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兰屿达悟族文化生态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55248002 上传时间:2018-09-26 格式:PPT 页数:125 大小:9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文社科]兰屿达悟族文化生态_第1页
第1页 / 共125页
[人文社科]兰屿达悟族文化生态_第2页
第2页 / 共125页
[人文社科]兰屿达悟族文化生态_第3页
第3页 / 共125页
[人文社科]兰屿达悟族文化生态_第4页
第4页 / 共125页
[人文社科]兰屿达悟族文化生态_第5页
第5页 / 共1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文社科]兰屿达悟族文化生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文社科]兰屿达悟族文化生态(1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技文明對 蘭嶼達悟族文化生態之衝擊,Impacts of the Tech-Civilization on the Cultural Ecology of Yami in Lan-Yu 鄭先祐 (Ayo),台南大學 環境與生態學院 教授 http:/mail.nutn.edu.tw/hycheng,蘭嶼達悟族文化生態,2,前言,假若你是要來幫助我,那麼你已可回去。但若你將我的打拼看成你生存的一部份,那麼我們或許可以一起努力 。澳洲的一位原住民此段文句,摘譯自Young(1992),第2章第19頁。,蘭嶼達悟族文化生態,3,前言,蘭嶼島上達悟族人於傳統上,如何使用沿海之飛魚資源、島上耕作地、

2、和其它自然資源,以維持島上達悟族人之恆久持續的生活; 並探討達悟族人文化生態的生物性、與社會文化性間之相互關係。 如此建立蘭嶼達悟族人文化生態體系(Cultural Ecosystem),藉以進一步探討近二十年來,來自台灣的文化(外來科技文明)對達悟族人文化生態體系之衝擊;最後再研擬達悟族人文生態體系的理想前程。,蘭嶼達悟族文化生態,4,前言,瞭解整個衝擊過程,相對於臺灣島亦是一極佳的借鏡。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在扮演一個外來的台灣漢文化時,對達悟族文化的尊重,容許他們找到一個更好的未來。 台灣島嶼對全世界先進國家,特別是美國和日本,也同樣有外來的力量(科技、生物、資金、文化、等),這就如同蘭嶼

3、對台灣的情況,相類似。因此,至少在學理上,可資借境。,蘭嶼達悟族文化生態,5,前言,本研究報告, 首以理論架構說明本研究的理論基礎,進而研析並重建蘭嶼達悟族人的傳統維生體系的質與量,內容包括:自然環境、社會文化、經營活動、人口結構與土地利用,以及承載量和維生體系的結構。 再以此為基礎,探討來自台灣的各種力量對蘭嶼維生體系之衝擊,同時亦討論因核廢料場設置而帶來之衝擊。,蘭嶼達悟族文化生態,6,前言,最後以提出達悟族生社會之理想前程,作為結語。 除以歷年文獻為基本資料外,再以田野訪談及問卷調查作印證。 理念上,本研究是以文化、經營、與 環境三層次,分析達悟族傳統維生體系之內涵和其受外力衝擊之情況。

4、 貫穿本研究之過程及本報告之內容的精神,則是盡量以達悟族人及其社會為中心。,蘭嶼達悟族文化生態,7,理論架構,任何理論都必須以事實為基礎,但事實是存在於理論的架構中。 有具體適當的理論架構為基礎,才得以獲得具體有意義的事實。 根據已有的事實研擬理論架構是深入探討前之第一步。,蘭嶼達悟族文化生態,8,文獻回顧,近百年來,有關人類行為與環境互動關係之研究相當多。 以人類學理念而來的相關理論也很多,其中主要有環境決定論(Environmental determinism),可能論(Possibilism),文化生態學(Cultural ecology),以及加上現代生態學之人類生態學(Human e

5、cology) 理論等等。,蘭嶼達悟族文化生態,9,文獻回顧,環境決定論與可能論是屬於早期(十九世紀到廿世紀初期)的信念,或許尚不能稱為理論。內容雖略有生態學與演化學之觀點,但也僅止於概念性之應用,且過於簡化。 文化生態學雖始於廿世紀初期,但到廿世紀中期,才由Julian Steward 建立較具體的理論架構。 人類生態學的淵源雖可追溯至廿世紀之初期,但是生態學理論真正具體進入人類學之領域 是個極漫長且緩慢的歷程。,蘭嶼達悟族文化生態,10,文獻回顧,生態學逐漸興起於十九世紀末和廿世紀初,正逢廣泛對環境、公園與保護區建立,和城鄉規劃興趣之日益增長。關注人為環境與自然環境的問題亦隨著日益增加。

6、當時有許多生態學者自認有道德義務,要將生態學的學理應用於人類社會中。 著名的生態學者Clements(1905)即分析人類各種活動是如何改變了環境以及生態演進 (succession)。 他認為社會學(sociology)是某種動物(即人類)的生態學。,蘭嶼達悟族文化生態,11,文獻回顧,Adams (1913) 更進一步提出雖然人類學以及動物學仍是各自獨立發展,但是若能結合將對雙方都有利。他預期動物生態學與人類生態學終將結合。 於1914年舉行之英國生態學會第一次夏季大會中,即已認為生態學是包含人類生態學,並呼籲要將人類生態學之理念廣泛傳至從小學至大學各級教育內容中。 美國生態學會成立於19

7、16年,會員中雖無社會學者,但有氣象學者,如 Ellsworth Huntington和E. C. Sechneider。他們關心人類活動與氣候之關係。,蘭嶼達悟族文化生態,12,文獻回顧,於1920和1930年代間,人類生態學至少在名稱上被認為是社會科學之同義名詞。然而,期望生態學應用於人類學中,並未能從當時的人類生態學的文獻中看出。 另一方面,生態學在興起後迅速擴展領域。 有些視地理學是一種人類生態學(Barrows,1923)。 Forbes(1922)期望將生物學人類化。 Adams(1935)企圖將生態學理論融合入人類生態學。 Clements(1935)提出經濟學是生態學之一支之觀

8、點。,蘭嶼達悟族文化生態,13,文獻回顧,Alihan於 1938 年發表社會生態學(Social Ecology)一書。 Ophuls(1934)以生態學論及政治理念。 Mckenzie(1934)提供有關人類生態學之作品文獻。 當時有許多著名的生態學者(如美國芝加哥學派)都受當代社會學之影響。例如,Allee(1931)在他的著作中,特別強調動物間之合作關係。 Hawley (1950) 則認為以動物生態學延伸到人類社會學中是合理的。 雖然看起來人類生態學在當時已是如此興盛,但是人類生態學一直從未在生態學中或是在社會科學中結晶成形。,蘭嶼達悟族文化生態,14,文獻回顧,於1940年,美國生

9、態學會即舉辦以人類生態學為主題之研討會。 但是一直到1954年,生態學者Paul Sears仍形容人類生態學具有整合之困難。 美國生態學會於1955年成立人類生態學委員會。這個委員會的於1956年提出第一次報告時,仍然只是說不清礎如何適當地組織這個委員會,但是這樣的努力應持續進行。,蘭嶼達悟族文化生態,15,文獻回顧,這個委員於1957年則提出舉辦研討會的構想。主題是人類生態學之進展(Advances in Human Ecology),主要內容包含四部份;(1) 釐清人類生態學範圍之問題,(2) 猶太一基督宗教理念之影響,(3) 引入行為與文化之內容,和(4) 調控族群密度之因子。,蘭嶼達悟

10、族文化生態,16,文獻回顧,這個委員會並提議成立人類生態學學會。但是在缺乏興趣和支持下,這個學會一直未能成立。 於1958年,委員會只有簡單的口頭報告;於1959年和1960年,這個委員會則被形容為正在重組中。六年後,在新的領導之下再度組成,委員會中包含人類學者,經濟學者、政治學者、醫學學者、和生態學者等。 但是同樣的,這個委員會還是再度夭折。Shepard 於1967年感嘆地說:人類生態學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蘭嶼達悟族文化生態,17,文獻回顧,當時生態學則仍附屬於生物學中,持續地專注於自然環境與野生動物方面之研究;認為原始環境才是生態學研究之場所。生態學者往往視人類為間題製造者或是環境破壞

11、者,是種異類。 因此,只是不斷運用生態學理念聲討人類的各種行為;但是卻缺乏實質的有關人類生態之研究。人類生態學或是應用生態於人類科學中仍一直有流於口號之傾向 (McIntosh,1985)。,蘭嶼達悟族文化生態,18,文獻回顧,另一方面,有不少人類學者和社會學者則為生態學太過唯生物,人文或文化與生態現象是不相同的(Hollingshend,1940)。 人類行為或文化是否可引用生物等或生態學來探討(Lopreato,1984),一直仍處於唯物與唯心之爭。,蘭嶼達悟族文化生態,19,基本架構理念,一個人類文化生態體系可簡要切割成互動之三層:文化層、經營層、和環境層(Clapham,1981)。

12、這三層面間有著密不可分之互動關連(圖1)。在文化層面之調控之下,人類透過經營層面處理環境,並從環境中獲取生活之所需。而環境回報之結果,透過經營層面轉達文化層面,可能迫使文化層面中發生變革。,蘭嶼達悟族文化生態,20,基本架構理念,蘭嶼達悟族文化生態,21,基本架構理念,任何一個成功的(可持久存在的)獨立自主的文化生態體系中,三層面互動之結果,其最終原則即是確保能有持續不斷供應所需之環境資源。換句話說,即是生活環境資源i不會衰敗或耗竭。 只要環境之資源呈現衰褪,此文化生態系則只有兩種選擇。其一是崩潰;其二則是向外發展,獲取其他體系之資源,以維持自我體系之生存。,蘭嶼達悟族文化生態,22,基本架構

13、理念,若在一封閉的環境中要求得文化生態體系之長久持續,只有發展出一套可確保環境永續之文化生態體制:適當的經營面,加上適當的文化面,以及適當的三層面互動關連。 在目前我們只有一個地球之實際情形下,為延續人類之未來前途最重要的課題之一是,要如何在世界各地內,從過去與目前之文化生態體系變遷而達到能永續之文化生態體系。,蘭嶼達悟族文化生態,23,基本架構理念,在過去,交通與通訊科技尚不發達的年代,或可容許一些地區獨立自主的發展屬於自己且可永續的文化生態體系。 例如,蘭嶼的達悟族人文化生態體系就如此維持了兩干年之久。 但是這種情形早已不存在,世界各地之文化生態體系間之衝擊早已到處普遍發生。 近代許多朝向

14、強勢科技經營之文化生態體系,在耗竭自己所有之環境資環資源之壓力下,為免體系之崩潰只得持續向他處掠奪環境資源。,蘭嶼達悟族文化生態,24,基本架構理念,向外掠取資源可有兩種途徑:一是經由武力或是政治力,另一則是靠輸出經營層面武力或是靠輸出經營層面。 武力或政治力是現出力量直接取得控制他處文化生態系之主權。換句話說,即駕駛在他處文化層面之上,以迫使他處體系供應所需之生活資源。 輸出經營層面是透過科技之輸出以經濟理由截取他處之環境資源。 這兩種途徑可單獨或同時使用。目前的世界趨勢,則是朝向以輸出經營層面為主。,蘭嶼達悟族文化生態,25,基本架構理念,雖然具有弱勢經營層面(科技力)的文化生態體制內含較

15、豐富與自然維生體系和諧之永續文化,是人類未來社會含理應學習之方向;但來自外在的科技之輸入,取代原經營層面,原文化則隨原經營層面之被取代而崩潰。 雖然原社會仍會有復興原文化之呼籲,但喪失原經營生活面的原文化,往往只能保存在博物館或紀念館中。 弱勢文化生態體系在引進外來科技力後的結果, 常是致使原社會文化的解體以及原生計資源的匱乏(Grossman,1980)。,蘭嶼達悟族文化生態,26,基本架構理念,一個弱勢文化生態體系 要如何而從?才能克服外來科技力的衝擊,改變內外屬從關係成為平等互惠;而使原文生態體系得以在變遷中開創新機,是當前之最重要課題。,蘭嶼達悟族文化生態,27,達悟族人文生態體系,達

16、悟族的傳統體系是一種自給經濟(self-sustainted economy)。 歷經長期適應住地環境過程中,已發展出一套獨特文化體系,其與蘭嶼自然生態體系有不可或分的關係(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1989)。 其文化特色充滿生態適應的內涵(林綱偉,1989)。,蘭嶼達悟族文化生態,28,達悟族人文生態體系,蘭嶼達悟族文化生態,29,蘭嶼的傳統維生體系,蘭嶼是一個面積不到46平方公里的小島,孤懸於臺灣東南海面。據地質之研判,蘭嶼是台灣與菲律賓之間的火山列島之一。蘭嶼從出現至今,從未與其他陸塊相連,一直都是一個孤立之小島。 島上除了有數十種的特有動植物外,還有近三千個過著半農半漁生活的達悟族人。 由於海洋圍繞造成長久與鄰近陸塊的隔離,致使達悟族人具有獨特的人文社會形態,以及蘊育各種特殊與罕見的生物。,蘭嶼達悟族文化生態,30,蘭嶼的傳統維生體系,因此蘭嶼島上的人文與生態一直都被學者公認為具有相當珍貴之學術價值。 於日據時代,基於學者的建議,蘭嶼於1895年被正式定為研究區,嚴禁外人移殖開發。如此歷經五十年日據統治,達悟族文化才得以仍繼續保有原有獨特之風貌(陳正祥,196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