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一板块声、光、热第4课时物态变化课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222634 上传时间:2018-09-26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2.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一板块声、光、热第4课时物态变化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2018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一板块声、光、热第4课时物态变化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2018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一板块声、光、热第4课时物态变化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2018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一板块声、光、热第4课时物态变化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2018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一板块声、光、热第4课时物态变化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一板块声、光、热第4课时物态变化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一板块声、光、热第4课时物态变化课件(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课时 物态变化,第一板块 声、光、热,过 基 础,过 考 点,过 易 错,过 中考,过 实 验,过 基 础,一、温度和温度计(9年5考,2017、2016、2014、2011、2010年考) 1温度:(1)定义: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_。例如:负8摄氏度写成_。,8 ,2摄氏温度:把标准大气压下_的温度定为0 ,_的温度定为100 ,然后在0 和100 之间分成100个等份,每一等份就代表_。,冰水混合物,沸水,1 ,3温度计:(1)原理:液体温度计是利用_的规律制成的。 (2)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估: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 选:选择合适的温

2、度计,注意 被测物体的温度不能超过_,还要考虑_是否符合实验精度要求。 放: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部和_;,液体热胀冷缩,量程,分度值,侧壁,读:待示数_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_(选填“能”或“不能”)离开被测物体(体温计除外),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读数时一定要看清分度值。 记:记录数值和单位。,稳定,不能,4体温计:(1)测量范围:35 到42 ,分度值是0.1 。 (2)使用:使用前要用力向下甩(其他温度计不能用力向下甩),将水银甩下去。体温计_(选填“能”或“不能”)离开人体读数。 (3)人体的正常体温约是_;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25 。,

3、能,37,二、熔化和凝固(9年8考,2017、2016、2015、2014、2013、2011、2010、2009年考) 1_态、_态和_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固,液,气,2熔化和凝固,固态,液态,吸热,液态,固态,放热,注意 熔化吸热致冷,如超市中用冰熔化吸热保鲜荔枝和海鲜。,3晶体: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尽管在不断吸热,温度却保持_。这类固体我们称为_,如海波、萘、冰、各类金属等。,不变,晶体,注意 晶体的熔化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温度要达到熔点;要继续吸热。,4熔点和凝固点:晶体_时的温度叫做熔点,液体_形成晶体时的温度叫做凝固点;不同晶体的熔点不同,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_。 5非晶

4、体: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吸热,温度就不断地_,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如松香、石蜡、玻璃、沥青等,没有确定的_点和凝固点。这类固体我们称为非晶体。,熔化,凝固,相同,上升,熔,6如图1、图2:分别是晶体、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注意 温度为熔点时物质的状态既可能是固态、液态,也可能是固液共存状态。,三、汽化和液化(9年7考,2017、2016、2015、2014、2013、2012、2010年考) 1汽化和液化,液态,气态,吸热,气态,液态,放热,2.汽化有两种方式:_和_。,蒸发,沸腾,3蒸发和沸腾的比较,表面,表面,内部,任何温度,沸点,吸热,温度,表面空气流速,不变,汽化,吸热,

5、注意 液体沸腾的条件:(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两者缺一不可。,4使气体液化的方法:_和压缩体积。 (1)火箭上的燃料“氢”和助燃剂“氧”都是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变成液态氢和液态氧的。 (2)气体液化,使其体积变_,便于储存和运输。例如:液化石油气。,降温,小,四、升华和凝华(9年1考,2010年考),固态,气态,吸热,气态,固态,放热,注意 升华吸热有致冷作用,如用干冰人工降雨。,五、水的三态相互转化图 如图3所示,按编号填写六种过程是属于哪种物态变化?是吸热还是放热?,图3,_,_热;_,_热;_,_热; _,_热;_,_热;_,_热。,熔化,吸,凝固,放,汽化,吸,液化,放,升华,吸

6、,凝华,放,六、自然界中的水循环,图4,过 易 错,易错易混点 温度计、体温计的读数 练习过考点1题,例 1 温度计、体温计的分度值及读数:,图5,(1)图5甲是体温计,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其分度值和读数分别是_和_; (2)图5乙中温度计的分度值和读数分别是_和_;,B,0.1 ,38.5 ,8 ,1 ,(3)若用图5甲中体温计未甩一下就直接测正常人的体温,则示数是_。,38.5 ,例 2 (2017昆明改编)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了在地球上的循环。对以下自然现象所发生的物态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这个过程吸热 B夏季的清晨,河面上飘

7、起淡淡的白雾,是汽化现象,这个过程吸热,易错易混点 物态变化及吸放热的判断 练习过考点3、7、8题,A,C深秋时节,树叶、瓦片上出现白霜,是凝固现象,这个过程放热 D寒冷的冬天,树枝上雾凇的形成,是凝华现象,这个过程吸热,例 3 下列关于“白气”的说法正确的有_ 。 夏天冰棒冒出的“白气”是由于冰棒遇到温度高的空气熔化成了小液珠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所以该“白气”会向下飘; 水沸腾时出现大量的“白气”是水受热气化成的水蒸气;,易错易混点 有关“白气”的判断,冬天,室外的人哈出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夏天公路上喷雾车喷出“白气”不涉及物态变化; 冬天,河上方腾起的“白气”是河水汽化形成的;

8、 山间弥漫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在炎热的夏天,打开冰箱门会看到冰箱门的附近出现“白气”,这个过程要吸热,技巧规律 (1)水蒸气是看不见的,我们看到的“白气”多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液珠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2)“白气”来自温度高、湿度大的一方。,例 4 (2015广西)下列图像中,反映晶体凝固过程的图像是( ),易错易混点 物质的熔化、凝固图像 练习过考点10、12题,A,技巧规律 (1)判断晶体和非晶体图像的方法: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2)熔化、凝固图像的判断: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中都有与时间轴平行的一段图像,而非晶体的图像没有;熔化图像总体上是升温趋势,凝固图像总体上

9、是降温趋势。,过 实 验,例 1 在探究“某固体熔化时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6所示。,实验一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试管中的固体颗粒应_(选填“大一点”或“小一点”)。 (2)实验中,使用水浴法加热固体的目的是_。 (3)将温度计插入试管中时,温度计的液泡应全部插入固体颗粒中,不要碰到试管底或 _。,小一点,使固体受热均匀,试管壁,(4)根据实验获得的信息,画出该固体熔化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7所示,从图像中可看出,该固体是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晶体,(5)t1到t2时间段该物质_(选填“吸收”或“不吸收”)热量,处于_(选填“固”“液”或“固液共

10、存”)态。 (6)若实验过程持续时间太长,为缩短实验时间你写出一种改进措施:适当减少烧杯中的水量(或适当提高水的初温)。,吸收,固液共存,测量工具:温度计、秒表。 实验现象:(1)水沸腾前,有少量气泡产生,在上升过程中气泡逐渐变小直至消失; (2)水沸腾时,有大量气泡产生,在上升过程中气泡逐渐变大直至水面破裂。 实验结论:水沸腾后,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实验二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2015年考】,例 2 彤彤小组同学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表一,图8,(1)由表一可知,本次实验应选用测温物质为_的温度计。 (2)安装实验器材时,彤彤小组应按照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

11、顺序进行。 (3)开始时,彤彤同学用的是如图8甲所示装置,她测出的水温将偏_(选填“高”或“低”)。,水银,自下而上,高,(4)如图8乙所示,实验中彤彤同学发现温度计示数上升较慢,为了使温度计示数上升得快些,她应该减少水的质量(或提高水的初温;换用火力更大的酒精灯或烧杯上加盖)(答出一条即可)。 (5)为了方便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彤彤同学将温度计从水中拿出来进行观察读数,则会导致所测温度偏_(选填“高”或“低”)。,低,(6)从85 开始,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为止。如图8丙所示的是1 min时的温度计示数,则此时烧杯中水的温度为_。,89,(7)彤彤同学的实验记

12、录数据如表二: 表二彤彤由于粗心大意记错了一个实验数据,你认为错误的数据是_。,95,(8)由表二中数据可发现水沸腾的过程中温度是_ (选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的。彤彤同学测得水的沸点是_。 (9)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_,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保持不变,99,停止加热,(10)彤彤同学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后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8丁所示,则图_(选填“a”或“b”)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 (11)彤彤同学发现水沸腾时,杯口不断地冒出大量“白气”,这是由于水蒸气遇冷后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小水珠。,b,液化,(12)彤彤同学得出水的沸腾条件:达到沸点且继续吸热

13、,但她发现撤掉酒精灯时,烧杯内的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 _。(写出一条即可) (13)实验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_(选填“得到可靠的结论”或“减小实验误差”)。,烧杯底(或石棉网或铁圈)的温度仍然高于水 的沸点,水能继续吸热 (答出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或水能继续 吸热也可),得到可靠的结论,(14)另一组同学在彤彤小组做完实验后,用同一个实验装置,换水后做此实验,但将水加热到沸腾所用的时间不同,该组同学和彤彤小组同学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8戊所示。则两组得到m、n两种不同图像的原因可能是水的_不同。,质量,过 考 点,1.D 2. 下降 气体 3.A 4.B 5.A 6.D 7.吸收 熔化 8.液化 放热 9.升华 凝华 熔化 10. A 11.C 12. 80 吸收 13.C,过 中 考,1C 2.A 3. 不会 达到沸点但不能继续吸热 液化 4热胀冷缩 3 晶体 5.蒸发(或汽化) 水蒸气 大气压强 6吸热 不变 3 410 7.水银或甲苯 酒精 酒精 8. 液体热胀冷缩 丁 9. 3542 37.6 10(1) 95 水沸腾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2) 98,(3)如图1所示,图1,11. (1)体积变大 (2) 55% 原液含量55%的防冻液凝固点低于27 ,沸点高于106 ,且比热容较大 (3)密度变小 比热容变小 沸点升高 凝固点升高 质量变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