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黑龙江高二上学期开学阶段性考试(8月)历史试题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5272379 上传时间:2018-09-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黑龙江高二上学期开学阶段性考试(8月)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8-2019学年黑龙江高二上学期开学阶段性考试(8月)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8-2019学年黑龙江高二上学期开学阶段性考试(8月)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8-2019学年黑龙江高二上学期开学阶段性考试(8月)历史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8-2019学年黑龙江高二上学期开学阶段性考试(8月)历史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黑龙江高二上学期开学阶段性考试(8月)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黑龙江高二上学期开学阶段性考试(8月)历史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 学年高中试题12018-20192018-2019 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二上学期开学阶段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二上学期开学阶段性考试(性考试(8 8 月)历史试卷月)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40 小题,小题, 80 分。分。 )1.“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一岁而再获 之。”(荀子“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一岁而再获之。”(荀子富国)根据材料可以得出当时农业生产具有的特点是A小农经济 B精耕细作 C铁犁牛耕 D自给自足2.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

2、姓便之”。“水排”主要应用于A. 灌溉 B. 制瓷 C. 耕种 D. 冶铁3. 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这反映了当时的官营手工业A生产专业细化,官府掌控 B生产人员众多,效率低下C生产技术先进,面向市场 D生产成本较低,官府出资4. 北宋东京(今开封)“通晓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这一生活景象表明A坊与市已没有区别 B市已遍布城内各处 C文娱活动多由官府经营 D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5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至文帝时,“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百姓“皆背本趋

3、末”。这说明A抑商政策并不能完全遏制商业发展 B商业畸形发展造成了农民的贫困C汉代政府抑商的法律就是一纸空文 D重农抑商政策背离了农民的意愿6. 在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他们在十三行住的时候,照法令也不能随便出游。”这表明清政府A. 禁止外国商人来华 B. 重视维护外商利益C. 加强沿海军事防御 D. 严格限制对外交往7.“美洲的发现和经由好望角抵达东印度航线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重要的两件事。”完成这两件创举的航海家是A哥伦布和迪亚士 B麦哲伦和迪亚士 C哥伦布和达伽马 D达伽马和麦哲伦817 世纪上半叶是

4、荷兰海上贸易的黄金时代。荷兰人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手段是2018-2019 学年高中试题2A商业讹诈 B组建大型商业公司 C炮舰政策 D以武力为后盾9. 18 世纪 70 年代,英国城乡人口比例为 1:2,19 世纪初上升为 2:3,造成这一变化最主要原因是 A“圈地运动”使农民流入城市 B工业革命带来的城市化进程改变了人口布局 C大量吸收外来移民 D农村人口大量迁往殖民地10. 电影泰坦尼克号描述的是英国的一艘豪华巨轮与冰山相撞而沉没的一次重大海难。当海难发生时,船上曾通过无线电发出求救信号。下列说法最确切的的是 A发生在西欧早期殖民扩张时代 B体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C反映了两次工业革命

5、的成果 D它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11. 1840 年以来,中国棉花、大豆、蚕桑、烟草、花生、蓝靛、桐油等农产品原料的种植面积都逐年增加。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近代工业的发展 B.西方列强的侵略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小农经济的发展12. 19141920 年,中国生产的植物油、面粉等工业品的出口数量大幅增加,同一时期进口货物的数量却大幅减少。导致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 A五四运动 B中国民众的抵制日货运动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中国工人阶级的罢工斗争13. 据国民政府经济部报告统计:1935 年,重庆地区机器业工厂仅 13 家,1940 年为 159 家,纺织、化工等企业也大为增多。这

6、种变化是由于A马关条约的签订 B民族工业的繁荣C抗日战争的爆发 D国共内战的开始14. 1958 年 7 月,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宣称:“只要我们需要,要生产多少就可以生产多少粮食出来。”这说明当时的中国A.国民经济发展欣欣向荣 B.农业生产连年获得大丰收C.社会主义建设急于求成 D.土地改革运动正蓬勃开展15. 我国某地农村曾流传一首民谣:“社员干活听敲钟,一天干活真稀松。队长哨子吹半天,社员还不到地边。”改变这种状况的措施是A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发动“大跃进”运动C发展乡镇企业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6.1992 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为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关键时期的中国人民明确了

7、方向。此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2018-2019 学年高中试题3A进一步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全面推动农村城镇化建设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 D对国有企业简政放权搞活17.近代上海曾流行一首歌谣:“乡下小姑娘,要学上海样,学死学煞学不像,等到学来七分像,上海已经换花样”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近代上海引领全国时尚 B近代上海时尚变化快C近代社会生活城乡存在明显差异 D近代中国农村姑娘都崇尚洋气的社会生活18.1898 年,袁世凯为慈禧祝寿,进贡一辆汽车。不料,慈禧太后仅坐一次便弃之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且坐,还坐在慈禧的前面!这一现象从本质上说明了 A慈禧的盲目

8、自大 B袁世凯送礼忽视了中国国情 C中国开始接纳西方的物质文明 D封建观念是近代化的强大阻力19. 1930 年,美国通过法案提高进口关税。这一行动引起连锁反应,各国纷纷调高关税。这反映了经济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 A一致提高关税,共渡难关 B整顿金融体系,扩大内需 C设置关税壁垒,转嫁危机 D实行国家干预,限制出口20. 二战后到 20 世纪 70 年代初,西欧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超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其原因是A凯恩斯主义理论的推行 B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的实行C“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D缩小“福利国家”的影响21. 俄国历史上某时期出现“农民生产的粮食比通常少了

9、新政府则要求农民定期交纳,并要求工会派出军队到农村以武力采办粮食。”这一时期应是A农奴制改革时期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C新经济政策时期 D苏联解体时期22. 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有着 “市场失灵”的缺陷,国家干预经济有着“政策失灵”的不足。能体现上述观点的分别是 A罗斯福新政与新经济政策 B经济大危机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D罗斯福新政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3. 20 世纪 30 年代以来“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工业化加上类似封建的管理所付出的代价是灾难性的。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对材料理解最为准确的

10、是,“斯大林模式”下 A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不利生产发展 B工业化加速是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的 2018-2019 学年高中试题4C单一的公有制体制阻碍了生产发展 D工业化加速的同时忽视了改善民生”24. 戈尔巴乔夫在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中说 :“他是改革的先驭者。他第一个推动了改革进程。他留下的主要东西就是使斯大林主义失掉了誉这是改革得以开始的前提和条件之一。” 戈尔巴乔夫评价的是A列宁 B赫鲁晓夫 C. 勃列日涅夫 D. 罗斯福25. 20 世纪 40 年代某国际会议通过的决议写道: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和美元挂钩,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取消经常账户交易的外汇管制等”。这次会议召开的主要目

11、的是A确立美国经济优势地位 B援助并发展西欧的经济C拓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筹建新的国际经济秩序26. 从世界历史发展的研究角度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所产生的重要历史意义是 A确立了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霸权地位 B扩大了美国的对外经济扩张 C较好地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 D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27.1963 年戴高乐访问希腊时说:“希腊和法国可能作出的最大贡献将是保持独立的国家地位,而不做卫星国。”言外之意是戴高乐不满意A布雷顿森林体系 B美国控制西欧 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D欧洲共同体28.“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后,由于短期内关税的大幅度减免,使得美、加产品大量涌入墨西哥,造成墨西哥国内一些企业陷入

12、困境甚至倒闭,民族经济受到冲击”。据此可得出A区域经济合作要求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接近 B区域经济合作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C发达国家在区域合作下应尊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 D发展中国家在区域合作下应加强民族产业的自主创新29下图是某位同学学习过程中设计的思维导图。最合适在“?”处填入的内容是A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B垄断组织的出现 C关贸总协定的签署 D欧共体的成立30. 中国很多知名汽车企业以各种形式和世界汽车集团合资,关键技术依赖欧美日韩企业。这种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A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日益加深 B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C发达国家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 D中国汽车企业被外企吞并312013 年

13、习近平总书记访问中亚和东盟国家时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追溯其历史渊源应该始于2018-2019 学年高中试题5A秦汉时期 B魏晋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32. 明初曾规定:玉器为皇室专用,公侯及一品至五品官方可用金银礼器。这些规定在明晚期苏(州)松(江)一带被富贵人家无视,用玉、金银礼器成平常事。这一转变反映了A经济结构出现转型趋势 B尊富尚利意识蔚然成风 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 D社会风尚发生较大转变33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出现了众多农民有目的“迁业(改变原先从事的职业)现象。据记载在江浙等地,大批劳动力由种田”流入植棉、栽桑、纺纱织布,“尽逐绫绸之利” A农村经济结构变化 B自然经济丧失主导地位 C政府确立重商政策 D手工业演变成主流产业34美国学者彭慕兰认为: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历史来到了一个岔路口,东西方之间开始逐渐背离,分道扬镳,距离越来越大。造成该时期东西方历史背离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 B西方的殖民扩张 C工业革命 D美洲新大陆的开发351938 至 1940 年间,上海、汉口、南京三地内迁四川等西南地区的民营工厂数分别是 104 家、90 家、10 家,包括了冶金、机械、电气、化学等工业。这些内迁企业A改变了工业发展不平衡局面 B成为持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