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学会宽容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324243 上传时间:2018-09-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三《学会宽容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必修三《学会宽容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必修三《学会宽容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必修三《学会宽容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必修三《学会宽容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三《学会宽容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三《学会宽容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必修三必修三学会宽容学会宽容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 1、 知识与能力知识与能力 了解并掌握论据的类型、选择、使用和论据的要求等知识,培养相应的能力。2 2、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典型文章论据的选择和使用的揣摩分析,达到对文章的初步了解掌握;通过对失败例文的修改训练来深入把握;通过迁移训练和课后作业来巩固这种能力。3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形成优秀的思维品质。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学会围绕论点和论题正确使用恰当的论据。 一、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一考生的失败例文一考生的失败例文提倡乐于助人提倡乐于助

2、人乐于助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自古以来,多少圣人贤士在他们文章和行为艘表现这一美德。可生活中总有些人,却学别人遇到麻烦事“悄悄走开”。何也?可能是那些人认为这是最好的一种“处世哲学”。但你遇到麻烦事,别人悄悄走开你又作何感想呢?你肯定说现在人人都自私,不易团结。若此下去,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不是就消失了吗?可见我们的中学生一定要乐于助人。纵观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我国祖先从禹开始,但为了使人民免遭洪水的袭击,冥思夜想,终于想出治洪水的办法。成为人类水利工程的始祖,成为人民世世代代敬仰之人。到清朝时由于腐败的满清政府,正在西方帝国主义日益强大,闭目塞听,认为大清帝国地大物博,龙恩四海。就这样长

3、期骄傲自满,于是“悄悄走开”,就使本来强大帝国远远地落后了,于是鸦片战争开始了,中国丢失了香港。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共产党总结失败的教训,乐于向西方先进技术来武装自己,使自己逐步强大起来,并在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洗刷了百年耻辱。从上面的例子可知只有乐于助人,才能得到人民的团结,中国共产党就是发扬乐于助人的精神,而得到中国人民的大力支持,而使国力大大加强。讨论:讨论:你给这篇文章打多少分?为什么?学生讨论后教师明确:该文的论点和论据之间严重脱节,文不对题。另外结构、语言方面也存在该文的论点和论据之间严重脱节,文不对题。另外结构、语言方面也存在 诸多毛病。诸多毛病。二、学

4、生自读二、学生自读教材教材P76P76尹方荣尹方荣论度量论度量1、讨论:本文逐层阐述了哪几个观点?明确度量大的好处;度量大的好处;有德、识者度量才大;有德、识者度量才大;靠不断修行、学习才能获得度量。靠不断修行、学习才能获得度量。2、这些观点是建立在论据的基础上的,看看文章使用了哪些论据?这些论据哪些是道理论据,哪些是事实论据?明确:引用史瑾臣引用史瑾臣“容得几个小人,耐得几桩逆事,过后觉得心胸开豁,眉目清扬容得几个小人,耐得几桩逆事,过后觉得心胸开豁,眉目清扬”的言论的言论 2列举宋朝韩琦宽容地对待范仲淹的拂袖而去,从而化解矛盾。列举宋朝韩琦宽容地对待范仲淹的拂袖而去,从而化解矛盾。列举彭思

5、永应举时,宁可受损也不愿当众说出那个偷藏自己金钏的人事例。列举彭思永应举时,宁可受损也不愿当众说出那个偷藏自己金钏的人事例。引用程颐引用程颐“学进则识进,识进则量进学进则识进,识进则量进”的言论的言论列举夏元吉幼年时面对别人的冒犯易发怒,而长大后忍耐克制、不与计较的事例。列举夏元吉幼年时面对别人的冒犯易发怒,而长大后忍耐克制、不与计较的事例。(1 1)()(4 4)是道理论据)是道理论据 (2 2)()(3 3)()(5 5)是事实论据)是事实论据3、关于“宽容”或“度量”的论据,大家还知道哪些?明确:如如“七尺巷七尺巷”的故事的故事 、“负荆请罪负荆请罪”、“管鲍之交管鲍之交”等等等等教师总

6、结:教师总结:事实论据,包括具体事实,即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事例,中外史实,还有科学数据。道理论据,指的是用来作为论据理论,它们来源于实践,且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包括名言警句、科学道理以及成语俗语。三、学习选择论据三、学习选择论据在实际写作中,不知道同学们对论据的选择和使用掌握得如何,接下来,我们结合具体例子看一看在选择论据方面有什么要求。1 1、 证明论点证明论点(1)有同学以“勤能补拙”为话题作了一篇议论文,使用了一下几个论据,请同学们讨论这些论据的选择是否合适?我国第一个电子学女博士韦钰在西德进修期间,没有空暇到繁华的街头漫步,没有精力去剧场、影院欣赏艺术,她一心扑在专业学习上,就连生病也拒

7、绝休息。正是这种刻苦精神,才使她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姚明作为世界体坛的巨星,已是全世界年轻人的偶像。与其他NBA球员相比,姚明身体条件偏差,在弹跳、肌肉方面根本没法和黑人相比。但姚明相信勤能补拙。每次训练前,他都要自己先练上两个小时的体能。负责给他洗衣服的师傅说:“姚明训练可真刻苦,大冬天,也出那么多汗,鞋子里倒得出水来。” 王羲之经常在自己的衣服上写字,将衣服划破,终于成为一个有名的书法家。梅兰芳小时候口吃,为了弥补这一缺陷,他坚持每天早上含沙练唱,最终改掉了口吃的毛病,成为一位闻名中外的艺术大师。明确:论据论据合适,合适,不合适。因为姚明身体条件偏差,在弹跳、肌肉方面根本没法和黑人比,不合适

8、。因为姚明身体条件偏差,在弹跳、肌肉方面根本没法和黑人比,是是“拙拙”,这个例子紧扣了论点;,这个例子紧扣了论点;1 1并不是表明韦钰是并不是表明韦钰是“拙拙”的;的;3 3中王羲之确实中王羲之确实“勤勤”,也取得了成功,也取得了成功,但王羲之并不拙,与补拙毫不沾边。这是论据选择时要注意的第一个要求,论据一定要证明论点但王羲之并不拙,与补拙毫不沾边。这是论据选择时要注意的第一个要求,论据一定要证明论点小结:选材要弄清材料的实质,紧扣论点选材要弄清材料的实质,紧扣论点(2)请同学们分析下组材料能否证明论点?唐玄宗宠幸杨贵妃,不理朝政,终于酿成了安史之乱。叛军即将攻入长安,唐玄宗听从了杨国忠的建议

9、,逃往蜀地。逃亡途中,随行将士越想越气,好好的长安呆不住,弄得到处流亡,受尽辛苦。于是他们杀死了杨国忠并要处死杨贵妃。这可把唐玄宗难住了,他怎么舍得杀这个宠爱的妃子呢?但是众怒难犯,唐玄宗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只好狠了狠心,作出了痛苦的选择,叫高力士把杨贵妃带到别的地方,用带子勒死了她。于是才出现了马嵬坡上那一幕:杨贵妃泪眼涟涟,唐玄宗掩面不救,一群大雁在空中低飞 话题“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识”明确:这个材料写的是这个材料写的是“马嵬坡事件马嵬坡事件”,应该说是一个不错的论据,但是,读罢这个材料我们感觉到,应该说是一个不错的论据,但是,读罢这个材料我们感觉到能证明的观点是能证明的观点是“选择选择

10、”或是唐玄宗或是唐玄宗“忍痛割爱忍痛割爱”,而与本文的话题,而与本文的话题“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识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识”毫无关毫无关3系。作者牵强附会,非要以此来论证主题,就犯了材料、观点不相符的毛病了。此类现象在考场作文中颇系。作者牵强附会,非要以此来论证主题,就犯了材料、观点不相符的毛病了。此类现象在考场作文中颇多,值得同学们注意。多,值得同学们注意。2 2、真实、真实(1)下面是同学们作文中使用的一些论据,你能看出有何不妥吗?李煜在唱:载不动,许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倘若不是蒙哥马利将军从失败中作出反省继续努力,又怎能在滑铁卢战役中大败拿破仑呢?岳飞选择精忠报国,死而后已,他一生征

11、战无数,以至于匈奴兵对他闻风丧胆。而被流放的屈原,时时不忘报国,终因报国无门,而自刎乌江。明确:张冠李戴,失去真实性。这是论据选择时容易出现的第二个问题,论据不真实。张冠李戴,失去真实性。这是论据选择时容易出现的第二个问题,论据不真实。3 3、典型、典型(1)下面的论据说服力强吗?有同学在写“压力与成功”的话题作文时,为了证明“善于化压力为动力往往能使我们绝处逢生,取得成功”这一论点,这样写道:“我们班有一男生,第一次考试成绩很不理想,面对众多高手给自己的压力。他没有气馁,而是认真苦学,最后期末考试名列前茅。”明确:语段中所选事例无从考证,无典型性、代表性可言。纯属根据临时需要编造出来的,因此

12、也就语段中所选事例无从考证,无典型性、代表性可言。纯属根据临时需要编造出来的,因此也就缺乏说服力。这是论据选择时容易出现的第三个问题,论据选择不典型。缺乏说服力。这是论据选择时容易出现的第三个问题,论据选择不典型。(2)同样是写上述话题,证明同样的论点,同学们欣赏下面语段,说说它的典型性如何? “大家可能还记得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占旭刚面对强大的对手那句掷地有声的豪言:今天就死这儿了!但他并没有死,他获得了世界冠军。他是把强大的压力变成了强大的动力。使自己站立了起来。站在了冠军的领奖台上。 背水一战的韩信,破釜沉舟的项羽,他们面对的是死神施加的压力,但他们把这种压力变成了战斗的动力,压力使

13、他们成了历史英雄,而我认为,他们本来就是英雄。如果这样的压力加在一个懦夫身上,也许早就投降或自杀了。”明确:语段中选取了三个事例,其中占旭刚属举重名将,奥运冠军,为世人所熟知;韩信、项羽为历语段中选取了三个事例,其中占旭刚属举重名将,奥运冠军,为世人所熟知;韩信、项羽为历史上著名的的英雄豪杰。这则材料选取体育方面、军事方面的事例,范围广、时间跨度大,其典型程度不史上著名的的英雄豪杰。这则材料选取体育方面、军事方面的事例,范围广、时间跨度大,其典型程度不言而喻,其说服力不容置疑。言而喻,其说服力不容置疑。4 4、新颖、新颖(1)同学们知道韩寒吗?下面是韩寒在其早期作品三重门里的一段议论。作为批判

14、现实主义的作家,他在这里讽刺的是什么呢? 勤奋学习的是爱因斯坦,淡泊名利的是居里夫人,助人为乐的是雷锋,不畏死亡的是刘胡兰,身残志坚的是张海迪,鞠躬尽瘁的是周恩来,就这么几个死定的例子,光荣地造就了上海乃至全国这么多考试和比赛里的作文高手。 明确:学生作文论据陈旧。这是论据选择最容易出现的第四个问题,论据选择不新鲜。学生作文论据陈旧。这是论据选择最容易出现的第四个问题,论据选择不新鲜。(2)请同学们看下面的材料,这段论证虽然语言精练,选材典型,有一定的说服力,但是所选取的三则事例陈旧,难以吸引读者。你能用其它新颖的论据替换,使文章升格吗?下面以作文“谈韧的精神”为例,为了证明中心论点“人没有一

15、股韧劲是什么事也干不成的”,有同学这样写道:4“司马迁受宫刑之后。写下了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试想,他如果不是发愤图强,以身残之躯跋山涉水,遍访民间,博览群书,数十年如一口地搜集整理,笔耕不辍,哪里会有这部巨著的问世!张海迪在身体瘫痪三分之二的情况下,啃外语,钻医学,学文化,成为大家学习的楷模。她成功的秘决是什么?韧!居里夫人经45个月不分昼夜的辛勤工作,从十几吨的铀矿中提炼出一克纯铀,其坚忍不拔的毅力,令世人叹服。” (3)下面是我对上则材料的论点“人没有一股韧劲是什么事也干不成的”进行论述时选择的一些较为新颖的论据,请欣赏。“当代王选,从当代王选,从19751975年开始致力

16、于文字、图形和图像的计算机处理研究,他拖着病体。克服经费紧缺年开始致力于文字、图形和图像的计算机处理研究,他拖着病体。克服经费紧缺、条件艰苦等困难,几十年如一日,终于开发了汉字激光照排系统。试想如果不发愤图强,潜心研究,哪、条件艰苦等困难,几十年如一日,终于开发了汉字激光照排系统。试想如果不发愤图强,潜心研究,哪会有这项伟大的发明问世。会有这项伟大的发明问世。 乒坛名将王皓雅典奥运会惜败柳承敏。指责、非议一时四起,之后多次大赛屈居第二,与冠军无缘,乒坛名将王皓雅典奥运会惜败柳承敏。指责、非议一时四起,之后多次大赛屈居第二,与冠军无缘,被戏称被戏称乒坛老二乒坛老二,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坚持苦练技术,磨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