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许昌市许昌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55222599 上传时间:2018-09-26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许昌市许昌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河南省许昌市许昌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河南省许昌市许昌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河南省许昌市许昌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河南省许昌市许昌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许昌市许昌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许昌市许昌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1 -许昌实验中学高一年级语文月考试卷许昌实验中学高一年级语文月考试卷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墓志铭与墓碑文考辨世人常把墓碑文当作墓志铭。其实二者是有区别的,我们可以从墓碑和墓志的演变来了解它们的区别。墓碑的使用是在东汉以后。东汉之前,碑的用法典籍记载有三种。一是竖立在宫室前测量日影记时。二是在宗庙前用来拴牲口。碑上有洞,叫穿,绳子可以从中穿过,拴住那些用来祭祀的牲口。三是用作下葬时绑系棺椁的柱子,一般竖立在墓的两旁,其规制有严格的规定。按照郑玄的解释,天子可以用四个木碑,穿六根绳索下葬,诸侯两个木碑、四根绳索而到了低等级的士,则不能有

2、碑,只能用手挽着绳索下葬了。从这些记载来看,石碑是用在宫庙前面的,而墓地前的碑,为木质,没有文字,只起到承载棺椁下葬的作用,与后世的墓碑,作用显然不同。东汉立墓碑的习俗,应当和先秦、秦汉时期的刻石纪念、歌功颂德的传统有关。 “物不朽者,莫不朽于金石” (蔡邕铭论 ) ,由于金铜材质较少,所以纪念性的墓碑就用石碑代替。我们今天发现的东汉初期的墓碑,如袁安碑、甘陵相尚府君碑都是有穿的石质墓碑。而墓志是在魏晋以后兴起发展的。墓志是埋在坟墓里的石碑,所以它的别称都带有入土的意义,如埋铭、葬志、圹志等。西汉中后期,世家大族建立祠堂、家庙,广立碑铭,刻石记其祖先功德,为的是团结族人,增强宗族的凝聚力。建安

3、十年,魏武帝以天下凋敝,下令不得厚葬,又禁立碑。曹操以禁止厚葬为名,禁止立碑,其实是为了淡化士大夫们的群体意识,淡化世家大族的凝聚力。曹操立法的威严,使立碑之风受到遏制,但是人们依然按照立碑的风俗,把石碑立在坟墓之内,这就是墓志。魏晋时期的墓志,仿照墓碑而制,直立在墓内,不像后世的墓志都是平放。南北朝时期,墓志经过不断发展,已经逐步确定了其形制。我们看到的过渡期最具代表性的墓志就是南朝宋大明八年的刘怀民墓志 ,这个墓志是方形石质,但是还没有盖,加盖的墓志是洛阳发现的北魏正始二年的寇臻墓志 。这一时期墓志基本定型,为后世所效仿。禁止立碑的政策至隋唐之时,已基本解禁。但是相较于碑,墓志的使用却更加

4、频繁。由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2 -于竖立在墓地前的墓碑,会因战乱灾害人事变迁等原因被损毁,而随同棺椁埋在一起的墓志,则一般不会被毁坏,它的长久保存性更强,因此,虽然禁碑之令有所松动,但墓志因具有独特的优势而被保存并传承下去了。再说墓碑文与墓志铭。墓碑文包括序和铭。序主要叙述死者的姓氏、籍贯、世系以及生平事迹等;铭在序之后,以韵文的形式来对死者进行歌功颂德。而墓志上的文字前一部分是“志” ,即简述死者生平;后一部分是“铭” ,即用韵语概括前一部分内容,并加以褒扬和悼念之意。墓志上的文字虽由墓碑文发展而来,但二者是有区别的。黄金明在汉魏晋南北朝诔碑文研究中说得很

5、详细:“就文体功能而言,碑文更注重铭颂德勋,墓志虽也记德铭勋,又很注重记事。碑文于序中更见辞彩,墓志于铭中更显文丽,故古代文章选集如艺文类聚碑文主要选其序,墓志则多选其铭。 ”(节选自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 年 12 月 12 日第 391 期)1. 下列各项中,对“墓志”与“墓碑”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墓志是埋在坟墓中的墓碑。因其埋在地下,一般不会被毁坏,长久保存性更强,墓志的别称有埋铭、葬志、圹志等。B. 墓志由墓碑发展而来,主要是社会原因。曹操为了削弱世家大族的凝聚力,禁止立碑,于是人们把石碑立在坟墓之内。C. 墓碑起于东汉,它继承了秦汉以及先秦刻石纪念、歌颂功德的传统,立墓碑主要是

6、为了对死者进行纪念和歌颂。D. 墓碑采用石质材料且有“穿” ,这是继承了原来宗庙前石碑的特点,而且石材是廉价易得、不易损坏的材料。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墓碑与东汉之前的碑功用不同。根据史料记载,东汉之前碑主要用于测量日影记时、拴祭祀的牲口以及承载棺椁下葬。B. 西汉中后期,为团结族人,增强宗族凝聚力,世家大族纷纷建立祠堂、宗庙,立碑纪念先祖功德,一时立碑之风盛行。C. 就文体功能而言,碑文和墓志都注重歌功颂德,但后者更重记事;就文采来说,碑文中的“序”不如墓志上的“铭”华丽。D. 墓志铭和墓碑文有渊源关系。墓志上“志”的内容和功用类似于墓碑文中的“序” ,墓志上的“

7、铭”也源于墓碑上的铭文。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东汉之前,用来承载棺椁下葬的木碑的规制有严格的规定,身份低于诸侯而高于一般士的大夫,其规制可能是“两个木碑,两根绳索” 。B. 东汉初期的袁安碑、甘陵相尚府君碑,南朝宋的刘怀民墓志 ,北魏的寇臻墓志都很注重记述死者的生平事迹,且富有辞采。C. 墓志包含很多文化信息,考古工作者可以根据墓志,了解墓主的时代、身份,甚至社会背景和文化风俗,墓志有很高的考古价值。D. 最初的墓志因仿照墓碑而制,所以是直立在墓内的,顶部也无盖;后世的墓志顶部加盖,形制基本定型,并且

8、都转为平放在墓中。【答案】1. B 2. D 3. D【解析】试题分析:1. B“继承了原来宗庙前石碑的特点”错,应是继承了先前“承载棺椁下葬的木碑”的特点。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2. D“碑文中的序不如墓志上的铭更显文采华丽” ,文中无依据。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3. D“都很注重记述死者的生平事迹,且富有辞采”错。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文学类文本阅读。庄子:一个飞翔的人深秋,在商丘的土地上走动,抬眼便可望见脱光绿叶的枝条。看到挂在树杈上的一个个空巢。巢的主人都往南方过冬去了,它们有着矫健弹性的翅膀,随着

9、时节的转凉,毅然起飞,抛弃当时辛劳筑就的巢。巢无法跟着飞翔,随着黄叶落尽而暴露无遗,秋风秋雨扑击着它,空巢就日渐一日地残破了。这时我想起商丘的一个古人庄子。庄子和远行的鸟一样,善于飞翔。我接触庄子的文字是在读大学的时候。当时把他的作品和老子、孔子、孟子、韩非子的作品比较起来读。我一直觉得这些文字如与庄子的文采相比,毫无疑问是素了些。尽管社会后来的发展明显地循孔说来立名立言,可是要让自己怡悦和自在一些,则不妨多多翻动庄子的文墨,在这里,我们可以知道这只大鸟如何地飞翔。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4 -飞翔的庄子是因为他极少牵绊,以至于他的思绪上九天下九渊无所不迭。他的

10、笔墨华章,我一直以为是梦境行程中的记录,那么窈兮冥兮,总是染上一层梦魇、梦幻般的色彩,创造出超现实的幻觉氛围来。那时候的人自然属性那么浓郁,科学的利器离他们那么遥远,才生出这样的浪漫情调。那些千奇百怪的形象,汇聚于庄子笔下,浩渺阔大又幽微蕴藉,也许有人要说庄子一定过着十分优渥的日子,闲来无事爱胡思乱想。错了,庄子的日子潦倒得很, “处穷闾陋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 ,奇妙的想象却由此而生而长, 。庄子是那般地崇尚宇宙自然自我创造的“天籁” “天乐” ,他的自然主义审美情怀得到了很大的释放,无遮无拦无始无终。现在我们读庄子,大抵哈哈一笑而过,日子是越过越实在了。像庄子这般心灵善飞的人,是那个善于

11、表现的时代的硕果。那个时节是我们情感上牵绊颇深的时节,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极一时之秀。庄子是那时的一首诗,一首自由磅礴的灵气冲天的长诗。庄子是异于常人,他的笔墨里,不时就出现一系列怪状错落的意象,姑射山神人、浑沌、水、镜,都成了超时空的象征。而现实中的他,即便是夫人过世,也敲着瓦盆歌唱。他眼中的死与生相等,都无所谓忧乐。这是常人难以理喻的。那个时节的人用他们争鸣的高低声响,张扬着他们的个性,让我们难以忘记。在我记住庄子的这个深秋,也记起了屈原。从生命的状态上说,屈原也算是一个能够飞翔的人。不同的是屈原不像庄子飞翔得那般轻松自如,他的牵挂太沉重了,他的心灵带着镣铐在飞,不惜以自己的血肉之躯肩住那

12、已经走向衰败的楚国车轮子。可是谁来顾念他那逝水流年,他的放逐成为必然。屈原是在远离朝廷后开始心灵飞翔的,洞庭、沅水、辰阳、溆浦、湘水还有汨罗江,那时是这么地水天相接或地广人稀,他的心境变得阔大起来。朝廷是回不去的,思路却异常发达和奇诡,他的腕下涌现出许多神灵仙人、虬龙鸾凤、香草美人。他让自己也生活在这个由自己想象编织成的意象世界里,自己也能饮朝露、食落英,浑身佩带着江蓠、辟芷、芰荷、芙蓉,散发着清香,宛若神仙一般。这个时候,应该是屈原最快乐的时候,他在这个瑰丽的世界飞翔的时日毕竟短而又短,泽畔行吟,夕阳古道,总是让他听到鼙鼓动地干戈交响,这时他飞翔的翅膀就如同灌满了铅,再也难以动弹了。如果说庄

13、子的处世有一种怡然自得和自由不羁的平民气味,那么屈原的处世则很有几分英雄主义的色彩。在飞翔的高度上,两人都是乘奔御风一般的高手,这使我们翻开他们的文字,一不小心就坠入字里行间,不能自已。庄子死了。屈原也死了。庄子之死无疑属喜剧,他的死如同他的梦,化蝾翩翩而去;屈原之死必然是一个悲剧,他是由于绝望而去死的,有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5 -责任感的屈原不是让自然界的代谢法则来执行,而是自己中断了生命的延伸,以至今人提起屈原颇感沉重。在古文人的许多辞章里,我抚摸到他们各种各样的梦,时光绵长得让人晕眩,庄子和屈原的梦越发瑰丽诱人,耐得住今人慢慢咀嚼。明显的是令人的翅膀上牵绊越来越多了,浪漫地飞翔真有些为难。我们也越来越少做梦了,那种岁月深处的古典浪漫已被现代的潮水浸湿了翅羽,成了一道遥远的梦影。(有删改)4. 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在作者眼中,庄子是“一只鸟” “一首诗” ,是因为庄子身上呈现出的超乎常人的灵气深深吸引和打动了同样具有浪漫主义气息的作者。B. 文中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