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省示范性高中联谊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55222607 上传时间:2018-09-2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南阳市省示范性高中联谊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河南省南阳市省示范性高中联谊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河南省南阳市省示范性高中联谊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河南省南阳市省示范性高中联谊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河南省南阳市省示范性高中联谊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南阳市省示范性高中联谊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南阳市省示范性高中联谊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 1 - 20172017 年秋期七校第二次联考高一年级语文试题年秋期七校第二次联考高一年级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 1.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霎时(ch) 蓊郁(wng) 哀悼(do) 纤细(xin) B. 混沌(hn) 守拙(zhu) 便言(pin) 愆期(qin) C. 樊笼(fn) 吐哺(p) 猗郁(y) 修姱 (ku) D. 溘死(k) 兰皋 (go) 自缢(y) 公姥(m) 【答案】D .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点缀 掂记 厮混 夙兴夜寐 B. 落寞 蛾眉 踯躅 没精打采 C. 渺茫 伶

2、俜 班驳 繁茂苍绿 D. 窈窕 槃石 羁鸟 否极泰来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字形辨析能力。题干要求选出“加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 项, “掂记”应为“惦记” ;C 项, “班驳”应为“斑驳” ;D 项, “槃石”应为“磐石” 。故选 B。 3.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专家认为,导致此轮房价大幅度上涨的主要原因是货币扩张速度太快,控制房价必须从收 缩货币入手,否则,其他措施只能是扬汤止沸。 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极大冲击,曾经富庶的大西洋某岛国如今经 济状况已如 履薄冰,濒临“国家破产”的边缘。 2016 年 9 月,中国政府再次公布了“中国制造

3、 2025”规划,中国智能制造正迎来一个非 常重要的发展时期,对于制造业来说,可谓机不可失,时不我待。 报道上称张爱玲身无长物,居所非常简单,没有家具、没有床,她睡在活动铺盖上面。发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 2 - 现她的警察说:“不记得她房子有什么家具,只知道到处有很多纸张文件。 ” 干这种职务的人大半是带工的亲戚,或者是在地方上有一点势力的流氓,所以在这种地方, 他们差不多有生杀予夺的权力。 A. B. C. D.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成语能力。题干要求选出“全都正确的一项” , 扬汤止沸:把锅里开着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使它

4、凉下来不沸腾。比喻办法不对头,不能 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适用于此处语境。如履薄冰:形容战战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是指 人的心态,不指客观状况。可用“每况愈下” 。时不我待:“我待”是“待我”的倒装, 等待我。时间不会等待我们,强调要珍惜时间。用在此处语境不合,搭配不当。身无长物: 指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穷,没有什么财产。此处形容张爱玲的境况恰当。 生杀予夺:生:让人活;杀:处死;予:给予;夺:剥夺。原形容反动统治者掌握生死、赏 罚大权。此句出自课文包身工 ,用来形容“拿摩温”的权力很大,使用恰当。故选 B。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第十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在长沙举行,

5、有关部门一定要精心施工、科学规划,为运动员 提供设备一流的场馆和优美舒适的配套环境。 B. 红楼梦一书中的人物写得那么生动形象,就是因为作者和他所描写的对象长期相处, 深深地了解他们的一切。 C. 戏曲进校园将为学生们架起连通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自觉从民族优秀传统 文化中汲取力 量,获得思想涵养,进而带动整个社会向善向上。 D. 美国民谣艺术家鲍勃迪伦荣获 2016 年诺贝尔文学奖,而获奖的理由是因为他“为伟大 的美国歌曲传统带来了全新的诗意表达方式” 。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能力。题干要求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A 项, 语序不当, “精心施工、科学规划”语序不

6、当,应为“科学规划、精心施工” ;C 项,成分残 缺,应在“自觉”前面加“让他们” ;D 项句式杂糅, “理由是”和“是因为”两个 句式杂糅,可以去掉“因为” 。故选 B。 5. 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只称诗 ,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 3 - 共 305 篇,所以又称“诗三百” 。 诗经分为“风” “雅” “颂”三大类。 B.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 楚辞是以屈原以及宋玉的作品为主 体的诗歌总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屈原的代表作离骚 ,因此后人又把“楚辞”

7、的 诗体称为“骚体” 。 离骚与诗经中的“国风”在文学史上并称“风骚” ,是中国古典 诗歌的两大源头,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C. 汉代乐府诗原是乐府官署(汉武帝首设)采集并配乐演唱的诗歌。两汉乐府诗体裁以五 言为主,兼有七言和杂言。句式灵活自由,语言自然流畅,通俗易懂,生活气息比较浓厚。 乐府诗主要保存在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中。 D.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一首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 诗,文中“初七及下九”中的“下九”指的是农历每月的二十九。 【答案】D 6. 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方面,以娱乐为职能的大众文化得到蓬勃发展的机会。 与此同时,文化领域却有全然

8、不同的景观。 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呢? 九十年代的中国,商品大潮汹涌而起,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无限生机。 一方面,一部分“曲高和寡”的精英文化则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 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文化的二重性。 A. B. C. D.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句子排序能力。排序前,首先要把握基本内容。通读这六 句话,不难看出,这是一段议论性的文字,中心句是句。再初步分层归类。统观这几句, 除外,两句也明显不适于作首句,因为分析问题总要有问题在先才行。这样,经 过简单的定性与归类后,选项便只剩下 B、D 两项了。然后连缀排列顺序。根据句中代词 “此”和转折连词“却” ,可以断定必接于后,

9、即顺序为;根据和两句中的关 联词“则” ,可断定这两句的顺序应是,并且应当在后对中的“不同景观”进行解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 4 - 说,然后句过渡,句指明原因。最后检查调整并确定。B 项符合提出问题() 列举现象()指明原因()这一思路,因此,B 项正确。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祖茂,武昌太守。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 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先生不知何许人,不详 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

10、意, 欣然忘食。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必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 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 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 羸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彭泽令。在县,公田悉令种秫谷,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 ”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遣督邮至县, 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 去县,乃赋归去来 。顷之,征著作郎,不就

11、。既绝州郡觐谒,未尝有所造诣,所之唯至 田舍及庐山游观而已。 刺史王弘以元熙中临州,甚钦迟之,至于酒米乏绝,亦时相赡。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 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又不营生业,家务悉委之儿仆。未尝有喜愠之 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尝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 羲皇上人。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 中趣,何劳弦上声!”以宋元嘉中卒,时年六十三,所有文集并行于世。 (节选自晋书隐逸传 ) 7.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博学善属文 属:连接,连缀,引申为写作 B. 亦时相赡 赡:供给 C

12、. 未尝有所造诣 造诣:学问技艺达到的程度 D. 而畜素琴一张 畜:储存 8.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 5 - A. 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 乃重修岳阳楼 B. 所之唯至田舍及庐山游观而已 氓之蚩蚩 C. 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D. 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 以其无礼于晋 9. 下面对原文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陶潜自幼就怀有高尚的品格,博学善文,受到乡邻的重视。 B. 陶潜笔下五柳先生的性情、行为及处境是他自己的写照。 C. 为了有隐居之资,陶潜先后担任了祭酒、参军、县令等职位。 D.

13、 陶潜简慢自尊,以束带拜见督邮为耻,后解印去职,隐居不仕,写下归去来 。 10. 将下列从文言文阅读文段和课文中选出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生不知何许人,不详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2)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答案】7. C 8. A 9. C 10. (1)先生不知道是哪里人(什么地方的人) ,不知道姓名表字,房子旁边有五棵柳树, 所以就用它作为自己的号(或所以就以此为号) 。 (2)因为他双亲年迈家里贫穷,任用他为州祭酒。他不能忍受官吏这个职务,没几天(不 久)就自己辞职回家了。 【解析】 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词语含义能力。题干

14、要求选出“句子中加点的词的 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C 项, “未尝有所造诣”意思是“从未去(拜访过这些人) ” ,所以 “造诣”意思为“去” 。故选 C。 8.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虚词意义和用法的理解能力。题干要求选出“加点的词的意 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 ,A 项,乃:于是,就/乃:于是,就;B之:动词,到/之:取消句 子独立性,不译。C 项,为:介词,为了/为:动词,是 D 项,以:连词,来/以:连词,因 为。故选 A。 9.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文言文内容归纳概括题。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 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可使用假设法与 代入法,与选项所在段落进行比较。本题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C 项, “为了有隐居之 资”错误。原文为“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 。故选 C。 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