制的历程、现状与问题分析(北京所常雪亮、陈建俏)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我国中学导师制的历程、现状与问题分析(北京所常雪亮、陈建俏)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我国中学导师制的历程、现状与问题分析(北京所常雪亮、陈建俏)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我国中学导师制的历程、现状与问题分析(北京所常雪亮、陈建俏)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我国中学导师制的历程、现状与问题分析(北京所常雪亮、陈建俏)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中学导师制的历程、现状与问题分析(北京所常雪亮、陈建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中学导师制的历程、现状与问题分析(北京所常雪亮、陈建俏)(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中学导师制的历程、现状与问题远播教育研究院北京研究所远播教育研究院北京研究所 常雪亮常雪亮 陈建俏陈建俏2016 年年 4 月月 12 日日2目目 录录一、导师制的概念与特点.1二、导师制的起源与发展.2(一)阶段一:定位于高等教育中的个别化学术指导 2(二)阶段二:从学术指导到思想、学业、生活、职业、心理的综合指导我国本科教育开始广泛使用导师制3(三)阶段三:向中学延伸3三、中学导师制的核心优势.4四、中学导师制的实施方式.5(一)导师与学生如何结对 .5(二)导师如何开展指导 .6(三)指导成果如何评价 .7(四)导师队伍如何建设 .8(五)学校管理对导师制的适应9五、目前中学导师制中

2、存在的问题.9(一)评价体系薄弱 .9(二)缺乏线上平台 .10(三)缺乏导师的职业能力标准,导师培训不成体系10(四)学校管理跟不上 .103一、导师制的概念与特点一、导师制的概念与特点我国教育大辞典将导师制定义为:“导师对学生的学习、品德及生活等方面进行个别指导的一种教导制度” 。具体来说,导师制是以“以人为本”科学教育发展观为理论基础,遵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和规律,遵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和规律,通过教师与一个或多个(视具体情况而定)学生结成相对稳定的指导和被指导关系,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和谐发展的个别化教育组织形式。其主要特点为:1.重视学生教育主体地位,贯彻以人为本理念;2.重视个体差

3、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3.关注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二、导师制的起源与发展二、导师制的起源与发展导师制的历史渊源最早课追溯到古希腊和先秦时代。西方,古希腊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中就体现着个别化教育思想。中国,孔子收受门徒、个别指导、因材施教就体现着导师制的核心要素,宋代以后的书院教学制度在此基础上有进一步发展。古代的导师制思想与目前我们现代学校教育体系下的导师制有着本质不同,现代导师制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一)阶段一:定位于高等教育中的个别化学术指导(一)阶段一:定位于高等教育中的个别化学术指导现代学校教育体系下的导师制起源于英国牛津大学的“新学院” (兴建于1379 年) ,当时新生被

4、录取后到某一学院报到时。学院当局就给他指定一位导师。本科生的导师称 Tutor,研究生的导师称 Supervisor。导师制就是为一组学生确定一名导师,在导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起“师徒”关系。导师是学生所选科导师是学生所选科目的学者,他负责指导学生的学业和品行,协助学生安排学习计划,指导他如目的学者,他负责指导学生的学业和品行,协助学生安排学习计划,指导他如何进行深入学习。何进行深入学习。学生在学习期间每周必须到导师那里去至少一次,每次半小时以上,导师与学生这种谈话叫 Tutorial(个别辅导)。导师制教学促使学生对所学科目进行创造性思维,这是牛津教学体系中最值得称道的地方。4牛津与剑桥在建校之

5、初就实行导师制,事实证明,这一制度是行之有效的,培养了众多具有创新精神、成就卓越的人才。由于导师制在人才培养中的有效性,继牛津和剑桥之后,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高等教育都采用导师制。但由于经费和人力的限制,一般只在研究生教育中实行导师制。因此,从导师制的起源看,它最早出现在高等教育领域,并主要用于研究生教育,是作为一种侧重于对学生进行个别化学术指导的教学制度而存在的。我国现代导师制起源于民国,民国政府曾以政府文件的形式规范和倡导导师制。解放后,我国参考苏联教育经验,仅在研究生层次实行导师制。导师主要负责硕博士研究生的课题研究和学术论文指导,学生与导师的研究方向是一致的。导师需要具备副教授、教授职称。

6、(二)阶段二:从学术指导到思想、学业、生活、职业、心理的综(二)阶段二:从学术指导到思想、学业、生活、职业、心理的综合指导合指导我国本科教育开始广泛使用导师制我国本科教育开始广泛使用导师制背景:背景:我国 1999 年高校扩招以后,高等教育遇到了严峻挑战:师生比严重不足;教学与学生教育管理脱节;学分制推行对学生自主选择和学习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迫切需要教师指导;社会就业压力增加,大学生需要更多的职业指导和心理辅导;高校教师评价体系重科研轻教学,师生关系淡漠。导师制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管理制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以上问题,本科导师制因而具备了迅速发展的土壤。特点:特点:本科导师制与研究生导师专注于

7、学术指导不同,它是一种综合指导,包括思想引导、学业辅导、生活辅导、职业指导、心理疏导等内容。包括思想引导、学业辅导、生活辅导、职业指导、心理疏导等内容。导师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业,还要帮助学生解决品德问题和心理问题,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不同个性进行培养,对学生在校期间全程负责。本科生导师的职责、工作方式本科生导师的职责、工作方式与班主任、辅导员也有所不同与班主任、辅导员也有所不同,班主任和辅导员的管理职能居多,行政任务重,人数比例少,不能完全胜任大学生的综合辅导工作,需要与本科生导师相配合。类别:类别:本科导师制在各个高校的实践也有所差异,有全程式导师、高年级导师(重在指导科研实践) 、低年级导师(重

8、在促进新生适应) 、英才导师(重在培养创新人才和优秀学生) 、宿舍导师等多种类型。5(三)阶段三:向中学延伸(三)阶段三:向中学延伸国外:国外:国外在中学实施导师制最早的国家是美国,其最初的原因是美国在中学实行学分制以后,知识结构和心理水平尚未成熟的高中生面对复杂的课程知识结构和心理水平尚未成熟的高中生面对复杂的课程时,无法自主地进行选课,他们需要指导教师和家长的协助,时,无法自主地进行选课,他们需要指导教师和家长的协助,才能做出符合自身实际的选择。法国 1981 年的教育改革方案中,其中重要一条就是在中学实行导师制。导师制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辅助管理制度,营造了一个合作、开放、主动和互动式的教

9、育教学环境,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性,使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国内:国内:我国在中学开展导师制的研究和实践是在在 20 世纪末开始世纪末开始的。2004年高中新课程改革之后,这种尝试逐步在全国的许多省市和一些重点中学展开。2005 年 12 月,浙江省教育厅要求各市、县(市、区)教育局印发在全省中小学实施德育导师制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并要求结合各地、各校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2006 年 1 月,山东省实验中学举行了导师制启动仪式,在全校实行学生成长导师制;2006 年 4 月,教育部规划课题“全员育人导师制管理实验研究”在山东日照实验高级中学开题。类型:类型:许多中学结合自

10、身办学风格与资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导师制:比如全员育人导师制(指导内容全面)全员育人导师制(指导内容全面) ;全员管理导师制(全体教师、全体学生、;全员管理导师制(全体教师、全体学生、管理配套)管理配套) ;心理健康导师制(以解决心理困扰为主);心理健康导师制(以解决心理困扰为主) ;阅读导师制(以指导课;阅读导师制(以指导课外阅读为主)外阅读为主) 。职业高中还建立了“双导师制” (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共同指导) 。三、中学导师制的核心优势三、中学导师制的核心优势中学导师制主要是针对传统的班级授课制下班主任制的缺陷和中学生的心中学导师制主要是针对传统的班级授课制下班主任制的缺陷和中学生的心理、

11、学习特点,让所有任课教师都参与管理和指导学生的一种新型的教育管理理、学习特点,让所有任课教师都参与管理和指导学生的一种新型的教育管理制度,它能够促进师生、师师、生生、家校之间的积极互动合作,形成全员合制度,它能够促进师生、师师、生生、家校之间的积极互动合作,形成全员合作育人的校园文化氛围,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作育人的校园文化氛围,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目前国内高6中逐步开始推行分层走班制和学分制,这一制度的施行使导师制的推行更为迫切。导师制的主要优势在于:对学生:对学生:有利于对学生开展个性化指导,因材施教,弥补传统班级管理的不足。中学生正处在自我同一性形成的阶段

12、,三观还不稳定,自我管理能力缺乏,自发解决心理困扰的能力有限,非常需要个性化的指导。而传统的班主任负责制局限性很大,班主任知识有限、时间有限,无法做到个性化指导。让科任老师参与学生指导,能够极大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指导需求。华东模范中学的实证研究表明,导师制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自主性、提高自我效能感、提升导师制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自主性、提高自我效能感、提升对学校的归属感并加强师生间的信任对学校的归属感并加强师生间的信任。对教师:对教师: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促进教师成长为具有全人教育观的教育者,而不仅仅是某个学科的知识传递者。有利于促进教师合作文化的形成,有利于教师提升职业成就感和满意感。对学校

13、:对学校:能够填补分层走班制下的管理缺口,带动学校管理向着适应新高考改革的方向积极变革。四、中学导师制的实施方式四、中学导师制的实施方式中学导师制的实施涉及到:导师与学生如何结对、导师如何开展指导、指导成果如何评价、导师队伍如何建设、学校管理如何适应导师制五个层面,以下分别介绍。(一一)导师与学生如何结对导师与学生如何结对导师与学生互选的方式在各个中学的具体实施中各具特色,有三种比较典型的结对方式:方式一:学生单向选择导师方式一:学生单向选择导师这种方式适用于学生全体参与的全员导师制的学校。具体方式是导师向学生公布自己的个人信息、学科专长和指导风格,学生根据自身需要自主选择喜欢的导师,如果超过

14、人数限制,则由学校进行调控分配。这种方式中导师没有选择学生的权利。7方式二:学生与导师双向选择方式二:学生与导师双向选择同样是导师先公布个人信息,学生可以填报多个志愿,在报名时要填写学生的个人信息,导师会根据学生的报名情况和学生的个人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做一些选择,但总体来说是以学生选择为主,导师选择为辅。这种方式有时候也有流出机制,如果导师感觉和学生的风格不匹配,可以调换导师。方式三:学校单向选择学生方式三:学校单向选择学生这种方式大多出现在英才导师制英才导师制的学校,即只给优秀的学生配备导师,致力于培养创新人才的导师制。具体方式是学校根据某种评估标准(学业成绩+综合素质)选择最优秀的学生编入导

15、师班,安排优秀的导师进行指导。有流出机制,当学生表现下降,有可能会被退出导师班。导师可以指导的学生人数方面,导师可以指导的学生人数方面,每位导师可以指导的学生数量在 5-15 人人不等。有的中学区分了固定指导和随机指导固定指导和随机指导两部分,固定指导指的是在一学期或一学年内,导师与学生的指导关系是固定的,导师需要定期与其会面进行指导;随机指导指的是导师只在学生遇到问题提出指导要求的时候给与指导,指导的时间和频次都是不确定的。大部分学校采用固定指导的方式,导师一般可以指导 5-10 人。少数学校固定指导和随机指导并存,导师可以同时有 3-5 个固定指导的学生再加 5-10 个随机指导的学生。(

16、二二)导师如何开展指导导师如何开展指导1. 指导周期:指导周期:通常为一学年。学年结束后重新选择导师结对。2. 指导内容:指导内容:大部分中学采用的是综合指导综合指导,包括学业指导、生涯指导、心理指导、生活指导、思想指导等方面;也有中学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独有资源重点开展某项指导重点开展某项指导,比如科研课题指导、心理健康指导、课外阅读指导等等。3. 指导方式:指导方式:联合指导:多对多的指导方式。联合指导:多对多的指导方式。多个导师根据能力互补的原则形成导师组,在组长(有的学校叫首席导师)的带领下,对组内各个导师结对的学生形成联合指导,共同开展导师课。8导师课:一对多的指导方式。导师课:一对多的指导方式。一个导师针对自己指导的所有学生,在每周的固定时间(通常是周五下午)集体上导师课,共同分享学业成长、心理成长、生涯成长的话题。导师课是以成长性主题为核心的,与以管理为主题的班会课是不同的,一些学校会选择周五下午先开班会课,然后再分别开导师课。个别指导:一对一的指导方式。个别指导:一对一的指导方式。一个导师针对自己所指导的学生,分别开展一对一的个性化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