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地设计规范》2016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55221686 上传时间:2018-09-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2016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2016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2016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2016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2016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201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绿地设计规范》201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市绿地设计规范条文说明GB 50420-2007(2016 年版)目录1 总 则3 基本规定4 竖向设计5 种植设计6 道路桥梁61 道 路62 桥 梁7 园林建筑、园林小品71 园林建筑73 厕 所74 园椅、废物箱、饮水器77 园 灯79 标 识8 给水、排水及电气81 给 水82 排 水83 电 气1总 则总总 则则101 城市绿地设计要贯彻以人为本,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城市与自然共存, 有利人的身心健康,创造良好的生态、景观、游憩环境,设计要体现适用、经 济、环保、美观的原则,同时要注意各种设施的安全。102 本规范适用的范围: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及其 他绿地。104

2、 绿地内各种建筑物、构筑物和市政设施等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 符合现行有关设计标准的规定。3基本规定基本规定基本规定301 城市绿地设计应在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和绿地系统规划的基础上进行, 为区别“城市总体规划”和“绿地系统规划”,单项绿地的总体规划统一称为绿地 总体设计。302 绿地设计必须以城市规划为依据,其用地范围既不能超出总体规划范 围,更不得被任何非绿地设施占用或变相占用;绿地的出入口设置要综合考虑 城市道路的交通安全、流量、标高、附近人口密度、人流量等因素。304、305 城市绿地设计是一项工程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创作活动要 继承弘扬我国传统园林艺术精华,并借鉴吸收国内外绿地设计的先

3、进理念和技 艺,结合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和审美情趣,不断探索、创造具有中国特色、地 方风格和个性特色的城市绿地。306 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 路广场用地、市政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中的绿化用地面积占总用地比例必须符 合法定比例。城市绿地内的水面大小差别很大,可因地制宜,合理设置。绿色 植物种植面积采用按陆地面积大小确定比例。307 本条款规定是为了保护、利用拟建绿地基地内的原有植物资源。在旧 城改造中出现工厂迁移等基地改建为开放绿地时,更应充分考虑有效利用。3010 绿地设计要体现人性化设计,尤其要体现对弱势群体的关爱,要创造 老人相互交流的空间,在道路及厕所

4、设计中要考虑无障碍设计。3011 城市绿地兼有防灾、避灾的功能,绿地内水体、广场、草坪等在遇灾 时均可供防灾避难使用。因此,在城市绿地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防灾避难时的 有效利用。3012 本条款的后半部分是结合海绵城市建设而新增的,明确了城市绿地内 的所有海绵设施必须有相关安全保障措施,确保人身安全。3015 在城市绿地设计时应满足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对于绿地年径流总量的控 制要求,协调落实好源头径流控制设施。3015A 城市绿地应该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的要求,根据各地区的自然经济实 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合理设置各类源头径流控制设施。1 本款明确了城市绿地的海绵型设计,首先应该确保满足各类绿地自身的定位

5、功能,避免本末倒置。不同的城市绿地类型应该根据基地的实际情况与需求采 用与其相对应的低影响开发设施。2 本款明确了大型湖泊、滨水、湿地等绿地除了满足生态景观功能以外,在设 计时应根据基地的实际情况与需求提升对雨水排放、吸纳的能力。3 绿地的海绵型设计应该贯彻实用、经济并与绿地的总体设计及相关专业相协 调的原则。4 雨水利用应满足节约型原则,应尽量使用生态自然的雨水收集方式,避免资 源的浪费。本款也提出了土壤渗透率低的地方,对雨水收集利用的原则。提出 了在满足绿地景观效果的同时,也可利用城市绿地的景观水体作为雨水调蓄设 施。5 在降雨初期及北方使用融雪剂的地区,雨水会夹杂着部分油污、化学剂等易

6、污染物,流入绿地,不利于植物的正常生长,为了保证流入绿地内的雨水相对 干净,需要在设计时考虑安装初期雨水弃流装置或弃流井,确保城市绿地不受 污染。4竖向设计竖向设计竖向设计401 本条提出在城市绿地的竖向设计时,既要考虑绿地内的功能需求及海 绵型设计,同时也应该考虑绿地周边其他用地的排水。402 竖向设计应在总图设计的基础上,除了创造一定的地形空间景观外, 还应为植物种植设计和给排水设计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为植物的良好生长和 雨水的排蓄创造必要的条件。403、404 此两条是为了保护、利用基地内的原有资源,尤其是自然水 系、树木及农田耕作土壤。405 本条主要是在地形设计中要确保古树名木的存活

7、。4013 本条主要从水体生态角度考虑,提倡采用原土构筑池底,既节省工程 造价,又有利水体自净。当然,遇到原土地基渗水过大时,则应采取必要的防 水设施。5种植设计种植设计种植设计501 按照绿地总体设计对植物布局、功能、空间、尺度、形态及主要树种 的要求进行种植设计;根据海绵城市建设的要求,在绿地内选择抗逆性强、节 水耐旱、抗污染、耐水湿的树种,可降低绿地建设管理过程中资源和能源消耗。502 绿地生物滞留设施的植物种类选择应根据滞水深度、雨水渗透时间、 种植土厚度,水污染物负荷及不同植物的耐水湿程度等条件确定。504 种植设计除讲求构图、形式等艺术要求和文化寓意外,更重要的是满 足植物的生态习

8、性,考虑植物多样性、观赏性要求,使科学性与艺术性很好结 合,形成合理的群落。505 绿地土壤应满足雨水渗透的要求,不满足渗透要求的应进行土壤改良。 土壤改良宜使用枯枝落叶等园林绿化废弃物、有机肥、草炭等有机介质,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增加土壤的渗透能力。土壤的理化性状指标可按现行行业 标准绿化种植土壤CJ/T340 的规定执行。507 植物配置不仅要满足功能与植物生态的要求,还必须遵循特色植物景 观构成的要求。5010 植物是连年生长的,但其生长速度各有不同,种植设计时必须考虑到 若干年后形成稳定的植物群落景观,为植物生长留足一定的空间。但在有些重 要地段,为了兼顾到近期绿化景观效果,种植设计

9、时,也可适当考虑提高种植 密度或栽种速生快长植物。6道路桥梁61 道 路61 道道 路路611 城市绿地的道路除带状绿地设置单一通道外,均宜设置环形主干道, 避免让游人走回头路。612 城市绿地出入口的设计应倡导简朴、小巧,突出园林绿地特色,不宜 单纯追求高大、气魄。大型绿地应设多个大门,且尽可能使游客与管理人员分 门进出。613 本条只对主路设置要求最小宽度 300m,消防通道 350m。大型园 林绿地,主路宽度可大于 300m;小型绿地,主路宽度 300m 即可满足使用 要求。615 透水铺装适用区域广、施工方便,可补充地下水并具有一定的峰值流 量削减和雨水净化作用,在城市绿地内应优先考虑

10、利用透水铺装消纳自身径流 雨水,有条件的地区建议新建绿地内透水铺装率不低于 50%,改建绿地内透水 铺装率不低于 30%;但透水铺装易堵塞,寒冷地区有被冻融破坏的风险,因此 在城市绿地内使用透水铺装时,必须考虑其适用性,选用不同的材料和透水方 式,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以防止次生灾害或地下水污染的发生。透水铺装结构还 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CJJ/T188、透水沥青路面技术规 程CJJ/T190 和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CJJ/T135 的规定。62 桥 梁62 桥桥 梁梁624 绿地的水岸宜用防腐木、石材等构筑亲水平台,让游人亲近水面,观 景、嬉水。亲水平台临水一侧必须采取安全措

11、施:设置栏杆、链条,种植护岸 水生植物,或者沿岸边设置水深不大于 070m 的浅水区.沿水岸还必须设置安 全警示牌。7园林建筑、园林小品71 园林建筑7.1.2A 绿色屋顶可有效减少屋面径流总量和径流污染负荷,具有节能减排的作 用,城市绿地内的建筑一般体量较小,以一、二层为主,功能较单一,有实施 屋顶绿化的基础,同时还能结合景观环境一起设计,有利于建筑与景观的融合, 因此城市绿地内有条件设置绿色屋顶的建筑宜优先考虑绿色屋顶。绿色屋顶的 设计可参考现行行业标准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J155,同时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 的规定。7.1.2B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 201

12、4 年颁布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 -低影响开 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的要求,应限制地下空间的过度开发,为雨水回补 地下水提供渗透路径。公园绿地是纳入城市建设用地平衡,向公众开放,以游 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文化、教育、防灾等作用的绿地,在城市建 设用地中的比例通常在 12%左右。为此提出限制其地下空间开发的要求。73 厕 所73 厕厕 所所732 一般城市开放绿地内的公厕按男女厕位 1:115 :1 比例设置,男 厕位多,女厕位少,游览高峰时有女厕排长队的现象。本条提出调整男女厕位 比例,改为男女厕位相同,或女多男少。男厕位应把大、小便厕位一并计算。 儿童乐园等儿童较集中场所中,可适当

13、增加低厕位小便器。733 城市绿地内厕所设计必须符合城市公共厕所卫生标准,保证通风、通 水、清洁、无臭。735 厕所污水净化处理,包括地下渗透处理,沼气池、化粪池,生物池处 理或地埋式处理池(缸)等物理、生化处理方法。74 园椅、废物箱、饮水器74 园椅、废物箱、饮水器园椅、废物箱、饮水器741 园椅座位数包括正式的座椅、座凳,以及可供游人临时就座的花坛挡 土墙。77 园 灯77 园园 灯灯773 园灯设计应注重美观、适用,与节能相结合,并应防止产生光污染。79 标 识79 标标 识识791 指示标识是城市绿地设计的组成部分,应在城市开放绿地设计中广泛 采用,并加以完善。8给水、排水及电气81

14、 给 水81 给给 水水812 21 世纪将成为水危机世纪,我国为贫水国家,人均拥有水量仅为世界 人均占有量的五分之一。原国家经贸委办公厅在国经贸厅资源20001015 号文 件中已明确指出:20002010 年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10左右的情况下,取 水量控制在 12。由此看来,对新水源的利用显得尤为重要。作为绿化灌溉、 水景补水更有必要利用新水源,如雨水、中水、地表水等。由于目前经济条件 的限制,有些小规模绿地的基地内外没有可利用的河水和中水,建造雨水收集 处理再利用的设施,其初期投入较大。有条件时应同步建设,建造有困难时, 可直接由市政给水管网供水。82 排 水82 排排 水水821、

15、822 绿地设计的排水体制应符合城市的排水制度要求。有条件时, 绿地排水宜尽可能采用雨水、污水分流制,有利于市政排水体制提高时的分流 接入及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823 规定了绿地雨水排水设计的基本原则、方式。2014 年住建部出台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用以指导各地在新型城镇 化建设过程中,推广和应用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加大城市径流雨水源头减排 的刚性约束,优先利用自然排水系统,建设生态排水设施,充分发挥城市绿地、 道路、水系等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使城市开发建设后的水文特征 接近开发前,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削减城市径流污染负荷、节约水资源、保护 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建设具有自然积存、

16、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功能的海绵 城市提供重要保障。绿地海绵城市建设所构建的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宜依据 下渗减排和集蓄利用的原则,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技术措施, 使绿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 70%,年径流污染控制率不低于 75%,雨水资 源利用率不低于 10%。各地应结合水环境现状、水文地质条件等特点,合理选 择其中一项或多项目标作为设计控制目标。824 径流总量控制途径包括雨水的下渗减排和直接集蓄利用。但是在径流 污染严重的绿地为避免对地下水和周边水体造成污染,不应用下渗减排方式。825 主要对绿地雨水集蓄利用做一些规定。实施过程中,雨水下渗减排和 资源化利用的比例需依据实际情况,通过合理的技术经济比较来确定。缺水地 区可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基于直接集蓄利用的雨水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