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55222586 上传时间:2018-09-2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宁波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浙江省宁波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浙江省宁波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浙江省宁波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浙江省宁波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宁波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宁波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Word版含解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1 -浙江省宁波诺丁汉大学附属中学浙江省宁波诺丁汉大学附属中学 2017-20182017-2018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政治试题一、判断题一、判断题(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将 T T 涂黑,错误的请将涂黑,错误的请将 F F 涂黑。每小题涂黑。每小题 1 1 分分, ,共共 1010 分)分)1. “性价比高”体现了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格的统一。【答案】错误【解析】 “性价比高”体现了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故本题判断错误。【点睛】商品

2、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不要混淆价值与价格的概念。2. 同样数量的美元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说明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跌落。【答案】错误【解析】同样数量的美元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说明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升高,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故本题判断错误;【点睛】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用 100 单位外币兑换更少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跌落,本币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的汇率跌落。3. 小明爸爸的公司采用“机器换人”后,生产效率提高,但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答案】正确【解析】该观点正确。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

3、时间来决定,题目中,小明爸爸的公司采用“机器换人”后,生产效率提高,这里只是这个公司的效率的提升,而不是整个行业效率的变化。4. “物以稀为贵,货多不值钱” ,说明商品的价格由供求决定。【答案】错误【解析】 “物以稀为贵,货多不值钱” ,说明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影响。故本题判断错误。【点睛】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价值与价格成正比,供求与价格不能相互决定,但能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5. 如果 A 与 B 是两种互相替代的商品,当 A 商品价格上升会引起 B 商品的需求量减少。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2 -【答案】错误【解析】两种互为替代的商品,一种商

4、品价格的升高会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但会增加其替代品的需求量,故本题判断错误。6. 一个家庭在食品方面的消费量增加,说明该家庭的生活水平下降。【答案】错误【解析】一个家庭在食品方面的消费量增加,说明该家庭的生活水平上升;一个家庭在食品方面支出的比重上升,则说明该家庭生活水平下降。故该判断错误。【点睛】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越高,表明家庭生活水平越低;恩格尔系数越低,表明家庭生活水平越高。7. 申请贷款买房,一般适合于那些收入稳定、对未来发展持乐观态度的人。【答案】正确【解析】此观点正确。人们的收入水平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消费。收入分为当前收入与预期收入。本题中,申

5、请贷款买房适合那些收入稳定、对未来发展持乐观态度的人。8. 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核心。【答案】错误【解析】做理智的消费者要践行正确的原则,保护环境,绿色消费,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可持续性消费,反对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解决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宗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故题目观点错误。9. 智能手机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娱乐方式,说明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答案】正确【解析】智能手机的出现改变了以往的生产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生活消费和娱乐方式,说明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故本题判断正确。【点睛】生产决定消费:

6、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10. 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掌握着国家经济命脉。【答案】正确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3 -二、选择题二、选择题(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303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分, ,共共 6060 分。分。) )11. 唐代田园诗人孟郊在织妇词中写道:“夫是田中郎,妾是田中女。当年嫁得君,为君乘机杼。 ”田夫蚕妾,日出而作,自给自足,是小农经济的典型代表。自己种的粮食自己吃,自己织的布自己做衣服穿。这里的粮食、衣服是商品

7、 不是商品 有使用价值无价值 有使用价值有价值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某物是不是商品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是劳动产品、用于交换。该材料中的粮食、衣服虽然是农夫和农妇的劳动成果,但却是自产自用,并没有用于交换,所以不是商品。排除。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缺一不可,并且只有商品才有价值,粮食和衣服虽然能满足人们吃和用的需要,但因不是商品,所以没有价值,排除。答案选 B。考点:商品12. 贝壳因其美观、轻便、可数及相对不易获得,是远古人类普遍接受的“特殊商品” 。在当时的商品交换中,贝壳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使商品交换变成商品流通充当商

8、品交换的媒介 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A. B. C. D. 【答案】A【解析】贝壳因其美观.轻便.可数及相对不易获得,是远古人类普遍接受的“特殊商品” 。在当时的商品交换中,贝壳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具有一般等价物的功能。项符合题意;商品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贝壳是一般等价物但不是货币,故项说法错误;货币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 A。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4 -【点睛】 】商品流通是指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其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强调的是交换的方式;而流通手段则是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强调的是货币的作用。13

9、. 2017 年 3 月 18 日,李先生在朔州某 4S 店花 18 万元购买了一辆汽车,然后开车去附近某加油站购买了 100 元的当日零售价是 7.46 元/升的 93 号汽油。这里的 18 万元和 7.46 元:A. 履行的都是价值尺度B. 履行的都是流通手段职能C. 前者履行的是流通手段职能,后者履行的是价值尺度职能D. 前者履行的是支付手段职能,后者履行的是价值尺度职能【答案】C【解析】货币的职能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标价、值多少钱是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最终支付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是流通手段职能;随着赊账买卖出现的是支付手段;在

10、国际上购买商品是世界货币。这里的18 万元和 7.46 元分别是货币的流通手段、价值尺度职能,C 适合题意。14. 新版百元人民币防伪性能上更加先进,通过眼观手摸即可做到准确识别。由于较旧版外观有所调整。一开始有部分商业场合以“验钞机不识别”等理由,拒收新版人民币。新版100 元纸币是国家的法定货币 是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是国家任意发行并规定面值的 会加速货币流通次数引起通货膨胀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是我国的法定货币,适合题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纸币的发行

11、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否则会引发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是错误的;故本题选 C。考点:纸币的含义及发行规律15. 假设 2015 年内某国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为 20000 亿,货币流通次数为 5 次,同期该国实际发行纸币 7000 亿。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此种情况可能引发通货膨胀,纸币购买力下降 商品价值量提高,企业竞争力增强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5 -物价上涨,居民消费能力下降 通货紧缩,导致本国商品的出口减少A. B. C. D. 【答案】B【解析】某国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为 20000 亿,货币流通次数为 5 次,则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 20

12、0005=4000 亿。实际发行量为 7000 亿,这说明现在使用的 7 元钱只相当于实际需要的 4 元钱,这会引发通货膨胀,纸币购买力下降,正确;这种情况不会影响商品的价值量,因为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这种情况不会使商品价值量提高,不选;这种情况会导致物价上涨,居民消费能力下降,正确;这种情况会导致通货膨胀而不是通货紧缩,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 B。16. “不需现金,扫码就行” ,这句广告语道出了“扫码”成为时尚的一个原因, “扫码消费”A. 减少流通所需的货币量 B. 降低支付风险C. 提高消费的便利性 D. 增强消费信心【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扫码消费”可以减少现金的使用,但不能减少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A 不符合题意;“不需现金,扫码就行” ,这说明“扫码消费”可以提高消费的便利性,C 符合题意;扫码消费并不能起到降低支付风险,增强消费信息的作用,故 B、D 均与题意不符。考点:结算与信用工具17. 我国国家领导人曾多次表示,欧美领导人不应要求人民币升值,因为人民币大幅升值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并称中国将继续推进汇改,但希望保持人民币币值相对稳定。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的影响有利有弊我国的外贸出口企业最希望人民币升值 人民币升值意味着人民币汇率跌落 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对中国经济发展和世界金融稳定均有重要意义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