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山岳的形成(二)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5216480 上传时间:2018-09-26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2.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山岳的形成(二)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2012山岳的形成(二)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2012山岳的形成(二)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2012山岳的形成(二)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2012山岳的形成(二)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山岳的形成(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山岳的形成(二)(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主要地质灾害(一)、主要类型:1.地震概念:是指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发生破 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强烈释放出 来,引起地面震动的现象。大部分地震和地 质构造有 关,称为构造地震。,2、 分布: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3、要素:震源(岩石发生断裂,引起地震的地方)、震中(震源相对应的地面上的点)。 4、大小:用里氏震级表示。能量越大震级越高,震级每增加一级,能量约增加30倍。5、分类:3级以下微震,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震级与烈度的关系,地震的震级和烈度是描述地震的两个含义不同却又有联系的概念。震级是表示地震能量大小的等级,即一次地震震源释放多少能量。烈度是表示地震对地面影

2、响和破坏的程度。一次地震发生,不论在哪里观测,震级只能有一个,而烈度在各地是不一样的。用炸弹爆炸力和杀伤力之间的关系比喻震级和烈度较为形象。爆炸力相当于震级,杀伤力相当于烈度。一颗炸弹爆炸,其爆炸力是一定的(由炸药的吨位所决定),但其杀伤力各处却不一样。,一般说来,炸弹爆炸威力越大,杀伤力越大,即震级越大,烈度也越大。离爆炸中心越近,杀伤力越大,即离震中越近,烈度也越大。但也不是绝对的,因为影响烈度的大小除了震级和震中距外,震源深浅、地质构造和地面建筑的牢固程度等也都会对烈度产生影响。,我国地震的分布,西部主要地震带,天山地震带,昆仑山地震带,喜马拉雅山地震带,阿尔泰山地震带,祁连山地震带,红

3、河地震带,东部主要地震带,台湾地震带,东南沿海地震带,郯城庐江地震带,河北平原地震带,汾渭地震带,燕山地震带,秦岭地震带,我国的地震灾害,2.火山喷发定义:地下深处的高温岩浆及气体、碎屑从地壳中喷出的现象。月球、火星、金星也有火山。构造:火山锥、火山通道、火山口。分类:活火山:人类历史时期作周期性喷发的火山。死火山:史前喷发过,后来未喷发过。休眠火山:人类历史时期长期熄灭,有时又突然喷发。,我国火山分布:内蒙古高原南部、东北山区(白头山、五大连池)、台湾、海南岛等地,最近年代(1951年)喷发的火山在新疆境内的昆仑山中。,下图表示1816年印度尼西亚大松巴哇火山爆发后火山灰厚度的分布情况。读图

4、回答(1)(3)题。,(1)根据火山灰厚度的分布情况,可推测火山爆发期间的风向是( )A.西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2)1816年大松巴哇火山爆发使全球气温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火山灰( )A.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强B.对地面辐射的反射强C.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强D.对大气辐射的散射强,B,C,(3)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有许多农民搬到火山口附近居住,主要原因是( )A.欣赏壮丽的火山爆发景观B.气候凉爽,适宜居住C.温泉众多,为疗养胜地D.土壤肥沃,利于农作物生长,D,3. 滑坡定义: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危害:破坏或掩埋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

5、人员伤亡。4.泥石流定义:山区爆发的特殊洪流,包含大量的泥沙、石块以至巨大的砾石。,泥石流发生的条件,地形: 岩石: 植被: 气候:,坡陡谷深的山区,破碎,松散碎屑物质多,缺乏,山坡表层缺少保护,暴雨或连续性降雨 或冰雪融水汇集,危害: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民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危害。我国分布:主要分布在西部青藏高原边缘山区,东部低山丘陵与平原交界处也会出现。,我国的泥石流和滑坡灾害,泥石流,暴雨泥石流:,西部和半湿润、半干旱气候过渡带,102E 以西的高原,冰川泥石流:,我国滑坡形成的原因,我国滑坡形成的原因,内在因素:,外部因素:,地下水活动、暴

6、雨、地震、人类活动,岩体或土体的性质、内部结构及外表形态,我国滑坡的分布,以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为界,东部:,西部:,稀疏,密集,时间分布:,68月,空间分布:,分析:云贵高原频发泥石流的条件,地形条件山区坡陡谷深。 地质条件现代地壳活动剧烈。 岩石条件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质多。 植物条件植物覆盖较差,地面缺少保护。 气象条件夏季暴雨或冰雪融水汇聚时,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洪流就会沿山谷奔腾而下,形成泥石流灾害。,(二)、地质灾害的关联性同一地域地质灾害生成的关联性,如川、滇、黔接壤地带地震多发,地壳活动强烈,山体中断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加上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促使滑坡、泥石

7、流灾害多发。一次灾害发生过程中,往往由一种原发性主灾诱发其他灾害。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间接或直接诱发地质灾害。,地震、火山与滑坡、泥石流的 区别与联系(1)形成原因不同。地震、火山是内力作用形成;滑坡、泥石流主要是外力作用形成。 (2)与人类活动关系不同(程度差异)。地震、火山的活动受人类影响微弱;滑坡、泥石流的发生与人为因素关系明显。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使地表径流的水量和速度加大,使泥石流日趋频繁。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造成滑坡等灾害现象时有发生。,(3)在成因上有关联性,可以用下图来表示:,(一)成因上的关联性,位于板块交界处,我国川、滇、黔地区多地质灾害,地壳活动强烈,多地

8、震,断裂发育、岩石破碎,滑坡、泥石流多发,季风气候,暴雨集中,(二)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诱发地质灾害,破坏植被,地表径流量加大,泥石流,滑坡,地下核试验,地震,大规模工程活动,小结:,各种地质灾害在成因上的关联性多发生在地壳活动强烈的地区。 灾害发生过程中的群发性由原生灾害引发次生灾害。如地震可引发山崩、滑坡、泥石流、海啸等群灾发生。 地质灾害的社会性人类社会既是灾害的承受者,也是灾害的制造者,人类活动可直接或间接地诱发地质灾害。,堰塞湖是由火山喷发、地震等引起山体岩石崩塌从而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堵截物质称为堰塞体,其往往不够稳定,易形成垮坝。读图,回答(1)(2)题。,(1

9、) 图中堰塞湖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 A.地震 B.滑坡 C.火山喷发 D.洪涝灾害 (2)关于该堰塞湖的形成是否产生了自然灾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堰塞湖的形成已经产生了自然灾害B.只有堰塞湖发生垮坝并淹没下游才属于自然灾害 C.只有堰塞体发生垮坝并对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危害才属于自然灾害 D.堰塞湖本身不属于自然灾害,由其产生的洪涝等才属于自然灾害,B,A,(三)、地质灾害的防御加强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实施预防措施;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实施护坡工程;植树造林。,练习:北京时间200

1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地区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汶川县映秀镇(约31N,103.4E),汶川地处我国龙门山构造带,为地震多发地区。地震造成了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温家宝总理、胡锦涛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灾区第一线指挥救灾。读下面汶川地震震中、震源示意图,回答问题。,(1)地震是地壳累积的构造应力集中引起地壳岩石突然破裂的结果,由上述成因所产生的地震均属于_地震,世界最主要的地震带是_地震带和_地震带。试分析此次汶川地震的成因。答:位于断层活动带,地壳运动活跃,岩层沿断裂带断裂并释放巨大的能量。,构造,环太平洋,地中海喜马拉雅,(2)从图示信息可以看出,汶川及周边地

11、区的地形特征是_,当强烈地震发生时,容易引发_、_等灾害,这一方面引起更多的人员伤亡,另一方面会造成道路受阻,给救援工作带来极大困难。(3)地震等自然灾害具有_特征,发生在极短的时间内使人们猝不及防而造成灾害。因此,震前的避震知识,临震时几秒钟内的反应都非常重要。假如你正好身处地震发生区,当地震发生的那一刻,当你处在教室内或建筑物附近或山坡地带时,你该怎么做?,多山地,滑坡,泥石流,突发性,答:教室内:迅速钻入课桌椅下;或用书包护住头部,迅速逃往墙角或靠近承重墙,避开吊灯及风扇。建筑物附近:护住头部,逃往较开阔地带,然后蹲下或趴倒;避开高大建筑,特别是有广告牌、玻璃幕墙的建筑。山坡地带:避开山

12、脚、陡峭的山坡;寻找并躲避在结实的障碍物下;如遇到崩塌或滑坡等情况,要向垂直于滚石的方向跑,切不可顺着滚石往山下跑。,(4)汶川地震发生后,温家宝总理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指导救灾工作,他提出“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倍努力。”在震后的一段时间内,减灾工作的重点是_ 地震灾后的重建工作需要重点考虑哪些因素,请谈谈你的看法。,救人(迅速打通受阻道路;尽快恢复通水、通电、通讯;争分夺秒搜救伤员;紧急筹措救灾物资支援灾区人民);,答:提高防灾减灾的意识;各级政府的支持;适当进行人口迁移;集中安排居民点并注意避开断裂带;对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易发地段,采取工程治理;新建建筑物应提高抗震性能;健全交通运输和通信体系等等。(言之有理即可),课堂小结,四、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受地形的影响,山谷中修建公路要避开陡崖,尽量沿等高线修建,考虑经济因素,尽可能多经过城镇,加大运输量,提高经济效益,B,迂回前进,大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