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第三章 离散系统的时域分析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55346750 上传时间:2018-09-28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3.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学]第三章 离散系统的时域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工学]第三章 离散系统的时域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工学]第三章 离散系统的时域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工学]第三章 离散系统的时域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工学]第三章 离散系统的时域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学]第三章 离散系统的时域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学]第三章 离散系统的时域分析(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Chapter 3,离散系统的时域分析,Time-Domain Analysis of Discrete Systems,page2,第三章 离散系统的时域分析,本章将研究LTI离散系统的时域分析方法。离散 系统分析与连续系统分析在很多方面都是类似的。例 如:连续系统用微分方程描述,离散系统用差分方程 描述;在连续系统中,卷积积分具有重要意义。在离 散系统中,卷积和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在连续系统 中,阶跃响应和单位冲激响应可用于描述系统的特性。 在离散系统中,阶跃响应和单位序列响应作用相当。,但也要注意二种系统之间也存在很多重要差异。,page3,第三章 离散系统的时域分析,$3.1 LTI离

2、散系统的响应(差分和差分方程的定义 经典解 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3.2 单位序列与单位序列响应(单位序列和阶跃序列定义 单位序列响应和阶跃响应的定义、求解过程及二者关系),page4,3.1 LTI离散系统的响应,3.1 LTI离散系统的响应,一. 差分与差分方程,1. 一阶差分的定义及序列求和运算,设有序列 ,则称为 的移位序列。,一阶前向差分:,一阶后向差分:,二者间关系:,序列求和运算:,微分,积分,page5,3.1 LTI离散系统的响应,2. 差分具有线性性质,差分具有线性性质,可证明如下:,由差分的定义,若有序列 和常数 ,则有,page6,3.1 LTI离散系统的响应,3

3、. 二阶及更高阶差分的定义(以后向差分为例),其中, ,为组合数。(自己下去推导),page7,3.1 LTI离散系统的响应,4. 差分方程,差分方程是包括关于未知序列 及其各阶差 分以及已知序列 及其各阶差分的方程式。它的 一般形式可写为:,由于各阶差分均可写成 或 及其移位序列 的线性组合形式,所以通常所说的差分方程是指:,page8,3.1 LTI离散系统的响应,5. 线性常系数差分方程,如果 和 及其它们的各次移位序列均为 一次式, 就称其为线性的。,如果 和 及其它们各次移位序列的系数 均为常数,就称其为常系数差分方程。,例如:,描述LTI离散系统的都是线性常系数差分方程。,差分方程

4、是具有递推关系的代数方程,若已知初 始条件和激励,利用迭代法可求得差分方程的数值解。,page9,3.1 LTI离散系统的响应,例3.1-1 若描述某离散系统的差分方程为已知初始条件 , 激励 , 求 。,解:,对于 ,将初始条件 代入,得:,类似地,依次迭代可得:,page10,3.1 LTI离散系统的响应,二. 差分方程的经典解,线性常系数差分方程的一般形式是:,或缩写为:,其中, 和 为常数, 。,page11,3.1 LTI离散系统的响应,特征根:特征方程 的根。,不同类型的特征根所对应齐次解的形式不同,可通过 查表的方法得到。,page12,3.1 LTI离散系统的响应,不同特征根所

5、对应齐次解的形式(教材P87 表3-1),或,其中,page13,3.1 LTI离散系统的响应,特解 的形式与激励函数的形式有关。(教材P87 表3-2),等于 重根,不等于特征根,等于特征根,或,其中,所有的特征根,均不等于,所有特征根均不为1,r重等于1的特征根,page14,3.1 LTI离散系统的响应,选定特解的形式后,将它代回到原差分方程,可求出各待定系数,从而可求出特解 。,明确求出特解后,可将方程的全解表示为齐次解和特解 之和。(假设:特征根均为单根),page15,3.1 LTI离散系统的响应,例3.1-2 若描述某离散系统的差分方程为已知初始条件 , 激励 , 求 。,解:首

6、先求齐次解。,特征方程为:,再求特解。查表得:,将 、 、 代入到原方程,可得:,page16,3.1 LTI离散系统的响应,差分方程的全解:,page17,3.1 LTI离散系统的响应,例3.1-3 若描述某离散系统的差分方程为已知初始条件 , 激励为有始的周期序列, 求其全解。,再求特解。,根据 计算 、 :,page18,3.1 LTI离散系统的响应,(cos和sin的位 置,书上反了),将 、 、 代入到原方程,整理后得:,page19,3.1 LTI离散系统的响应,将 、 、 代入到原方程,整理后得:,(cos和sin的位 置,书上反了),page20,3.1 LTI离散系统的响应,

7、差分方程的全解:,page21,3.1 LTI离散系统的响应,三. 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全响应也可分解为零输入响应与零状态响应之和。,page22,3.1 LTI离散系统的响应,全响应既可分解为自由响应与强迫响应之和,也可分 解为零输入响应与零状态响应之和。它们的关系为:,自由 响应,强迫 响应,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page23,例3.1-4, 5 描述某离散系统的差分方程为,已知 , , 求 和 。,3.1 LTI离散系统的响应,利用递推关系,可得 和 :,解: 应满足:,page24,3.1 LTI离散系统的响应,代入初始条件 ,可得:,page25,3.1 LTI离散系统的响应,

8、应满足:,利用递推关系,可得 和 :,【 】,page26,3.1 LTI离散系统的响应,将 代入得:,page27,3.1 LTI离散系统的响应,若前例中给出的初始条件为 , 如何求解 ?,思考:,前例第步,以及,page28,3.2 单位序列和单位序列响应,3.2 单位序列和单位序列响应,一. 单位序列和单位阶跃序列,1. 单位(冲激)序列的定义,定义:,移位:,取样性质:,page29,2. 单位阶跃序列的定义,定义:,移位:,3.2 单位序列和单位序列响应,注意:,或无意义,【分 和 讨论】,page30,有了单位阶跃序列和单位序列后,可简化序列的表示。,如:,可表示为:,3.2 单位

9、序列和单位序列响应,page31,二. 单位序列响应和阶跃响应,1. 单位序列响应,当LTI离散系统的激励为单位序列 时,系统 的零状态响应称为单位序列响应,用 表示。,3.2 单位序列和单位序列响应,由于单位序列 仅在 处等于1,而在 时为零,因而在 时,系统的单位序列响应具有齐 次解的形式,而在 处的值可按零状态的初始条件 由差分方程递推确定【由 的值去 确定 】。,page32,例3.2-1 求如图所示离散系统的单位序列响应 。,解:(1) 列写差分方程,求初值,3.2 单位序列和单位序列响应,page33,(2) 求,特征方程为:,3.2 单位序列和单位序列响应,page34,例3.2

10、-2 求如图所示离散系统的单位序列响应 。,解:(1) 列写差分方程,3.2 单位序列和单位序列响应,page35,(2) 求,设系统 的单位序列 响应为 ,则有:,根据前例所得的结果,有:,3.2 单位序列和单位序列响应,page36,3.2 单位序列和单位序列响应,2. 阶跃响应,当LTI离散系统的激励为单位阶跃序列 时, 系统的零状态响应称为单位阶跃响应,简称阶跃响应, 用 表示。,page37,3.2 单位序列和单位序列响应,例3.2-3 求例3.2-1中离散系统的阶跃响应 。,解:(1) 经典法,page38,3.2 单位序列和单位序列响应,阶跃响应满足:,page39,3.2 单位

11、序列和单位序列响应,(2) 利用 计算,【利用等比数列 的求和公式;教 材P100】,page40,3.3 卷积和,一. 卷积和的定义,对于一个LTI离散系统,假设已求得它的单位序 列响应为 。对于任意输入 ,如何求得它的零 状态响应 ?,对任意输入 , 只要设法用单位序列及其移位 序列的组合来表示,那么就可利用 来表示 。,3.3 卷积和,page41,3.3 卷积和,任意离散序列 可表示为:,*,page42,3.3 卷积和,上式表明,LTI离散系统对于任意激励 的 零状态响应是激励与单位序列响应 的卷积和。,若 为因果序列:,若 为因果序列:,若二者皆为因果序列:,page43,3.3 卷积和,例3.3-1 如 , ,,,求:(1) (2) 。,解:(1),【教材P100】,page44,3.3 卷积和,例3.3-1 如 , ,,,求:(1) (2) 。,解:(1),(2),【教材P100】,page45,3.3 卷积和,例3.3-1 如 , ,,,求:(1) (2) 。,解:(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